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教教育 >> 佛学常识
佛教教育
一花五叶之“法眼宗”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08-21 10:01 点击 1175 次

一、简介
法眼宗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五代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法眼宗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中最后产生的一个宗派。它历经文益(885-958)、德韶(891-972)、延寿(904-975)三祖,活跃于唐末宋初的五代时期。作为宗派,法眼宗的传承历史不长,在宋初极其隆盛,后即逐渐衰微,到宋代的中叶,法脉就断绝,其间不过一百年。但是,它的几位祖师都是吴越地区学修并重的高僧。法眼宗祖庭为南京清凉寺。
 
法眼文益(885-958),是青原下第八世,余杭人,七岁依新定智通院全伟出家,后来到明州鄮山育王寺从律师希觉学律,兼探究儒家的典籍。既而改习宗乘,到福州,参谒雪峰义存的法嗣长庆慧棱,住了不久,即为大众所推许。更结伴到各处参学,路过漳州,为雪所阻,暂时住在城西的地藏院,因而参谒玄沙师备的法嗣罗汉桂琛。桂琛问他∶“到什么地方去?”他说是“行脚。”桂琛说∶“行脚事作么生?”文益说∶“不知。”桂琛说∶“不知最亲切。”后桂琛问∶“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乃指庭下片石云),且道此石在心内,在心外?”师云∶“在心内。”桂琛云∶“行脚人着什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师窘无以对,即放下衣包依桂琛求抉择。近一月余,日呈见解,说道理。桂琛说∶“佛法不凭么。”师云∶“某甲词穷理绝也。”桂琛云∶“若论佛法,一切现成。”文益于言下有悟。后来历览长江以南的丛林,到临川,住在崇寿院,开堂接众。南唐始祖李建国,迎请他到金陵,住报恩禅寺,署号“净慧禅师”。既而迁住清凉寺,前后三坐道场,诸方丛林都遵循他的风化,有仰慕他的声望从异域跋涉而来的。法嗣六十三人,而以天台德韶为上首。其余如报慈文遂、报慈行言、报恩法安、报恩慧明、清凉泰钦、灵隐清耸、归宗义柔、百丈道常、永明道潜、净德智筠等,均接众甚广,大扬一家的禅风,但德韶一支尤为繁荣。关于文益的言行,有《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一卷及文益自撰《宗门十规论》等。

二、法眼宗禅法
此宗的家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宋·晦岩智昭《人天眼目》卷四)。
1、针对当时禅宗界的流弊,祖师文益对禅宗的根本宗旨、禅师为人处世的风范和传法规则提出了自己的批评,他在《宗门十规论·自叙》中说∶“宗门指病,简辩十条,用诠诸妄之言,以救一时之弊。”《宗门十规论》正是对症下药之作。
 
2、“法眼四机”
法眼宗接引学人用四种机法:(一)箭锋相拄,谓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二)泯绝有无,谓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三)就身拈出,谓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四)随流得妙,谓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3、在文益及其弟子所宣扬的禅法中,特别具有特色的是吸收华严宗教理对理事圆融思想的阐释和发挥。文益著《华严六相义颂》,说明理事圆融的道理,又著《三界唯心颂》说明尽由心造之旨。德韶继承其“一切现成”的宗旨,也说∶“佛法现成,一切具足,古人道∶圆同太虚,无欠无余。”又说∶“大道廓然,讵齐古今,无名无相,是法是修。良由法界无边,心亦无际;无事不彰,无言不显;如是会得,唤作般若现前,理极同真际,一切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墙壁瓦砾,并无丝毫可得亏缺。”后来他的再传弟子延寿发挥文益的“不着他求,尽由心造”之旨,乃“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着《宗镜录》一书,博引教乘,说明一切法界十方诸佛、菩萨、缘觉、声闻乃至一切众生皆同此心。所以此一心法,理事圆备,是大悲父、般若母、法宝藏、万行原,假如了悟自心就顿成佛慧。又说‘佛佛手授授斯旨,祖祖相传传此心。’

由此可知,此宗宗旨,一脉相承很为明显。而文益开创此宗,既为救一时之弊,“欲药当时宗匠喑郁之病”,传至延寿益注重藉教悟宗之用,于是宗风渐失其醇正,数传即绝。
 
三,法脉传承
法眼宗的传承,在南唐、南越至五代间,据《五灯会元》、《传法正宗记》资料统计,其传承约一八三人,据本书末附录传承图统计,则有三百六十余人,法眼文益法嗣中,著名的有天台德韶、清凉泰钦、百丈道恒、净德智筠、永明道潜、永明延寿、灵隐清耸、报恩慧明、报慈行言、报恩法安、归宗策真等。

与千年前永明延寿禅师为救禅门之弊,淡化宗门门户之见的做法相冥合,虚云老和尚在近现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力图在重兴五宗的同时,消融宗乘内部的宗派隔阂,坚持曹溪一味之旨。他精心考查五宗法派源流,并直下承当而一人兼祧五宗,并择选堪受大法的法器,付之以一宗或多宗的法脉。应福建长汀明湛法师之请,虚老查诸典籍,自己遥承南宋祥符良度禅师为法眼宗第8世法嗣(虚云古岩禅师),并郑重付法于明湛为法眼宗第9世法嗣(本湛青持禅师)。此后,虚老又陆续授本性净慧、寂照宏如等一批弟子为法眼宗9世法嗣。从而使法眼宗的法脉得以继续传承不绝。


文章导图信息:【查看】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一花五叶之“法眼宗”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