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教教育 >> 教理文章
佛教教育
三乘菩提纲要第55集——完整的佛法非支离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3-21 11:01 点击 850 次

正伟法师主讲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题目是:完整的佛法。在听过各个老师所说明的三乘菩提的内涵后,如果各位菩萨连续听闻的话,就会知道其实佛法的范围和内涵,是非常的广泛;因为非常的广泛,我们在概略性的介绍过程中,希望大家能够仔细的听闻、思惟、整理,然后能够如法的实证,去现前观察、实证,能够「法随法行」。所以佛在经典里讲: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惟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3

    在这个部分,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是:完整的佛法。既然讲到完整的佛法,那,难道有不完整的佛法吗?是!我们时常会有些误会,(误会之后佛法)就变得不完整了。举例来讲,如果我们一个人被砍下一只手,那就变成不完整的人了;可是佛法也一样,如果把佛法支离破碎,只讲某些局部就(说是)代表整个全部,用世间法的话讲,就是「以篇概全」,那就不是完整的佛法了。完整的佛法就是说,它是完整而没有缺漏的,而且是真实不虚妄的;因为完整而没有缺漏,所以才能达到完整的佛法。

    那我们来解释看看!听过那么多的课程说明,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举例来讲,我们时常在市面上听到人讲:“学佛要做什么呢?心善良就好了,干吗还要学佛呢?”那,心善良就是完整的佛法吗?不完全。为什么?因为心善良,却并不清楚佛法该有的智慧,也并不清楚自己该累积的福德是什么样子,所以说,“心善良”不是完整的佛法,它只是佛法当中一个小部分。如果把这个“心善良”当成是完整的佛法,那就是误会了。

    那另外有的人说:“那好啦!那我说好话啦!做好事啦!存好心啦!”这个就是完整的佛法吗?实际上也不是!我们用智慧来判读:如果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但是没有智慧做拣择,被恶知识所误导;因为恶知识的误导,结果你虽然心善良,虽然都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因为你的知见错误,人家给你一个错误的教导。我们大家谁希望自己被误导呢?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被误导!所以说我们(应该)时常扪心自问:“我难道希望被误导吗?”一定每个人都说不愿意。既然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被误导,那该怎么做呢?我们要去瞭解佛法真实的内涵是什么,完整的佛法是什么。佛法是智慧的法门,因为透过智慧的拣择而能够如实的现前观察,判断是非对错而不落入表相当中来做一些情绪上的判断,这个才是有智慧的拣择。

    完整的佛法是什么?有人说:「完整的佛法,很单纯啊!就是要行菩萨道啊!去利益众生啊。」这样讲是有道理的,因为佛在经典上也是讲说要行菩萨道、利益众生。可是行菩萨道、利益众生有哪些(内容)呢?有人就会把利益众生的事侷限在譬如「我去慈济众生啊!去救护众生的贫苦啦、生病啦、灾难啦、风灾啦!或者造桥铺路啊!甚至收集捐款、来募款啊!」这个就是完整的佛法吗?实际上不是,因为这只叫作前资粮的方便。为什么只叫作前资粮的方便?修集而救护众生本来就是一个国家政府该做的啊,政府该做的事我们去帮忙,这只是一个菩萨行者该有的行谊;可是该有的行谊就是佛法全部的内涵吗?实际上不是!实际上全部内涵是什么?就是最后要达到佛的究竟果位,能够有佛具足的功德。佛有福德的具足,还有智慧的具足,这样才能够达到成佛的目标,才叫作佛法。如果只是把慈济众生、救护贫苦,然后救灾救难、造桥铺路,把这样的行善当做是完整的佛法,那就是误会了,那就是以篇概全,其实他是支离了佛法。

    那也有的人会讲说:「既然是这样的话,完整的佛法是什么?那好!我看佛像好像都要盘腿而坐啊!那我打坐修定,我努力的修禅定啊!我努力的断除自己的五盖啊!修除自己禅定所有的障碍,能够成就次第禅观,透过证得欲界定,证得色界定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证得四空定的四个境界,这样子是不是完整的佛法?」我们来看,诸佛、菩萨宣讲佛法,我们刚刚讲是智慧的法门,那禅定有智慧吗?它只有别境的智慧,它只有对禅定境界相的智慧,它并没有解脱的智慧;为什么这样说呢?你看佛的经典时常有讲:有很多人证得欲界定,证得色界定,甚至证得无色界定,捨寿以后往生到天界,不管是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当天福享尽的时候,一样下堕下来继续轮迴生死。为什么?因为禅定是通世间法,它还是属于世间有漏有为的法,它没有智慧:没有解脱的智慧,更没有佛菩提智。所以,有的人把打坐修定当做是完整的佛法,那也是误会。

