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知识问答
佛学心语
楞严经讲解166:六根六尘六识这一十八界,没有一法能离开如来藏性而起作用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5-30 22:59 点击 466 次


严经 五阴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01


(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翻开《楞严经讲义》353页,[丑二会通四科即性常住(分二)][寅初总标即妄即真] [二别明即妄即真(寅初分二)][卯初明幻化相即真二会四科法即真今初]  这个四科就是: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五阴一科,六入一科,十二处一科,十八界一科。那么,讲这里为什么没有包含七大呢?因为七大的名词有一点不一样,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统统称为: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七大不是这样,七大,譬如说火大,就是: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水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风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所以,他这儿讲四科,就是讲到十八界。底下这一段,这二个月的课程,是开悟的关键,能不能见性,就看这二个月的课程。如果你经文都听得懂,注解一点都不生迷惑,听经闻法的时候,没用意识心,没有不解的地方,完全不迷惑,就表示你是见性的人,没有一句听不懂,那么,你就是跟诸佛菩萨一鼻孔出气的人,是不简单的人!


    底下,会通四科,即性常住,[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说:阿难,你到现在仍然不明了,一切缘起的浮尘,诸幻化相,为什么叫做幻化呢?因为都是颗粒微尘所组合的有机体,其实并没有真实性。当处出生,当处的缘起就是出生;随处灭尽,因缘散了就灭尽了。这个最重要的关键在哪里呢?叫做幻妄称相,为什么叫做相呢?因为它是虚幻、是妄、是缘起性、是空性的、不实在性的,求取体性不可得,叫做幻妄称相。只要是相,统统叫做妄,一个颗粒微尘是妄,一朵花是妄,桌子、椅子是妄,乃至无量三千大千世界,只要是相,它就是妄。所以,佛弟子要认识的是什么?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就是要认识相中的性,相中的性才是真正我们要找的。妙觉明体就是真心,修学佛道就是要找出这一颗真心,它是幸福的关键、是解脱的关键、是智慧的关键、是了生死的关键、是一切修行、道的关键,全部在这一颗真心,你说开悟重不重要?


    [此下会通四科:五阴]、称阴,是因为它覆盖的意思。称[六入]、就是因为外面的六尘,由六个地方进入,而染污我们的清净心,所以叫做入。譬如说色尘透过眼根,染污了我们的清净心,所以,这个叫做眼入;动、静二种声尘,由耳根而入,染污了我们的清净心。当然,这个还分能所,角度不同,眼根也可能变成能,譬如说眼根能够缘色尘,色尘是被动;但是,如果站在能染污的话、站在能缘,就是眼根攀缘色尘;站在能染污,就是外尘为能,眼根为所,所以,这个互为能所,看站在哪一个角度。所以,六入就是由外尘来透过六根,而入于心中,染污了我们清净自性,所以称为入,来入于我们的心。


    [十二处]、就是六根,还有六尘。[十八界,一一诸法,观相生灭全妄],所以,这个佛法,它就是把复杂的人生跟宇宙,归纳成简单的理论,让你更容易下手。尽归人生、宇宙,就是生灭、就是无常、就是缘起、就是空,就这样子。[论性即妄皆真]。如果讲本性的话,因为妄本空,统统是真心的显现。[上科无有结文者,正因上科所显,见精相妄性真,但约近具根中],就是在根中里面去讨论。其实可以扩大,[实则量周法界],意思就是整个法界尽是如来藏性,整个虚空宇宙,其实就是你的财富;只是因为你执着,愈执着的人就愈贫穷;愈不执着的人就是愈富有。为什么?把胸量一直扩大。一直执着的人,只要一点点小事情,他就享受不到生命,不管你多么的有钱,或者住几层楼,或者是有什么名牌,没有用的!这一颗心,你没有找到解脱的思想,就是让你轿车啊、美女啊、房地产一大堆,得不到幸福,因为幸福从这个地方得不到。真正的幸福来自一颗解脱的心;真正幸福来自一颗智慧的心;真正幸福来自一颗佛陀的心,快乐从懂得分离开始。


