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知识问答
佛学心语
节日来临解读丛林礼仪专题(二)佛教丛林制度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2-05 06:15 点击 812 次


    一、起源


   “丛林”梵语“贫婆那”,此云“丛林”(《祖庭事苑卷二》)。指挂单接从可以安僧办道的大寺院。许多僧众合聚共住一处,犹如大树丛丛聚处,得名丛林。


   佛教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成长了近两千年,不仅寺院的经济是完全依附于封建统治阶级,即从寺院制度中也可看出封建势力是从教外、教内控制着整个佛教,使佛教为封建主义服务。现今佛教寺院中的丛林制度,并不是自古就如此的。在隋唐之时,只有“寺”和“兰若”之分。寺的建立要经过政府许可,所谓“敕建”寺的名称要由政府颁发,寺中设首卒,寺主、维那,称为三纲,是要由政府任命的,兰若的性质,仿佛近代的茅蓬,只供少数人居住的,兰若也叫做佛堂。到了唐末,由于禅宗衣法相传的习惯,于是寺院的住持有了世代之分,如南宋初正觉为天童寺的的第十六世。然而这时宗派的修行,随主持而变易,住持个人所传承的法派与寺院主持的世代无关。到了元宪宗时分下寺院为禅、教、律,各守其业,不相变易。于是法派与寺院成了固定的关系。这就是明清时代汉地十方丛林制度的起源。 


   现在汉地寺院大约分成四类:
   (1)十方伟贤寺院:由十方僧伽中公选戒德品学兼优的贤能僧伽充任住持。无法派,也不受法卷、虽名有先后而无世系。凡退居与住持,都是平等待遇。
   (2)十方选贤传法寺院:由本法门于十方僧伽中选戒德品学兼优的贤能僧伽,先传法印或依法派更改法名,各按其本门习惯行之,按照世代次序传授法卷。
   (3)子孙传法寺院:本寺子孙剃度,徒僧先向十方传法寺请嗣法,继续主持,未嗣法子孙不得争求。十方僧众不得过问。
   (4)子孙继承寺院:于本麉子孙择贤能者继承住持,或由徒辈中以长幼次序承袭,或于同宗近支中推选继充。但不能传法,亦无法卷。其世代次序,照本宗剃度宗派定之。


   二、清规


   清规是丛林众僧日常遵行的规制。中国最古的清规是东晋时道安所制《僧尼轨范》。主要精神是根据戒律和法律而制定的。这些规制,今已不传。所谓“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其实百丈所立的清规窨如何,今日也不可得知。至元至元四年(1338)德辉根据一咸参以诸家诠释,为敇修百丈清规八卷,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又敇令重刊施行。清道光三年,仪润又撰百丈丛林清规义记十卷,是将德辉本。此外又有宋圆悟克勤之后嗣撰日用小清规一卷。元中峰明本有幻住庵清规一卷,可见宋元之际,各寺规制并不统一。而各寺规制也逐渐繁苛。封建势力也逐渐加深,也于此可见,今日所传,仅是历代祖师为了维护修持成就道业,参照佛律订立了共同遵守的丛林各项规章制度,俗称清规戒律,就是指的中国佛教传统的“丛林制度”。 


   三、僧籍、度牒、戒牒


“僧籍”是由政府所掌管的登记僧尼名称及出家得度的薄籍,其始见于东晋。“度牒”是由政府发给的许可出家的凭证,最初只是报名登记,遇事发给临时证,其后就成为永久的凭证。至于正式的文牒大约始于唐,由祠部发给。


   由此可见,清朝以前,出家为僧必须经国家登记考试录取,方可披剃出家。直到清朝乾隆皇帝废除考试制度,不需国家度牒,可以出家。因此佛门滥收徒众,滥传戒法,不出僧材,有数无质。


   四、佛坛


   佛坛是指安置佛像的坛座,即佛堂内为供奉佛像而造的基坛,或佛堂所安置的佛龛,以及寺院须弥坛的总称。依材料的不同,而有石坛、土坛、木坛之分别。如果依形状之差异则可分为方坛、八角坛、圆坛等种类。


   依印度古来的习俗,即常将本尊像安置于佛堂正面的坛上,如阿旃陀(Ajanta)、巴格(Bagh)等石窟内,均是在高石坛上安奉佛像。依《在唐西域记》卷八<摩诃陀国>条记载:精舍内佛像俨然结跏趺坐,像高一丈一尺五寸,座高四尺二寸、广一丈二尺五寸。另外,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的米兰(Miran)废寺,即于大坛上列置七佛药师坐像。敦煌千佛洞第一四二窟内,于凹字形石坛上安置七佛药师坐像。大同云冈及驼山等古石窟中的佛像,则皆置于方形石坛上的台座上。


   在日本,古代多为石造佛坛,药师寺金堂、东大寺法华堂等佛坛,均是日本石支的代表。中世以后有木造佛坛,其形式初时模仿石坛,后多仿须弥山形(即须弥坛),如(在钅右兼)仓圆觉寺舍利殿、播磨鹤林寺本堂、金泽称名寺金堂等佛坛,即为须弥坛。


