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的律制中,初出家的,叫做沙弥(意思是勤加策励,息恶行慈),生年满二十岁,受了比丘戒,称为比丘。受了比丘戒的五年之内,不得做出家同道之师;五年之后,若已通晓戒律,始可以所学的特长作师,称为轨范师,梵语叫做阿□梨耶,受人依止,教人习诵;到了十年之后,可作亲教师;到了二十年之后,称为上座;到了五十年以上,称为耆宿长老。
什么是合格的和尚?
应该说一个出家人只要能够做到清静自在、长随佛学,那么就是合格的和尚。也有说:
“对于合格的和尚而言,从外表上无法看出的。比如冬天我们常喜欢穿着棉袍、抄着袖筒在墙根下晒太阳,好多居士觉得我们好没有僧人的形象。其实那就是山里和尚的常态。不是永远正襟危坐。其实正襟危坐的,除少数外,大多数倒真要当心了。真正的的修行,其心是很调柔的,在众身边,毫无压迫感。相反不像文字作品常见的,他在你身边,你会感觉有强大的气场,不得不纳头便拜的。
如说合格和尚的标准,从教理上来说,应是:持戒、正信、寂静。若从赵朴老的要求,相对讲低了一些,但也很管用:僧装、素食、独身。
但是,在诸大德高僧传里可以发现,有十种真正好和尚、好出家人。
第一种,翻译经的译师。如把梵文翻成中文,把藏文翻译成中文,然后再把中文翻译成藏文,这也算译经师,能使这个正法流通。西藏的藏经就没有咱们大陆上的藏经全面。有很多的译师在学藏文的时候,他把汉文中的藏经翻译成了藏文,再把藏文中的经典翻译成汉文,两个来相对照,这也是译经师。这是一种出家的译经师,是好和尚,是专以这个为业的。
第二种,解义,恒为众生,解说经义。令他知道怎么样去修行,知道佛的教导,是个出家人就得这样做,这才算是出家人。或者译经的,或者解义的。
第三种,坐禅,不起妄念。外离尘缘,内止妄想,不要去攀世间的缘法,止尘缘。静坐是心不起妄念,一起妄念就落入烦恼了;不起妄念,就不去攀缘尘境。这是第三种出家人。
第四种,明白戒律。佛让我们做的一定要去做,这叫作持。佛不叫我们做的,我们绝对不去做,这叫止持。但是我们现在的道友学止持的本来就很少,能够坚持学止持的已经很不容易了;学作持的,止的方面你能止住,你应该做的方面你就要去做,这叫持戒精严,以身作则。
第五种,护法,护持正法,不惜身命。我们一般护法的都是居士,我们出家人也叫护法,居士是外护,真正落发的僧尼这才叫正护呢,正护就是专门护持佛法的。护持三宝,遇见三宝遭受灾难的时候要不惜身命,不要遇难而退去做随风倒的出家人。
第六种,感通,有真实的修行力量。有什么力量呢?感动人天,人天受你的感动,你就可以驱使天、护法。跟他们沟通,叫他们随着你一起弘法利生。
第七种,读诵大乘经典。你读般若、华严、法华、普门品、行愿品都可以,但是光读诵不行,你要了解它的道理,如法的去修行。经上是怎么说的,你就怎么样的去做;不但要了解它的道理,还要去做。
第八种,兴福。你是出家人,应该建寺修塔,修塔建寺是我们出家人应该做的。修塔建寺的目的是做什么呢?是令一切众生都能皈依三宝,广种福田。所以第八是兴福。
第九种,遗身。这个遗身就是说你有这样好的修行,你死后把你的骨灰留下让人家尊敬,这叫舍利,就是坚固不坏,用你不坏的身体造福于后世。
第十种,声德。有好的名望,德学超群,声名远播。
如果出家不具足这十种,你就是活到一百岁,也没有用。出家要随时的反省自己,随时省察省察自己,出家了是不是就照佛所说的去做。这就是祖师们所解释的十种出家的含义。(来源于光明佛坛)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真正出家人,十种好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