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教教育 >> 教理文章
佛教教育
菩提心略修法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04-01 07:19 点击 844 次
一、菩提心的利益及其重要性
  我曾反复强调过菩提心的重要性及其利益,也要求大家修菩提心,但大多数人不一定知道菩提心的具体修法,所以此处具体地讲一讲。
  有了菩提心才能够救度众生,菩提心是我们唯一的依处,除了菩提心以外,不要说世间所谓的圆满,就是出世间声闻、缘觉等小乘修法,都是不究竟的。所以,只有菩提心才能够挽救自他一切众生,只有菩提心才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如果有菩提心,就能于一刹那间清净无始以来的罪业,犯别解脱戒和密乘戒的罪过也能清净,同时也能圆满众多资粮,这是菩提心自身所具备的能力。也就是说,即使既没有单独修金刚萨埵等忏悔的法,也没有单独修曼茶罗等积累资粮的法,仅仅依靠菩提心,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所以,如果有菩提心,一切就都可以圆满。
  那么,五加行中为何有积资忏罪的法呢?没有菩提心时,这些修法可以帮助我们发起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后,再加上积资忏罪之法,则修法的进步会更快、更圆满。之所以需要这些修法,不是因为菩提心不能清净罪业,也并非因为菩提心不能积累资粮。所以,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生起真实不虚的菩提心难度很大。从无始以来,我们一直在串习着一切为自己打算,而一心一意、诚心诚意为其他众生打算的念头少之又少,即使有,其范围也非常有限。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自私自利之心,却从未串习过利他之念,所以,要发起菩提心确实很难。但纵使困难再大,也要励力修习。
  如果有菩提心,莫说后世,即使在现世当中,无论遇到的是幸福还是痛苦,自己也都能坦然面对、妥善处理,而且能为众生带来诸多利益。比如说刚刚发起菩提心的人,他虽然没有什么证悟的境界,但是,仅仅依靠菩提心的能力,他也可以给予众生极大的利益。
  既然菩提心这么重要,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使自己生起菩提心呢?在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中讲道:在前世善根成熟时,有些人便可以产生菩提心。
  什么是前世善根?它成熟时是怎样的情形呢?
  所谓的前世善根也叫做佛种。佛的种子有两种:一个是智慧的种子,另外一个是方便的种子,也即慈悲心的种子。
  1、智慧的种子。智慧的种子成熟时是怎样的情形呢?在《入中论》里讲过,一些大乘根机成熟的人在听到大空性时,会感动得汗毛竖立、眼泪直流,生起极大的欢喜心,此时,这种人便开始成熟了智慧(证悟空性)的种子,他若能继续学修,就有可能很快证悟空性。
  2、方便的种子,也称做慈悲心的种子。慈悲心的种子成熟时又是怎样的情形呢?这种人在没发菩提心之前,当看到或听到菩萨无自私心地度化众生的传记时,也会感动得汗毛竖立、眼泪直流,向往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这些表现说明他已经开始逐渐地成熟了方便的种子,此时,他若能再看一看《入行论》等经论,修一修菩提心的修法,就有可能很快发起不造作的世俗菩提心。
  所谓的佛心,也就是大乘菩萨的两个佛种。此佛心初步成熟时,便有这样两种现象,有这两种现象的人就是大乘菩萨的根机。如果听到空性、般若波罗密多后,没有任何反应;他人宣讲大悲心、菩提心时,也只是听听而已,没有什么感受,这就说明其大乘根机尚未成熟。
  已经成熟佛种的征兆,就如黎明时的天光。黎明时分,太阳还未升起,天边却已经现出曙光,这说明,太阳很快就要出来了。同样的,有以上两种征兆的人,其前世善根也可以很快成熟。而没有这种征兆,则象在半夜一两点时,不要说太阳,连曙光都没有。
  以上所讲的是成熟大乘佛种的两种现象。如果有这种征兆,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很快发起菩提心、证悟空性。若没有任何征兆也不用失望,我们是有办法的,只要自己能够去做,佛、菩萨以及善知识们,就一定会将方法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而且只要肯精进,这些方法都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
