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知识问答
佛学心语
楞严经讲解184:我们的面目是不思善不思恶,对错是心的观念,观念是心的影像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6-25 15:04 点击 132 次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03


(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再来,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底下注意听,这个是关键。当眼睛看这色尘的时候,化作一念的执着,这个是生灭,[生]就是有增加,[灭]好像有减少,事实上,眼睛看东西,把眼睛闭上,其实都是心的影像,法尘,对不对?诸位,统统在心,其实眼睛看色尘,就是心的影像,你增加东西,这个心观念开始说:我增加!譬如你增加财产、房地产,我增加了很多。这个增加是什么?是观念。知道吗?事实上并没有增加,在我们的心里面,建立了增加的观念,这个只是观念。当有一天财产消失了,我们的心观念变成:我破产了!其实你的心有没有减少?没有!你的如来藏性从哪里生?从来不生,从来不减。所以,我们这个相,幻化的缘起相会引发生灭心,注意师父现在在讲什么?外在的相,会引发增、减生灭心;会引发有、无生灭心;会引发善、恶生灭心;会引发对、错生灭心。这样你听得来吗?为什么六祖讲:不思善,不思恶,就这么时?善,其实是心的影像,恶,其实是心的影像,有没有真正的善?没有;有没有真正的恶?没有。善,空无自性,恶,空无自性。所以,不思善,不思恶,就这么时,是明上座本来的面目。


    为什么我们的面目是不思善,不思恶?善、恶其实是影像;但是,问题在凡夫来讲,善、恶会引发转世的好跟坏。所以,空无自性是要好好的做善事,这不能搞错!是跟非是观念,观念是心的什么?影像。对、错是心的观念,观念是心的什么?是心的影像。没有实体可得,善恶、是非、对错、能所、我相、人相、众生相,凡所有相,都会化作内心里面的意识生灭心。记住,只要是生灭,你统统要放下!为什么?这样才有办法见性,关键就在这个地方,不放下生灭有为法,你一辈子修行不能成就!为什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因为借重于根的能缘的意识心,跟所缘的这个外在的相,会化作什么?化作心性上一念的执着的生跟灭,强烈的情绪——有、没有!会影响你一辈子,你永远没办法修行。那应该怎么样呢?也就是说:你现在拥有多少,告诉自己:这是如梦幻泡影的财产、房地产,放下!今天你也许很穷,没有关系!你现在很富有。穷人有穷人的好处,人家也不偷、抢、也不会拿刀子勒索,穷,有它的好处。富有,也有它的好处,因为他要布施就有钱。所以,富有、贫穷,心如如不动,善、恶,心如如不动,这个都是意识型态、都是观念。观念会化作一念的意识心,我们就是活在观念,生命就是一种观念,观念就是意识心的生灭。


    所有的众生都是作茧自缚,缘起的相建立了观念,拼了老命要维护这个观念,所以,死不认错,永远对立!你说他是专家,其实是无知;你说他是权威,懂得这一点东西,其他宇宙的东西他根本就不知道。你说[博士],其实不对,叫做[专士]才对,中文系的博士,他就只懂中文啊,尽虚空界、遍法界的法身的般若智慧,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叫做博士呢?他能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吗?不行!所以,研究佛法,它就是有这个好处,哇!佛这么有智慧,真是惊人啊!学佛,你认为随便念二三句佛就叫做修行?随便念几句咒:唵嘛呢叭弥吽,叫做修行?错!没有那么简单!我已经告诉你:要造就栽培一个法师要三十年,你现在相信了吧?真的!难,真的难!


    [巳三 鼻香识界(分四)][午初 标举三界二 双以征起 三 分合难破 四 结妄归真 今初][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阿难!又你所明了的,鼻根、香尘,互为因缘,生出鼻识。[午二 双以征起][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这个识心到底是因为内在的鼻根所生,以鼻来立界?或者因为是外在的香尘所生,用香来立这个界呢?


    [午三 分合难破(分三)][未初 破因鼻生二 破因香生 三 破和合生 今初][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阿难!若因鼻生,如果说这个识心是因为鼻根自己产生,那么,你心中以何为鼻?用什么来当作你自己的鼻子呢?到底是取这个肉做的双爪之相(我们的鼻孔就这样子,它的形状像双爪,有的人鼻孔很大,爪比较大,有的朝天鼻,下雨都会滴到的;有的鹰钩鼻)来当作你的鼻根?还是取那个能够嗅知、动摇之性来当作你的鼻子?


