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最后一讲。我说过多次,禅是修的、证的、参的,不是讲的。虽然禅不立文字,语言文字代表不了禅,但是它又不能离开语言文字,要把禅不立文字这个道理讲明白是离不开文字的。
在历史上禅有各种各样的方法。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尊者微笑,领会其意,传授正法。那样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就是方法,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禅传到中国来,达摩祖师在嵩山少林寺向二祖慧可传法安心,经过那么长的时间,经过了种种磨练,最后也是在一瞬间完成了这种传法安心的活动,那也是一种方法。六祖慧能从岭南来到湖北黄梅,求五祖传法。经过八个月的行者生活,五祖给他读诵《金刚经》,他也在一瞬间领会了禅的深刻意义,然后得法南行,那也是一种方法。到了后来,禅的方法就更多了:举一个指头是一种方法;大喝一声是一种方法;打你几棒也是一种方法。诸如此类的方法无非是要我们解脱生命的迷惑与痛苦,然后达到生命的觉醒。到了后来,如果用不恭敬的话来说,禅的方法可以说是千奇百怪;如果用恭敬的话来说,便是法门无量,禅的方法也是无量。这几天我差不多天天都提到的一千七百个公案就是一千七百个法门,一千七百个进入禅的方式和方法。
晚近以来,由于净土宗席卷了整个佛教界,禅师们不得不提出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教你参 “念佛是谁”。这可能是我们近两三百年来用得最多的一个方法,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是一个最稳妥的方法。从“念佛是谁”提出来以后,参禅的方法好像从表面上趋于稳定了,但从其深刻的意义来看,是不是禅在方法上已经走到了尽头?晚近以来,我们看到,各种法门都发展起来了,但禅宗一法都一直关在禅堂里面,没有真正走出禅堂、走出山门、走到社会。有鉴于此,一些大德居士提出修禅的一些新的方法、新的观念。大家知道在台湾提得最多的、最有影响的一个,就是李耕云先生的“安祥禅”。李先生曾经到大陆来过,安祥禅在居士当中颇有影响,特别是在文化界,颇受一些文化人、年轻人的重视和学习。另外有一位居士叫李元松,他提出了“现代禅”。他也好像是看到禅走到了尽头,禅法还停留在古代,于是他就提出了一个现代禅。
现代禅已经发展了十年左右,在台湾也颇有影响,受到部分教内外人士的重视。但在提倡现代禅的过程中,由于他的某些主张和理念有点过激,与传统佛教距离拉得比较大,所以也受到佛教界部分人的质疑。这几年我们只要注意一下就会发现,从台湾的佛教杂志上所发表的一些文章就可以看出,现代禅面临着来自佛教界和一部分学者的挑战。大概是六七年以前,我也见过这位李元松先生。那时他特意到北京来——这在他的书上也有记载——和我讨论过有关禅的问题。他对虚云老和尚可以说是五体投地,应该说他是一位有修行的人,每天打坐七八个小时。他的现代禅团体的成员都有相当层次,思想也比较活跃。同时也有一部分僧人参加到他的教团里面,影响蛮大。他们也出了很多书,自己有出版社、报纸、杂志和禅堂,并且有一套完整的现代禅僧团的规矩。他相对地把僧团的意义和概念扩大了——僧团也包括在家修行的人 ——这样就引起我们佛教界的纷纷质疑。关于这个问题现在还在辩论,究竟将来怎样发展,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我本人从18岁开始亲近虚云老和尚,应该说是一个接受传统禅法的人。但是由于所处的时代,实际来说,没有真正能够很好地在修行上扎实地用功夫。虽然我亲近虚云老和尚前后将近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但是那时我们一天忙于搬柴运水、打地抛砖、种田博饭,大概有五年左右的时间是忙于这样的生活。我记得十六七岁的时候,像我们在座的这些小师父这么大的年纪,就已经上山去砍柴火。砍了柴火卖了以后再买米回来吃饭,吃完饭有了时间才能在那里看经。那个时候看经要点一个小油灯,晚上看,白天没有时间,白天要去种地、要去打柴火。不种地不打柴火你就没有饭吃,所以晚上看经。那时生活相当的艰苦,想要系统地学习、系统地修行,条件不允许。后来过了三四年左右的时间,我就到中国佛学院学习,一下子又陷入到各种运动当中去了。到了1959年老和尚离开了我们,我们就再也没有办法亲近他老人家。在文革前、文革期间的大约将近二十年,我就是在各种运动当中运动来运动去,做了“运动员”。不过毕竟是从小出家,向道的这一念没有忘记掉。
