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知识问答
佛学心语
六祖坛经白话解(忏悔品第六之四 归依自性三宝)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9-09 05:49 点击 753 次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忏悔品第六之四 归依自性三宝
  
  [经文]
  
  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
  
  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从今日起,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
  
  【注】
  
  ⑴ 三宝 小乘、大乘诸经都说归依佛、法、僧三宝。惠能大师传最上乘顿悟法门,即心是佛,归依自性觉、正、净三宝。两足尊、离欲尊、众中尊,不只是修道者的重要法宝,也是世人养生的宝贵原则。
  
  [星云大师译文]
  
  善知识!现在已经发四弘誓愿了,再给各位善知识传授无相三归依戒。善知识!归依觉,就是福慧具足的至尊;归依正,就是远离尘欲的至尊;归依净,就是众生敬重的至尊。从今以后,应当称觉者为本师,再也不去归依其他邪魔外道,常常以自性的佛法僧三宝来为自己证明。奉劝各位善知识,要归依自性三宝。
  
  [补注]
  
  过去讲三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佛法僧三宝。六祖这里说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
  
  佛就是觉悟,觉悟了才是佛。法就是正确,正确的东西才是法。僧就是清净,是个清净的才配称为僧。
  
  [经文]
  
  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
  
  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凡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
  
  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
  
  [星云大师译文]
  
  所谓佛,就是觉者;所谓法,就是正;所谓僧,就是清净。
  
  自心归依觉,则邪迷之念不生,少欲知足而能远离财色,所以叫作福慧具足的至尊。
  
  自心归依正,念念都无邪见,因为沒有邪见的原故,就沒有人我、高傲、贪爱等执着,所以叫作远离尘欲的至尊。
  
  自心归依净,在一切尘勞爱欲的境界中,自性都不被染着,所以叫作众生敬重的至尊。
  
  [经文]
  
  若修此行,是自归依,凡夫不会,从口至夜,受三归戒,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
  
  [星云大师译文]
  
  如果能如此修行,就是自性归依。一般凡夫不能理解无相归依,所以从早到晚求受形式上的三归依戒;如果说归依佛,佛在哪里呢?如果见不到佛,凭藉什么来作为自己归依的对象呢?所以说归依佛反成为虛妄。
  
  [补注]
  
  一般庙里讲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都这么说。六祖说,归依佛,心外哪里有佛?找不到佛,没佛可归,那不是说瞎话吗?。
  
  [经文]
  
  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也。
  
  [星云大师译文]
  
  善知识!你们要自己去体会观察,不要错用了心意!经文上分明是说自归依佛,并不说归依他佛。不归依自性佛,就沒有所归依处。现在既然已经自己觉悟了,你们必须各自归依自性三宝。向內要善调自己的心性,向外要恭敬尊重他人,这就是自归依。
  
  [补注]
  
  自性不归,别的都是瞎捣乱。在自己心性里面,归依觉,归依正,归依净,觉正净,都是觉、正、净了,好了,你就明心见性了,你就是佛了。
  
  [星云大师问题讲解]
  
  什么是无相三归依?
  
  三宝是佛法的总纲,做一个佛教徒,首先要归依三宝。
  
  “归依”就是归投依靠,含有救济、救护的意思。我们在世间生活,有时自觉力量不够,希望有一些大力者做我们的依靠,如同小孩依靠父母,人民依靠领袖,跛者依靠枴杖,渡河需要船筏一样。因此,归依不是吃素,也不是受戒,更不是出家;归依也不是拜神或拜师父;归依不是一时、一次,或者归依某一个人。归依,是确立信仰的表示,信仰佛教,就必须归依;归依三宝,才是正信的佛教徒。
  
  那么,归依什么呢?归依三宝。三宝就是佛、法、僧。宝,有世间的财宝,有出世间的财宝。世间上的财宝,是黄金、钻石、珍珠、玛瑙等;出世的财宝,就是佛、法、僧。世间上的财宝,能够丰富我们的物质生活;出世间的佛法僧三宝,可以使我们的精神富有。所谓佛,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谓法,就是佛教的经典、佛理;所谓僧,就是菩萨、高僧大德、弘法利生的僧团。
  
  说到归依三宝,三宝也有好几种。有住持三宝、最初三宝、化相三宝、理体三宝、一体三宝。我们现在归依的住持三宝,佛像是佛宝,经书是法宝,僧团是僧宝。化相三宝就是最初三宝,也就是最初成道的佛陀为佛宝,四谛、十二因缘的真理是法宝,五比丘、千二百五十人的阿罗汉是僧宝。
  
  另外,还有理体三宝,佛宝是指佛的法身,也就是真理之身;法宝是报身,是从法身所显现的庄严无比的身相;僧宝是应身,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应化世间的佛陀。其实,法身、报身、应身,在理体上是一体的,法、报、应化身,叫做自性三宝。意即: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三宝的功能,不一定出家人才有三宝,或者佛陀才有三宝。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自性里,都具足有三宝的功德。比方说,我们自性的法身,就是佛宝;我们自性的真理,就是法宝;我们自性的清净,就是僧宝。所谓归依三宝者,其实就是归依自己,因为自己的自性里面就有佛法僧三宝。
  
  所以,禅宗讲“不做佛求,不做法求,不做僧求”,就是怕我们心外求法,不能直下承担。因此,真正的归依,就是要归依自性三宝,也就是所谓的“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所以,归依自性三宝,就是归依自己了不得的一个无对待、无实相、实相无相的自性三宝,也就是无相三宝。
  
  我们的自性三宝是亙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的;归依三宝,可以获得无上的功德,三宝的意义是:
  
  希有义:沒有善根因缘的众生,百千万劫无法值遇,故名为宝。
  
  离尘义:绝离一切有漏的无明、妄想、尘染,是最极明净的,故名为宝。
  
  勢力义:具足不可思议的神通威力,故名为宝。
  
  庄严义:具有无量的无漏功德,能庄严出世间,故名为宝。
  
  最胜义:是出世间的无漏法,最为殊勝无上,故名为宝。
  
  不改义:因为是无漏法,所以不为世间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风所动,恆常不动,故名为宝。
  
  三宝的功德巍巍,难可具说。根据经典譬喻,佛如良医,善疗众生病;法如药方,能除众生苦;僧如看护,常解众生恼。
  
  三宝又如冥冥黑夜里的灯烛、滔滔苦海內的舟航、焰焰火宅中的雨泽.皈依三宝,就像为自己的人生建设一座电力公司,成立一家自来水厂,开发一亩肥沃良田。
  
  皈依三宝能令我们认识自性,开发內心的宝藏。
  
  归依三宝的利益,无量无边,不归依,则无缘受用。
  

  有时候我们为了发掘自己的自性三宝,不得不在形相上有个所谓归依常住三宝、住持三宝,但是,不要忘记,最终还是要归依自己的自性三宝,这才是”无相三归依”。


(文章转自中国佛教网佛经原文之般若文海)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六祖坛经白话解(忏悔品第六之四 归依自性三宝)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