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知识问答
佛学心语
“禅定”与“静虑”之异同—学佛释疑(二)第113集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08-12 16:00 点击 671 次

正源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这一集我们要来讨论的问题是:“禅定”与“静虑”有什么不同?

  学佛人立誓修学佛菩提道,就要行菩萨道;而行菩萨道所应当修学的内容是什么?譬如说在《解深密经》当中,观自在菩萨向 佛请问:【“世尊!是诸菩萨,凡有几种所应学事?”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菩萨学事略有六种: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慧到彼岸。”】(《解深密经》卷4)这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以及智慧六种菩萨所应学事,是菩萨六度,或者称为六波罗蜜或六波罗蜜多。波罗是彼岸,蜜或蜜多就是到,合起来波罗蜜或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的意思。而度,则是解脱系缚的意思。因为菩萨就是要借着这六种修学,而能够解脱生死轮回的烦恼系缚度到彼岸,所以称为六度—六波罗蜜。或许您已经注意到,一般我们讲六度波罗蜜,不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以及般若吗?般若就是实相智慧,简称为智慧,这可以理解;可是《解深密经》中为什么要把“禅定”改为“静虑”呢?其实如果去阅读玄奘菩萨翻译的经论,除了《解深密经》之外,像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以及一百卷的《瑜伽师地论》,也都是以静虑来称菩萨六度波罗蜜中的第五度,就是一般所称的禅定波罗蜜。那么“静虑”和修证四禅八定的“禅定”,究竟是同还是异呢?我们今天就要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来说,众生无始劫以来没有不证得四禅的。因为,以一个世界生灭的过程施设为一个大劫,这一个大劫中要经过了成、住、坏、空四个中劫。其中坏劫的时候,会遭遇到火灾、水灾、风灾这三灾,就如《瑜伽师地论》之中这样说:“彼坏劫由三种灾:一者火灾能坏世间,从无间狱乃至梵世。二者水灾能坏一切,乃至第二静虑。三者风灾能坏一切,乃至第三静虑。第四静虑无灾能坏,由彼诸天身与宫殿俱生俱没故,更无能坏因缘法故。”(《瑜伽师地论》卷2)这意思就是说,当这三灾—火灾、水灾、风灾—从欲界开始往上去,先有火灾从地狱以上的欲界人天—欲界天—烧到初禅梵天,再有水灾淹到二禅天,又有风灾吹坏了三禅天。在初禅天可以看到欲界常常有火灾,为什么有火灾呢?因为欲界中的人们贪着五欲,特别是男女欲,所以欲火烧心,因此一定会有火灾。这时,就会有初禅天的天人来教导欲界中人修证初禅,然后往生到初禅天去避火灾。可是初禅天离欲界最近,当欲界的火越烧越猛,热焰往上升,烧到初禅天都会发烫,也没法再住了,所以初禅天人就得赶快修定,赶快往生到二禅天去,到了二禅天有定水滋润,不必被欲界大火所烧。可是有定水滋润,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大水灾开始淹到二禅天;当然欲界众生也有水、也有火。当大水开始淹,淹到二禅天,把二禅天的宫殿都淹坏,这时二禅天人就得赶紧再修定,赶快再生到三禅天去。三禅天人虽然躲过了火灾与水灾,可是随后就有大风灾越来越大,是从欲界一直吹吹到三禅天,全部都吹坏,因此三禅天人又得赶紧再往上修定,离开三禅进入了四禅天去。四禅天人息脉俱断没有呼吸,不需要呼吸就表示不需要空气,就没有风灾;这就是说,火、水、风这三灾直到四禅天的下方才停止。也就是说,从四禅天看着底下三禅以下的世界烧大火、淹大水、吹大风,可是四禅天里烧不到、淹不到、也吹不到。众生就这样被坏劫三灾的情势所逼,不得不都次第证得四禅,然后往生到四禅天去躲避坏劫的灾祸。而四禅天人的天身与天宫都是俱生俱没的,就是依他所证的第四禅的净业福德决定他的寿量,寿未尽之前,是不会有能坏灭他四禅天身以及天宫的外在的因缘。