   而佛坛中所供奉的主尊(本尊),则依宗派之不同而有差异。譬如南传佛教的佛坛,主尊皆为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所供奉之主尊,则较为不同。如净土等行者供奉的是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禅宗则有仅供奉达摩或六祖的。台湾的一般信徒常供奉三宝佛(释迦牟尼、阿弥陀、药师),也有只供奉观世音菩萨的。而密教行者则依派别及所修法门而有不的主尊。


   五、法器、庄严


   一、钟:钟有大、小钟、报钟之分。
大钟的用处:(1)每日早晚击大钟,是丛林号令之始。每击三通,缓各十八,总一百另八下。起止三下稍紧,与大鼓报钟相照应。(2)幽冥钟,昼夜响声连接,不紧不缓。(3)凡集众、礼祖、普佛、戒期佛事等。(4)接送尊宿、住持等。(5)上堂佛事。
   报钟:是禅堂的为僧侣每日行事的节度。
   小钟:又名殿钟,是朝暮课诵唱讚念佛等用。
   二、板:板有内外之分,铁木之别,禅堂报钟下的木板是表示各宗派的主要标帜。(详见五家钟板式)禅堂内外又有   小板,堂外名报板,进堂击之。堂内站香名站板,行香名催板,客堂挂的名序板,夜巡也有板,名催板。
   三、木鱼:有圆鱼、长鱼之分,木鱼者,因鱼昼夜不合目,佛家欲修行者,精勤不息,日夜废寝,故用木刻圆形,有鱼鳞的木鱼。用圆形木鱼是念诵时用之。长鱼名梆,悬在斋堂,二时粥饭及晚课击之,普请出坡时击之,又有浴室有梆,入浴次序。 邢台佛教网 
   四、磐有圆磐、手磐之分。圆磐是念诵时所用,凡住持尊宿,施主礼佛时皆鸣三下。手磐又名引磐,有柄用手可举,亦为作佛事的乐器。
   五、鼓,有大鼓(法鼓)、中鼓、小鼓之分,大鼓与大钟相对,晨昏与大钟同起同止,凡上堂说戒,迎送尊宿等亦然。中鼓即大殿上放的铃鼓。小鼓又名手鼓。


   六、庄严(即供具)


   “幔”,俗称即“合门”。挂在佛前,犹如帐门。在佛庄严供具中无此名称只有“”。
是印度饰首者。即璎珞之类。普贤十大歌行。第三广修供养中,“以诸最胜妙华”。为第一供养。
幡:“幡”,梵语“波哆迦”,是为表现佛的威德,而作出的一种庄严供具,犹如军中大将的旌旗。据说:佛在世时有一位长者至佛前说“欲作幡供佛”佛对长者说:“随你心意。”并叫他作五幡,谓狮子幡、莫羯幡、龙王幡、揭路荼幡,牛王幡,此都是供具之幡,还有荐亡幡、延生幡。


   宝盖:“宝盖”即以宝玉装饰的天盖,是佛菩萨及讲经法座上所悬的庄严供具,形如伞。
   法背:“法背”即悬于说法宝座及放焰口宝座背后的一大整幅绣花幕帐,多使用于经忏门庭。 
   火焰:“火焰”即安置佛菩萨头背上的圆轮光明镜,名叫火焰,表佛身相,火焰炽盛。
   供具:供具亦称供养,凡是敬献在佛前供品,如香花灯涂果乐为六供养。又在法华经中法师品称为十种供养即花、   香、音乐、抹香、涂香、烧香、幡盖、衣服、妓乐、合掌。代替钟鼓用之。


   七、庄严具 灯笼
  
   灯笼又叫做“灯楼”、“灯炉”、“灯吕”等等。灯笼是围罩灯烛之具。它可以保护灯烛不被风来吹熄,又可以防止蚊蛾之类,不被灯烛烧伤。灯笼同时也是佛寺一种重要的庄严之具,在佛教的重要节日庆典之时悬挂灯笼,不仅可以庄严道场,而且还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灯笼的来源,据毗奈耶杂事略说:“缘在室罗伐城,如世尊言,夜暗诵经者,彼诵经时,有蛇来到。少年见已,惊慌大唤,唱言:‘长脊和脊(蛇)’!凡夫比丘,悉皆惊怖。遂令听者,因斯废阙。以缘白佛,佛言:‘当可燃灯,以诵经典’。