  佛陀曾经讲过,想成佛的人不要学太多,只需要学一个法,这个法就是大悲心。为什么只需学大悲心呢?如果有了大悲心,一切都很好办。如果没有大悲心,那么不要说为了自己现世的健康长寿,就是为了自己的解脱而闻思修,在大乘佛法中也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有大悲心,就有了菩提心的根机,那么,无论你目前的能力有多大,无论你目前的境界有多深,你的一切所做所为都会为其他众生打算。这是佛经上的标准。
  我们要反观自心,看看自己与菩提心有没有距离,有多远的距离。若是相距甚远,就一定要精进;若是近在咫尺,就应该更加努力精进,因为这样做就可以很快走上大乘资粮道。虽然走上大乘资粮道的人也有可能退转,也无法避免永远不堕恶趣(如果这种人犯了菩萨戒,或造了比较严重的罪业,也会堕入恶趣),但是,这种人即便在恶趣中,也会度化众生。
  比如说:若此人转生为畜生,他就会以畜生的身份去利益身边的众生。又如,平时在六道轮回当中最希望死而又不可能死的,就是地狱有情。但是,在佛的传记中记载着,佛在堕地狱时也有过利益众生的决心,而且这个利益众生的念头一经生起,他便立即死去,并往生天界,学佛成道。其他走上大乘资粮道的人也是这样。
  《经庄严论》讲,有菩提心的人,即或造了堕地狱的业,也不可能在近期内堕落,此业在很久以后才会成熟;堕入地狱后,他所能感受到的痛苦也很轻微,历时很短,不同于其他的地狱众生;在感受这些痛苦的同时,他也从未舍弃过利益众生的决心;而且此念一出,他就像从梦中苏醒过来一样,地狱苦报便会立即结束。所以,菩提心是很重要的。
  假如只是因为菩提心可以解决自己的痛苦,所以才发心,那么这种出发点并不正确。然而,若首先能以这种心态修习菩提心,然后再不断改善发心的动机,最后能够真正发起菩提心的话,那么其结果还是一样的。
  发菩提心和不发菩提心的利害,无须多言,只要看看佛陀与凡夫,便可一目了然:凡夫,从无始以来始终只为自己打算,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可是至今仍然一无所得,依然在轮回中受苦;佛陀,虽然没有希求自己的解脱,没有希求自己的幸福,只是一心一意地投入了度众生的事业,但是他早已成就,圆满了一切功德。《入行论》里就是这样讲的,事实也是如此,这是显而易见的。
  现在我们虽然是凡夫,还没有解决自己的生老病死,但是,若能将自己的问题置之度外,首先考虑众生的解脱,为众生修行,那么,自利就会自然而然成办,不用单独去做。如果为众生修行,不为自己修行,自己便不能成就的话,那么释迦牟尼佛是不会成佛的。因为,自从发了菩提心以后,他再也没有为自己着想过,但事实上他却成就了。这说明,如果我们能够舍弃自私心,一切就都会圆满。
  只是我们自己放不下,始终都将自利置于首位,而最终也只能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利己做不到,利他同样做不到,自他二利都化为泡影;相反的,佛陀彻底地放下了自私心,一心一意投入到利益众生的事业当中,没有求自己的解脱,而最终他却成了佛,圆满了自他二利。由此可知,菩提心自身就有这样的能力——不求自己的解脱也可以得解脱。所以,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
  我曾多次告诫大家,在没有修出离心和菩提心之前,先不要修其他的法。这不仅仅是我的要求,在佛经中也如是记载着释迦牟尼佛的教言:欲成佛者,无须修很多法,只修大悲心一法即可。能够发起菩提心的那种悲心叫做大悲心,大悲心是菩提心的因。有了大悲心,才会有菩提心;有了菩提心,才可以成佛,所以,在没有修出离心、菩提心之前,修其他法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有些人在修小乘的四禅八定时也会有一些感受,所谓的感受就是心能够平静下来,并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这种状态。但是,这有何功德呢?没有什么功德。这种修法,不仅佛教有,外道也有,是内道和外道所共有的。如果有了出离心、菩提心或空性见,则可以将这种寂静修法做为一种修行的基础;如果没有,那么这种修法究竟属于外道,还是属于佛教,都很难说清楚。