    实则量周法界,[遍为诸法实体,故与会合融通,摄事归理,会相入性,以明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文乃一气贯下,是以不结。从此不复称见精、见性之名,改称为如来藏,妙真如性]。为什么改称如来藏,妙真如性?因为它是一切法的总合体,六根会入,就是如来藏性;六识会入,还是如来藏性,就像百川纳归大海,如来藏性,六根、六尘、六识,一十八界,没有一法不是在如来藏性里面转,不是如来藏。没有一法能离开如来藏性而起作用;只是因为我们真正的真心的作用失去了,而都是用妄,夹带无明,无始的见病在作用。[见性约一根是别,藏性摄六根是总,但是总、别异称,实无异体耳]。体性是一的。


    [此科紧承上文,不但见精相妄性真,乃至一切诸法,无不皆然,即一切幻化之相,亦复如是,因汝犹未明了,今当为汝示之。浮尘者虚浮不实之尘境]。为什么叫虚浮不实?追求到快乐的尘境,痛苦它就来!就像我看到今天的报纸,韩国的前总统卢武铉自杀,贵为总统,叱咤风云,不可一世,而今安在哉?《赤壁赋》里面讲的:而今安在哉?现在在哪里呢?就可以知道,世间人说追求权力、名利、快乐,其实是追求痛苦,因为它是生灭的、是缘起的、是幻化的。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内心去找快乐,不是往外的。[无而忽有曰幻,有而俶灭曰化],无而忽有,世间就是这样子,比如说我们没有这个讲堂,缘起了,突然就有了;有,其实是幻化的,它是缘起性的东西。有了,又刹那生灭了,一下子,师妈走了、往生了;再过几年以后,我也走了;再过几年以后,法师也走了,一个一个走了,居士一个一个走了。


    那一天我们那亲戚来说,我舅舅的儿子,突然猛爆性肝癌,死了!他也是念建中的,年纪比我小,突然听到,我吓一跳,我说:前一阵子才来看我啊!那一天突然听到走了,五十多岁而已。常常听到今天那个人往生,明天那个人往生,后天那个人开刀、大后天那个人突然车祸,再过几天这报纸:哇!儿童怎么样,又被他爸爸、妈妈打死,这一下子就消失的生命,速度快!所以,学佛它不能等待的,它不能等。有而俶灭叫做化,[如空华、镜像、梦境等]。如空中华、如镜中像、如梦中所现之幻境。空中本来没有花,因为眼睛有毛病,看到空中花;镜中像,镜中像没有实体,它只是影像而已,如梦中之境,梦醒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当(去声)处出生,生无来处;随处灭尽,灭无去处;不过徒有幻妄名相而已],一切众生都在追求虚幻的东西。[全无实体可得。称即名也,上明相妄。其性真为妙觉明体者:其字指一切浮尘之相,性即相中之性,相虽妄而性元真,此明性真。以浮尘幻化之相,相不离性,其性即是众生妙觉明体;无相而能现相,故谓之妙。虽现诸相,乃是本觉湛明之性,而为诸法所依之体,即此至虚幻之法,本来无体,今明无体之体,即是妙觉明真体];为什么叫无体呢?相是无体性的,真心是有体性的;相看得开,有体性的真心就显现、妙觉心就显现;你不能说连这个般若涅槃妙心都没有,那怎么修行呢?所以,这个是真体。


     [如虚空华,虽至虚妄,华体即是空体。举此至虚之法为能例,例明下文,阴、入、处、界,似实有法,令其比类发明,令知一一相妄性真],这一句话就是关键,相妄当体即空,真心就显现。换句话说:相看不开的人,没有办法入佛的境界,动到一念贪,你与佛隔绝;什么事情起嗔恨心,使嗔恨心不断,你与佛隔绝;嘴巴不清净,是非恩怨不断,你与佛隔绝,因为相是妄,你看不开啊!对不对?做法师的人,看到别人出名、得到大供养,心生嫉妒、不满,这个人离佛太遥远了!因为不懂得随喜,不懂得佛的心,看到愈出名的人,看到别人愈有成就;看到别人得到大供养,心生欢喜;喔!佛教又出了一个人才!随喜这样赞叹,这个比丘的心就接近佛;这个比丘尼的心就愈接近佛。出家人,这个随喜功德是很重要的,我们自己不行,我们谦卑,很好;但是,看到别人比我们有成就,我们赞叹。


