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心法的道义-4
三.诸相分类,汇归本体
那么我们学佛法、学唯识、学这些法相,很多人学了会很害怕,他觉得这个很麻烦,很复杂,分不清楚,也记不住。我刚谈到,这个法,学法相,它不仅仅是记些名词而已。你如果所有的名词都记住了,一百个名词它的定义都记住,最后你不能通达无我,你记得越多你越烦恼,绝对越烦恼。它只有汇归到无我,汇归到空性。那么你再多他都是相,它的本体都是一样的,再多也不怕。它可以给你分类呀,我现在五类,你这个法,我现在归到哪一类,我一下子就知道。
就犹如一个百货公司一样,你这个什么东西摆在哪,都清清楚楚,你这衣服啊,日常用品啊,电器啊,食品啊,一个百货公司里面有几千种、几万种的这个物品,他都能够给你归类,归到哪里,一目了然,找起来也很清楚。那几千种、几万种的货品,这每一个也都是一个法——色法。那他为什么能够摆那么清楚呢?它也是要分类的——分类学。
1.归纳与演绎
那我们心也是如此,它需要去分类,那色都要分类,我们心怎么可以不分类呢?不分类的话,我们怎么能够认识得清楚?那认识不清楚的事情,那你分类也要学问,是吧?我们说起来容易,说什么东西放在这,什么东西放在这。你真正那么多事情都来了,那你肯定都发愁,是不是?你一个百货公司,他总经理,他一看他就知道,他有经验,他有学过。这个怎么管理,他有学过,所以他能够把一个百货公司里面的东西,给你摆得既非常的好找,又好管理,同时呢,又很整齐。那你没有学过,你光有心说那么我去分类,你分不了,你怎么分呐?不是那么简单。你大科、什么科、中科、小科你怎么分?就象我们基金会分衣服一样,我看大家,哎呀,大家搞的都很头疼。那么简单都很头疼,为什么不会呢?你不懂这分类学啦,是吧?你如果知道的话,它分得就很容易。所以我们任何的一个法,那我们常常讲归纳和演绎嘛,你要归纳,你有没有这个本事来归纳?最后你有没有这个本事来演绎?他就是一个这样的一个道理嘛。
2.虽慧不能了
那哲学就谈归纳和演绎,那佛学当然比他更高,它可以用到心上面去,我们世间法只能用到物上面去,用到心它用不了,没办法,做不到,它太难。它只有佛法,它才有这样一套学问。
那么我们长期以来,不能解脱的一个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说,我们所构筑的是我们自己的一套名言的体系,我们自己个人一套名言的体系,它既不同于世间的名言体系,跟佛法的名言体系又不一样。
就是说我学佛法,对这个世间上面所有的一切,不上心、不用心,他觉得这些东西可有可无,所以世间上面所有的名相已经坏了,至少是坏一半了。为什么坏一半呢?他觉得这个也可有可无。这个学佛法不在乎这些东西,所以几乎就坏一半了。佛法的名言名相体系因为你不懂,你不知道说这个佛法是怎么安立的?因为你搞不清楚,你搞不清楚,你认为说,我来否定外在的,那么我内心自己就能够得到肯定。没有那一回事,你一样,你只是否定外在的,不等于说你内心自己一套正确的建立起来,那自己一套建立起来,我们要根据佛法来建立的,不是说凭我们自己的一种热情,那么说我们就能够建立起来的,那建立不起来的。那你先要学,要学说,在佛法里边他怎么讲,你有没有学过?你没学过,你绝对建立不起来的。“虽慧不能了”,它的原因也就在这里。
3.佛说法的目的
释迦牟尼佛说法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心完全、彻底、究竟解脱。你如果心不能解脱,心有束缚,这个心已经就有问题了,就有烦恼,你有束缚,就不能自在。
佛法的作用力:你有束缚,就是你的心被捆住了,那么佛法他是让我们觉悟,这种心被束缚如何把它去掉?这种心被局限,如何把它突破?这个心痴暗,如何让它光明?它是告诉我们这样子一套方法,就如何来突破我们内心的局限?如何来照亮我们内心的光明?如何让我们内心,死气沉沉让它死灰复燃?它有这样子一套的方法,同时呢,它有这样一套的标准。就是你内心一个什么境界?它有标准啊。那么我们怎么样子能够做到内心越来越有智慧?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有光明?那除了有标准、有方法以外,那么当下怎么用功?
(文章转自龙泉学堂 2018-06-11)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龙泉学堂 |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