   比丘夏月,燃灯损虫。佛言:‘应作灯笼’”。——这便是佛教的灯笼的来源。
   当初的灯笼,非常简陋。据毗奈耶杂事说:佛陀教示比丘们:用竹片做笼,用薄氎布遮孔。或用云母片做罩。这样做法如果认为不易,也可以请一位陶器匠,做一只灯笼形的瓦器,四周穿些小孔,做为“灯笼”。还可以用瓶罐之类,打掉其底,旁边穿凿小孔,再用薄纸薄绢遮掩四周;用来罩住灯盏,以免小虫进入。
   后世以来,随着“灯笼”的质料和式样的演变,它的名称也翻新了。例如:
   石灯笼、铁灯笼、铜灯笼、高灯笼、折灯笼、旋转灯笼(走马灯)、牡丹灯笼、莲花灯笼、龙头灯笼、提灯笼、钓灯笼、戴灯笼、纸灯笼、纱灯笼、玻璃灯笼……种种名目,不一而足。
   在那些“灯笼” 里,有的还描绘或雕绣了一些鱼虫鸟兽、人物花草。真是美仑美奂,各显新奇。
   在佛教道场殿、禅房、讲堂、客厅、走廊、厕所……等处,“灯笼”曾经被普遍地使用着。近几十年来,科技文明,突飞猛进;从前那些古雅的“灯笼”,几乎已经全被“电灯”给取代了。五彩斑斓的点灯,再饰以大红灯笼,往往能给古老的梵刹带来温馨、宁静和庄严的感觉。


   八、僧服


   佛的制度、僧侣只服三衣。
   一中安陀会,俗称五衣,即五条衣,又名“杂作衣”。平时作杂事工作,均著此衣。
   二名郁多罗,俗称七条衣,又名“上著衣”。以其布块为七条,受两长一短割截衣持,平时僧众上殿过堂均著此衣。
   三名僧伽黎,俗称祖(主)衣,又名大衣。即25条衣以25条布横缀之。每一条,缀长布四块,短布一块(四长一短)此衣为最大,故称大衣。
   比丘乞食说法时均著此衣,故又名“说法衣”。又以此衣之条与世之田畴相等,说法能生长功德,故又称“福田衣”。“花衣”是经忏门庭为求庄严美观,衣上绣花故称花衣。
   以上三衣总称为袈裟,或称法服。此外还有“衲衣”和“具”衲衣又名“粪扫衣”。拾取人家弃为粪扫的破布,缝袵为法衣,故名为“粪扫衣”。此衣是行“头陀行”的比丘著的。“具”本名“坐具”或名“卧具”,有三用:一为护身;二为护衣;三为众人床席卧具。今出家僧众的坐具为礼拜之具。礼拜时,先展敷坐具,就其上礼拜。
   僧侣除以上三种法服外还有几种常服,分述如下:
   “海青”:即大袖袍子,本是中国古装汉服,非僧服。
   “大褂”:即圆领长罩衫,也是古装汉服,亦非僧服。僧侣保守,未随世俗改进。
   “太虚装”:是太虚大师提倡改制的衣帽叫太虚装。“太虚”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萨戒本。他提倡僧伽改戴圆形平顶帽,人称之为太虚帽。提倡平时僧装,不论寒夏,改着圆领对肩,但作佛事举行宗教仪式时仍保持海青搭衣不变。只有佛学院教师学僧响应照行,丛林中未能普及。


   九、供水


   我们对诸佛所作的供养,可以有很多种,例如水、花、燃香、涂香、食品、明灯等等,但就重要是供品的来源之清净及供养时的心清净。
   “供养之清净”是说不要在供养时生悭吝心或在供上贵重供品后又后悔。
   “供养来源清净”是指不可以是经由杀生、邪淫、妄语等不善业而换取的供品供养,僧众又不能以由妄言有大神通等不正的方法吸引施主而得来之物品作供。
   清水是不须辛苦得取的东西,在世俗上而言又没有甚么贵重的价值,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供水时供者必定不会生悭吝后悔的心,也不须以各种不善方法而得取,所以清水就成为了最佳的供品之一种。
   水有八种功德,分别有八种表义,所以缘起亦十分吉祥:
(一)清凉——表义戒德清净;
(二)味甘——表义得享百味食;
(三)性轻——表义身心壮健;
(四)质软——表义意念柔顺;
(五)清澈——表义意念清明;
(六)无臭——表义障碍消除;
(七)益喉——表义成就妙语;
(八)养胃——表义健康无病。
   供水之时,供一杯也可以,供七杯也可以。先在杯中放少许水才放坛上排列,然后才倒添至近满,这样做是因为供空杯之缘起不太吉祥,所以宜避免放空杯在供坛上。添水时不要满溢,亦不要太少,加至距杯缘一颗米之粗度为宜。
杯与杯之间之距离勿过窄或过阔,亦以一颗米粗度之距为宜。在放下杯时,要恭敬轻轻放下,勿粗鲁地掷投。在添水时,要以双手持壸,似是对皇帝供茶那般恭敬。
   我们一般会在早上供水,傍晚把水倒去,把杯抹干另放。以上细节是为自己积聚功德而做的,不是为诸佛而做的。大家不要以为这些小节是多余的执着,对凡夫来说,小节正是很重要的成就关键。

(文章转自光明佛坛)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节日来临解读丛林礼仪专题(二)佛教丛林制度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