    相妄性真,诸位!禅宗里面有一句话非常非常的重要,叫做解缚从心,无关余处,这一句话可是生死的关键、修行的关键。解,要解脱;[缚]就是束缚,要解脱跟束缚是从心下手,无关余处,跟相没有关系;也不能说完全没关系,意思就是不着相,相空,性就显。所以,解缚从心,无关余处,你真的要入修行吗?要入佛的三昧吗?要开佛的智慧吗?要明心见性吗?就是从心,无关余处,这是关键。所以,认识这一颗真心,比认识金钱还重要,认识金钱不一定会得到幸福,不一定啦,也许你有钱会很幸福;但是,认识了这颗真心,有钱、没钱都幸福,我就知道这个是幻化的。什么是佛?用最少的欲望,最少最少,最极少的,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用最少的欲望,只要能维持这个色身的能量就行,然后把精神领域、智慧升华到最高点。所以,佛无所求,一个人做到这样子,哪一个不解脱?对不对?令知一一相妄性真,[即事即理也。初明幻化相即真竟]。


    [卯二会四科法即真]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为什么要加[虚妄],因为本来不生,现在缘起你讲生,告诉你:生当体即空,就是无生,所以,生是虚妄的。记得,假借因缘而生,就是妄生;假借因缘而生的,是虚妄而生;假借因缘而灭的,也是虚妄而灭。换句话说:这个世间,从人生跟宇宙观当中,无一法不是幻化的,没有一法不是缘起的。这个世间、人生,没有一种东西它是永恒、实在的东西,都是不可靠的东西,只有靠自己的真心跟智慧。[如是指法之辞,紧承上文,如是至虚幻之法,尚且相妄性真,例显世间所有诸法,乃至阴、入、处、界,皆如是也]。乃至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尽如是,[诸经论中,多皆阴、处、界三科,惟此经加六入一科,因为圆通法门,推重根性故也]。从六根性下手,[诸法虽多,四科之中,科科收无不尽,以一切诸法,总不出心、色二法,因对机],[机]就是根器,因为要对根器,开示不一样。[开、合故],[开]就是广说,[合]就是少说。所以开,开色,多说一点色法;合心,少说一点心法;开心,多说一点心法,譬如五蕴——色、受、想、行、识,心法就四个,受、想、行、识就四个,合色,就变成一。开就广说,如果要广说心法,少说色法,叫做开心合色;如果要广说色法,少说心法,叫做开色合心。


    [广、略有异]:就是广说和略说有所不同。[一、为迷心重迷色轻者],迷心,对心法比较不了解的,就多说一点心法;对色法比较不执着的、比较不迷惑的,就少说,所以叫做[合色]法、少讲,把色法集合起来,一切法有形相的统统叫做色;但是,多说心法[开心],就是把这个心法多讲。[合色法为色阴;开心法为受、想、行、识四阴],就是心法广说了。[乃说五阴。二、为迷色重迷心轻者],对这个色法比较不解,对心法比较了解的,迷的没有那么重的,因此就[合心、开色,合心法为意根];意根就是代表一切心,在唯识的名相叫做第七意识,也就涵盖一切心法了。[开色法为五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六尘],就是色(色尘)、声、香、味、触、法。[说十二处],说十二处的意思是说色法:五根加六尘有十一处;而意根就是心,就只有一个,叫做合心开色。[六入亦然],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只有意是心,眼、耳、鼻、舌、身是色,所以,六入亦然是什么意思?就是开色合心。[三、为色、心二迷俱重者],对色法也迷,对于心法也迷,那就开的更微细,讲多一点。[心色俱开,开心法为意根、六识、七种];意根是一;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开心法为意根加前六识,总共叫做七种心法。


    [开色法为五根、六尘]、五根六尘加起来就是[十一种],这是色尘、色法。上面的加七加十一就是[说十八界]。简单讲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四、为心、色二迷俱轻者,心、色俱合,但说二法],就是色心二法,[皆可收尽一切诸法]。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这个世间,不是精神就是物质,色法就是物质,心法就是精神,就这么简单。但是佛教讲的心法、色法非常的微细,不同于物理或者是化学家所讲的。但说二法,皆可收尽一切诸法,[此四科法,合上一切幻相]。为什么讲幻相?只要是相,上面一定加一个[幻],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哪一种相,它不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就像我们这个色身,也是细胞所构成,骨头有骨质的细胞;血管有血管的细胞;头发有头发的细胞,它就统统是细胞啊!