  即使我们修禅定时能在二十四小时之内不起一个杂念,那又怎么样呢?没有杂念能解脱吗?在没有杂念的基础上证悟空性,才能解决生死问题,若没有证悟空性,只是心平静下来,也不是很难。以前也讲过,很多动物在冬眠时,心里也没有太多杂念。还有,我们在昏沉时、进入深度睡眠时、或是晕倒时,内心也没有什么粗大的念头。但是,这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有些人在修了一两天禅定,有了一点感受之后,便自以为了不起或生起好奇之心,因此就会继续修习。而实际上,只有在修起出离心和菩提心之后,才能考虑这些修法;在没有出离心、菩提心之前,不能修这些法,连大圆满也不能修。
  为什么不能修大圆满呢?大圆满本身是无上密法,是非常殊胜的。但是,若缺少了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帮助,大圆满也有可能成为世间法。以前我曾经讲过,一天早晨,阿底峡尊者说,在印度,他的一个修喜金刚的弟子堕入了声闻的灭定。尊者身边的侍者就问,修喜金刚怎么会堕落小乘道呢?阿底峡尊者讲得很清楚,若不能如理如法地修喜金刚,也有可能堕入小乘,也有可能堕入恶趣。那么,大乘和小乘的差别究竟是什么呢?阿底峡尊者强调,其差别只在于是否发了菩提心,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别的差别了。
  目前汉地居士在修行上存在很多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其中有些是比较严重的,有些虽然不严重,却可以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或者是与解脱没有太大关系。正是因为缺少了系统修法的教育,才会出现这些问题,这是很危险的。
  那么,该如何挽救呢?首先,我们不谈很多理论,只要求先把出离心和菩提心修起来,有了这两个基础,再修任何法都不会走太多弯路。若不修这两个法,而去追求许多其他的灌顶、修法,是会走错路的。暇满人身不会一次又一次获得,若这一次走错了,以后再想重返正途,是很难再有机会的。大圆满、时轮金刚等修法都非常殊胜,但是,若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它们就会成为世间法,因此,希望大家在修行初期,一定不要修太多的法,只修出离心和菩提心。只是偶尔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有感受至深的、稳定的出离心和菩提心,才算得上是一个修解脱法的人。在这两个基础打好以后,我们再考虑其他的修法。


  二、世俗菩提心的修法
  菩提心有两种: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
  其一、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现在还不讲,基础都没有,证悟什么呢?首先要修出离心和世俗菩提心,从最低限度开始做起。
  其二、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有两种:一是愿菩提心;一是行菩提心。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愿获得佛的果位,这样的念头叫做愿菩提心;不但心里有这样的愿望,而且去实践六度万行,这就叫做行菩提心。先讲愿菩提心,这是最关键的。
  怎样才能产生世俗菩提心呢?在修愿菩提心以前,需要先修四无量心。四无量心较广的修法,在很多经书和以前的五加行开示中都有谈及,故此处不再广讲,只是从总体上略讲一下。若想广修,则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都要修;若想略一些,则可只修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若想最略,最简单的修法就是只修悲无量心,其他的已包含于其中。此处只讲舍无量心和悲无量心的修法,故而属于一种简略的修法。
  修法的前后,也就是三殊胜中的发心殊胜和回向殊胜,以前已讲得很详细了,此处就无须赘言,现在便开始讲菩提心的正式修法。
  修菩提心时,既不是仅仅把心平静下来,什么都不想,也不是去观想佛像之类的对境,而是要去思维。思维什么呢?思维轮回中的众生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要去认识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思维的能力,在对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后,就会产生动力,然后便会着手去做,这是很自然的。比如一个做买卖的人,如果他清楚地看到某项计划会带来利润,就会立即开始行动,否则,便会犹豫不决。此外,人们都愿意去做自己喜欢或自认为有益的事情,所以,在发菩提心之前需要思维。