    [首句按定,识因鼻生,下乃征定鼻根。则汝阿难心中,将以何者,为汝之鼻根?为是取脸上肉之形质,如双垂爪之相为鼻耶?为是取能发嗅知,动摇之性为鼻耶?此双开二句,下则详破。][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鼻尚无名,云何立界?]如果你取这个肉做的形状,肉质乃是身体;身知,用身体来感知、来知觉,这个是触尘,不是香尘。是名身非鼻,意思就是:鼻子详细来讲,肉是黏在身上,它是身体的一部分,是身知,应当是触尘(身知即触就是,身知道的,其实它是触尘,不是香尘)。名为身根,即不是鼻根,名身根就一定不是鼻根。名触即尘,尘,以身为触,才是正名;既名触即尘,即非香尘,就不能叫做香尘,这[即尘]就是即非香尘。鼻尚无名,云何立界?连鼻子这个鼻根都没有,云何可以说,识因鼻生,依之而立界耶?怎么可以这样讲?连鼻根都找不到,因为鼻根是属于身上的一部分,是身上的就是触尘。这整段的意思是说:如果你取肉质来当作是你的鼻根,这肉质的其实是身根,身根是知,就是触,只要是身的知就是触尘,名身根就非鼻根了,名触尘即非香尘,鼻尚无名,鼻根连名字都没有,云何立界?云何可以说,识因鼻生,依之而立界耶?怎么可以这样讲?


    [若取脸上肉形,为汝鼻者,须知肉之体质,乃属身根,身之所知,即是触尘,既名身根,即非鼻根;既名触尘,即非香尘;鼻根之名,尚不可得,云何可说,识因鼻生,依之而立界耶?][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现在要找找看。若取鼻根当中的嗅知之性,就是动摇之性,当作你的鼻根,那么,又你心中以什么叫做知?意思就是:如果取鼻根当中的嗅知之性,来当作你的鼻根,那么,你心中的所谓的知,用什么做的?以何为知?嗅知就是知根了,就是意了。以肉为知吗?如果用肉来当作你的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那么这个肉其实是身根,原本就是身根之触尘,不属于鼻根的嗅知之性。意思就是:鼻根是连在身体上的,它其实是身体的触尘,怎么可以讲它是有嗅知之性?你的知其实是触。所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如果你以这个肉做的鼻根来当作是知,那么这知其实是身体的触,因为鼻的肉是属于全身的一部分,它是触尘,不是鼻根,所以,不可以把身根的触知,当作你鼻根的嗅知性。


    [若取根中嗅知之性,为汝鼻者,又汝阿难心中,将以何者为能知,若以鼻头之肉,为能知者,鼻肉体质,乃属身根。则肉之知,元是身根,知触之用,非是鼻根,嗅知之性。末二句,同上身知即触。]


    经文,[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如果你把虚空当作知,姑且让你这么说,那你看看会有什么结论、结果?以虚空来当作你的知,那么,虚空自己知,你的鼻头肉应当就没有什么觉知性,因为你是虚空嘛!如是则应虚空是汝,因为鼻孔的空跟外面的空是一样的,如是鼻孔的虚空还有外在的虚空变成是你了?因为虚空是有知了,你身变成无知。因为是你说以空为知,现在你的身非知,全身变成一个无知了,因为虚空是无知,所以汝身非知,就变成了虚空一样的。那么今日的阿难就如同虚空了,应无所在,为什么?没有形状啊,因为你以空为知,所以,应无所在,根本不知你所在,因为虚空是你,阿难的身取代了虚空。


    [此以鼻肉为知被破,转计以空为知。]亦破之,[亦破云:设若汝以鼻孔之空,]鼻孔之空跟外面的虚空是一样的、平等的。[为能嗅知者,空本无知,纵许有知,]就算你把它当作有知,[则是空自有知,汝鼻头之肉,应非觉矣?]因为你的知转移到虚空了。[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者:如是乃指上三句,鼻孔之空有知,若即是汝嗅知之性,以此类推,则一切虚空,皆应是汝。又鼻上之肉,既无知性,则汝全身之肉,]应当是无知,[皆应非知;以此而论,空若是汝,则虚空无在,]虚空并不存在。[今日阿难,亦应无所在矣?]因为虚空是无相的。