实际上,禅如何适应现代社会也就是佛教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问题。佛教适应现代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问题,不仅仅是讲几句佛法、让大家知道佛教是怎么回事,最重要的是要让现代人了解怎样进入修行、怎样改变自己,怎样在佛教里面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这才是佛教为什么要适应现代社会,或者是说为什么要现代化的原因。我记得在座的王雷泉教授经常讲这个问题——“佛教要现代化是为了化现代”。怎么化现代呢?我们大家都是现代人,我们需要佛法。现代人即使有一个人需要佛法,佛法也有责任教化他、引导他,这就是化现代。我们不要把化现代理解为包罗一切,好像就是要改造现代社会,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是要化现代所有信佛的人,只要你信佛我们就有教化的责任,就有正确地引导的责任。信佛要正确地引导,只有正确地引导了,信佛才能够走向积极,走向于佛教有利,于国家、社会、人民有利,当然更于我们个人有利。要正确引导,佛教就要作自我调整;不作自我调整,要想适应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是很难的。大家从弘法生活、信仰生活、修行生活上可以来实际地体会。
文革以后近二十年来,我一直都在做佛教文化宣传教育方面的工作,比如编杂志。编杂志有其局限性,但也有其非常有利的一面,做这个工作能够接触到各方面读者的呼声,读者不断地给你的杂志提出意见和建议,提出他们的想法。在这个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经常思考佛教如何来引导现代人尤其是界乎信与不信之间的人信仰佛教。
文革以后,比起其他宗派来,关心和研究禅宗的人更多,想要了解禅宗的人也更多。在书店里可以看到,探讨禅的书比较多。我没有统计过,但在我印象里,公开出版物里有关佛教的书中,关于禅的书是占在第一位。当然其中有“如来禅”有“祖师禅”,有“文字禅”也有 “野狐禅”,什么样的书都有,什么样的说法都有。社会是在如此热烈地探讨禅,我们佛教界不能默然,我们佛教里有个规矩,默然了就是同意了。“是事默然故,是事如斯。”那就成了人家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听了,所以也要有反应。但是我总感觉到,佛教界的反应是不够的,声音太小太微弱,而且还很单调。所以社会上一方面是在把禅推向了一个热潮,另外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把禅歪曲了。迫于这样一种形势,我从历代祖师的语录、从佛言祖语当中体会到修行不能离开生活,于是就提出了“生活禅”。
生活禅的概念大概是在1991年提出来的,1993年举办第一届生活禅夏令营的时候,才正式推出这样一个理念。当时我们非常地谨慎,怕这样一个理念提出来遭到教内外人士的反对,那我们就吃不消了。但是由于生活禅这个理念没有违背佛法的精神,没有违背禅宗的精神,恰恰是在这样一个关键问题上体现了佛法的精神,体现了禅的精神,因此能够得到教内外人士的关心重视,也给予了很大的同情和支持。所以生活禅夏令营一直坚持举办了八年,而且影响似乎是一年比一年在扩大。
上面讲的就是生活禅理念提出的前因,为什么要提出生活禅。那么生活禅有什么根据呢?生活禅要讲起来可以有很多方法,因为禅可以随便跟佛法任何一个理念联系起来讲。吴立民先生今年在我们那里讲了一个月的《楞伽经》,《楞伽经》的纲要就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他最后讲五法的时候讲了一个题目是“五法与生活禅”。我觉得他讲得非常好,因此受到他的启发。我今天就在他讲法的基础上加以发挥。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我们在座的学习教义的人比较多,上海这个地方,法师们、居士们都有很高的层次,离开教义来讲那就成了我杜撰的一样,根据教义来讲,似乎能够把握它。