  (一)舍无量心的修法
  在修舍无量心时,有观想和观察两个阶段。
  1、观想。这时所要观想的,不是佛像,不是本尊,而是人。观想什么人呢?就是观想世俗中的人。将打坐前的准备工作做完之后,就静下来,观想自己的左右两边有两排人,右边一排是现世或前世伤害我的仇人,可以是人,也可以是非人;左边一排是我现世的母亲、父亲以及兄弟姐妹等对我有恩的人。这样观想好后,自己便像平时一样,对右边的人发起嗔恨心,对左边的人发起爱心。嗔心和贪心虽然是烦恼,但这时却需要让它们发出来,以便下面继续观察。观想的内容就是这些,下面是观察的阶段。
  2、观察。这时,该怎样观察呢?首先观察,刚才我对右边的人生起了嗔恨心,对左边的人生起了爱心,不但这一次生起如此烦恼,而且经常都是这样。以前我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仇人害我,我就应该恨他们;而父母等人却有恩于我,我就应该爱他们。但是,现在我要深入地思维一下,这到底对不对呢?思维时,应该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进行观察。具体的方法是:
  (1)观察右边的仇人。首先是过去世。虽然从目前的情况看,右边的这些人是我的仇人,害了我,但是,在过去世中,他们是否始终是我的仇人呢?肯定不是。因为,没有哪个人会生生世世害一个人。在过去的无数世当中,他们肯定做过我的母亲,当他们作我母亲的时候,是怎样对待我的呢?肯定和现在的母亲没有两样。所以,在过去无数世中,他们不但不是我的仇人,没有伤害我,反而是我的亲人,给我带来了种种利益,对我有种种恩德。
  其次是现世。在现世当中,他们会不会一辈子都害我呢?这也是不一定的。他们只是目前这样害我,以后,我或者他们都有可能发生变化。一旦发生了变化,在这一生中,他们也会成为有恩于我的朋友。这种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
  再次是未来世。那么,在遥远而漫长的未来世中,他们会不会生生世世都害我呢?这是不可能的,他们肯定会再做我的父母。那时,他们会和现世父母一模一样地疼爱我、利益我。
  以上是对右边仇人的观察。平时,我们对仇人的嗔恨心很大,经过这样的思维,嗔恨心就可以慢慢减退。
  (2)再观察左边的父母亲人。观察的方法与前面一样。
  首先是过去世。从目前的情况看,他们是我的父母亲人,赐予了我各种各样的恩惠,是关心爱护我的。但是,在过去世中,他们是否始终是这样呢?不是。在过去世中,他们肯定作过我的仇人,而且伤害过我,就和今天坐在我右边的人一模一样。同样的,坐在我右边的人今天虽然是我的仇人,但是,他们在过去世中做我亲人的时候,也和今天在我左边的人群一模一样。时间改变了,左右两边的位置也会随之而改变。
  其次是现世。在现世当中,他们是否会一辈子都利益我呢?这也是不一定的。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我和他们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反目成仇。儿女怨恨父母,兄弟姊妹因财产纠纷而相互猜忌,朋友之间互相嫉妒,诸如此类形形色色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
  再次是未来世。那么,他们在未来世会是什么样的呢?未来,他们也不一定做我的亲人。在未来的生生世世当中,他们肯定会一次又一次地做我的仇人。那时,他们也会像现在的仇人那样对待我。
  以上是对左边亲人的观察。这样思维以后,对左边亲人的片面爱心也会慢慢减退。
  通过观察便会发现,在轮回当中,我们找不到一个绝对的亲人和一个绝对的仇人。此时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我是如此地盲目,只看到眼前的几十年而已。自己所有的爱恨情仇,都来自于如此狭小的范围,我一直是根据这短短的几十年中自己的所见所感,来判断谁是我的仇人,谁是我的亲友。如果我的眼光能超越这个范围,看到过去和未来,就会发现以前的判断竟然都是错误的。
  这些都是事实,不是为了能够生起菩提心才这样讲,实际上就是这样。如果佛没有告诉我们,我们就感觉不到,就会将亲冤划分得清清楚楚。但是,若从整个轮回的角度观察,谁是仇人,谁是亲人,就是很难区分的。
  总之,一切众生都做过我的父母,赐我以恩德,同时也都做过我的仇人,加害于我。既然如此,我对仇人便没有了特殊的嗔恨心,对亲友也没有了特殊的贪心,这叫做无记的舍心。它既非善业,也非恶业,所以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所需要的,是超越这一层次的境界——对一切众生的平等慈悲。该怎样超越呢?
