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教教育 >> 教理文章
佛教教育
念佛法门第19集:深信因果(一)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4-12 16:15 点击 829 次
由正纬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上一次,我们跟大家讲了三福净业里面的第三部分,我们上次讲的部分是发菩提心。这一次的这个时间我们将继续讲其它的部分,其它的部分第一个就是所谓的「深信因果」。
 
    其实因果这件事情,实在是错综复杂的。我们在上次的讲次里面,曾经跟大家提到,一般的人有四件事情难以相信:第一个是难信因果,第二个难信轮迴,第三个是难信净土,第四个难信成佛。先不管净土跟成佛,光是这个因果跟轮迴这两件事情,假设你要是不相信因果跟轮迴的话,那很有可能就会觉得说:世间是一个无因论的存在——也就是我们是自然而生起的,就有了我们这个色身跟心灵,然后等到我们死了之后,又自然的灰飞烟灭,一无所有——这个是无因论、断灭论。那么像这类型的论调,特别是在现在很多西方科学的信仰者,往往觉得世间的一切,都是由于物质所堆积出来的,也就是他们可能觉得:只要是我们把这个构成身体的所有的成分——不管是我们的各式各样血液的成分、肌肉的成分、大脑的成分等等,只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把它组合起来之后,它就能够形成一个人。所以这类型的论点也导致说,西方的社会一直不断的追求,想要以机器的方式,甚至加上现在电脑的方式,来成就所谓的机器人的世界。那这种的状况,往往都是由于,虽然它看起来是唯物论,不过它本质上就是因为难信因果、难信轮迴使然。那这种无因论,当然漏洞是非常非常多的,今天我们没有时间,我们不去讲它。
 
    那我们倒是谈到说,世间上也有许许多多的人,不像无因论者一样,只要过完一生就不去管他,那世间也有许多人,在追寻着、在探问着:到底这个世间,有没有第一因存在?有没有其中的因果运作存在?有一派的论点会觉得,宇宙间存在一个独立自在而运作的所谓的业果报系统,也就是这个系统它掌管了世间所有的有情众生一切所做的事情。那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所有做的一切事情),都在这个系统里面一一去记录,然后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就忠实的呈现。这种的看法,很直接的就会引所起谓的「如是因,如是果」的看法,也就是我们常常会听到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这是古来一句谚语,这个谚语背后的思惟,很显然地就是觉得所有的因果,都是这样昭昭不爽,那麽这个昭昭不爽,当然背后有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但是却又自己在运作的业果报系统在掌管着。当然,人们会这样想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其实我们在当下的世间,就可以观察得到许多的事情,都有因果的存在。比方说,我们现在丢了一颗球出去,这个球掉下来之后,会砸到什么样的事情,那么这个事件,本质上也都可以用因果来完整的去描述它。正因为我们在现在的世间里面,看到了非常多因果的具体的呈现,所以我们才会在这个科学里面,归纳了许多的法则、许多的原则。并且我们由这里,推而广之就会觉得,人做的种种的这个事情,也许背后就像许多的科学定律、或者数学定律一样,它是这样的因果昭昭不爽。
 
    当然,这个反应在修行上的看法,就可能我们会认知:比方说,前世如果造了恶业杀了人的话,很显然地这个造恶业的人,首先必须要面对下堕三涂的恶报,那么下堕三涂的恶报的时候,等到这个正报报完了,剩下的花报也都报完了之后,未来世有一天,他在面对那一世被他所杀害的这个人的时候,他还必须要一命偿一命。这个道理讲起来的话,似乎我们也看到许多的修行人好像都是这样讲,所以这样子讲起来就变成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有这样的说法出来,我们甚至也看到许多的修行人,也都抱持着这样的讲法。那么这个说法呢?本质上用心是良善的,就是在用心方面并没有过失,然而它与法界的实相,是不符合的。因为法界的实相,因果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这么直线化的发展。也就是并不是「如是因,如是果」的状况,这个我们很快再来为大家分晓。
 