    [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如果这个鼻中的香为有嗅知性,把香当作有嗅知性,此嗅知性的知当然就是属于香尘了,属于香,又不关你的鼻孔的事情。所以,你以香为知,香自知,干你什么事?[此因肉知、空知被破,转计以香为知。若谓以鼻中香,为嗅知性者,香本非有知,纵许香具鼻根之知,此知自属于香,何预于汝鼻知之事?此文但以香具鼻知,不可滥下香生鼻识。]因香而生的鼻识,滥下就是不可以混淆底下这一段。所以,但以香具足有鼻子的知,这当然是不可能,香怎么会有鼻子的知?


    [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旃檀木?二物不来,汝自嗅鼻,为香为臭?臭则非香,香应非臭。]解释一下:如果外面的这个香气还有臭气,外尘,二气必生汝鼻,就是自己从你的鼻孔跑出来。意思就是:鼻孔会自己跑出香气和臭气。则二种流气,[不生]就是不必借重,就不必借重于伊兰树和旃檀树,不必发生在伊兰树(伊兰树很臭)、以及旃檀木的香,才有臭气和香气,一个是臭,一个是香。意思是说:如果你的鼻子自己会跑出香臭二气,那香臭二气就无关于伊兰树的臭、旃檀木的香,就是跟外尘没干系了。当二物不来,伊兰树的臭、旃檀木的香不来的时候,这时你自己嗅嗅你的鼻子看,为香为臭?臭跟香的体性不一样,臭则非香,香当然不是臭了,这很清楚了。


    [此文与上文,似不相接续,须补充转救之意。因上以香为知,遂招知自属香,何预于汝之破,]意思就是:香具足有知,那就不关你的事情,香自己知啊![遂转救云:知虽属香,香气却生于鼻,]意思是:鼻孔自己会跑出香气。[离鼻则无香气,何得谓为不预于我?故复破云:如是香气,生于汝鼻,臭气亦生汝鼻,若香臭二气,必定生于汝鼻者,]那就不需要假借外在的尘了。[则彼香、臭二种流动之气,]就不必借重于伊兰树的臭,[不生伊兰,]也不必借重于旃檀木的香,[及旃檀木矣!二物不来之时,汝自嗅汝鼻,]到底是香的?[还是为香耶?还是为臭耶?若是臭则非香;若是香则非臭。]


    [《指掌》引《观佛三昧经》云:‘末利山中,有伊兰树,臭若胖尸,熏闻四十由旬。其花红色,甚可爱乐,若有食者,发狂而死;而旃檀之树,亦发生伊兰丛中,未及长大,如阎浮洲竹笋,不能发香,]但是,[仲秋月满,卒从地生,]终于从第产生,[成旃檀树,众人皆闻妙香,永无伊兰臭恶之气。]


    [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如果香臭二种你都可以闻到,因为从鼻孔自己跑出来,鼻孔也可以不必借重于外在的东西,可以闻到香,也可以闻到臭,那么,你现在一个人就应当有二个鼻子才对。为什么?大家都知道,一个鼻孔,不是香,要不然就是臭而已。现在是:二气是自己从鼻孔跑出来的,不必借重外尘,要弄清楚。对我问道,这一句要注意听:正在佛前对如来问佛道的人,变成有两个阿难,因为你有两个鼻子,那么,谁为汝体?哪一个才是你阿难的真体?就变成两个阿难。


    [鼻根是一,香、臭为二,故上破曰:臭则非香,香则非臭。若谓香臭二气,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个鼻知。此句对上以香为知,自不能再以臭为知。一人一鼻,世间共许,若有二知,即有两鼻,如果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阿难真体?][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如果鼻子是一,香臭变成不二,混为一体,没办法分辨,无二就是自应混成一体,就是臭既为香,香复成臭,那么臭气既可以为香气,香气复可以成臭气,二性就是二种嗅知性,[不有]就是混乱,不存在。因为不是嗅香就是嗅臭,现在混乱了,香可以为臭,臭可以为香,这个嗅知性混乱了,就不存在了,不可以立为鼻识之界,所以叫做二性不有,此二种知性混乱了,鼻识界是不能成立的。[不有]就是不存在的,经嗅知性二种都不存在,因为臭可以为香,香也可以为臭,所以,乱掉了。


