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链接同步视频讲解:https://mp.w
楞严经 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51
(在此感恩辛苦为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而第五处、第六处、以及第七处(心随和合而生、心在中间、心无所在)都是由于曲解佛义再加上自己妄想而来。因此可以知道错解佛义在整个“征心”过程当中所占的分量之重;也因此可以知道,要修行不可以走错路,须依佛的正知见;然而若无善知识的指引、自己智慧又不够,自读佛经、自修自炼,就是盲修瞎炼,连错会了佛意都不知道,那样修行,岂不危险?然而当今电脑以及大藏经都很方便,因此颇有一些居士,学佛只在家自己看大藏经,不近道场,不亲近三宝,贡高我慢,不寻求大善知识,虽非闭门造车、盲修瞎炼,也是自己同时身兼病人、医师、也是药剂师:自己是病人不知道,不给医生看,自己就是烦恼的凡夫,不听闻善知识的,自己关起门来:我好好的念佛!你真的好好念佛吗?听了某一部经,或某一个法师,或某一个法门,就关起门来,就按照他的方法,就以为烦恼就可以解决了,从来不看经典;看也看不来。是不是?亲近善知识?那不用谈,他就认为:念佛就是修行啊!没有错,念佛的确是修行;但是,看你怎么念啊?是念得一心不乱?还是念到一心大乱呢?碰到是非人我,是不是真的放下呢?这个有没有这种功夫呢?如果是,那没有话讲;如果不是,你的修行就有问题了!你要强压自己的烦恼,那不是真正的功夫。
所以,心性开发以后,佛号,阿弥陀佛从心性流露出来,这一句佛号就是一切真,无一法不真;这一句佛号,就是什么都放得下的佛号;这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什么都解脱的阿弥陀佛,不是烦烦恼恼的阿弥陀佛,是彻彻底底自在的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大般若智慧的阿弥陀佛,不是无明烦恼的阿弥陀佛;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一心不乱的阿弥陀佛,不是一心大乱的阿弥陀佛。念佛,对不对?对啊!看你怎么念啊?拜佛,对不对?对啊!看你怎么拜啊?诵经,对不对?对啊!看你怎么诵啊?完全是心的问题,看你有没有悟?因此,我们要诵经、要念佛、要用功,一定要亲近善知识才有办法。要不然,心法不懂,自己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自己走错,还说别人不对,顽固份子,是不是?难以度化!
底下,病人为自己看病、抓药,岂不殆乎危哉?什么叫病人?病人就是无明烦恼的众生,现在也有啊!所以佛以及阿难慈悲,一步步把一般人所犯的错误都引出来,然后一件件破解,俾令离妄。所以“七处征心”就是修行前的准备工作(“前方便”),先破妄、离妄、破惑。心离邪妄之后,再开始真正作“证真”的工作,也就是:明心以及见性。“明心”是指须明“心相”与“心性”,明了通达心性与心相之后,才能真正见性。而“见性”又分为见自心性以及见法性。这又有很多的层次,不是只有一层,因此菩萨才有三贤十圣的修证。
又,初见性后,才真正起修,为什么?入于不生灭地啊!意思就是:你要修行,用一句你听得懂的话就是:你要想跟人家讲修行,要先能够掌控你的情绪,单刀直入就是这样子。记得!什么叫做见性?昨天所过去的恩怨、是非、痛苦,记得!见性的人,早上一睡醒,绝不提起、绝不碰触,他不会再讲,他也不会再碰触这种痛苦。为什么?痛苦再讲一次,又变成一次负担;烦恼再讲一次,又变成一次的污染。真的有功夫的人,十年前;不管以前发生什么事情,早上睡醒,一脚踩死它,我说你有功夫!昨天的不愉快,兄弟姐妹,乃至朋友,你的公司行号,哪一个团体领导对你如何?很简单,放下,你就真的有功夫!如果讲一讲,讲一讲,然后就是:不过。。。又开始借理由了;又:不过。。。又开始借理由,开始借理由来烦恼;开始借理由来重复的怀念过去,谈一个不可知的未来,佛教有这样子吗?
