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读明代高僧憨山大师文集,他屡次提到毗舍浮佛传法偈。他说当初黄山谷以书法及诗作名天下,很多人来求墨宝,他不大写他自己的诗,他最爱写的是这一首传法偈。偈云: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黄鲁直如此推崇此偈,其中必有深意。从字面上看,好像并无什么奥秘,不外是普通的佛家说教,"但欲空诸所有,不愿实诸所无"。可是仔细钻研了几年,自以为除了一点点粗浅的了解之外也还不能无疑。
第一句没有什么困难,熟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便可明白四大皆空的道理。人之大病在于有身,其实此身并非实有,不过是地、水、火、风四种原素的组合。《圆觉经》:"我今此身四大和合,肺胃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璎珞经》:"四大有二种,一有识,二无识。"有识即是指身内之四大,无识指身外之地水火风,人在物故之后,此身之四大和合不复存在,分别归于四大,这道理非常清楚。但是一息尚存之际,即难不有物我之分,耳之于声,目之于色,肌肤之于感触,在在皆足以提示此身乃我之所属有。若说这是"妄身",那也只有在"四大各离"之后才能有此想法,而我们知道在"四大各离"之后,便什么想法也没有了!没有实,也没有妄!不过若说此身的存在时间有限,早晚归于四大,不能长久存在。这当然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人除了身之外,还有心。心不是四大和合的产品,可是我们能思维,有喜怒哀乐,好像随时可以证明心的存在是确实不虚的。偈云"心本无生因境有",如何解释呢?这一疑问困扰了我好几年。读佛学书困难之一是其术语很多,有时涵意亦不一致,故难索解。翻汉英佛学辞典,发现"无生"可以译为Immortal,我这才自以为恍然大悟。翻译时常能帮助我们理解原文,因为译文是经过咀嚼的,可能是冲淡了的,可是容易消化吸收,"无生"二字在此应作为形容词。
有生即有死,无生即无死。心原是无生无死的。佛学上所谓"无生法忍",所谓"明心见性",我仿佛都可以明白是怎样一回事了。"因境有"三字又作何解?我们常听说,"境由心生",现在怎么又说"由境有心"呢?我想,这个"有"字大概是"无生"中的"无"字之对。Immortal又变成为Mortal了,于是遇境则七情六欲种种颠倒妄想纷然而生,此境一旦幻灭不复存在,则此心仍恢复其本来湛然寂静的状态,即所谓"需加勤拂拭,莫使染尘埃"了。《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即是"罪福如幻起亦灭"的意思。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佛教美文】传法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