    [此因闻既有二鼻,应有二身之破,遂转计云:我本来无二,鼻只是一个,不妨具足香、臭二知。故此破云:若鼻是一,则香臭自应混而为一,而无二矣!臭既可以为香,则臭无自性;香复可成臭,则香无自性;]那哪个是香?哪个是臭?乱掉了。[以香臭互夺两亡,]香取代臭,那么臭就亡了;臭取代香,香就没有了,以香臭互夺两亡,[二种嗅知根性,既然不有,]不存在,[而鼻识之界,欲从谁而立耶?]为什么?香就可以取代臭,臭也可以取代香,因为鼻子只有一个。


    [未二 破因香生][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如果这个鼻识,是因为香尘而生的,意思就是:如果识心单由香尘而生,识因香有,就是香产生识心,无情物变成有情物的分别识心,当然是不存在,不过,这是个比喻。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就像眼睛能够看得到外面的色尘,却没有办法看得到自己的眼睛。简单讲:因香有故,应不知香,若说因香本身有识的话,那么,当然就不可能知道香;就像眼睛一样,眼睛能看到外面的色尘,却看不到自己的眼根。一样的道理,香如果产生识的话,那么,它就不可能闻到自己的香味,不知道什么是香。


    [此文具法、喻、合三。若执鼻识,因香尘生者,]若执着鼻识是因为外在的香尘而生。[此识乃因香而有知,此是法;喻如因眼所有之见,自不能返观其眼,]我们知道,眼睛能看外面的尘,当然回过头来看不到自己的眼睛。[此是喻;法合云:识因香有之故,]如果这个识是因为香尘而有,那么,它当然就不可能知道香。[应不自知其香,]因为它是由香所产生的识。[同见因眼有之故,]同样的道理,见性也因为眼睛才有,但是,[应不自观其眼矣!]眼睛有见性,没有办法看到自己的眼。


    [知即非生,不知非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知]就是知道香,底下是开两途,知跟不知都不对!先讲知,知即非生,知道有香气,那么,这个就一定不是从香尘而来的。意思就是:若能知香,此知即非从香所生,因为这识是从香生的,香不能自己知道自己是香;就像眼睛不能见自己的眼一样的道理。不知非识,如果根本就不知道有香气这回事,则非能识知名为香界,非识就是:非名为能知之识。因为它不知道,识是了别嘛,它现在连香都不知道,当然就没有办法了别。所以,不知香就是没有了别的作用,不能名为识。如果说不知道香,连香在哪里根本不知道,怎么可以叫做识心?是识心就一定知道。


    香非知有,如果这个香非识知其有香之存在,不知道香的存在,香界是不成的,连香在哪里都不知道,你怎么可能成立界呢?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如果识都不知道这个香,那么,因香而立这个识界,则非从香建立,这不是从香来建立的。再讲一遍:这个就是破除知跟非知两途的,两途都错。如果你知道香,就不是从香生;如果不知道香,就不是识的功能作用。若香非知有,如果根本就不知道香的存在,香界就不能成立。如果识根本就不知道香,那因香来立界这就不对了,就不是从香来建立的。


    [首二句,知与不知,两途俱非。若能知香,此知即非从香所生;若不知香,又非可名能知之识。下五句,如果香非识知其有香,则香界自不成立。何故?盖香必以嗅知而后显故,香非嗅知则不有,香界何自而成?倘若识不知香,所言因香立识界者,则非从香建立。]


    [未三 破和合生][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既然没有中间,便不成为内根、外尘,二界不成,共生的鼻识当然也不存在了。所以,彼诸嗅闻之识性,毕竟虚妄。[如上所破,鼻识不从根生,不从尘生,既无中间之识界可得,自不成内外根尘二界。如三进房屋,既无中间墙界,前后两进之界相,自然亦无。彼诸闻性,毕竟虚妄者:承上二句,既内外不成,则能共生者无实;既无中间,则所共生者非真;如是嗅闻之识,毕竟虚妄。][三分合难破竟。]


