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佛言慧语
佛学心语
佛陀初次讲法说了什么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4-29 07:29 点击 968 次

    四圣谛

    依照一般传说,佛陀在开悟之后有四十九天保持沉静,没有说教。第一次公开说教是对五位曾与他一同修苦行的比丘。由于了解到苦行无助于解脱烦恼痛苦,佛陀——当时名唤悉达多乔达摩——便放弃苦行并与他们分道扬镳。这五位比丘怨恨悉达多背叛他们,并发誓不再与他为伍。对他们而言,悉达多的改变显示他苦行的承诺已经失败。但当他成佛以后,他们见到他时,却很自然地被他庄严的神采所吸引,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即是对这五位过去同修的比丘说法。

    这次说法就是史称的初转法轮,佛陀讲授四圣谛。如诸位所知,这四圣谛就是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根据相关的经典,佛陀在讲授四圣谛时,有三个主要的内容:四谛个别的本质、它们的特殊功能、它们的成效与完全的证得。第一个内容是讲述四谛苦集灭道的本质。其次是为五比丘说明理解四谛真义的重要性,亦即必须认识苦,它的生起与止息,必须了解灭苦的方法并实践。第三个内容为佛陀讲述最后的结果——圆满证道。四圣谛简言之就是:彻底了解苦、彻底放弃苦因、彻底了解苦的止息、彻底实践息苦之道。我个人发现,四圣谛的教示是非常深奥的。这项教示为一个佛教徒的思想与实践铺陈出一张蓝图,为个人的开悟成道建立了一个基本架构。我会对此做进一步的阐述。

    我们渴望与追求的就是离苦得乐。避苦求乐是人的天性,它的存在与正当性,不需要太多的理论来辩护。然而苦乐不会无端生起,当因缘具足的时候就来。简言之,四圣谛的教示就是因果律,记住这个要点,有时我陈述佛教徒的思想与修证会浓缩为两个原则:(1)宇宙现象与万法本质是相互依存的。(2)基于此,我们必须过一种非暴力与不害生的生活方式。

    佛教倡导非暴力的行为有两项简明的前提:(一)身为有情众生,没有人愿意受苦;(二)苦源于因缘。佛教徒更进一步主张,引起我们痛苦的根源是来自我们的无明和未调伏的心。因此,如果我们不想要痛苦,合理的步骤就是戒除不正当的行为,如此自然就不会得苦果。烦恼痛苦不会单独存在,它们是因缘聚合的结果,缘起法则对于我们了解烦恼的本质及其因果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简言之,缘起法说明了果依因而生,因此,如果你不想有果,就不要造因。在四圣谛中,我们发现两项因果在运作:造作是因,烦恼是果(苦是果,集是因),同样的,正道是因,烦恼的止息是果(灭是果,道是因)。

    我们追求快乐,其实只要我们的心清净,就可以得到恒久的自在与喜乐,这不是不可能的,只要切断烦恼痛苦的源头——根本无明。痛苦的解脱与烦恼的止息,只有在我们看破幻象得到最终的实相以后才达到,这种幻象实际上是因为习气使我们对于存在的现象执着不放所致,要达到这种境地,必须熟悉戒定慧三增上学。智慧与内在的训练可以破除无明与无明所衍生的虚妄,然而,只有修练更高层的内在洞察力与专注力的结合,才能使我们所有的能量集中在禅修的对象上而不致散乱。因此,要想透过内观获得智慧的起用,禅定的训练是绝对必要的。然而要想在禅定与内观上有成,一个行者首先必须接受戒律的生活方式,亦即在道德上建立一个稳定的基础。

    三增上学

   修行上有三项增上学:戒、定、慧。佛教的经典有三藏即律藏、经藏和论藏。一个行者能依经律论勤修戒定慧,而且能依教为他人说法,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说是在护持佛法。勤修三增上学是不分男女的,以研修的重要性来看,它是没有性别区分的,但寺院道场的戒律则是男女有别。