    那有人说:「我不打坐修定,打坐修定是工具,我训练到自己一念不生,不起任何妄想,一念不生。」可是真的一念不生吗?如果有人说他一念不生,可是他一念不生竟也知道你来了,那到底有起念还是没起念呢?如果他没有起念,他怎么知道你来呢?这就表示他一定有起念,只是说他不知道他有起念,连自己有起念都不知道,怎么会是一念不生呢?有人又说:「那好啦!我打坐入了定境当中,不了别五尘境界,甚至不了别六尘境界,完全的无记,那这样是一念不生,总是一念不生吧?」是一念不生!可是这样的一念不生相不相应于智慧的法门?如果一念不生的话,你如何去抉择是非对错?你如何去抉择善恶染净呢?所以显然智慧本身有一个抉择的功能在那里;因为有这个抉择功能在,你透过你所现前观察的境界,你能够现前的抉择这些所现前的境界,而能断除对于这个境界所不知、所错计的无明,这个才是智慧的体性还有德用啊!所以说,如果你是一念不生的话,那就不是智慧的法门,那当然你要成就最后的究竟的智慧圆满更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如果把一念不生当做是完整的佛法,那也是误会。

    更有人不仅是误会,而且颠倒,还把五阴的觉受当成佛的境界;譬如说(藏传佛教)男女欲的乐受,或者五阴的觉受落入色受阴、受受阴、想受阴、行受阴,甚至识受阴的这个过程当中,而继续轮迴生死,把这个当成证得解脱智慧,其实是误会大了。那不仅是误会,而且是颠倒,这也不是完整的佛法。

    那完整的佛法是什么?我说,二乘人证得解脱三界生死,了生脱死就是完整的佛法吗?我们用智慧来研判。可是我们看一个经典的记载,佛在入灭的时候,有一千两百五十个阿罗汉─甚至更多的阿罗汉─这些阿罗汉们哪一个敢自称成佛?没有一个阿罗汉自称成佛啊!只有佛成佛,阿罗汉只证得阿罗汉而已,他只证得解脱的果位而已,那显然阿罗汉不是佛;那表示说,显然佛远胜过阿罗汉甚多的功德,不管从智慧、从福德(方面来讲),所以怎样才是完整的佛法呢?不只是了生脱死、解脱于三界生死,所以二乘圣人所说的法也不是完整的佛法。

    真正完整的佛法是怎样?就要究竟的成佛,能够函盖三乘菩提,因为佛菩提是函盖三乘菩提的。佛来这个世界一大事因缘,就是要开、示、悟、入佛所知所见,就是佛让每一个有缘众生都能够最后的究竟成就佛道,这样子才是一个完整而究竟的、了义的佛法;而不是只单独的把声闻菩提,把缘觉菩提,甚至把世间法,甚至把外道法,甚至把颠倒错计的法,把世间行善的法当成完整佛法,那样就误会了。所以说成佛,有的人是说三乘菩提圆满,有的人把世间法也演绎加进来说有五乘的佛法,就是把人乘、天乘、再加上声闻乘、缘觉乘、还有佛菩提道的佛乘,从这里来说有五乘。那我们来看这五乘的内涵有没有差别,来做个区隔。

    人天乘乃至佛乘,这五乘是依据什么方式来分类的呢?基本上就是从世间法、出世间法,还有世、出世间法来做说明和分类的。也就是说,完整佛法的两个主要道,就是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透过这两个主要道,再加上世间的法来分成五乘。如果我们把世间法排除在外的话(因为世间法通凡夫、通异生嘛!)完整的佛法分为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佛乘,因为人乘、天乘是通世间法的,如果你持五戒不犯的话,就可以保住未来世人身;如果你加修十善业去利益众生的话,你还可以往生天界而成就天乘。佛法是函盖世间法的,所以佛法的菩萨道当中也要具足世间应有的资粮;可是声闻和缘觉就不是这样的,声闻和缘觉的目标是为了求取解脱于三界生死,所以他纯修出世间法,纯修解脱的法,他就实证出世间法。

    可是菩萨不是这样,菩萨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是要跟众生在一起。摄受众生也就是摄受佛土,在这个过程当中来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成就自己的佛道,走完自己的成佛之道,来圆满这一个普贤行。所以说,完整的佛法是具足世间法,也即人、天乘;出世间法,也即声闻、缘觉乘;世、出世间法,也即佛菩提乘。这个才是完整而非支离的佛法。如果是支离片段的话,那就不能成就于完整的佛法;所以有的人把缘觉乘所说的蕴处界一切法空、缘起性空,当作究竟的(而且说是全部的)佛法:「一切反正就是空嘛!佛法也是空啊!」这就是误会了。那就是把佛法支离,而作成学术研究啊!或作成知识上的口说而已,而没有脚踏实地的去实证。所以说,完整的佛法一定是三乘菩提具足圆满而不可分家,如果背离了三乘菩提的任何一个部分,那就不是完整的佛法。