所以,在《阿含经》里面讲,人家问佛,说:佛陀!如来死亡以后,如来存在否?如来不存在否?如来存在于存在与不存在否?为什么世尊都不回答?就是没有意义啊,没有意义啊!学佛不是等着死亡叫做学佛;学佛是回归当下,解脱的智慧,叫做学佛,现在就用得着的,行住坐卧统统用得着的。哪怕你去读书、你是个医生;哪怕你是一个老师、你是个教授,你在任何的时空、任何的职业,都可以学佛,都可以解脱,这个叫做佛法,既现实又受用,既受用又超越,叫做佛法。佛法不是等死的宗教,那算什么呢?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现在就要解脱,临命终就要去极乐世界了,是现在就要处理的问题,不能弄错的!如果你现在念佛,念得烦烦恼恼,还在烦恼、计较,就表示与佛不相应,因为你没有一脚踩死无明烦恼。对不对?有功夫的人是这样子的,不能错会佛的用心啊,不能误解佛法。
底下,初见性后,才真正起修,因为他才了解什么叫做不生不灭的心性。入法流,位阶贤圣。然此种种,皆须从征心破惑开始。最后,七处征心虽在此结束,然而,答案呢?到底心在何处?有没有个答案呢?如二祖大师之公案:“觅心了不可得。”即于当下悟了妄心实不可得,以随尘生灭,所以唯识说为“依他起性”,依他起就是缘起,借着种种条件而起,叫做依他起。“他”就是条件,只要借着条件生起的东西,就是生灭,就是无常,就是缘起,就是一定会缘灭,所以,不值得执着。
以依他起,念念生灭,如幻似化,所以不可得。若遍处寻心觅不着,即同本经中演若达多到处找头,演若达多就是一个精神病的。我们却到处找心是一样的。我们找心——即此能寻者就是你的心。此就是如菩提达摩祖师在西天的法子波罗提所说的偈曰:什么叫做佛性?“在胎叫做身,处世名人;处世就是出生,因为他那时候没有“出生”这个名词,处世名人,也就是出生的时候叫做人。在眼曰见,就是见性;在耳曰闻,就是闻性,就是佛性了;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可以执捉;在足可以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所以,佛性它的重点,就是可以大用,可以妙用,这个就是佛性的伟大,清净心的妙用就是佛性;众生意识心的用叫做妄用,妄心的用。所以,学佛重点在开采不生不灭的佛性。“不识唤作精魂。”不认识的,还以为它是精魂,就是我们所讲的灵魂。
菩提达摩祖师在《达摩血脉论》中也开示这么说:“圣人种种分别,皆不离自心。意思就是:分别心就是不分别,因为心性没有分别。所以,虽分别不作分别想,就是见性的人讲的。心量广大,应用无穷,应眼见色,应眼见色,同时注意,不起烦恼;应耳闻声,不起执着、不起烦恼;应鼻嗅香,不起贪、不起分别心;应舌知味,也不起烦恼、不起执着;乃至施为运动,都是自心:这个就是佛性。不起烦恼,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心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真心。一切时中但有言语道断,言语道断就是不可思不可议,也就是自心。”所以在此恭录祖师直指达心之言,有心者其善思念之,速获本心。
又,在此并附上“七处征心因明辨证三支比量表”,以为读者参考,俾能性相二学融通,速得宗说二通:“宗”就是在心性上讲,叫做顿,“说”就是渐,就是在经教上讲的,叫做宗通说通。现在要找到一个这样子的法师,除非是三藏法师,宗通,也是说通,要大彻大悟的心性,又能不离经教的解说,顿知道,渐也知道,这个太难了,非常非常的困难!
