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佛法
芸芸众生,无量无边。佛的愿心,是‘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精神。并教凡是学佛的人,也要发此大愿。但是一班根机小而智慧浅的二乘人,一听则生起惊怖怯弱的心,不敢进前。他们的希望是‘只顾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自了汉。佛见这一类根性的人,就说小乘教法,主要的是以离爱贪为本,了生死为因,证涅槃为究竟。
人自离开娘胎,呱呱堕地,由生而住于世间,经过病老死的几个阶段,最多不过数十寒暑而已。在这短暂的时间中,有著无量数的痛苦,推想这种苦的来源,是因为有贪嗔痴等种种的烦恼,由烦恼起行,由行造业,由业则感苦果。如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小乘人见了这种种苦,知道是由无明惑业所感,于是设法要避离世间,或居深山,或住林野,与他人少往还,使贪欲心不起,专修禅观,观世间一切所有法,皆是无常、苦、空、无我、不净。
我们从物质的身体和精神的心灵来看,在一个人生的过程当中,细细的体味和观察,找不到一个真常、真乐、真我、真净的所在。物质的身体,是细胞的组合,如四肢、五脏、六腑、九窍、皮、骨、神经等,无非是众缘和合之假相。从生到死,刹那迁变,少忽即逝,现在不住,未来未至,可算找不到一个真常和实在永久的住处。再以精神方面来说,人在世界上,主要的是要物质的享受,为使精神上的安乐,每日都在追求五欲——财色名食睡。不是喜乐,就是嗔嫉,所造的业,不是善就是恶,善行则感未来善果,恶行则感未来的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一定的规律。因此生死不断,永在六道中旋转。小乘人因要离生死得解脱,于是即从五欲断起,五欲的根源即是贪爱。人生直接与间接,心之所趋,无非要有所得,未得则生贪,贪则生爱,时时可算都是沉沦于贪爱之中不能自拔。苟贪之不得,则嗔心随起;若爱而忽失,则痴心增盛。故贪爱是烦恼之泉源,若贪爱一断,则一切烦恼皆断,烦恼断尽,则菩提显现。故小乘人遁世修行的目的,是著重于离贪爱、了生死,而证菩提。
小乘佛教的特点
公元前2世纪,印度大乘佛教建立,为争夺佛教正统,大乘佛教将以前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意谓“小道”或“小业”。在大乘看来,小乘佛教是“在小道行进的车辆”,是佛陀为小根器之人所说的教法。小乘佛教在教义和实践上较多地保持了早期佛教的特点,在理论上,小乘佛教主张“我空法有”,即否认实有的我体,但不否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对佛陀,认为佛陀是历史性人物,他所达到的解脱境界,是一般世俗之人所不能达到的。并且主张通过自己的修行来得到解脱,重视修行次序和修行效果,强调修习戒、定、慧三学和八正道方法,要求独善其身,先利己,后利他人等等。据资料记载,南传佛教认为有18个部派,北传佛教说有20个部派。
公元前3世纪,佛教由南印度向南传播到斯里兰卡、缅甸等国,复又传入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形成了南传佛教系统。这一系统的佛教因基本上没有受到大乘佛教的影响,至今仍然保留了部派佛教的一些特征,因之有人称其为小乘佛教。但是,该派认为自己属于南传上座部佛教,不同意小乘的称呼。现在我们所说的“小乘”,主要是沿用了历史的固定说法,没有任何褒贬。不过,为了尊重佛教徒的思想感情,使用“小乘”要慎重,若指南传佛教,应用“南传上座部佛教”为宜。小乘佛教也曾传入过中国。中国最早传入的是安世高的小乘禅数学,后来流行的小乘说一切有部的学说。与有部对立的小乘空宗成实宗的思想也一度有过重要的影响。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都在中国译出,至今仍然保存下来。但是,小乘最终没有在中国汉、藏两地佛教里占有主流的地位,只有一些小乘的经论曾经在中国佛教里起到过重要作用,例如《俱舍论》、《成实论》等等。
(文章转自百度文库)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 【佛教常识】什么是小乘佛法?小乘佛教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