    有的人说:「我独修大乘,我根本不屑修二乘法,我不必证得解脱。」可是实际上,菩萨还是有证得解脱喔!可是他证得解脱却故意留一分思惑,而在人间去利益众生,因为他要留惑润生。所以我们在声闻的《阿含经》里,也有提到八识的论证,佛在圣教当中有提到八识论,不是只有误会声闻、缘觉乘的(凡夫僧所说的)六识论。现在很多人误会声闻法,误会缘觉法,以为(《阿含经》中说的)只有六识,只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把第七识、第八识否定,这个就不是完整的佛法。他把声闻乘的局部(当做了完整的佛法),甚至连二乘法都不具足;因为他没有具足八识论,他只有六识论;而六识只有一世的生灭,如何能够成就佛法呢?佛法是三大无量数劫最后能够成就佛道的,所以一定有一个法界的所依、有一个因果的所依、法界的事实,来实现这个因果的律则,所以说完整的佛法是三乘菩提不可分家。绝对不可把三乘菩提的某一部分拿来当成完整的佛法,绝对是唯一佛乘而细分出来的三乘菩提的具足圆满。

    完整的佛法,第一个要注意的是,三乘菩提不可分家;第二个要注意的就是戒定慧不可分家而独修,不可只修戒定慧三无漏学当中的某一个,而以为能成就佛道,当作完整的佛法。举例来讲,有的人说:「只要持戒圆满就可以成就佛道。」可是事实不是这样。佛明明在经典中讲「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卷6既然是三无漏学,就不是有漏喔!如果你所谓的戒定慧,是跟有漏法相应的,譬如说,是跟世间有漏的,甚至外道(双身法)男女淫触啊!或者是气功的那些五受阴的境界相应的话,那就是有漏,叫三有漏学,不叫作三无漏学。

    三无漏学就具足戒定慧:因摄心而持戒──摄心为戒,因持戒而生心得决定,因定而发起智慧,所以完整的佛法是具足戒定慧三学的而不可独修、偏颇。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要注意他的内涵、还有次第:戒的内涵是什么,定的内涵是什么,还有慧的内涵是什么?还有它修证的次第。如果我们没有戒,而说有定、有慧,那个是自欺欺人;因为戒是佛根据法界的事实,为了保护弟子和佛弟子,还有未来信受佛法的人,能够让他们顺利修学佛法而施设的;让众生依据戒律而不会沦堕、下堕,能够成就功德法。所以戒律不是绑人,戒律是在作保护,是告诉众生说:如果你不遵守这个戒律的律则而造作恶业,而(会有)下堕于三途之苦,所以有戒或没有戒很重要。如果你没有戒的实证,而说不用持戒就可以实证禅定或者实证智慧的法门,那其实是自欺欺人;因为他所成就的定和慧是什么?就是邪定还有恶慧。它是有漏有取的,而不是无漏的智慧、无漏的禅定;所以说,三无漏学的戒是无漏戒,而不是世间外道的有漏戒。

    那我们讲啊:有戒就一定能成佛吗?也不是啊!你有没有成就定该有的功德呢?定该有的功德是什么?有人说:「定就是禅定啊!」其实定不完全是禅定,定还有一部分主要是说对于法的验证、实证以后,而心得决定没有犹豫、没有怀疑;而且心不散乱,没有到处攀缘;等于说你因为心得决定,所以你对于你的所修、所行、所知,能够确定而无误;因为这样的确定而无误,所以你不是犹豫的境界,而是胜解,你如实的胜解而没有一分的犹豫;因为没有“犹豫”这个无明,所以说你可以心得决定,能够坦坦荡荡、扎扎实实,一步一脚印的来完成后面该有的菩萨道。

    可是有戒又有定,就能够成就佛道吗,成就完整的佛道吗?不是!还得要三无漏学的第三个,就要成就无漏慧。要成就无漏慧,就必须要能够证得解脱慧与佛菩提慧:解脱慧就是解脱于烦恼──解脱于(三界)无明,解脱于障难,解脱于三界的生死,能够自主的解脱而不受后有轮迴生死苦的逼迫,成就了解脱慧。这个解脱慧,有通二乘(的部分),当然也有大乘独有的解脱慧;这是要成就的无漏慧中的一个部分,是属于二主要道当中的解脱道的部分。另外还要成就的无漏慧的部分,是要有法界实相心、佛菩提的智慧─实证法界实相心而有的般若总相智、别相智─成就中观的般若智慧。

    因为有了这个般若智慧,入了内门以后,而广修菩萨内门的无量万行以后,然后一步一步的进修,能够进入到实证修道位─进入到初地─证得无生法忍;证得无生法忍以后,就能够一步一步的往佛地迈进,这个部分就是回归到我们最原先讲的“一切以智慧为先导”。可是一切以智慧为先导,就要检查我们是不是依据佛所开示的四依法来行;如果我们是依人不依法──依据某个人的说法而去信受的话,那就是落入迷信和仰信的阶段,那就是没有依法而是依人──依据个人的喜好而去判断,那不是智慧。真正的智慧是什么呢?是佛讲四依法的“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智不依识”,因为是这样子,而不落入迷信、仰信的阶段,而能够实证于法界的实相心,成就了另外一分的无漏慧;因为是这样子,所以成就了具足圆满的戒定慧三无漏学,所以说,完整的佛法是什么?是戒定慧不可分家,而且是三乘菩提不可分家,而且具足实证,如此才是具足圆满。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三乘菩提纲要第55集——完整的佛法非支离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