  当贪心和嗔心基本达到平衡时,就可以停止以上的观察,开始修知母、念恩、报恩等修法。
  但是,如果在修悲无量心之前没有舍心的基础,我们的贪心和嗔恨心就会太不平衡,就只能对少数人修悲心,而不能对一切众生修悲心,这样就无法修起平等的悲无量心。
  这时可以继续观察,他们做我父母的时候,对我都是恩重如山,但是,他们做我仇人的时候,是否对我只有损害没有利益呢?不是这样的。正是因为他们害我,才使我有机会修忍辱,并对他们修菩提心;也正是因为他们害我,才使我对轮回生起厌患之心,并开始走上解脱道。其实,他们的加害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利益。所以,虽然他们害过我,但是,今天我不想重提旧怨,而只想念其恩德,只就众生利益我的一面进行观察。
  (二)悲无量心的修法
  接下来,便在无记舍心的基础上,开始修悲无量心。慈无量心或者悲无量心是我们修菩提心时最需要的。
  在修悲无量心时,也有观想和观察两个阶段。
  1、观想。这时,不用观想很多人,只观想自己的母亲。有些人也许会因为儿时母亲的抛弃等各种因素,而对母亲感情不深。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就可以观想人群当中对自己最亲、最好的人。但一般情况是观想自己的母亲。
  怎样观想母亲呢?要把母亲观想在自己的面前,不用观想本尊的相貌,而只观想母亲现在的仪容。如果她已经去世,就观想她生前的容貌。
  我们对母亲本来就是有慈悲心的,但是还需要不断加强,然后再将慈悲心迁移到其他人身上。早期是观想母亲,其次则观想目前对我无利无害的普通人,最后便观想仇人。在对仇人成功地修好慈悲心后,再将观想的范围逐渐扩大,最终将范围扩大到天下一切众生。这样一步一步修行是有必要的,如果没有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虽然偶尔会冒出这样的念头:“一切众生都是我的母亲”,但是,在遇到一些具体情况时,就不会这样想了。所以,首先从小范围修起,再将对境一点点扩大,这样修是最踏实的。
  2、观察。最开始时应该观察现世的母亲,这是因为对现世的母亲容易生起悲心的缘故。这时,可以分成三个步骤来思维:第一是知母,第二是念恩,第三是报恩。
  (1)知母。所谓知母,就是要知道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将来乃至获得解脱之间也不例外。对于现世的母亲,这一世就无须观察了。可是还要思维:她不但现世是我的母亲,而且在过去、未来的很多世中也肯定做过我的母亲。观想现世母亲时,这样思维就可以了。
  但是,在将范围扩大时,就要知道所有众生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这是肯定的。因为,我们的生命源头是极其遥远的。虽然我现在因为无明的遮蔽,而变得如此无知,连明天将要发生的事情都不清楚。而且,在我刚出生,还是一个弱小生命的时候,肯定也有思维和感受,当时我在想什么,有什么感受,我也早已记不得了。然而,这些只是我不知道而已,并不等于不存在。同样的,虽然前后世我也不知道,但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
  佛经里讲过,在无始以来的轮转过程中,在三千大千世界的每一寸土地上,我们都死过成千上万次,也生过成千上万次,而大多数的生命都是依靠父母而生的。通过以上推理,我们可以知道,所有的生命都肯定做过我的母亲。不仅过去如此,将来也是这样。对其他人修知母时,要这样思维。这样观察后,就能深深体会到,一切众生都做过我的母亲。这叫做知母。
  (2)念恩。所谓的念恩就是指想念、回忆母亲的恩德。在佛经中,将母亲的所有恩德分成了五种:
  第一是赐予肉体的恩德。人绝大多数是胎生的,当我们在中阴世界里毫无自由地生活,不断受到极为恐怖的中阴现象威胁,痛苦异常,走投无路,非常渴望能找到一个肉体的时候,因为跟这世母亲有缘,才终于找到了投身之处。那么,我们当然应当知道,没有母亲就不可能有我现在的身体。这是赐予肉体的恩德。
  第二是赐予生命的恩德。刚出生时,我虽然有了这个身体,但是,作为婴儿的我是没有自理能力的,不可能依靠自己活下来,是母亲养育了我,而没有让我死去。这是赐予生命的恩德。
