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教教育 >> 教理文章
佛教教育
念佛法门第17集:发菩提心(一)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4-10 21:10 点击 891 次

由正纬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在上一次的课程里面,我们已经由蔡正礼蔡老师,为大家讲解了三福净业的前两个部分,今天我们将继续为大家讲解:三福净业的第三部分。

    这个第三部分包含了几个项目,第一个项目就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我们先来看看《华严经》对于菩提心这件事情的描述,这个经文是这样说的:

    无量无数劫,菩提心难得,

    若能一心求,究竟无上道。

     于念念中,供养无量佛,

    不知是方便,彼犹非供养。

    若闻如是法,诸佛从此生,

    无量劫受苦,决定求菩提。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四

    从这段经文里面,我们可以看看佛告诉我们的道理。首先,菩提心真的是非常的难得。无量无数劫,菩提心都是这样的难得,若能一心、至心求菩提的话,那么到最后必然可以成就究竟的道理。并且佛又继续说,若听闻如是菩提之法,那你就能够瞭解,诸佛其实就是从菩提之法而生。如果你瞭解这个道理之后,你就会知道,「无量劫受苦,决定求菩提」也是非常值得的事情,哪怕是要持续受苦,我们仍然是要坚持信念,要求菩提。但佛同时也告诉我们:「设于念念中,供养无量佛」,假设您的修证到了一定的程度,乃至您可以在一念之中供养量诸佛,甚至是念念之中供养无量诸佛,即使你可以修到这个程度了,如果你不知道这些的修行,只不过是求菩提的一种方便的话,那么这个就不是真正的供养。

    另外,我们再看看《华严经》卷四十二里面的另一段经文,这段经文是这样说的:「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佛告诉我们说,不管我们是在做哪一种的善事,不管是造桥铺路,不管我们是帮助别人、如何的长时帮助别人、如何是做多少帮助别人的事,但是这些善业如果没有以菩提心作为内涵的话,那么这些善业到头来,就会变成魔业的因子了。所以可见「菩提心」,我们知道菩提心是非常非常的珍贵,值得我们宁可要受一切的苦也要求菩提;另外一方面,菩提心又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因为假如忘却了菩提心的话,即使我们修一切的善业,到头来竟然也只是沦为魔业的一场而已。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要瞭解,菩提是何等的重要、何等的珍贵。

    那么,菩提又究竟是什么东西呢?相信电视机前面的观众,一定常常听到「菩提」这两个字。我相信大家也约略的都能够体会到,「菩提」是一个很珍贵的东西,但它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在这里给大家下一个非常浅显的定义,也就是:菩提就是觉悟佛所说的道理,就叫作菩提。所以这个意思就是说:菩提只有佛门才有,只有佛教才有,其它一切的宗教都没有所谓的菩提这件事情。那么,既然是觉悟佛所说的道理,所以,可见这个菩提,必然会因着佛所开示的道理的不一样,会有不同的这个分类。我们说菩提可以分成三个大类,可以分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佛菩提」。

    首先,我们来看看「声闻菩提」的内涵是甚么呢?「声闻菩提」就是声闻人所觉悟的道理,就叫作声闻菩提。甚么又叫声闻人呢?我们来给大家下一个浅显的说明。也就是说佛世的时候,佛有非常多非常多的弟子,那这些弟子有些人是长劫修行再来的菩萨,他们跟着佛陀一起来到人间示现、一起来到人间学习;另外有一类型的菩萨,是晚近才接触佛法,甚至是当生才因为福德因缘到了,所以碰到佛出世。那么这些新进学佛的弟子,由于他的心境使然、他的根性使然、他的习气使然,所以佛在教导这些新进弟子的时候,通常选择的方式,都是让这些弟子能够学习比较浅易能够证悟的道理,让他们对佛的开示能够生起信心。所以这部分的道理,其实就是要让这些佛的弟子,能够很快的去观行自己的身心状况,用佛教的术语来说,就是往内观行自己的蕴处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观行之后一一去瞭解、去体悟,我们平常所引以为真实的蕴处界,乃至于我们自己平常所引以为非常真实的「我」,那这些事情呢竟然都只是虚妄一场!能够觉悟这个中间的道理之后,其实你就可以依此而成就解脱。

    怎么说呢?我们说一般世间的烦恼,之所以会形成烦恼,就是因为它不顺我们的意。那么在世间一般的作法里面,不外乎是叫我们要(有时候要)放下执着、放下我们想要成就的事情。简单的来说,就是碰到眼前烦恼的时候,你面对它的时候,也许你就把它放下了,就绕道而行。那有些世间的作法呢,则是让我们直接面对烦恼,直接去处理它,把烦恼去排除,也就是让我们所面对的境界能够顺我们的意。但是这些解决的方法,其实都不是究竟的,只有佛所开示的方法:往内观——把我们自己的身心的状况,观个一清二楚,知道里面其实只不过是虚妄一场的时候——那么那个时候,当我们在面对所谓的烦恼的时候,其实它就不再是烦恼了。因为当我们的身心,都是虚妄的时候,从哪里会生起不如意呢?从哪里会生起烦恼呢?所以佛所开示的这个部分,才是真正的解除烦恼之道。如果您更进一步去看的话,其实这个真正解除烦恼的道理,就在要断我见、断我执。当然这一部分的道理,我们会在其它讲次的时候,再为大家说明。

