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教教育 >> 教理文章
佛教教育
二入四行:达摩祖师的修行心法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1-02 19:01 点击 986 次

“二入四行”禅宗初祖达摩大师所授的修行心法,二入即修行要理入和行入,也就是知行合一。四行即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短短几句话把佛法都包括进去了,能将它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打坐是修行,走路也是修行,一切时中,行住坐卧都是修行,我们这一生就能得到解脱。
 
    因此,“二入四行”可说是道理中的道理、心法中的心法,我们应时时刻刻地用它来反照自心,融会贯通,自然就能与道相应。以下引用达摩祖师的原文,简要解释说明一下四行的含义。
 
    一、报冤行。一般人高兴的时候喜笑颜开,不如意的时候就哭哭啼啼,所谓人之常情。但修行人却是逢苦不忧,遇乐不喜,内心安详自在,如如不动。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苦恼的原因,是过去所造的恶业如今成熟了,当然要受果报;一旦受了果报之后,业障自然也就消除了。既然如此,面对不如意的境界时,自然能生觉照之心,心不再随境转,没有苦恼、没有取舍,当下这个心就与道相应,得到解脱。能够依据上面所说的道理去观照,日常生活当中能做到逢苦不忧,自能消除业障、化除是非,把“冤亲债主”转成同参道友,就能够彼此容忍与和合了,这就是转识成智,转烦恼成菩提。
 
    二、随缘行。也就是佛法中常说的“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缘有逆缘与顺缘两种,这两种缘我们都必须随顺。如何随顺逆缘呢?就用上面所说的“报冤行”;那么,如果是很好的顺境,是善缘,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态度呢?
    我们要知道,所谓苦和乐是从善缘恶缘的因缘和合所生出来的,所以当享有善果时,不但不能生出骄傲心和我慢心,而是要感恩、珍惜、把握这个善缘、善根努力修行。
 
    三、无所求行。《金刚经》中有句关键的心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真正心无所求,什么都不执着(不住),就能与道相应。古德说的“外无所求,内无所得”,指的就是当下这一念无求的心。

  世间人求名、求利、求富贵、求感情、求长生不老,修行人开始时也难免会有“求悟、求道”的心,这种有求的心,始终都还在“迷”中,都是占有和贪着的。很多人口中说放下,心里却始终放不下这些有求之心。
    只有真的懂得“有求皆苦”,万缘放下,反观内心,才能证得六祖所悟的境界:“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在清净本心中,一切智慧功德都是现现成成的,根本不用外求。

 “有求皆苦,无求即乐。”无求就是真正的快乐。我们可以自己体会看,在打坐的时候不起心、不动念、不求什么,是否能体会到内心的安然自在呢?随着禅定的工夫深入,自性光明是否就现前了?所以真正的快乐是无所求的快乐。“无求”才能得到究竟的解脱,才是真正的随顺菩提道行。


     四、称法行。做到了报怨行,随缘行和无所求行,就能和清净本心相应,证悟空性。此时念无所念,行无所行,远离一切对立分别。不但无人我,也无善恶、是非、染净,一法不立。按照这个无为法在日常生活上来用功,反照自心,就是“称法行”。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二入四行:达摩祖师的修行心法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