    拿出讲义:万有就是一切法,这个[有]就是法,万法。这个万法如何来归纳呢?把它归纳起来;因为我们这个不是今天所讲的重点,这个是唯识学里面讲的;但是,因为我们这样才有办法辅助今天的更容易理解,所以列出来。因此不能耽搁很多的时间,就稍微注意一下听。这个心称为心王,叫做心王八识,或者是称为八识心王,意思就是心王有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我们称为心法,或者是心品,我们常常称为八识心王。简单讲就是缘外境的精神主体性,就是心王八识,或者称为八识心王,就八。心所,有五十一心所,有受心所、想心所,因为这两个特别的强,任何一个人接触到外境,一定有种种的感受、一定有种种的妄想,所以,这个受、想各别列出来,就是二个心所;那么,这个行蕴就是四十九心所。


    好,心所犹如大臣,心王犹如国王,国王出去,旁边一定有大臣,没有说可以让国王单独出去的。眼睛见一切色法,一定会动念,看你动什么念?譬如说我今天眼睛看不顺眼的,这心所,譬如嗔恨心就起来,就配合心所;耳朵听了一句不顺的话,嗔恨心就起来,心所的嗔心所就起来。如果这个人很有善根就不一样了,他内心里面想说:我要来听慧律法师演讲,这个《楞严经》难能可贵!来,眼见佛像,耳闻正法,内心里面产生慧心所,还善根心所,叫善心所发现,这个人接触到三宝,时时刻刻都是善,绝不容许去造一点恶。所以,国王一出现,善良的大臣就跟在旁边,叫做善心所配合心王演出,国王出门,这个大臣一定跟在旁边;问题就是这个大臣跟的是治国的良臣,还是害国害民的奸佞的大臣,就看你怎么跟了!跟着贪嗔痴,这个是奸佞的小臣,这个国王完蛋了!八识全部染污了,它四周围大臣没有一个会忠心耿耿,没有智慧的心所、没有定心所、没有善根的心所、没有惭愧心的心所,你想想看,这个国王怎么会好?所以,国王会配合大臣,这个心所有五十一心所,有好的心所,有很恶的心所,恶知见的心所,像外道他就是恶知见的,没有正见,没有智慧。听经闻法就是慧心所配合八识心王。


    色法十一,所以,8加51再加11,色法是十一。色法——五根、五境、法处色(法尘)。五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这也是属于色法;五境,就是五尘,色境就是色尘,声、香、味、触、法,五境就是五尘境。法处色——半分心法,半分色法,叫做法尘。因为这个法尘是前五识落谢的影子,落下来的影子,残留在意识里面。所以,是由色法(半分的色法),引起内心里面的分别,所以一半是意识心,一半是色尘,因为这个法处色是第六意识以一切诸法为所缘。简单讲:法处色就是我们所讲的精神作用,种种的受、想、行等等,这个叫法境。法处色虽然它是色,可是,不是外面那一种色,因此叫做半分心、半分色,一半一半,所以,称为法尘。前五识攀缘五尘落下来的影像,内心里面自我分别,也借重色尘、也借重心意识,所以,半分心、半分色,叫做法处色,叫做法尘。所以,色法就是五根跟六尘的意思,五根加五尘(就是五尘境),加法处色,五加五加一就是多少?就是十一。


    不相应:二十四不相应法,也不是心王,也不是心所,也不是色法;但是,是由色法、心王、心所三位假立而成,称为心不相应行法。譬如说时间,本来就没有时间,是因为我们假借色法:地球的运转,心王跟心所的分辨,变成创立一个时间的概念。所以,时间它是一种概念,空间它也是一种概念,叫做心不相应行法。这个我们在《百法明门论》里,讲得很清楚了,今天的重点不是在这个地方,所以就简略提一下。无为法:无为法就是六,有六种无为法。诸位!都加起来,心王:八;心所:五十一;色法:十一;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六。8+51+11+24+6,刚刚等于多少?一百,就叫做《百法明门论》,就是百法。