五法是《楞伽经》的核心内容之一,而《楞伽经》又是达摩大师印心的根本经典。这部经典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空不空如来藏”为其总纲,而五法又是总纲的纲,所以根据五法的次第来讲生活禅,我想是极其恰当的。因为四卷《楞伽经》是达摩传法的时候用以印心的一部经典,我在选编《禅宗七经》的时候,《楞伽经》是其中第一部经典。
五法是什么呢?就是“相、名、分别、正智、如如”。前三者就是我们迷界的生活,后二者就是我们悟界的生活。“相、名、分别”是生活,“正智、如如”是禅。也可以说这五法不是一个一个地这么排列的,而是重叠的,五法是一件事,不是五件事。一个事物有相就必然有名,有名我们就要去认识他。认识一件事物,在开始的时候是我们的妄想分别在认识,是有漏的。如果我们在这个有漏法上面以无漏智慧去认识,那就是正智。以无漏智慧认识的结果就符合于真如的实相,那就是“如如”。所以在任何一件事上面都可以运用五法来分析。
“相”就是我们认识的对象,就是客观的一切诸法,是“名”之所在。名就是相的名称,这个茶杯,我们不说它是个茶杯,先说它是一个相,然后再说它是个茶杯,那就是“名”。我们根据这个名和相再去了解这个事物,这就是分别。分别实际就是认识,这个认识有时候又叫妄想。因为它不是直接认识事物缘起法的本身,而是在执著指导下的认识,所以说它是妄想分别,它不符合事物缘起无自性的实相。我们直接能够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和实相,知道这个茶杯是一切条件的组合,我们把条件一个一个地分开以后,茶杯到哪里去了呢?茶杯无自性,但是它又是因缘组合。这样我们就能够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能够这样认识的,就是正智。这样认识所得到的结果就是“如如”,如如者真如,真如者真理,真理者实相。
“相、名、分别”是生活,同时也是禅;“正智、如如”是禅,同时也是生活。如果把这两者截然分开的话,那生活禅还是不究竟,生活禅就是要说明,生活就是禅,禅就是生活,因为我们世间的一切万事万物无不可以包涵在生活当中,也无不可以包涵在禅当中,所以生活即禅,禅即生活。五法为什么能够便于说明禅呢?它有世间与出世间、有染和净两个方面,说起来比较有层次,生活禅可以用五法这样的次第来说明。
我在讲生活禅的时候,逐步地把它归纳为几个核心的内容。生活禅有四个“根本”:第一是菩提心,第二是般若见,第三是息道观,第四才是生活禅。这四个“根本”也就是我这几天所讲的从见地到功夫。菩提心和般若见可以说是见地,息道观和生活禅可以说是功夫。但这只是大致上这么分,绝对不能截然地分开。不能说菩提心就只是见地,因为菩提心发起来以后,要见诸于行动,那么它也是功夫。般若见好像是偏重于见地,是大智慧、圆满的智慧,也要运用于生活、指导于生活,所以它也是功夫。息道观、生活禅都是如此。
我们知道,佛教的一切,特别是大乘法门的一切,都是以菩提心作为一个开端和根本。离开了菩提心,修一切的法门不是堕入二乘就是堕入外道邪见。概括起来讲,菩提心就是我们每天所发的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弘誓愿”。这是菩提心的具体体现,也是菩提心的实际内容。还有我们每天早课念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那就是菩提心。没有菩提心的人,智慧慈悲不能俱足,特别是慈悲心生不起来。因为他没有度众生的心,没有为社会、人类、大众奉献自己的心,没有想到要为一切众生来舍自己的头目脑髓。这种心发不起来,那么他修行不过就是为了一己的安定,一己的自由自在而已。
我想,就个人而言,不论他怎么样,与广大众生比起来,个人都是非常次要的问题,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现代学佛的人都很难突破。我们往往一想到要学佛,就想到我该怎么样,对我会怎么样,没想到学佛是要发起菩提心,没想到学佛是要为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我在其中矣”——这样地来学佛,菩提心就发起来了;这样地来学佛,你的心量就广大了;这样地来学佛,我们大家彼此之间的关怀帮助理解同情就会建立起来。因为大家的目标一致,愿望一致,利益一致。菩提心是前导,菩提心是我们的目标,菩提心是我们发心的动力、修行的动力、做事的动力、弘法的动力,所以一定要发菩提心。佛经上面关于发菩提心的内容俯拾皆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内容?就是佛菩萨、历代祖师在反复地强调发菩提心的重要性。
