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佛言慧语
佛学心语
人生最根本的问题 就是看不清你自己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10-01 08:41 点击 897 次
    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看不清自己。所以,修行的首要任务是了解自己——知道究竟什么代表着你,什么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我们每天都在关注自己,处处以自我为中心。那么,我们现在认定的这些身份、相貌、想法等,究竟是不是“我”?

    事实上,这一切都无常变化,也许现在与你有关,但并不是你的本来面目,不是生命的真实写照。

    可我们往往不了解这些,因为生命中除了觉悟潜质,还有另一种力量,那就是无明,就是不觉。

    觉与不觉,是佛法修行的两个核心概念。禅宗为什么会成为汉传佛教最直接的修行法门?正是因为它的修行直接立足于觉悟本体,这就极大缩短了凡圣之间的距离。

    通常我们总觉得自己是薄地凡夫、业障深重、烦恼重重,而佛菩萨则高高在上、耀眼夺目,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敢想象自己可以成佛。但《六祖坛经》却直接告诉我们:“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换言之,佛与众生的差别只是在迷悟之间,在觉与不觉之间。当你体认到觉悟本体,当下就是佛;当你迷失了觉悟本体,当下还是众生。

    什么是迷失觉悟本性?简单地说,就是把自己丢了。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这一宝藏却在重重无明和烦恼的遮蔽之下,虽有若无,也就是佛陀接着所说的“只因无明妄想不能证得”。这种无明,又使生命存在原始的匮乏感和失落感,使我们不断寻找外在支撑,好让这个“我”得到证明、得到肯定。问题是我们寻找的这些支撑都脆弱而无常,每增加一个支撑,反而在增加一份垮塌的危险,增加一份不安定因素。

    所以,这种匮乏绝不是增加什么就可以填补,而是要向内找寻。一旦开启生命内在的宝藏,我们就不再需要外在支撑了。就像那些水边林下的禅者们,虽然生活中一无所有,但不会觉得缺少什么。原因就在于,他们已体认到圆满的觉悟本性。正如六祖悟道时感叹的那样:“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体认到这样的觉悟本性,就如宝藏在握,还会为瓦砾动心吗?还会为尘埃追逐吗?

    但我们迷失了本性,不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要四处找寻存在的感觉。《楞严经》谓之“迷头认影”——忘了头就在肩上,却把影子来当作是“我”。我们把这种感觉投射到身体上,投射到身份上,投射到家庭上,投射到名誉上,投射到事业上,总以为抓住什么之后才会踏实。其实,我们抓住的只是一些虚幻而短暂的存在。更糟的是,当我们抓住这些之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依赖。

    人究竟需要多少财物才能过日子?答案是没有一定的。因为所有需要都是逐步养成,对感情的需要,对事业的需要,对地位的需要,对生活条件的需要……一旦建立某种需求并执着于此,就会形成依赖。久而久之,依赖又会成为习惯,成为不可或缺的需求。其实这种需求并非事实上的不可或缺,而是我们自己设定的不可或缺。

    当某种需求被满足,我们会有满足感;当某种需求不能实现,我们会有挫败感。当我们和别人比较,感觉自己的依赖更为优越就会自大,感觉自己的依赖不如别人则会自卑。一旦我们对依赖过分在乎,会导致焦虑;而当这些依赖受到冲击,则会引发嗔心……所有这些情绪,都是我们自己一手缔造。

    我们制造了很多需求,同时也制造了随之而来的不安全感。因为世间每天都有生离死别,有企业倒闭,有频频发生的天灾人祸。只要用心观察,无常时时都在为我们揭示真相,告诉我们永恒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这使我们的内心充满恐惧,担心失去这些就会失去自我。

    那么,我们所认定的这些构成“我”的部分究竟是不是你?其实不是。因为无明,我们发展出很多心理,发展出很多情绪,这些心理和情绪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这个自我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是我们的错误设定,所以就会发展出种种烦恼,如瀑流般挟裹着我们,使我们沉沦其间、身不由己。(来源于佛言禅语)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人生最根本的问题 就是看不清你自己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