    除了说认为有一个独立自己存在的业果报系统,在操持着大家的业果报之外,当然也有不少的人会推而广之就认为:世间的一切应该有一个造物主存在。这个造物主除了像刚才所说的,他掌管了所有的因果业报之外,并且这个造物主,还能有计划、有思惟地去创造所有世间的一切。大略来讲,我们可以说,除了佛教以外,其它所有的宗教几乎都是以造物主的这个思想作为出发点,不管是基督教、回教、天主教都是如此;乃至于我们在台湾所看到的,民间的信仰,像道教这类型的宗教,基本上的这个概念仍然是以造物主的这个概念出发的。关于这个造物主的存在,到底是不是存在呢?这个在理上面,其实就已经可以有许多的辨正了,我们在这里就不去细看它。我们反而是要直接谈到,什么是佛教的因果的看法?或者我们应该正确的讲,什么是佛教的因缘观?我们在这里,给大家约略归纳出三个佛教因缘观的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就是,我们所做的这些业行,我们所经歷的这一切,不是造物主创造的。「非造物主创造一切、主宰一切;亦非业果报系统主宰一切的因果酬偿;而是众生各自的如来藏成就了一切。」各位电视机前面的观众朋友们,对于「如来藏」也许还很陌生,对于这个条件来讲,就简单跟大家说:佛教主张这个里面不是造物主创造,也不是一个业果报系统去自己运作。

    第二个条件就是,我们引《大宝积经》的一句经文,给大家看。这个经文就是:「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五十七。这句经文很清楚的告诉我们,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凡是我们所做过的业行,必定会留下这个业行储存在我们的如来藏里面。当然如同我刚刚说的,也许电视机前面的观众,并不清楚如来藏的运作的状况,我们简单的讲就是:我们每做一件事情,一定会留下痕迹,并且在适当的时候,会来酬偿这一件事情所引起的后果,这是第二个要件。

    第三个要件就是,因缘之间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果报?那就是要看我们的这个因跟缘,彼此之间尚有善、恶,轻、重的种种不一样。也就是说,一件事情,当你钻研进去看它之间的因果运作的时候,你往往会发现,牵涉在这个事情里面的因缘,有的是善的、有的是恶的,有的是轻的、有的是重的,这些种种的状况综合在一起,才会形成你现在所看到的因缘果报的状况。
 
    比方说,假使今天有一个人,开车不小心撞了人,导致这个人往生的话,这件事情原则上来讲,表面上来看,它是一个恶业,因为你害这个人断送了性命。所以如果按照「如是因,如是果」这个看法的话,我们似乎很自然的推论说:这个人因为害了别人的性命关系,所以他自然要下堕三恶道,并且在三恶道的报应,所有的报都报完了之后,他回到人间来,将来还是要赔给这个人一条命。这个就是我们基于「如是因,如是果」,这样子既定的、几乎是宿命的机械论的方式,所导引出来的结果就是如此。但事实上,却不是如此。怎么说呢?假如说这个人往生了,就是被车子撞到的这个人往生之后,开车撞人的人如果说他面对这个事情的时候,完全不逃避,他亲赴丧家去表达自己的过失,愿意承担一切,仔细地料理后事,对死者备极尊崇,让家属也都能够感受到他深切的忏悔的心。这样子的话,他在于跟这些家属跟死者之间,(本身来讲)他们之间所结下的结,无形中就会化解了很多。那么化解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乃至于说他有这个心念在的时候,未来即使双方再碰面了之后,当初丧命的人由于这个开车的人为他做了许多——详尽的为他料理后事,并且心心念念的为他诵念佛号,心心念念的为他做出功德迴向的话,也许这个往生的人,反而因为这样的关系,而有所成就、有所得到功德了。所以当双方在未来世,再碰面的时候,他对于当时开车加害于他的人,也许就不再是心怀怨恨,反而是一见了面,就打从心里面直接感应到,当时这个人为他做的种种功德,乃至于双方因此而成就善缘。
 
所以,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光是一件致人于死的这件事情,其实最后的果报的呈现,仍然是有许多的变化。所以我们说在佛教里面,我们不说直接的因果关系,我们往往说因缘,并且善恶、轻重、大小的因缘之间,彼此可以说是错综复杂。所以我们常常说,「因缘果报不可思议,唯佛与佛乃能了知!」
 