    [午四 结妄归真][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所以,我们应当知道,鼻根跟香尘互为因缘,而生起中间的鼻识界,三个地方都找不到,则鼻根跟香尘,以及香识界,其实根、尘、识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是鼻识,不从根尘,各生共生之故,当知权教相宗所云:鼻香二者为缘,生于鼻识者,乃顺世之谈,非了义之教。今推究识界生处,了不可得,中界既无,内外二界,亦复叵得?故曰三处(界也)都无。以上结相妄,以下显性真,则鼻根与香尘,及香识界三,本非因缘性,及自然性,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三鼻香识界竟。]


    下面看经文就好,我们一气呵成,把它贯通。[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阿难!又汝所了解的权教所说的,鼻根跟香尘互为因缘,而于其中间生出了鼻识,此识为复因内在的鼻根所生,以鼻为根来立界?或者是因为外面的香尘所生,以香来立界呢?[阿难!若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相?为取嗅知动摇之性?]阿难!若因鼻根所生,那么你心中用什么来当作你的鼻?到底你是取肉形的双爪之相,来当作你的鼻根?或者是取能嗅的、嗅知的动摇之性来当作你的鼻根?


    [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知即触,名身非鼻;名触即尘,鼻尚无名,云何立界?]若取肉形,这肉质乃是身根,身根的知是名为触尘,名身非鼻,名根身,那就不可以叫鼻根,名触即尘,如果是名触尘,就一定不是香尘,鼻尚无名,云何立界?连鼻根都找不到,怎么可以说:识因鼻生,依之而立界呢?[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知,元触非鼻。]如果以鼻根当中以嗅知之性来当作是你的鼻根,又你心中以什么为知?如果你以肉为知的话,这个肉的知本来就是触,不是属于你的鼻根的嗅性,是属于身根的触知,不要弄错。


    [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如是则应虚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难,应无所在?]如果你以虚空为知,虚空自己知道,肉,就应当无知,非觉知,那么这样子讲的话,虚空就变成你了,因为虚空变成有知了,那么,你的身就变成无知的虚空了,现在的阿难应当不存在。[以香为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如果你鼻中香本身就有嗅知性,那么,这香的嗅知性自己存在,又不关你的事情。香本身有嗅知性,知就属于香尘了,也不关你的鼻子的事情。[若香臭气,必生汝鼻,则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伊兰,及旃檀木?]如果香、臭二气,从你鼻根自己跑出来,那么,这二气也不必借重外在的伊兰树的臭、不必借重旃檀木的香。


    [二物不来,汝自嗅鼻,为香为臭?臭则非香,香应非臭。]当香臭二种不来的时候,你自己嗅嗅看你的鼻子,到底是香的还是臭的?臭的就不是香,香的就应不是臭。[若香、臭二俱能闻者,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问道,有二阿难,谁为汝体?]如果香跟臭二种统统能闻,那么,你阿难只有一个人,就变成有二个鼻子了,就二个人了,那站在我面前问佛道的,就有两个阿难了,那到底哪一个是阿难你的真体?[若鼻是一,香臭无二,臭既为香,香复成臭,二性不有,界从谁立?]如果鼻子只有一,那就只能嗅一种了,香臭不二,就没有办法分辨了,臭既可为香,香复可成臭,二性不有,为什么二性不有?香取代了臭,臭就不存在;臭取代了香,香也不存在,所以,二性不存在,二种的嗅知统统不存在,不存在就不可以立界。界从谁立?鼻识之界到底从谁而立?二种嗅知性都不存在了。


    [若因香生,识因香有,如眼有见,不能观眼;因香有故,应不知香?]如果说我们这个鼻识的香,可以从香尘自己跑出来,香本身就产生鼻识,若因香生鼻识,识因为香本身而产生,就像眼睛有见,却不能观看自己的眼一样。若说这个识是从香本身跑出来的话,那么,应当就不可能了解它的香,就像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眼根。[知即非生,不知非识。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识不知香,因界则非从香建立。]如果能够知道有香,那么,当然就不是从香所生,因为香不能自己知道自己是香。所以,只要能够知道香,就一定不是从香所生;如果不知道香,那当然就不是认知的识,不是了别作用的识心了。根本连香都不知道,当然就不能说它是识。香非知有,如果香不能识知其存在,意思就是:非知有香,连香都不知道,香界当然不能成立。识不知其香,如果这个识根本不认识这个香,闻不到香,那么,因界则非从香建立,因香立识界,绝对不是从香来立的。