  众生无量的过去生中,既然都曾经修学过四禅而且证得四禅,这些修证四禅的种子都执藏在各自的第八阿赖耶识—如来藏中,因此到了来生想要修行,这些种子就会现起,而将修行与静坐、打坐联想在一起,于是许多人的修行就是在打坐、静坐、修禅定,把四禅八定的证得作为修行的唯一途径与目标。然而,这与佛道修学的真实理是否相符呢?我们来看看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开示,六祖说:“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就是在强调:每天只是打坐求一念不生,把心住在离念、无念的空无境界中,就跟石头、木块无情一样,那是自己系缚住自己,障道而全无见道因缘。六祖大师甚至于这样讲:“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说他虽然不断除面对境界时心中生起的分别与思量,因此面对种种境界时,心中还是继续生起这些思量分别,但就在这个过程中,他的中道实相菩提智慧就跟着增长。

  禅宗还有一则很有名的公案,说:马祖道一禅师原来每天都是打坐修定,有一天,被六祖惠能大师的徒弟南岳怀让禅师看到了,就问他:“大德!您打坐修定,是求个什么呢?”马祖回答:“我打坐修定,求作佛啊!”怀让听了,就取来一块砖头在马祖禅师的小庵门外磨了起来,磨着磨着,当然惊动了打坐的马祖禅师,就出来问怀让禅师:“你磨砖头做什么?”怀让回答:“磨砖头做镜子啊!”马祖听了,就问:“砖头怎么可能磨成镜子?”怀让禅师就反问他:“砖头既然不能磨成镜子,那么打坐修禅定难道就能成佛吗?”这下马祖可就困惑了,于是就向怀让禅师请问:“那么如何修行才能成佛?”怀让再反问他:“就好像驾着牛车,当车子不动的时候,鞭子是该打车子还是打牛呢?”马祖无法回答,怀让禅师就为他开示:“您这样打坐是在学坐禅还是为了学作佛呢?如果是学坐禅,可是禅并不只是静坐着,站着、躺着难道就不是禅吗?如果学作佛,可是佛没有一定的法相,怎能说静坐才是佛?真正的佛是诸佛法身,祂是不住于一切相,所以对一切法相都不应取舍。你如果说打坐就可以成佛,那就是扼杀了真正的佛,如果执着一定要以坐相来修行,那就不能通达佛道修学的真实理。”

  类似这样的事例,并不是只有在中国禅宗祖师公案中才有,经典中也是有的。像《维摩诘经》中,就记载了:舍利弗尊者有一天在林中树下打坐修定,却被 维摩诘菩萨责备说:“不是像这样静静打坐心中一念不生才是修定、修寂静。”接着维摩诘菩萨就为舍利弗开示了什么才是法界中真正寂静—法界大定—的道理。可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在这边细说这个内容,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请阅正觉同修会 平实导师着述的《维摩诘经讲记》,里面有极为胜妙的解说。这些举例都在说明:打坐、静坐并不是佛法修学的法要。静坐定心而令这个觉知心一念不生,固然有益身心,然而毕竟只是世间禅定的修法,毕竟只能证得世间禅定的四禅八定境界,终究不能因此证得解脱智,更不能发起佛菩提的般若智慧。静坐而得入定所证得的境界,绝不可能超过四禅八定的五阴或四阴境界,都还是三界世间有为有作的境界,与外道所修的四禅八定完全相同并没有差异。而且纵使修得四禅八定具足,也还是不能解脱于三界生死轮回,根本就度不到彼岸,怎么会有波罗蜜呢?

  其实“禅”与“定”是不同的,就如同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当中说:“诸定功德,都是思惟修。禅,秦言:思惟修。言禅波罗蜜,一切皆摄。”(《大智度论》卷17)因为佛法中所说的各种三昧或者三摩地,就是在《瑜伽师地论》所说的:“三摩地者,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瑜伽师地论》卷11)一般称它为“定”,都具有思惟修的功德还有性用;也就是说,能够专注一心在思惟中修学。而梵语中的“禅”,就是中文思惟修的意思。所以菩萨六度的第五度称为禅波罗蜜,就已经含摄了“禅”与“定”两个法的全部内涵;也就是说,定是制心一处不攀缘,禅则是静虑—安静专精地去思虑,思虑什么呢?思虑如何是解脱?如何是实相?所以,我们修学佛法要以禅与定来摄心,一方面要制心一处而不散乱;另一方面就是让自己的心安住于正知见上,不受打扰来思惟佛法,思惟如何能证得解脱与涅槃?思惟如何能发起般若实相智慧?而心得决定、绝不退转、不断地增进,这样的静虑才叫作禅。禅宗的禅就是静虑,是在不缘外境的静心境界中,寻觅自身本有的第八识如来藏这个万法的实相;由于亲证如来藏而坚信不退的缘故,使得般若智慧发起,也使得三缚结断除,得以成就一分第六度的般若波罗蜜,然后就进入内门正修佛菩提道。