底下,(符号说明,请见此表后。)诸位先翻开254页,这个“七处征心因明辨证三支比量表”,都用到这一些符号,【符号说明】:上面一点,下面二点的,这个符号,就是所以,念过大学数学的人都知道,这是所以。画一个圆圈,叫做法合;画一个圆圈,叫做结论,因为它空间小,所以,用字来代表。就是表让步,(姑且许你、或假定你如是说),一个往下,中间是空的,就是则,或者推论,以此推论,以此推知。画一个圆圈,是举例,画一个椭圆形的、四方形的,类似四方形的,又类似椭圆形的,就是小结论, 画一个框框,就是总结论。“纵”:原义:“纵”者,放、放任、纵使。此“纵”也是“欲擒故纵”之用意。古注家称为“牒破”,也就是防止你这么狡辩,先把你说破:先把你可能想到或者是想说的反驳之处,全部提出、攻破,全面围剿,让你走投无路,俯首纳降。这也是一种“先发制人”的辨证策略。如来常用此法破斥他人。又,关于宗、因、喻三支比量,欲深入探讨者,请见《因明入正理论义贯》(释成观法师撰注)。
翻回来,244页,“七处征心”因明,因名学就是理则学了。辨证三支比量表,阿难论证——宗,宗的意思就是立此为宗,“宗”就是宗要;“宗”就是宗旨,宗就是这一个段落的重点,我在讨论什么。因,“因”就是依据,你因为什么、你依据什么而讲心在内?比喻,就是用比喻更加的明了。阿难论证;将来这个DVD出来,这个表格要印出来送出去,变成他们的资料,否则,没有这个表格看不来。
阿难论证,阿难的重要宗旨,第一处——心在身内(凡夫所计着)第一处, 阿难是依据什么,立这个宗:心在身内呢?是因为一切世间十类众生皆心在身内。这个画下来就是以此推论,就是所以,所以我的心也在身内(类比法,以全体例部分;以凡例凡)在这里第一处,阿难没有比喻。 如来破斥——宗,宗就是心非在身内,佛陀破斥,说心不在身内,这是佛陀最主要的论证,佛陀依据什么呢?好!若在身内,应当能够自见内脏,你如果心在身内,你应当可以看到你自己的五脏六腑。以此推论,这个往下,空出来,以此推论,然实不能见,事实上,你没有看到你的内在。是不是?结论,心非在身内,心不是在身内,很清楚的,佛陀破斥。喻,佛陀用比喻来破斥他,人在堂内,近能见堂中,远可见外物。就是心如果在身内,近一定可以看到自己的五脏六腑,远处一定可以看到外面的。这是第一处。
第二处,阿难的论证——宗,阿难立这个什么宗呢?阿难立心在身外(这是外道所计着的)阿难是依据什么,说心在身外呢?因缺。(唯闻佛破斥心在身内,所以依逻辑推论:“非内必外”。然此不得为因明之正因。找不出因,所以因缺。)站不住脚。阿难就用比喻了,阿难,此心在身外,阿难还讲个比喻,比喻什么?如灯在室外,不能照到室内,但能照室外。以此类推,所以心在身外,故不能见内,但能见外。如来破斥,如来立的论,是心非在身外,心不在身外,佛陀说:心在身外的话:(1)身心分离,(2)身心不能相知,佛陀用比喻的,(1)一人吃,众人能够饱吗?所以身心并不分离。(2)眼见如来手,心即知是手,以此类推,以此推论知道,(法合)是什么?身心非不相知。结论,心在身外是不可以成立的。
第三处,阿难论证,立什么?立心潜在根内为中(此为身内或者是中间的变体)(自心妄想计着)因为什么?讲不出所以然。缺。(也就是因身内身外皆不成,所以依逻辑推理,再加想像,而立是宗。)喻,阿难用一个比喻,譬如戴眼镜(以眼比喻作心,以眼镜比喻作眼)所以能明见外境没有障碍。所以能见外,不能见内脏,(潜在根内故,如眼睛躲在眼镜后面。)如来破斥,如来就他的比喻,单刀直入就破斥他,比喻什么来破斥呢?好!就比喻来破。若如戴眼镜:(1)戴眼镜者能自见其眼镜。也应该可以自己见到自己的眼根啊!结论,然一切众生,都没有办法看到自己的眼睛,所以你的法跟比喻不齐,就是不相等的,阿难!你的法跟比喻是合不来的,(比喻不适当,不能当作证明)。继续看左边,如来继续破斥,(2)如来的宗、因、喻,如来破斥,宗、因、喻的因,(2)纵然,就是说:姑且允许你这么说,若能自己见眼,眼成外境,失去能见的功能。然眼实不失去能见的功能。结论,法喻不齐,法和比喻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是没有平的,不齐,意思就是:这样是不存在的,不成立的。