第二是般若见。菩提心发起之后,我们还要用般若智慧来衡量我们的言行,用正见来衡量。破除了我执法执后所显示、所证悟、所获得的这种正智,就是般若智、般若见。我们现在学佛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是不是破除了我执法执?我们的见解是不是就是正见呢?可以这么说,我们学佛的人,虽然不能每一个人即刻就能达到这样一种境界,但是我们要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思想。要认准这个目标,不能偏离,一偏离就不对,你心向往之,总有一天会达到。
般若见是眼目。比如说戒定慧三学叫“戒足、定身、慧目”,戒是两条腿,定是我们的身躯,慧就是眼目。有戒有定没有眼目,你往哪个方向走啊?如果我们只有眼目,没有身躯也没有两条腿,那么正见就没有依托,没有载体,没有办法去落实。所以戒定慧三学缺一不可。一切的修行都离不开般若见,都离不开正见。八正道中正见在第一位,最重要。六度般若在最后,是统帅,这也是显示它的重要性。
第三是息道观。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不是一言半句能够讲得清楚的。从释迦牟尼佛到历代祖师直至现在,息道观都是我们一直在修的一个基本法门,又叫“安那般那”,数呼吸的意思。禅如此高妙,如此了不起,最后还要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法来修,这就是越高深的东西越平凡,可能越平凡的东西也是越难做到。就像数呼吸这件事,呼吸离我们最近,于我们最亲切,我们时时刻刻可以感受得到。我们人是怎样生活的?生命是怎样延续的?就是因为我们这一口气。老和尚们总在说,“一口气不来,转眼即是来生。”可见这口气、这个呼吸对于我们人的重要性。但是这么重要、这么简单、与我们这么密切的事情,我们要把它管好数好,不容易,非常难!
息道观讲得最好、讲得最详细的是天台宗。我们这里有天台宗的专家——王雷泉教授在这儿。天台宗有五六本书专门讲禅波罗蜜,而禅波罗蜜的重点是讲数息观。我们的修行目标很远大,知见要正确,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方法上,一定要非常非常地实在、非常非常地稳妥,这样一来,一是修行不会出偏差,二是修行不会成为空谈。放焰口里面召请和尚的亡灵时说:“黄花翠竹,空谈秘密真诠。”我们不能空谈,空谈不能了生死。我们要从实际的修行中来落实所有高深的理念,在修行上使意识得到净化,这就是我们修行的根本。
我们的身和心是不可分离的整体,净化心念、净化身心的方法很多,数息观是一个最简便最亲切的方法。对于我们现代的人来说,信教也好不信教也好,这个方法没有宗教色彩,你只要去做就会有利益有受用,这是个很实际的东西。你不信佛也可以修这个观,修了以后你也会得到受用,得到受用了你才晓得佛的说法真实不虚,这样你再来信也不迟。佛法告诉我们要净化我们的心念就用数息观,要净化我们这个身体就修白骨观。今天我们重点讲数息观。
我刚才讲的就是属于最古老的方法“五停心观”。“五停心观”——这个停不是停止而是安定——就是使心能够安定下来的方法。散乱心的众生要修数息观。数息观的要领是什么?就是要使我们的意念和呼吸紧密结合起来。佛教的禅定功夫是指一些共性的东西,不是说光哪一门禅定重视呼吸,禅宗也同样重视数息。四祖五祖的法语当中也多次提到要怎样来调呼吸,菩提达摩的禅法“内心无喘”从功夫上来讲也是在修数息观。要使我们呼吸的不调相变成调相 ——风喘气这三者为息的不调相,只有到了息这个阶段才是调相——所以要“内心无喘”。当然这个“内心无喘”既有功夫上的意思,也有见地上的意思。从功夫的意义来讲,菩提达摩也是修数息观,“如是安心者壁观”,壁观者就是使内心无喘。