  第三是赐予财产的恩德。这种恩德,每一个人都知道。小孩子刚刚出生时是一无所有的,身上连一件衣服都没有。但是,作为母亲,却能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财产全部送给儿女。当然,这些是一般的情况,在现在的某些地方,母亲的这种恩德可能会慢慢淡化。但从传统的角度来看就是这样:父母不认为家产是自己的不该给儿女,而是把一生的积累全部送给他们。儿女也毫不推辞地把父母的财产当做自己的来享用。
  在以前困难的时候,母亲养育孩子是很不容易的事,特别是贫困的母亲。她是怎样把我们养育起来的呢?在养育过程中她是怎样无私奉献的呢?对此,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肯定都不一样。然而相同的是,每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儿女都有这种深恩厚德,包括很多畜生也不例外。
  我们可以回忆小时候母亲是怎么心疼自己,怎么养育自己的。她辛苦得来的东西舍不得自己用、舍不得供养三宝、舍不得布施众生,把好吃的、好穿的统统让儿女们享用。
  在很多传承上师所著的论典中,将母亲的恩德讲得十分详细,但其中大多数内容,是就西藏人的生活而谈的,或许和你们的生活不太相符。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思维。这样思维后,最后会深深地体会到,原来,母亲赐予了我这么大的恩惠。
  第四是教世间法的恩德。小孩子刚出生时什么都不懂,连说话、走路、吃饭都不会。这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和技能,不是学校教给我们的,都是母亲教的。
  第五是赐给修法机会的恩德。因为母亲养育了我们,才使我们有机会学习和修持佛法,这是母亲赐予我们的最大恩德。
  除了这五个方面的恩德之外,凡是能够想起的母亲对自己言之不尽的所有恩德,都可以拿来一一反复思维。
  对现世母亲修好知母、念恩后,就要将同样的观察迁移到其他人身上,并将范围逐步扩大。其实,只是我们回忆不起前世而已,如果我们可以回忆,并在大街上见到上一世母亲的话,那会是怎样的感觉呢?实际上,无论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也好,还是前面观想的仇人也好,他们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将来也会做。在做我母亲时,他们肯定对我有这样的五种恩德。这就是念恩的修法。
  (3)报恩。既然已经知道了一切众生在多世累劫中都做过自己的母亲,都对自己有这五方面的恩德,那么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呢?就是要报恩。这是修悲无量心的最终目的。
  确实,平时遇到的所有众生都曾经是自己的母亲,那么,该如何去报恩呢?布施他们一些钱财,或是在他们生病时去照顾照顾,这是不是报恩呢?这是世俗人报答恩德的一种方法,菩萨也并不排斥,可以这样做。但是,这并不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死轮回的根本问题。因为,从无始以来,我们彼此之间已经这样做过成千上万次了,然而我和一切众生依然流转至今,没有解决什么问题。
  虽然母亲们非常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切快乐,甚至包括炎热夏季中一阵凉风的吹拂,但却不知道什么是获得快乐的究竟方法;虽然母亲们真心希望自己能不受一丝痛苦,甚至包括蚊叮虫咬之类的微小苦痛,但却不知道什么是彻底断除痛苦的最佳良方,却被无明所驱使,终日造作与快乐背道而驰的恶行。比如:她们会为了自己的健康无病,而去作宰鸡、杀鱼等痛苦之因,所以永远也无法灭尽痛苦。
  因此,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帮助一切众生解决生、老、病、死的痛苦。生、老、病、死的痛苦该怎样解决呢?是不是用神通和神变来解决呢?不是。让他们明白生死轮回的本体,怎样抛弃烦恼和痛苦,懂得自己该如何走解脱道,这才是最关键的。
  为此,就需要为他们传讲佛法,若想最究竟地传讲佛法,就要自己成佛。虽然目前佛法尚存于世,即使自己没有开悟,也可以依照佛的教言来宣讲佛法。但是,在佛教不存在的时间或地点,若连自己都不懂佛法,就更不可能为他人讲法了。所以,还是需要自己懂得佛法,自己证悟,最终要自己成佛。