第四处,(续)——心能内外对(自妄想计)阿难立的宗,就是心能内外对,阿难是依据什么?依据就是因,依据众生有七窍、有五脏。【推论】(1)开眼见明,依此推论,外对见境。(2)闭眼见暗,内对就见自内身。 如来破斥,如来破斥的因是什么呢? A.若闭眼见暗为内对见自内身:(1)暗境若在“眼前”,与眼根相对,则暗境不是内身。(2)姑且允许你这么说,若暗境就是你的内身,以此推论,那么,所有的暗室,都变成你的五脏六腑了?变成你的腑脏了?结论,闭眼见暗的时候,(1)所见的暗境不是内脏,(2)不是内对而见,(眼不能内对而见)是很明显的。
B.开眼见明:(1)若开眼不能内对而见,而独许,独许就是单单允许,闭上眼睛叫做内对,没关系!就让你暂时用这样子。若开眼不能内对而见,而独独允许你内对而见,闭上眼睛,叫做内对而见。结论,眼既不能内对而见,则不论开眼闭眼都应当如此。因为眼的功能是一致的嘛!是不是?眼既然不能内对而见,则不论开眼跟闭眼都应当如此嘛!好!就是姑且允许你这么说,若开眼能内对而见,那么,依此推论,则应能自己见到自己的脸,则应能自见己面。翻过来,七处征心,最底下,继续,如来破斥——因,结论,然实不能自见己面,所以“内对”这个讲法是不对的。
第(3)姑且允许你这么说,若能自见己面,依此推论,则心应在虚空。结论,然心实非在虚空,所以“内对”是不能成立的。第(4),姑且允许你说,心若真的在虚空当中,依此推论,则眼虽有见,因为已经在身体外边了,而身并不能知(因为身心相离)。结论,然眼见的时候、身非不知,(所以知道身心并没有相离——心也不是在虚空当中:“心在虚空当中”是不能成立的)。第(5)姑且允许你这么说,若暂许你说,“心跟眼各有一个觉性”如果以此而推论,则便成了“一身之中有两个心体(觉知之体)”:一身既有二个心体,则成佛的时候,一个人变成成两尊佛。结论,然实一个人不能成两尊佛;一身不能成二佛。所以,心跟眼各有一觉,“心眼各有一觉”之宗不能成立。
第五处 “七处征心”因明辨证三支比量表(续),阿难论证,阿难设心随和合而有为宗,这是阿难(不解藏教通教而自己妄计的)阿难所持的心随和合而有,他的理论的依据的因是什么呢?“由法生故,种种心生”依此推论,随所和合,心则随有,这是阿难——因;这里没有比喻。
底下,如来破斥,宗、因、喻的因,佛陀用二个角度来破,【以心有体、心无体来分破和合而生】A.若心无体。(1)则非从和合而有,所以“无和合”。结论,“心无体而可从和合而生”这个宗是不能成立的。(2)姑且允许你这么说,若心无体而可从和合而生,那么就是无中生有了,那么就是变成。。。依此推论,得到的结论是:十九界因七尘合而生。我们大家都知道,只有十八界,没有十九界;不存在的第十九界,还有一个不存在的第七尘,和合而生,这本来就是龟毛兔角,不存在的。结论,是义不然:当然不是这样子。所以“心无体而可从和合而生”宗不得成立。B.若心有体: a1,此体为由内而出,既然由内而出,依此推论,应能见身内。然不能见身内,就是所以,此体非由内而出。结论,“这个心有体”之宗不能成立。a2,此体从外入,从外入当然就,以此推论,应能见己面。
翻过来,248页,如来破斥,宗、因、喻的因,然不能见己面,所以此体非由外入。结论,“此心有体”宗不能成立。b1,此心为一体,依此推论,捏一肢,四肢皆应觉,然实不然,所以此心非一体。结论,“此心有体”之宗不能成立。b2,此心为多体,依此推论,则一人成多人,何体为你?所以法即混乱。事实非然,所以此心非多体。结论,“此心有体”之宗不能成立。c1,此心体遍身,遍全身,依此推论,则跟“一体”的观念是一样的:捏一肢,四肢都应该感觉,而事实不然,捏一肢,一肢痛,四肢不会同时感觉。所以,这个心遍这个身体是不对的。结论,“此心有体”之宗是不能成立的。
c2,此心体不遍身(只在局部)继续看左边,如来破斥,宗、因、喻的因,依此推论,好!此心体不遍身,(只在局部)依此推论,同时摸头跟足,头若有觉,足应无知。而事实不然,当你摸头的时候,同时碰你的足,二个地方都有感觉。所以这个心不遍身是不对的,因为你同时摸头跟脚,都同时有感觉,表示二个地方都有心体。所以此心体非不遍身,也不对。结论,1.“此心有体”宗不能成立。2.“此心有体而可从和合生”之宗不能成立。心有体、心无体,皆不得随法和合而有。所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宗不能成立。
