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教教育 >> 佛学常识
佛教教育
“袈裟”竟藏有如此多的秘密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11-14 14:23 点击 910 次

    袈裟,在一般人心中的印象便是佛教出家人所穿的衣服。然而,袈裟的意义绝非仅止于此:它是为求解脱之人所穿法服,因而有着「善哉解脱服」之称;它更有着自利、利他的种种功德,所以也叫做福田衣。袈裟上的条纹有如田地一般,正是其代表「福田」的象征──田地有生长的意义,代表了佛法的利己利人、种种功德的相互滋长。

  根据《四分律》的记载,佛陀曾经告诉阿难:「过去诸佛着如是衣,得成佛道;未来诸佛亦当着如是衣,得成佛道。」袈裟功德殊胜,凡有袈裟所在,一切天龙善神皆会给予守护。

  着袈裟的功德

  据戒坛经说:“五衣表断贪,净身业也。七衣表断嗔,净口业也。大衣田相,长多短少,表圣增凡减。并表断痴,净意业也。”又据悲华经说:“佛于宝藏佛前,发愿成佛时,袈裟有五种功德。

  一者:入我法中,犯重邪见等;于一念中,敬心尊重,必于三乘受记。

  二者:天龙人鬼,若能敬此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

  三者:“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

  四者:若众生共相违背,念袈裟力,寻生悲心。

  五者:若持此(袈裟)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摘自释氏要览)

  另据大般涅槃经说:“龙得袈裟,各戴少分,即免金翅鸟之难”。地藏十轮经说:“有一犯人,被判绑缚弃置旷野之间。头顶袈裟指许,得免鬼魅之难”。又经云:“有一猕猴,趁僧不在,戏着袈裟;欢喜跳跃,失足堕谷,命终得生天上。后九十劫,得出世道”。阿含经说:“破旧袈裟,不堪更用,悬于旷野山林;人畜鸟兽,若有见者,得种福善”。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五举袈裟十利,即穿袈裟有十种功德:

  一、以之覆身,离羞耻而具惭愧;

  二、离寒热、蚊虫、恶兽;

  三、示现沙门之相,见者欢喜,离邪心;

  四、是人天宝幢相,可生梵天之福;

  五、穿着之时,生宝塔想,灭除诸罪;

  六、染为坏色,断离五欲想,不生贪爱;

  七、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而作良田;

  八、消罪而生十善;

  九、如良田,能增长菩提之道;

  十、如甲胄,烦恼之毒箭不能害。

  袈裟的披着法

  有通挂左右肩之通肩,与露右肩披左肩之偏袒右肩两种。于对佛及师僧修供养时偏袒右肩,若外出游行或入俗舍时,披通肩法。

  “袈裟”的种类及用处

  主要的凡有三种,它们是“五衣、七衣、大衣”,合称为“三衣”。

  一、“五衣”:“五衣”梵语“安陀会”,义译为“中着衣”。此衣是用五条布料,每条一长一短做成,共计十隔。

  二、“七衣”:“七衣”梵语“郁多罗僧”,义译为“上衣”。此衣是用七条布料,每条两长一短做成,共计二十一隔。

  三、“大衣”:“大衣”梵语“僧伽黎”,义译为“众聚时衣”或“大衣”。此衣共分九品。——“下下品”九条、“下中品”十一条、“下上品”十三条。这三品衣全是每条两长一短。“中下品”十五条、“中中品”十七条、“中上品”十九条。这三品衣全是每条三长一短。“上下品”二十一条、“上中品”二十三条、“上上品”二十五条。这三品衣全是每条四长一短。这九品大衣:“下下品”九条,每条三隔,共计二十七隔。乃至“上上品”二十五条,每条四长一短,共计一百二十五隔。

  “五衣”是平常起卧时用的。也有说是工作时用的,所以它也叫做“作务衣”。不过在我国来说,僧尼们在工作时,都穿着国式的裤袄,并未着用“五衣”。“七衣”是听经闻法、诵经礼忏、或是大众集会时用的,所以它也叫做“入众衣”。“大衣”是说法、论辩、羯磨,或是面见国王重臣时用的。(来源于大乘人间)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袈裟”竟藏有如此多的秘密

打印 | 关闭
<<上一篇:十八罗汉的由来
>>下一篇:水陆法会的殊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