佛家禅定的修行是在一呼一吸的转折上面做功夫。呼出来吸进去叫一呼一吸,它的中间转折是什么?就是息所住的那一刻。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就是出息、入息、住息,要在住息上面做功夫,你的心才能够真正安定下来。对修行得比较成熟、比较有功夫的人来说,住息的时间越长,得禅定的可能性就越大。或者是说,这样就离得禅定的时间很近,你就很有可能将这一呼一吸的转换之间的息住在那里,那么你当下就能够入定。所以要使我们的意念和呼吸保持一致、保持同步,就必须要非常清楚地知道入息、出息和住息。
我们数呼吸数什么呢?可以数入息也可以数出息。一般地来说,以数出息比较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面有许多浊气,这些浊气应该让它出来。你把意念放在出息上,就能有意识地把五脏六腑的浊气吐出来。你在出息的时候数数,入息就不要管它,住息也不要管它。但是你要明明白白地知道,息在进来、息在住。住在什么地方?这有一个次第。开始的时候不可能真正使息到丹田里面来,丹田就是我们脐下二指或三指的地方。练习的时间长了,功夫纯熟了,你就能够慢慢地使呼吸由浅到深、由粗到细、由短到长。开始可能在这个地方(师以手示意胸口部位),慢慢下来一直到气海,又叫丹田,到这里就不要再往下边走。要注意这个,往下边走就走不下去了。想做到一步到位不大可能,要想能够真正把气息慢慢引入丹田,专门练习的人也要经过三五个月才有可能做到。不能一下子把息引到丹田怎么办呢?引到哪儿是哪儿,不要勉强,勉强会出毛病。要慢慢地来,使呼吸深、细、长,还要慢慢地使整个气息引到丹田。引到丹田后气还要扩散到全身,那样你就可以不用鼻孔呼吸了。八万四千个毛孔都可能成为呼吸的管道,它本身就是呼吸的管道,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地去修炼去训练,所以不能把八万四千个毛孔的优势都调动起来。
我们修到一定程度后,全身的优势都可以调动起来,其结果就是心变得安定,身体的潜在功能就会慢慢发挥出来。身体健康了,精力旺盛了,智慧开发了,还可能出一点小神通。如果出了一点小神通,你必须很好地去运用它,不要人家荷包里的钱有多少,你看得很清楚,就学搬运法把别人荷包里的钱调出来。这个方法我们不要,我们可以看得见,但是不要去用,一用你就失去神通了。这当然是开玩笑的话,最重要的还是要得定、要开发智慧,逐步地使烦恼淡化,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烦恼淡化了,有没有智慧、有没有禅定你不要问,那是必然的结果。只要烦恼淡化了,就会有定、就会有慧。烦恼盖覆了智慧,因此智慧不能发挥出来。一旦烦恼能够得到淡化、得到清除,那么我们本自具足的如来智慧德相就会显现出来。
在坐禅的时候,一开始要调五事:调睡眠、调饮食、调身、调息、调心。今天重点讲调呼吸。刚开始在进入数息观的时候,我们可能呼吸很粗很粗,有时候鼻子不通气,呼吸像拉风箱一样,那个时候就是风,不是息,这是息的不调相。经过一段时间,这个风相会消失,就出现喘。喘就是我们呼吸出入不均,快一下、慢一下,结滞不通,这也是息的不调相。当每一呼每一吸之间的距离基本上趋于稳定,只是在呼吸上比较粗,感觉得很明显,这就是气。风、喘、气这三者叫“息不调相”。息的调相就是息,息是“若有若无,绵绵密密”,出入比较均衡,而且又没有声音。大家记住这八个字就可以,叫做“若有若无,绵绵密密,为息调相”。
我们要把呼吸调好,把前面的三个不调相逐步地排除,调到息的调相,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调呼吸这种方法不一定只是修禅宗、修禅定的人使用,修一切法门,调息都是一个前提。念阿弥陀佛也要调息,调息调得不好,念阿弥陀佛就很吃力,心就定不下来。我曾经在广济寺讲过一次“念佛与调五事”,就是讲把佛号和息结合起来,把念阿弥陀佛和调息结合起来,这个方法也很有效。我们学净土法门的人不妨试一试,绝对对我们的身心稳定有好处。关于息道观,我想不能够太细地来讲,下面就讲生活禅。