    [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既然没有中间,就不成内外,为什么?中间是因为有内跟外,中间不成,当然就没有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彼诸嗅闻之识性,当然是虚妄的。[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则鼻与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诸位!师父这样子很辛苦的一次再一次的解释经文,重要的是什么?重要的就是要让大家解脱,这是非常重要的!要不然其实不必这么辛苦。为什么这样重复?你想想看,这对初学佛法的人来说都听得懂吗?佛法,它深不可测,太难了,我们只能在语言、文字里沙盘推演,就像纸上谈兵一样,因为没有直接的证悟,没有办法,这证悟又需要实证的东西,你没有实证,这就是沙盘推演,能够看看沙盘推演也不错了!就像我们语言、文字是假的,这个住址是假的,我把这个人的名字、住址给你,你就可以找到那个人!懂这个比喻吗?语言、文字是假相,就可以让你见性!虽是假相,不要忘记,如果有一天因缘成熟的时候,一刹那之间就见性。


    诸位,当我们根跟尘接触的时候,最可怕的是什么?就是建立观念,建立意识观念,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可怕的意识型态。种族跟种族的意识型态,所以会杀;政治立场有政治立场的意识型态,很可怕!所以这就是说:观念很可怕;但是,观念也很好,看你用什么心。当你建立这个观念,你再落入这个意识型态,强烈的主导的时候,就很难解开了!所以,所有的众生、全世界的众生,统统活在自我的观念里、自我的意识型态里面,根尘建立的这种观念,牢不可破。种族跟种族就会厮杀,政治的政治立场,就是斗得你死我活!这个不是意识形态,国家与国家会发生战争,为什么?就是意识型态,看法不同,很可怕的!所以,佛陀说:发动战争就是一种罪恶,不管有理无理,你看,要死多少人?本来可以结为连理的,上战场,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就开始打,为什么?我说我爱国,你当然也说你爱国啊,大家都爱国,谁不爱国?所以,你知道佛法的伟大,它就是完全超越表相、完全超越观念,也完全超越意识型态,他的日子就不一样,完全不一样。


    这样就是告诉大家说:观念是很可怕的、意识型态是很恐怖的,当他建立、再加上执着的时候,就可以杀人!男女之间,为什么会死这么多人?就是意识型态,男的爱女的,他就占有,占有的时候就会引发杀意,我占有她,别人是不准靠近的,靠近就干掉你,因为她是我的!这个观念一建立起来的时候,就完了。所以,一切的众生之所以杀、之所以争,完全就是根、尘相接产生的妄识。知道吗?虚妄的意识。而我们如果了解,根尘所建立的意识型态、观念,它是虚妄不实在的,那我们就不必如此,让日子好过一点难道不好吗?这样才快活,现代人就是不知道怎么让自己快活,因为不会活,所以不快活,每天活在气愤难平之中。这就是不知道过日子,不懂得怎么生活。


    诸位,你们今天能够来听闻佛法,一定要记住,尊重别人,你讲什么,我都没听到,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那就快活了!对不对?本来我们的心体是一致的,没有能所的、没有观念、没有这些意识型态,我们充满了般若智慧,体大、相大、用大,绝对的大,而且绝对的包容,那不是这样子的。所以,你只要记住,这一辈子你没有学佛,会怎么样?会死得很惨,真的!日子你都不知道怎么过,所以,你难道不用感谢我吗?(众鼓掌)要感谢(笑),有你们的感谢,我也愈来愈好,最近,人家说:您的皮肤怎么这么好?我说:最近有人送我茶,喝了皮肤不错。相由心生,可能讲《楞严经》有功德。


(未完)








(文章转自  正见录  2019-09-08)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楞严经讲解184:我们的面目是不思善不思恶,对错是心的观念,观念是心的影像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