    其实,佛在《杂阿含经》里面,也有关于这方面直接告诉我们,佛的说法是说:「莫量人人,量人人者,自生损减;唯有如来能知人耳。」——《杂阿含经》卷三十五。这句经文的典故,其实是一个平常不怎么深信佛教的人——不怎么深信佛的教诲的人,看到了一个人修习净法之后,平常严持戒法因此而能够生天;他也看到了另外一个人,平常好像根本不怎么修行,没有想到这个人到最后,根据佛的记说,这个人也生天了。所以这一位对佛不具深切信心的人,他就质疑说:「佛记说这两个人同样都生天,可是这两个人我所看到的是,一个人明明就有持戒严禁,另外一个人平常明明都是不怎么修行的,佛却记说他们同时都生天了,这样佛说的话大有可疑!」这个缘起是这样。佛当然是耐心地为弟子们解说:为什么这样子表面上看起来这么不相同修行的人,结果到最后都同样往生天界的道理。最后佛就是加了一句:「唯有如来能知人耳」。其实它的意思非常的明显,佛就是在告诉我们:因缘果报不可思议,唯佛与佛乃能究竟了知。
 
    这一部分前面大部分的内容,就是跟大家解说佛教的因缘观。也藉机会让大家瞭解,佛教决不是直接的、机械式的因果关系,佛教也不是主张宿命论,实际上,由于我们心智的心念的影响,我们可以在因缘果报的过程中,扮演了主导性的力量。
 
    当然,我们跟各位谈到了,因缘错综复杂的一面,同时我们也要跟各位谈说念佛——回到我们念佛的主题,如果因缘果报是这么不可思议的话,也许电视机前面的观众会问:「如果它是有这么大的变化的话,如何能保证我现在发心念佛,就一定能够往生极乐呢?」这个事情我们必须要帮大家分晓清楚。
 
    要分享这个部分,首先,我们给大家举一个譬喻。我们说念佛法门,真是一个非常非常殊胜的法门。不管是上根的人念佛,也有大的成就;中根乃至钝根的人,也都能有所成就;甚至我们说许多,在这个现世上面看起来,似乎是带有许多业报罪行的众生,也都有机会——只要他遵循佛的教导,他也有机会往生极乐净土,这中间的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看起来,似乎所有的因缘关系,都错综复杂,难道只有念佛这个法门是这么确定吗?有一个例子就是说,譬如一颗沙子,我们如果把这个沙子,丢到水中去的话,这个沙子就是会直接下沉。但是这个沙子的比喻,就好像说我们如果有罪业的话,那你必然会在生死的大海里面下堕。可是,假设我们今天有万斤的大石头,如果这个万斤的大石跟刚才的小沙子比,放在生死大海里面,按理说它也必然会往下沉;可是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有一艘船——一艘足够大的船——能够把这个石头载起的话,那石头就算是千万斤重,它还是能够浮得起来,还是能够超脱于生死大海。所以,这个例子就是我们常常用来讲念佛殊胜的地方,为什么念佛会有这么殊胜的力量,乃至于它不仅是可以承载一颗沙子,甚至它像一艘巨大的轮船一样,大的石头也能够载得起来呢?这当然是说它的道理的部分,我们留到禅净班的课程里面,再来详细分析它的道理。
 
    我们因为时间有限,我们用浅显的方式跟大家说:之所以念佛会成就这样一个广大的船,一个渡船能够帮我们渡过,能够帮我们即使带着罪业,也能够渡过的话,最主要的其中一个部分,就是由于愿力的关系!这个愿力,第一部分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愿。我们刚才说因缘果报错综复杂,但是我们也加了一句但书,就是因缘果报的错综复杂,其中我们的心念,会在其中扮演着主导性的力量。就是因为心念的不同,所以会使得同样表相上看起来的事情,到最后,它的果报可能会完全不一样。所以念佛要能够有所成就,要能够所谓的带业往生的话,第一部分必然是我们得要真真实实的要念佛,如果没有这个心愿的话,那是不可能成就的。并且由于念佛——我们讲究的这个「念」,我们在稍后的课程里面,会再深入跟大家说,现在我们先跟大家说——由于这个念头的「念」,是念到心坎里面的「念」、是至诚的「念」,所以如果你是嘴巴唸唸,但是心里面完全没有那个忆念的话,那样的唸佛同样不会成就。正因为我们是至诚心在「念」,所以心念在这件事情里面,就会发挥了很大的力量,会主导这件事情,以致于使得纵然因果是这样错综复杂,但是我们念佛却可以笃定往生。
 
    除了我们自己的愿之外,当然还有其它的愿存在,最主要的另外一个愿,就是佛菩萨的愿。这个部分由于篇幅比较多,我们留待下一次,再来详细为大家解说。今天我们就先上到这里。
    阿弥陀佛!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念佛法门第19集:深信因果(一)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