第四个根本观点就是生活禅。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实践,我总结出来生活禅有四句口诀,可能很多人都见过这四句话。这四句口诀是什么呢?第一句就是“将信仰落实于生活”。这是我们学佛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们往往不能够把信仰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往往不能在生活当中去落实信仰,往往是把信仰与生活打成两截,以为我到庙里去的那一刻是信仰,回到家里就是另外一回事。在家里的佛堂里是在信佛,上街买菜、待人接物就是另外一副面孔。这就是信仰没有落实。如果是一个真正把信仰落实于生活的人,那他一天24小时分分秒秒都在修行。所以说这是一句口诀,对我们修行学佛的人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第二句口诀就是“将修行落实于当下”。你不要认为只有上殿才是修行,在禅堂里打坐才是修行,到庙里来烧香拜佛做佛事才是修行,在家里早晚诵经才是修行。如果是这样,我们修行的时间就太少了,一天24小时,和尚在庙里早晚上殿顶多两个小时,其它的时间怎么办?居士们当然有一些年纪大的人,一天可以拿着珠子念阿弥陀佛。年轻的人要上班要工作怎么办?有办法,只要你每时每刻观照自心,每时每刻观照当下,就能够把修行落实于当下。一切从现在开始,永远都是现在,永远都是起步,你永远都在修行。一天24小时分分秒秒都住在当下,就是分分秒秒在修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修行人,才真正能够与佛法融为一体,才能成就法的人格。安祥禅的倡导者李耕云先生就讲法的人格化,要把法来人格化,那就是说我们时时刻刻要安住在佛法当中,修行在佛法当中。所以这也是一句口诀,这句口诀很管用。只要我们能够记住它,慢慢地去落实。一忘记了就提起来,提起来就能够落实。
第三句口诀是“将佛法融化于世间”。佛法不能关在寺庙里,佛法不能跟世间法打成两截,佛法与世间法不能分家。要晓得离开世间法没有佛法,世间法只要用佛法的观点加以净化、加以超越,它本身就是佛法。六祖大师有四句话我们大家都背得过,甚至于背得滚瓜烂熟,但就是不能够去落实它。这四句话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就是说离开世间法要来觉悟佛法、找到佛法,就等于在兔子头上找犄角。兔子本身没有角,它如果有了角的话就不成其为兔子了。佛法离开了世间就不是佛法了,就没有佛法了。佛法在哪儿呢?佛法就在平常的穿衣吃饭日用施为等一切具体事务当中。这一点很难理解。我们往往觉得这不是佛法,是世间法。但什么是佛法?表现出来的东西都是世间法,但也都是佛法。我在这里讲,大家在这里听,这是什么呢?是世间法,但也是佛法。只要我们用佛法来理解它,就算将佛法融化于世间了。
如果不能把佛法融化于世间,以为佛法就在山门里边,或者我们有意识地把佛法关在山门里边,那样佛法永远不能发扬光大。在传播佛法、使佛法融化于世间这样一个大问题上,我们做得不够,非常不够!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向基督教、天主教学习,他们巴不得大家都能够懂得上帝造人的道理。于是他们就抓住一切机会来传播他们的教义,这种精神实在是可嘉。我们和尚或者居士,有三个人来问就不耐烦,只是说你好好来念阿弥陀佛就行了,不给他讲道理。特别是我们年轻的法师们,人家一问多了脸就红了,或者回答不出来,或者不想回答。我们要改变这种态度、这种做法,否则我们佛教的空间会越来越小。
玉佛寺从过去的这块地一直到新买的这块地加在一起还不到二十亩,就在这块地上面,把佛法封闭起来行不行呢?不行,一定要让佛法走出山门。但是现在政策有规定,一切宗教活动必须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因此,人家来了,我们一定要热情地接待,要热情地弘法,要让所有来的人都能够闻法欢喜。我们不走出去,人家自动进来,我们要宣传,多印一些经书结缘,多印一些小册子结缘,你来了我就给你一本。你看也好,不看也好,不管他,只问耕耘莫问收获。他拿回去总有人会看,即使他拿去扔了也无所谓。你不要以为:唉呀,他把经书扔掉了,这个罪过还得了!不要有这种观念。因为佛教里有很多东西我们没有理解,比如说出佛身血,它前面加了个定语叫“恶心出佛身血”。现在我们把经书毁掉了,把佛像污毁了,弄坏了、弄脏了,啊,不得了,你出佛身血了!把大家吓得要命。实际他是无意中做的这件事,同时他也赶快忏悔了,就什么事都没有了。我们不要有这种压力,经书尽量地多印,宣传的小册子尽量地多印,让社会人士能够了解佛法。这既是传教工作,也是一种公关工作,我们要用佛法来做好这个公关工作。