    总而言之就是,「声闻菩提」就是佛陀开示给这些新进的弟子,希望他们很快的生起信心,所以开示给他们所学习、所观行的方式,就是内观自己的身心,详细观行自己的身心之后,证得了无我的境界,从此之后断我见、断我执,就可以解除烦恼,这就是所谓的声闻菩提。

    那与声闻菩提一样的觉悟内涵,另外一个叫作「缘觉菩提」。缘觉菩提觉悟的道理,最究竟解脱的方面跟声闻菩提是一样的。只不过缘觉菩提跟声闻菩提一个很大的不一样是:声闻菩提通常是这些弟子们,亲耳听闻佛陀所开示的道理之后,依之而学习、观行而来;但缘觉菩提这类型的人,通常是出生在没有佛的世间,所以通常都是依照着自己往昔的修行,所累积而来的(这些往昔的)这些宿习,所以他能够根据所接触到的这个境界,自己去想、自己去思惟。比方说,他也许今天秋天到了,叶子(黄叶)掉下来了,那他看到黄叶掉下来的时候,他不免就会感嘆一年四季的更迭无常,所以从这个里面,他再深入去思惟,也许从这个思惟当中,他就能够了悟:「原来人生竟然是这样的无常!」那么从无常再进一步思惟,往往在进一步思惟里面因缘关系的时候,他又可以慢慢的从里面觉悟到「无我」的一面,那么既然到「无我」那个程度的话,必然最后也是能够断我见、断我执的。所以说,缘觉菩提他所觉悟的内涵境界跟声闻是一样的,只不过通常缘觉是靠自己去思惟而得,并且是由于靠自己思惟而得,所以通常这类型观行的方式,是从因缘观去观行起;并且这类型的人,通常当然他的智慧会比较深入——比一般声闻人要深入一些,这个是缘觉菩提。

    讲完了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之后,那剩下来的一个叫做「佛菩提」。佛菩提跟声闻菩提、跟缘觉菩提,就大大的不同。我们先来看看「佛菩提」它的内涵是如何呢?我们就先引《大宝积经》上面的经文跟大家解说。《大宝积经》上面说:「觉无我、无有众生、无命、无人,丈夫、体性是名菩提,无觉知者故。」——《大宝积经》卷二十七。这就是《大宝积经》上面写的一句经文关于菩提的。很显然,这里面讲的这个境界,远远超过声闻菩提跟缘觉菩提,它讲的是佛菩提的境界。再来《大宝积经》的另一句经文是说:「无分别法,是名菩提。」——《大宝积经》卷九十八。同样的,这个无分别法这个部分,也不是声闻菩提跟缘觉菩提的境界,是佛菩提的境界。那从这些经文的文字看起来,我们至少可以知道,佛菩提的境界,跟电视机前面的观众平常常常听到的,所谓的「无我」、「无有众生」、「无分别的」……这些常常用来描述佛教修行的这些字眼,是息息相关的。换句话说,您平常在外面常常听到的,都是有关于佛菩提一些名词,但是在这里要先提醒大家的是:您听到的很多时候只是名词而已,因为就我们所体会到的佛菩提的境界,里面实在是非常的胜妙!

    怎么个胜妙法呢?我们可以打个比方说,声闻菩提跟缘觉菩提它所成就的境界,用很浅显的话来形容的话,就如同是,当我们面对烦恼的时候,由于我们的修行得力的关系,所以我们自己的身心就好像(如同在面对烦恼的时候),就好像透明的一般,所以眼前的烦恼跟不如意的事情,就不再能够影响到我们的身心,这个约略可以用来描述声闻跟缘觉菩提,面对烦恼的时候的解脱境界。可是这个时候我们要知道,这个关键是在于我们在面对烦恼的时候,能够反观我们的身心,变成好像是透明那样,那么越是透明我们就越不受烦恼的影响。可是我们也要知道,这个透明到最后的时候,就是完全的从三界里面就不再存在了,就是入了无余涅槃的境界,那么所有的这个部分,所有的修行也就到此为止,可是佛菩提的境界,是完全不一样的。

    佛菩提不仅观自己的身心是一片的虚妄,并且观外面的世界也是一片的虚妄;不仅如此,在虚妄之中,也见到了我们自己跟我们随处左右真实的一面;并且也观周围外面的世界,在虚妄之中所呈现真实的一面。所以这样讲起来的话,其实各位电视机前面的观众,也许听起来觉得玄之又玄。我们不妨可以引《中论》,就是龙树菩萨写的《中论》的几句偈,来形容所谓的佛菩提应该体会到的境界(也就是佛菩提最起码最起码,应该要体会到的《中论》所说的):「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中论》卷一。这几句偈就是很有名的「八不中道」——八个「不」,八不中道。很显然可以看到佛菩提入门的,就是要成就这样的八不中道。那么不仅是八不中道而已,佛菩提从八不中道开始,还地地修行,有其胜妙的境界,所以,佛菩提的境界,真的是非常的胜妙!