    色、受、想、行、识,色法就是五根、五境、法处色;心所,就是五十一心所,把受心所、还有想心所,特别的强烈列出来,还有行,就是四十九心所,行蕴四十九心所,心不相应行法就是行蕴里面的。再来,识心所就有八识。诸位看,色、受、想、行、识,色是色法,受、想、行、识是心法,在色受想行识旁边写:五阴。受想行识就是写一个:心,合色开心,合色为一,开心为四,就是五阴。色法是十一,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入,眼、耳、鼻、舌、身,这是色,意根是心,在六入的旁边写:合心开色,合心法为意根,开色法为五根,六入,眼、耳、鼻、舌、身是色,意根是心,叫做合心开色,合心为一,开色为五,一加五等于六,就是六入。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法境——十二处:合心开色。为什么写合心开色呢?合心根为一,就是意根;开色有十一,开色法。好!念一遍: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这是色;意根,这是心;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法境,这个是色。所以,十二处合心开色,合一个意根,开十一个色法(五根加六尘),五加六就是多少?就是十一。十二处的底下,里面有七、八识,这什么意思呢?就是由第八意识变现出来的身根,第七意识执着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所以,身根是怎么来的?就是第八意识变现出来的,本来无我,但是,第七意识强加一个[我]的概念,所以叫做:第七意识的见分,以第八意识的见分为自我。换句话说:见相二分本来来自自体分;可是,强烈的加一个我执,还有法执,那么,身根就显现出来,就是七、八二识变现出来的,叫做身根;叫做根身、器界、种子嘛!那么,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称为前六识。


    这个意根有二重含义,如果说站在前六识,一个归纳,合心开色,这个意根就表示只是意识;如果说站在唯识的详细的八识来分析,那么,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第七意识就叫做意根,在这个时候的名词,意根就是第六意识的依靠,第六意识的根,意识的根称为意根,这个时候是指第七意识;而在这个地方,它是指前六识,只是方便说:意根。因为前面: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都有一个[根],所以,在这个意根是指意识,不是指第七意识,这个要特别注意。 十八界——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法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最钝根、最差的根器的人,佛统统开,色心二迷,俱开,色心二迷的人、很重的人,心法跟色法统统开。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这是色,就是五根;意根,这是心,就是一;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法境,这是色,色就是六,六尘;最后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是心。前面眼根到身根,色就是五,就是五根;意是心,是一,就是意根;色境就是法境,这色法是六(六尘);眼识到意识,心法就是六(六识),五加一加六加六,就是十八。心法总共多少?意根一个,还有眼识到意识有六个,所以,心法是一加六,等于多少?七。色法是五加六(五根加六尘),等于多少?十一,十一加七就是十八界。


    看《楞严经表解》,心色开合表,为迷心重者说五阴——一、色就是色法;受、想、行、识归纳成心法。为迷色重者说十二处,十二处——六根(就是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只有[意]是心法;色、声、香、味、触、法,是色法,前面五根加六尘就是十一,十一种色法,一个心法。第三、为心色俱迷者说十八界——六识、六根、六尘,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那么六识,还有六根里面的意根,总共加起来七,这是心法。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前五根,还有六尘,五加六,色法就是十一,十一加七就是十八界。为心色俱不迷者,就是比较轻一点,就只要说:万法都是心法跟色法,万法不是精神就是物质,说心色二法,即可了知。


    好!现在再来看原来的经本,这下来就好谈了,要不然,什么是开?什么是合?就会很迷糊。有了这样的基础,再讲下来就非常的快。


    [因缘和合,虚妄有生者:即指四科],四科就是: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心、色诸法,不离因缘。先约心法释:夫真心绝待,寂湛常恒,不假因缘;而六种染心,虚妄生灭,必借因缘]。六种染心,这个在《大乘起信论》讲得非常清楚。[一、以真如不守自性为因],诸位!这一句语病非常严重,真如如果会不守自性,成佛以后就会又再变成众生,这一句语病非常的重!你只能说,祖师大德为了说明无明一念不觉,所以,不得已作如此的开端来解释,那么,无可厚非。是为了解释最初的一念妄动的无明,所以,不得已只好讲:真如不守自性。真如不守自性,那成佛以后,就有一天会变众生,不守自性就变众生,守自性又变佛,变佛以后又会不守自性又变众生,所以,这一句有语病,语言、文字就不是见性,真如,从来不生、从来不灭;从来不增、从来不减;从来不生、从来不死;从来不迷,从来不悟,问题是你有没有发现。真如不会不守自性,就象虚空,无量亿劫来,它老是站在那边,问题你有没有去发现。