我记得到我们柏林寺去的人,不管是政府里的人也好,还是其它部门的人也好,来了不问我们要别的东西,就说你们有什么书赶快给我们准备一点,都是要书。为什么呢?他要了解佛教。你这个庙修得这么大,和尚这么多、小和尚这么多,你这个佛教究竟怎么回事?你们一天在这里搞些什么名堂?他不知道,所以他要书去看,要了解。我们也要让人家来了解,欢迎人家来了解。要多印书,多印通俗的书来结缘,让大家来到庙里既烧香又叩头,而且又得到一本法宝回去。香港、台湾、新加坡的这些事情做得非常好,它就是一大堆的书放在那里,大家随便拿。你不要印得太精致了,印得一般就可以,但是也要印得有一定的档次,完全没有档次人家拿去就不喜欢看,要印那些通俗易懂、契理契机的书作结缘品。这就是逐步地来使佛法融化于世间。
我也经常讲到,宗教政策规定我们不要到外面去宣传,但是并不限制在寺庙里宣传。政府给我们这样一个政策,我们就要把它用足用够。这实际上就是在体现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说明宗教信仰是自由的。人们到庙里来,出家人送一些宣传品,不管是内宾外宾,他们都会非常高兴的。我觉得这边,特别是作为一个对外的窗口,不妨请人翻译一些英文的资料,比如把玉佛寺的历史用英文写出来,把真禅大和尚对社会的各种贡献、对佛教的各种贡献用英文写出来,把佛法的一些基本道理,找几本书,用英文也写出来。印一些英文的东西来让老外了解我们的佛教,对老外也要宣传,因为老外很关键。他总在说我们的信仰不自由,总在说我们人权有问题,总在外面攻击我们。我们在这个方面可以做很好的工作,这都是生活禅。
第四个口诀就是“将个人融化于大众”。这是我们每个人要记住的,因为离开了大众就没有个人。这个道理大家应该说都是能够懂的,但往往懂得道理不等于就能够按这个道理去做。怎么叫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呢?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在团体中,这个社会像网一样,我们是网里面的一个小网孔,如果我们离开了这个网,到哪里去找个人呢?我们个人就好像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一样,如果把这一滴水从大海里孤立出来,不到一个小时,这滴水就干涸了。个人是非常渺小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时时刻刻想到我是众生的一份子,我不能离开众生,不能离开大众。佛都说“我在僧数”,说“佛在僧数”,佛是僧团里面的一份子。佛说法的时候也有一个比喻,就是说那滴水不能离开大海,离开大海那一滴水就会干掉,个人不能离开集体,个人离开集体是一无所用。
这是修生活禅的四句口诀。我再重复一遍: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下面还有四句口诀。我们信佛的人究竟信什么?我们都说我们在信佛,往往信的是大殿里供的泥塑木雕的那尊佛;或者我皈依某个师父,我是某个师父的徒弟,认为这就是信佛;或者我们修某一个法门,认为这就是信佛。这些当然都是信佛的一部分内容,但并不是全部的。你要真正全面地来体现信仰、体现正信的内容,应该最少要具备以下四点,就是四句口诀:
第一,“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三宝是我们建立正信的最主要的核心内容。
第二,“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信佛就要信因果,不信因果你说你信佛就无有是处。在佛教界流传着一个笑话,这个笑话讲得非常的不好,我也非常不喜欢听,但是有人讲。就是: “居士怕因果,和尚怕居士,因果怕和尚。”这个话讲得我们和尚脸上非常难受,说因果怕和尚,那就是说和尚不讲因果。我希望我们一定要扭转这种风气。我们每个和尚都要深信因果,做一切事情都要从因果出发。当然居士们深信因果非常好,居士们学佛是从和尚那里学来的,所以和尚首先要深信因果。这一条一定要做得非常好,我们才能够真正地起到表率作用,才能够真正在四众当中模范人天。我们做一切事情,就要以因果为准绳,因果是一个标准,是一个尺度。
第三,“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信仰要有一个眼目,信仰的眼目就是般若、就是智慧。