  由此可知,报恩的方法不是别的,就是要让一切众生得到解脱,这是真正报答母亲恩德的最殊胜的方法。然而,如果我们连自己的烦恼都控制不住,那么不要说度所有的众生,只度一个人都成问题。所以,我们要发愿自己先成佛,再度化众生;也可以发心自己与众生同时成佛;或者是发心让众生首先成佛。让众生先成佛是最殊胜的发心,但实际上这样发心以后,自己还是会先成佛的。
  悲心的本体是愿一切众生远离所有痛苦,此修法需要四个具备:1、具备想望:强烈地希求一切众生远离所有痛苦;2、具备发愿:发起愿一切众生远离所有痛苦的心愿;3、具备发誓:下决心以自己的力量而令一切众生远离所有痛苦;4、具备祈祷:祈祷三宝加持自己能够令一切众生远离所有痛苦。
  这四个修法必须反复地锻炼。总而言之,悲心+发誓成佛=菩提心。
  (4)观想、思维的次第。在观想好以后,反反复复地思维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人心有一个特点:让它学什么,它就可以学会什么,好的可以学,坏的也可以学。所以,要反复地锻练自心。
  世俗人都知道母亲对自己很好,在她刚去世时,总有一阵子会悲痛欲绝。但是,很多人会认为这是自然的规律。而且,他们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还会想尽一切办法将母亲的恩德抛到脑后。于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的痛苦也就消失了。
  但是,现在我们不能这样做,而是要将那些往事一一地重新提起、反复地回忆,由此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报答母亲恩德的渴望。这种心念是世俗人所没有的,却恰恰是我们所要培养的。
  当这种慈悲心在母亲身上修得很成功的时候,再迁移到一个现世对自己无利无害的普通人身上,对他修知母、念恩、报恩;这样修好以后,再迁移到一个自己今生不但不想利益,而且想还以报复的仇人身上,对他同样修知母、念恩、报恩等一系列修法。修好以后,自己不但对他没有了嗔恨心,而且有了很强的报恩之心。
  我们虽然对现世母亲、一个普通人以及一个仇人生起了报恩之心,但是还没有对人群修悲无量心。所以,要将范围逐渐扩大到一个村、一个乡、一个县……最后便观想天边无际的有情,对所有众生修悲无量心。
  这样修好后,我们在世间便再也找不到一个所谓的敌人,一切众生都是我的亲人,都是我的父母,这不是一时的豪言壮语,而是内心感受至深的体会。那时我们便会一心一意地帮助他们,而且不是一般的帮助,就是要解决一切众生的生、老、病、死,心甘情愿为此修法。从此以后,我们就有了真正的菩提心,成为真正的菩萨。菩提心,就是通过这些修法得来的,既不可能从天而降,也不可能由地而生。
  以上讲了四无量心中的舍无量心和悲无量心,这是简略的修法,广的修法(四无量心)请参看五加行中的菩提心修法。


  三、依次第修菩提心
  在正式修行时,先要修出离心,也就是修外加行的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这四种修法。出离心修好以后,暂时不要考虑静坐、参禅等其他修法,而是要先把菩提心修出来。没有菩提心,就没有了目标,连目标都没有,还参什么禅?修什么大圆满呢?这好比人在远行前,需要首先明确希望到达的目的地,辨清方向后,再仔细观察路况,然后才能开始行动,脚踏实地地迈向终点。若连目标和方向都没有确定,这不是盲动又是什么呢?这样做是不可能有什么结果的。
  所以,出离心修到标准的时候,就开始一步一步地修菩提心,若自己肯循序渐进地下工夫精进,就绝对可以成功。因为,以前所有走上菩提道的人都是这样修起来的。所以,只要肯修,就一定会修起来;但是,如果不肯修,就永远都是凡夫,永远只会为自己着想,为自己打算,最终连自利也不能成办。
  这是宁玛巴的一种大圆满前行发菩提心的修法。这个修法简单易行,能力很大,效果显著。你们都看过《普贤上师言教》,其中的修法没有这么详细。此修法出自于《普贤上师言教》的一个笔记,其中将如何修菩提心讲得十分清楚和详尽,萨迦派和格鲁派的菩提心修法也基本上是这样的,你们如果能照此去修,就肯定能够发起菩提心。
  有了菩提心,其他的就很好办。那时是不是成佛了呢?不是,离成佛还很远,但从此以后的修行速度就很快了。在菩提心没有修起来之前,我们不要考虑很多修法。先把菩提心修起来,然后再修其他的法。
——摘自“如意宝藏海”公众平台(文:慈诚罗珠堪布)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菩提心略修法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