第六处——心在中间,阿难论证,阿难立的宗是心在中间,(妄引佛实相的语,加逻辑推论妄计)阿难所依据的因是什么?甲、(1)【引佛语】【心不在内,亦不在外】(2)【推论】a.心若在身内,却对身内一无所知;所以心不在身内。看底下,如来破斥,甲、A.此“中间”为在你身上(有二种):(1)在边(在皮肤上)在皮肤上,表示在皮肤,不是中间。结论,心非在边。(2)在身中,依此推论,则与心“在身内”是相同的:应能见内身。结论,心非在身中。
好!翻过来,阿难的论证,宗、因、喻里面的因。阿难的依据是: b.心若在身外,则身心变成不相知;所以心不在身外。c.不在内、不在外,依此推论,当在中间。所以,阿难是这样子。
好!那么,我们这个念一遍,翻过来,翻到249页,甲、(1)【引佛语】【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2)【推论】a.心若在身内,却对身内一无所知;所以心不在身内。翻过来,250页,阿难论证——因,b.心若在身外,则身心变成不相知;所以心不在身外。c.不在内、不在外,所以,他的推论:当在中间。
好!翻回来,249页,甲、A.此“中间”为在你身上(身上有二种)(1)在边(皮肤上),依此推论,表皮就不是中间。结论,心不是在边,心非在边。(2)心在身中,依此推论,则与心“在身内”是一样的,应能见内身。结论,心非在身中。
翻过来,如来破斥,宗、因、喻的因,(图分结)(1)此中间非在你身上。(2)“心在中间”这个宗是不能成立的。B.此“中间”在身外的某一处, a.无所表(不能以方位来表示)依此推论,则与“无处所”是相同的,因为你没办法表示嘛!结论,(1)此中间无所表不成。(1)此心非在无所表的身外某处。b.有所表,好!依此推论,有所表则方位不定(依立场而有各种不同的标示)例如表为中的时候,东看成西,南看成北。结论,(1)此中间在身外不成,(2)此心非在有所表的身外某处。(1)此中间非在你身外某处。(2)“心在中间”之宗不得成立。
好!251页,“七处征心”因明辨证三支比量表(续)阿难论证,宗、因、喻的因,乙、(1)阿难引佛语:“眼色为缘,生于眼识”(2)【推论】由此推论,心生于根尘相接之中。如来破斥,宗、因、喻的因,乙、A.若此心为兼二(兼根尘二者之性),依此推论,一切外物与心体(物与心)、有知与无知、有情与无情都将变成相杂乱、相敌对,而不和合。 结论,(1)然而心不能于“不和合”中生,(2)“此心兼二”(兼有根尘二性)不能成立。B .若此心不兼二,依此推论,(1)则此心非如根之有知,又非如尘之无知——既非有知、又非无知,则此心即成无有体性。(2)然而世间万物无有一物是无有体性的。结论(1)此心体非离于“根之有知”与“尘之无知”之性。(2)“此心不兼二”不成。
翻过来,252页,第六处,因,如来破斥,“心生于根尘相接之中”宗不能成立。第六处,“心在中间”宗不得成立。
第七处,阿难论证,阿难宗旨立心无所在,依据什么?阿难作如是说,阿难引佛语自证其理。佛昔曾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一切无着,名之为心。”如来破斥,如来的依据是什么呢?以此心为A.有体相,B.或者是无体相来破。A.若此心无体相,依此推论,则心同龟毛兔角,有名无实,实无一物。 a.既是“无物”,结论,则不得说“一切无着”。以心既“无物”,即无自体可着于任何它物,若再言它的性质是“无着”,不但是“赘言”,而且于理不通。b.若有个能“不着一切处”者,结论,则不可说此心无体——因为你既说“不着一切处”,就是有心体。底下,如来破斥——因,这证明你所说的心是有个“自体”,如是即与“是心无体”相冲突。若此心无体相,则“心无所在、一切无着”宗不能成立。(以“无体相”就是“无物”;也就是“无物”就是没有“着”或“不着”的性质,因此也就没有论辩它是“有所着”或者是“无所着”的必要。)连心体都没有。
B.若此心有体相,依此推论,(1)既有体相,一定有处所,(2)既有处所,则定非无所着。有处所就一定有所着,可以言说嘛! 若此心有体相,则“心无所在、一切无着”宗不能成立。不论心“有体相”、或者是“无体相”,“心无所在、一切无着”宗不得成立。
这第七处。好!我们课程讲到这个地方,大家都很辛苦了。
(文章转自 梵音视频 2019-06-19)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楞严讲解106:七处征心就是修行前的准备工作,先破妄、离妄、破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