    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诸位!看看这里我举个例子,真心绝待,不假因缘,真如不会不守自性。看这里我比喻,开不开悟看这个关键,在这里。我现在拿着个杯子,这个杯子里有什么?有虚空对不对?这杯子里面有虚空。我的杯子捞一下,把这个虚空捞一下,拿到左边来,诸位看:我从右边装了虚空,拿到左边来,杯子有没有虚空?有。好!我把它倒下来,你有没有看到虚空掉下来?为什么虚空没有掉下来?你不是承认我盛了一个虚空,拿到左边来?盛了虚空,右边虚空有没有少一块?我在右边挖了虚空,拿到左边倒下去,你有没有看到虚空跑出来?没有!虚空从来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管你用哪一个杯子,大、小,它永远就是这样。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虚空从来不增,从来不减,虚空有没有不守自性?有没有因为杯子大跟小,变大变小?没有!如此才是见性、佛的心。


    学佛的人很容易被语言、文字误导就是这样,这一句就是语病。真如会不守自性,成佛以后还是会不守自性啊,真如是从来没有增减、生灭的,不会不守自性的,都安住在它的本位,无论你相怎么变化,虚空从来没有增减。知道吗?好,这样来体悟。喔!原来这一句仍然是问题。是的!所以,看经典,一定会死在经典里面,因为经典是文字,不是悟道的人心性流露出来的法。那以前祖师大德应该讲是慈悲、方便。这一句有没有语病?真如不守自性?佛有没有真如?佛当然有真如。如果有一天佛的真如不守自性怎么办?又变众生了,那糟糕了!好!


    底下也是语病,[无明风动为缘],无明风,意思是风一动,无明就产生,风动就是境界。无明象一阵风,来无影,去无踪,无明风一动,[因缘和合]。风不动的时候叫做真如,风动的时候叫做无明,那请问你:风什么时候才会不动?这个又是一种生灭的法,要诠释绝对的真如自性,这个仍然是语病。[于如来藏海,妄有三种不相应染心生]。为什么叫做不相应染?诸位,在这一段虽然有语病,只能说:他为了解释一念无明,最初那一念妄动的无明,作如此的分析,因为语言也只有这样,已经尽力了,只能这样理解!知道吧。所以,观念要听师父的,语言,我们就按照他写的去解说。


    妄有三种不相应染,什么叫做不相应染?会染污,可是不相应,不相应的意思是说:不跟外在的粗的境界相应,完全都在内心里面的妄动、微细的妄动,不与外境相应,完全是在内心里面。这三种不相应染,在《起信论》里面讲:叫做根本业不相应染、能见心不相应染、现色不相应染。什么叫做根本业不相应染?根本业不相应染就是最后的无明,最初一念无明,如来才有办法破,叫做如来地破,今依无明而有,叫做根本业不相应染。二、叫做能见心不相应染,就是说微细到内心里面能执着那个见分,微细的见分,不是面对粗境界的见分,是面对内心那一种能所的精神执着心,叫做能见心不相应染。意思就是:那没办法观察,除了佛菩萨,能见心不相应染,要九地菩萨才有办法破。意思就是那些微细的执着,要到九地菩萨才有办法破。再来,现色不相应染,现色就是妄现种种的境界,叫做现色不相应染。无明业相是相分,能见心不相应染是见分;现色不相应染就是说:这个境界这样显现出来,你却不知道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完全是心性所显露出来的,不知道那是唯心的境界,叫做现色不相应染,也就是说难以觉察,这个要到八地菩萨以后才能破。


    好!妄有三种不相应染:一、根本业不相应染;能见心不相应染;现色不相应染,这三种不相应染。[二、以业识内熏为因],就是微细熏到更粗的境界,叫做[境界风动为缘],境界就是大家可以感受得到的,有能缘、很清楚的粗糙的外缘。[亦是因缘和合,于第八识海,妄有三种相应染心生]。相应染心就是比较粗,众生很容易可以感受到,一、叫做执相应染,二、不断相应染,不断就是众生的染污从来没有间断过,众生的执着,到死放不下。执着名、利、色,夫妻的恩爱,财富、房地产、汽车,乃至于彼此不愉快的事情,兄弟不愉快的事情、分财产的事情,一直到死,你断不了!没有办法断,因为众生不晓得什么叫做放下。三、叫做分别智相应染,这个[智]不是智慧的智,叫做分别心,这个分别心是从来没间断过的。换句话说:相应染就三种,执着相应染,执相相应染是绝对不会停止的;二、不断相应染,就是不间断;三叫做分别智,就是分别心的相应染,看什么执着什么、看什么分别什么,看什么不断的执着、不断的分别,这种相应染,对外境的执着分别,从来没停过。