第四,“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我们信佛的人,每个人都希望最终得到解脱。解脱是什么呢?解脱就是烦恼的超越、对世间的超越、对生死的超越。解脱并不是一定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而是就在这个地方解脱,当下解脱。我们都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这个世间谁来管呢?苦恼众生谁来度呢?解脱者,超越也。解脱者,净化也。
以上是我们学佛人的四句口诀。今天我们讲最后一课,讲得比较乱,没有什么次序,想到哪里讲到哪里。最后我想把生活禅简单地做一个小结。
禅修的目的不外是要使我们的痛苦得到止息。痛苦从哪里来呢?痛苦来自无明和迷惑,因此只要有明、只要有智慧就不会有苦。明是什么呢?明就是觉性,明就是正见、正知、正念。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不断地培养这种觉性,以观照当下的方式来培养我们的觉性,使这种观照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修行无非就是要这样,做到平常打成一片。打成一片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使之绵绵密密。这种修行方式便是在生活中修行的生活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观照自己身心的实相,对自己的一举一动念念分明,分分秒秒在在处处提起正见、安住正念、观照当下,这便是生活禅。
在行住坐卧当中能够时时观照当下,使自己的心与佛相应、与法相应、与戒相应,我们当下便是身居乐土。这种觉性形之于语言,必然是清净语、慈爱语、柔软语,由此而达至我们的口业清净;这种觉性见之于行动,必然是慈悲道德奉献、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由此而达至我们身业的清净;这种觉性能使我们的心保持灵明不昧,照破内在的贪瞋痴三毒,养成慈悲喜舍的心态,成就觉悟奉献的精神,由此而达至意业的清净。勤修三学,化解并淡出三毒,净化三业,这是我们修习佛法的全部任务,而所有这一切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去落实完成。
佛法不离世间法,佛法的任务就是要净化世间法、提升世间法、超越世间法。同样禅修也绝不能离开世间法,绝不能离开生活。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世间法,禅修的断、证——禅修要断什么证什么——便成了无的放矢、空中楼阁,没有一个着落之处。所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佛教要适应当前的社会,要适应当前大众学佛修行的需要,佛教要契理契机地弘法、利益众生,必须要调整我们的步伐,大力提倡人间佛教,提倡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的生活禅。
最后,还有我经常强调的做人的四句口诀——这个也是老生常谈——做人有四件事,信佛的也好不信佛的也好都要重视: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对有信仰的人来说,这八个字全部要落实 ;对于没有信仰的人来说,起码要讲良心、讲道德,这是我们做人的起码要求。佛教在这个社会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我经常跟人说,佛教对社会的作用就是做人良心的保证。我们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有了良心了,我们的社会就能稳定,就能发展,就能进步。人要没有良心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乱象就会丛生,事端就会越来越多,腐败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所以我希望我们在座的全体僧俗大众,一定要使佛教充分发挥保证社会良心的作用。
阿弥陀佛!谢谢各位。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净慧法师:入禅之门 六、生活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