  菩萨的修学,一向就是要实证法界实相、要度化众生,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佛陀这样开示:“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修习三昧,为摄善法,令不散失,入诸解脱,永断边见,现于神通,化彼众生,令得正智,断烦恼本,入真法界,悟如实道,当趣菩提,以是因缘,即得名为禅定波罗蜜。”(《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7)既然这位菩萨住于寂静处所修的三昧,能摄善法、令不散失、入诸解脱、永断边见,又要化彼众生、令得正智、断烦恼本、入真法界、悟如实道,很明显的就不是单纯以四禅八定的次第禅观来说这个禅波罗蜜,甚至于有更多的意涵是在讲静虑的层面上面。因此,禅定波罗蜜到了玄奘菩萨的时候就翻译成静虑,就是正式以“于法心得决定、不退转的寂静思虑”作为菩萨六度中第五度的主要修学内涵,而不是四禅八定。

  此外,像《金光明最胜王经》以及《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里面,也都沿袭了 玄奘菩萨的翻译。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4当中,佛陀开示:“善男子!复依五法,菩萨摩诃萨成就静虑波罗蜜。云何为五?一者、于诸善法摄令不散故;二者、常愿解脱,不着二边故;三者、愿得神通成就众生诸善根故;四者、为净法界,蠲除心垢故;五者、为断众生烦恼根本故。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静虑波罗蜜。”(《金光明最胜王经》卷4)经文中所说的成就静虑波罗蜜的五法,可以说都不是单单修证四禅八定可以成就的,反而几乎都是要在静虑上修。而《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还立有〈静虑波罗蜜多〉一品,所说的就兼括了四禅境界以及静虑的内涵;像在经的卷8中,世尊有这样的圣教:“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作如是谛念思惟:‘佛道悬远无人能到,唯有一法饶益有情,所谓正定。若诸菩萨未获此定,其心未得清净不动,生死涅槃无有二相。’由此义故,为度众生,以巧方便精勤修习相应静虑无相正智,犹如虚空清净无垢常住不变。”(《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8)诸佛弟子发心成就无上正等菩提,就应该以正念思惟:“佛菩提道的修证所需时劫是非常久远,几乎可以说是无人能到达,唯有一法能饶益有情,就是三昧正定。菩萨如果不能获得这个三昧正定,他自心就没有证得清净不动的法界实相,就还没有证得生死与涅槃无有二相的境界。”由于这个道理的缘故,为了要度化众生,就必须以种种善巧方便精勤修习能与不缘外境的寂静思虑相应的无相正智,以证得犹如虚空清净无垢而且常住不变的法界实相。这能够帮助佛弟子们证得犹如虚空清净无垢、常住不变法界实相的无相正智,当然要依静虑才能相应;一念不生住于四禅八定的定境之中,要如何与之相应呢?所以菩萨六度的第五度—禅波罗蜜,讲的是一切的三昧正受,包含了慧门——也就是慧学上的三昧,以及定门,也就是四禅八定的定学上的三昧。但是四禅八定的证得,也得要先作预备功夫,就是要先弃五盖、断烦恼、伏烦恼,我所、我见、我执的烦恼被断了或者除掉了,四禅八定的修行就事半而功倍,所以佛菩提道所安排的修学禅定的次第,才会被排在第三地。

  所以大乘法的佛菩提道,凡不是从二乘无学地或者大乘通教无学地,已先证得四禅八定成为俱解脱阿罗汉或通教菩萨再回心大乘别教的修法,都是到三地的无生法忍修好了,才开始修证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以这样的次第来完成三地无生法忍;因为在这之前先去断烦恼、伏烦恼,修四禅八定时才能够事半功倍。那么,从纵使证得四禅八定具足还是无缘度到解脱彼岸,以及从佛道修学的次第来说,以世间禅定的四禅八定来界定禅波罗蜜,显然是有过失的;反而以玄奘菩萨的静虑,就是于法心得决定的专精寂静思虑而来称为静虑波罗蜜,那就更显得恰当。

  时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就说明到这边。

  阿弥陀佛!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禅定”与“静虑”之异同—学佛释疑(二)第113集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