    我们对生命不了解,生命对我们来讲是一种惩罚;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我们因为没有智慧,我们的生活,一个人一辈子没有听到佛法,他的生命只有两个字:煎熬,日子不晓得怎么过,到最后,逼到最后没办法,就去死,要不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自杀?歌星、影星到最后得重度忧郁症!你看韩国的影星也很多人自杀,得忧郁症,为什么?就是没有佛法啰!所以,世间要有因缘听到任何一句佛法的人,这个人是非常幸运的人,因为他知道如何来解脱息。幸福从心的解脱而生、从智慧而生,不是从金钱。金钱能用于一时,金钱能用于一世;可是智慧不一样,智慧能用无量劫、无量世,因为它叫做法身慧命。所以在座诸位,你坐在这里,哪怕一堂课,绝对功不唐捐,听得懂、不懂都已经熏成八识的金刚种子,生生世世一定会开花结果。


    [次约色法释:夫佛界真善妙色,性本清净,不假因缘;而九界依、正],除了佛界叫做九界,六凡、三圣就是九法界。依、正[虚妄生灭,必藉因缘。一、染法以种子为因,现行为缘,熏彼事识],事识就是相,在相里面造作,叫做事识。就是身、口、意的意思,身、口、意拼了老命造业,从来没停止。[妄有六凡法界,染色生]。我们这个世界就是污染的世界。[二、净法以本觉内熏为因,圣教外熏为缘,熏彼业识,妄有三圣法界,净色生]。所以,佛菩萨住的地方跟我们的地方是不一样的,他住的是净土,我们住的是秽土。这个地方坑坑洞洞,全球暖化很严重,暖化非常严重了!为什么非常严重呢?因为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能开采的很有限,象捕鱼的人大量的捕捞,使生态破坏平衡。人类为了栽种,砍伐森林;砍伐森林以后,一下大雨,泥土没有办法含水,没有办法留住水分就冲,冲的时候会刮掉表皮的土壤,流到大海,把营养的、能够保湿的土壤全部刮到大海,剩下来光秃秃的一片,没有办法保水,破坏森林!森林就是整个地球的冷气,它会调节温度;森林就是地球的肺,一个人的肺是呼吸的地方,整个地球的森林被破坏,它就是肺部会坏掉。森林会吸入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是人类活命的地方、是降温的地方,森林如果保住了,它可以含水,因为树叶可以承受很多的水分;现在树木全部砍掉了,一下雨来,花草树木没有,树木不能承载,全部掉下来,掉下来的时候,这个水变成洪水,洪水就开始冲,人类就被淹没,死的死,逃的逃!


    不幸的事情一直产生,大地它一定会反扑!这个整个循环,今天报纸登的,北极的冰帽,从卫星照下去一直在崩塌,而且融化得非常严重!南、北极融化很严重,冰帽消失的时候,它没有办法反光,知道吗?什么叫没有办法反光?譬如说南、北极全部都是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的冰冻层,冰帽,阳光下来的时候光线会折射出去,这些冰帽如果没有的时候,那会很惨!冰帽融化,阳光照射下来会吸热,海水会吸热,冰会融化更快。吸热以后温度上升,全世界的珊瑚没有办法活,珊瑚对海里面温度最敏感的,海水只要上升一度、二度、三度,要存活很难!如果海水温度上升六度,这个地球所有的珊瑚全部都要死掉!珊瑚美化整个海底,是鱼类食物和家的地方。没有珊瑚,鱼类没有家,食物渐渐没有,为什么?海底温度愈高,含氧量就会愈少,会产生毒气,没有办法含氧气,鱼类没有办法活!