     戒学的基础是要排除十不善业:三种身业、四种语业和三种意业。

    三种身业分别是——1杀:故意杀害有情生命,不管是人、动物或是昆虫。2盗:不经他人允许就拿走他人的财物,不论其价值如何。3淫:不贞或是通奸。四种语业是——4妄语:经由肢体语言或口说欺骗他人。5两舌:搬弄是非,制造纠纷。6恶口:用言语辱骂他人。7绮语:基于欲望等意念说些花言巧语。三种意业是——8贪:想要获取非份之属,9嗔:意欲怨害他人,不论是用什么方式,10邪见:执持常见、断见或不信三宝。以戒律生活调伏心性的修行就是所谓的别解脱戒。

    依照戒律的不同,古代印度有四个主要传统,其后分成十八个支派。四大部派对于《别解脱戒本经》各有自己的解释。佛陀传戒时列举戒条,留下的传统纪录即为《别解脱戒本经》,其中列举了伦理法则,成为僧院生活的指南。藏传佛教的僧院制度及其僧团律仪属于法有我无宗的戒律。依照此宗的梵文本《别解脱戒本经》,比丘受持的戒有253条,比丘尼受持三六四戒。依照上座部传统的巴利文本《别解脱戒本经》,比丘尼受持311戒。

    戒律的行持——守住你的身口意三门,使它们不造恶业——能让我们保持正念,诚实有良心。保持正念,诚实有良心,你就不容易造身业和口业,不易伤害自己和他人,因此戒学是佛道的基础。

     第二增上学即是定学,或是修习专注力,一般佛教子弟谈到定,约略分成两种形式——止和观。前者主要是指持续的静心状态,以及与此状态密切相关的诸多入定方式,这种形式的定,主要特征就在于心的专一及专注。另一方面,观则是依据禅修对象而产生的定境,它不只包括心的专注,最主要的还在于深度的分析。然而,就这两者而言,都必须要有正念和觉醒做为基础——正念和觉醒,如我们所见,是源于持戒而来。即使是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也要常常保持正念和觉照。

    总而言之,当我们开始持戒,就已经为智慧的开展奠基,当我们开始习定,就已经为智慧的发露做准备。由于习定而有了专注力,我们能够开展出一条畅通心智的管道。由于澄心静虑,我们也能够透过禅观而通达实相,这种内观无我的透视能够直接破除无明,根绝我们的错误知见以及因无明而起的许多妄见和烦恼情绪。

    三十七道品

    佛法的基本架构在佛陀初转法轮所开示的三十七道品中已然建构起来,它简分为七科。第一是四念处,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法无常、观心无我。念处在此是指一种观想,以能观的智慧观照我们生死轮回的本质和由习气带来的思想和行为,透过这种观照,生起出离轮回的决心。

     第二科是四正勤。经过四念处的观照,行者生起正勤之心,他们会采取一种断恶生善的生活方式,亦即放下会造成未来苦的因,开发会造成未来善的因。据此,四正勤的意思就是:(一)已生恶令得断除。(二)未生恶令不生起。(三)已生善令得增长。(四)未生善令得生起。

    这时你已能克服负面的行为和情绪,在心中生起正面的因子——也就是说你的心中已生起净相——而只要你的心能十分专注,四如意足便会随之而来,这是第三科。四如意是关系到一个行者定力的开发,之所以称做“足”乃是因为它们是一个行者达到定境的先决条件,能够发出不可思议的神通妙用。它们分别是:(一)慧如意足;(二)精进如意足;(三)欲如意足;(四)念如意足。

    第四科是五根,即信根、进根、念根、定根和慧根。

    第五科是五力,即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两者的区别是根据行者修行的深度,五根得到发展和增长,五力就起作用。

    第六科是七菩提分,即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舍觉支、定觉支、念觉支。

    第七科是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这就是佛陀初转法轮所开示的佛法概要,藏传佛教的修行完全符合这些佛陀的法义。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佛陀初次讲法说了什么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