    「佛菩提也是声闻菩提和缘觉菩提的基础」:如果没有佛菩提作为基础的话,声闻菩提跟缘觉菩提修到最后的成就的话,难免都必需要面对跟断见论者有什么差别的质疑,那么就是因为佛菩提的存在,才使得佛所教导的声闻菩提跟缘觉菩提,大异于一般的断见外道。

    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佛菩提真的是所谓的「大菩提」,佛菩提真的是所谓的「无上菩提」。电视机前面的观众,常常听到的真心、真如、真觉、自性弥陀,这些字眼,其实讲的全都是佛菩提的境界。佛菩提除了被称为大菩提、无上菩提——因为它是非常的胜妙,它是非常的深广,另外它也会被称为「大乘菩提」。大乘菩提:「大乘」顾名思义就是,这个车子非常非常的大,它可以度无量无数的众生。怎么说呢?因为缘觉菩提跟声闻菩提,当这个修行的人成就之后,由于心性使然,到最后他必定会入无余涅槃,一旦他入无余涅槃之后,就不再于三界中出生,所以他也就不再能够度人了。可是佛菩提不然,修习佛菩提的菩萨们,可以说是一世一世的修行、一世一世的地地迈进,所以修习佛菩提的菩萨呢,在他生生世世的修行中,可以度到非常非常多的人。这个就是为什么佛菩提又名大乘菩提的原因。

    那么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佛菩提跟声闻菩提跟缘觉菩提,大大的不同。它的道理非常的胜妙;它并且是声闻跟缘觉菩提的基础;并且它度的人非常非常的多,所以它叫大乘菩提。其实在我们讲三乘经典里面,讲的大乘经——大乘经典,(我们稍后会说到大乘经典),那么「大乘经典」这个字呢,其实也是从佛菩提的特性而来,因为它能够广度众生,度了非常非常多的人,所以它叫做大乘菩提。那么阐述跟大乘菩提相应的经典,就叫做大乘经典。这个大乘经典,就是我们一般所常常听到的「般若部」的经典跟「唯识部」的经典,还有《华严》、《法华》,都是所谓的大乘经典。

    从这里,我们简单可以瞭解到,佛菩提跟声闻缘觉都不一样,我们甚至可以直接引《优婆塞戒经》里面  佛所说的一句话,来比照这三者。在《优婆塞戒经》里面  佛说:「声闻、缘觉虽有菩提,都无是事;是故名佛!」。这个经文讲的意思是说:虽然声闻、缘觉,他也都有成就各自的菩提,可是如果要论到  佛的种种境界的话,那么声闻菩提根本都没有办法成就这些事情。佛甚至在同一处,甚至打了一个比方,佛说:声闻人渡生死烦恼的大海,就好像是兔子跳进恆河一样,当兔子要渡河的时候,可以想见得到兔子渡河是很辛苦,很浅浅地在水面上。那缘觉呢,缘觉的人由于他的智慧比较深利,所以他在渡河的时候,比较有机会深入一些,但最深入最深入的渡河呢,也不过就像,最多就像一匹马那样子。马相对来讲,当然已经比兔子踩到河里面的距离要比较深入。至于修习佛菩提的行者,在渡生死的大海呢,佛打了一个比方:就好像是香象渡河——好像你想像到一个体型非常硕大的象,当牠一脚踩的时候就直接踩到河底,然后稳稳、一步一步的渡河。这个就是从解脱的境界来看,声闻、缘觉、跟佛菩提,三者之间的差异。这个还只是从解脱境界来说的,其实佛还有很多很多的功德,是声闻人难以想像、难以企及的。所以佛有特别交代:「声闻缘觉虽有菩提,都无是事;是故如来独得名佛。」

    所以从上面,我们可以发现到,从上面解释里面我们可以知道:菩提有分成三种,但这三种呢,当然他的大小,他的精深程度,有非常大的差异,其中又以佛菩提最为珍贵,是我们在念佛法门里面,应该要追寻的目标,那我们并且不要忘了,不管我们在做任何善业的时候,都别忘了一定要以菩提心为内涵。

    至于如何能够发起追寻菩提之心呢?我们留待下一次再跟大家讲解。今天就上到这里。

    阿弥陀佛!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念佛法门第17集:发菩提心(一)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