    譬如水缸里面正常温度养金鱼的话,这个鱼会活。如果一直给它加温,你看这个鱼会活吗?当然不会活。大海的温度一直上升,藻类释出毒气,污染的地方就会产生大量的水母,水母把鱼统统吃光光,人类在食物链的最顶端,人类也没得吃!看动物频道和新闻报导就说:所有的物种现在最希望的一件事是什么?最渴望的一件事情就是把人类杀掉!人类会制造二氧化碳、会制造工业废水、会滥砍树林、丛林,使这些栖息地一直破坏。人类的人口一直膨胀,为了填饱肚子把丛林砍掉,种大豆、香蕉、橄榄树,制造橄榄油,种椰子,那个没有办法含水的,那个根很浅的,没有办法伸入地底下的,保不住地下地层的水份,没有办法!种这些根很浅的,大水一来就没有了!所以,人类为了活命,把丛林的大树砍掉,变成人类栽种的稻、米、大豆、橄榄树、香蕉等等这些。所以,我们这个地方是秽土,讲到这个地方顺便分析一下,大地一定会反扑的!


    [因缘别离,虚妄名灭者:亦先约心法。若众生依本觉内熏,发起始觉之智,于所缘境,不执实有,离一切法差别之相,则境风既息,识浪自澄,因缘别离,三种相应染心灭;若更了知一切心念,皆依无明而有,由无明不觉,生起三细],三细的[细]就是难以觉察,前面讲的:业相、转相、现相。[皆是不觉之相;无明不觉之相,不离本觉之性,则无明风息,觉海波澄,因缘别离,三种不相应染心灭。上之生灭心法,摄尽五阴中后四阴,六入中意入,十二处中意根处,十八界中意根及六识界]。[次约色法释:若众生始觉有功,了知身、心、世界,无我、我所,则观智现前,事识已转,因缘别离,六凡染色灭;若更了知,不但生死染色本空,即涅槃净色亦非实有,则无明梦破,业识还源,三圣净色亦灭。上之生灭色法,摄五阴中色阴,六入中前五入,十二处中前十一处,十八界中六尘及五根界]。


    [总论心、色诸法,唯心所现。本经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心中所现物。’又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俱属依他起性],依他起就是缘起。[依他似有],缘起似有,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子。我们现在,人生、宇宙,尽一个宇宙都是缘起,缘起就是依他起,依他起就是似有,但是非有,求其本体确实是空。[观相元妄],好好的了解佛陀的那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于本无生灭中妄见生灭];为什么叫妄见生灭?因为动念,动到执着、分别的念,就把内、外四大全部切割,一点都不慈悲,只想杀生,取众生的滋养自己;只想偷盗别人,拿别人的东西来变成自己的拥有,所以,杀盗淫妄酒从来没停止过。[合能例中,幻妄称相,若执实有,则成遍计执性],遍计执,简单就是:缘起幻相看错了,还加上一层执着,本来是圆满的清净自性所影现出来的缘起假相,他却把假相当作是真相;遍计,[计]就是执着,遍计执性就是遍计所执性,这个遍计就是到处,没有一处不执着,叫遍计所执。把缘起、幻化的缘起生灭性,误认为是有追求性,所以,追求到最后是空幻的。[若能了知,依他起性如幻,遍计执性本空,则当下即是圆成实性矣]。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你完全不知道这些生相、灭相、去相、来相,其实本不可得,完全都是在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所显现的幻相的生灭相。如果说用这样来比喻,譬如真如自性它是一面镜子,你如是这样照镜子,这个外相显现到镜子的中间,它只有影像,但莫住着。你看镜子照这个相,你摸摸镜子,镜子有没有相?没有!可是,就是会影现到镜子。人的心如果清净像镜子这样子,一样这样照相,一样不执着,很清楚的种种相显现在镜子当中,镜子不执着,也没有分别;虽分别不作分别想,种种的相显现,镜子不颠倒,所以,心净如镜,慢慢的体会看看。


    [上明相妄,此论性真。以身、心、世界,乃属依他起性,从缘生灭,虚妄无体;然当知妄不离真,全体即是圆成实性。按唯识三性解,依他起性如绳,圆成实性如麻],麻就是制造绳子的。[绳依麻有],绳子是什么造成的?当然是麻,没有麻,哪来的绳?[故曰依他,离却麻即无绳可得。若于依他法上,不了如幻,更起遍计执性,如夜间见绳],晚上看到一条粗粗的绳子,误[认作是蛇]。吓一跳,叫[遍计执性,情有理无];情有就是一般执着,噢!那是一条蛇。事实上它不是蛇,理无,事实上没有蛇,只是一条绳子而已。我们看的缘起性好象有,事实上它是没有,因为万法无体性。(未完)











(文章转自  正见录  2019-08-25)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楞严经讲解166:六根六尘六识这一十八界,没有一法能离开如来藏性而起作用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