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教教育 >> 教理文章
佛教教育
念佛法门第56集:体究念佛概说(二)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5-25 08:43 点击 814 次

由正益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要根据上次所说的课程继续往下讲,今天所说的就是体究念佛的方法,以及相关的知见。

    在说第一个科目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体究念佛。到底什么样叫作体究?所谓的体究,祂本身就是参究,参究就是莲池大师所说的参究念佛。譬如说,你并不是从三界法中要去找到一个奇奇怪怪的,或是你也搞不清楚的,或是你所已知的,而是你是根据般若波罗蜜而知道真正三界法有一个实相心,而这个实相心祂又不是三界法,所以体究是要找到这一个我们称为「法身佛」这个佛,也就是说你的自心如来,自性弥陀。

    在《金刚经》有说到:「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这什麽意思呢?就是説如果你用你的色身当作是如来身,那你就错了;如果你是用识蕴身,如来正在想的意识心、或是如来所发挥的种种功能,这意识的种种功能——心所有法,来当作这就是如来,那你也是错了。因为真正的法祂是有法身的,祂是无形无相的,所以不是蕴处界这三界的法,所以以前大德们就告诉我们,必须要从真实的念佛来寻找诸佛,而找到我们的自心如来。我们的自心如来在念佛人中,你又可以说叫自性弥陀。就是说你的阿弥陀佛一样常住,一样常住于诸法之间,一样长寿,一样永恆,所以这个真心就是大乘经典所一贯说的「如来藏」法。如来藏祂就是真常,祂从来没有隐藏祂自己,祂就等待我们去找到祂。然而修学这个需要具备相当多的功夫与知见,所以在知见上你必须要去依止善知识;然后功夫呢,你必须要从定力来作一个着手。所谓的一个定力,你要怎样能够让你的定力纯熟呢,我们会有根据这样的来开设禅凈双修班的课程,我们现在把它叫作禅凈班,禅凈班它基本上可以教导你如何从忆佛念佛来着手。

    一般的人对忆佛念佛他听了就觉得应该是很简单,等到一听这忆佛是没有形像的,他又开始觉得紧张了:「没有形像怎么可能来念佛呢?没有形像那会是真的吗?」可是你只要记得刚才说的,法身佛本身是无形无相的,祂没有方、没有圆这样的形状,祂也不是一个大的、一个小的这样的体,祂没有这样的东西,所以你必须要从这个地方来着眼。这样法身佛要记着,然后你这样就可以开始从经典上读到《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有说,告诉你的是什麽,告诉你菩萨是应该从忆佛来修学的。可是忆佛并不是说要用语言文字相貌来忆佛,因为法身佛既然没有形像,你还要透过语言这样来攀缘祂,这样并不恰当,所以啊我们在课程里面就会安排一连串让你如何进入没有形像的忆佛。所谓没有形像的忆佛我们称为「无相念佛」。实际上还是本诸世尊的意旨,让大势至菩萨的教诲能让我们将忆佛的念来作为以后得见如来的前方便。所以说这前方便是因为:忆佛本身它还是有个「想」,既然有个想,你要凭藉这个想然后去契入如来,所以你这个想是从你的识阴所生的,其实你叫祂叫识蕴还是从你意识心所生的,既然是如此祂就不是真心,因为真心从来不是你这个意识心,不是你这个见闻的觉知心。

    那我们先来说一下这忆佛上要怎样来继续往前走?因为有的人他说:「你要忆佛,但是实际上我持名念佛功夫已经很得力了,我一天到晚可以一万声、两万声都没有问题,那我为什么还要照你的方式来做呢?」那我们就要告诉他: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你的往生极乐世界的品位可以增高,而且不只是这样,除了这样的修学以外可以让你定力敦厚,可以影响到娑婆世界许多的众生,他会因为你的持名念佛的转进,或是说继续的增上,能够得到广大的利益。所以学佛人不是像小乘人一样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说:「我自己念佛念得很好,这样就好,那又要学什么我也不要去!」你这样第一个你就没办法庄严道场了;庄严道场,第二个你没有办法来护持善知识。在佛法里面,一个道场需要许多的众生来鼎力护持,这样佛法才会兴旺,这样善知识他的教法也能够更加的伶俐,有更多的方便。

    我们再回到忆佛这方面来。好比有个例子,假如你的心像座湖泊,这湖泊它上面有一条船,持名念佛就像这条船不断的发出汽笛声,然后在湖泊上面东跑西跑,将整个心湖把它统统搅乱。如果是说,你说:「那我就默念好了。」可是默念的时候你的嘴唇上下在摆动,这又变成什么呢?你虽然把气笛声关掉,你可能还用静音的引擎,让它的声间比较不会那么响彻,可是你整个心湖在水面上还是巨大的波纹、巨大的波涛,而不是小小的涟漪而已。等到你觉得说:「嗯!你说的有道理,那我现在连嘴唇都不要动,我来默念。」你说「那这样有点像了。」可是默念就像是你开了一辆船,它这个有潜水功能了,它跑进水里面下面去了,虽然水面上没有水波纹,可是它一样是暗涛汹涌。因此你的心是没办法去契合那个寂静又真常的如来藏心,没有办法找到你的自心弥陀,这样的话,你往生的品位并不会那么高。

    所以我们今天要继续的根据之前的老师们所说的,再根据这个这座湖泊来作一个譬喻。之前有教导说你不要用一个形像,那我们现在就说,比方说,你的心湖还是在那里,接着你用一颗石头把它丢进去,这颗石头就咚咚咚咚掉到水里面,沉到深不可测的湖底,这时候水面上、水面下除了刚才有一点点水面涟漪以外,你再也找不到它,乃至于水底太暗了,你也没办法发现它的踪迹,可是这一个石头还是在那里的,这用来譬喻你的忆佛念本身还是在,它并没有因为这样而消失。所以念佛人是可以靠这样的知见来建立说:「你的心湖的忆佛念可以无形无相,你可以忆持着祂,而非是一念不生的一潭死水」。所以当你瞭解这个道理以后,你就想:「那我要怎样才能够练习这个忆佛念呢,把这个忆佛念能够练到很好?」实际上它并不困难,还是欢迎你到正法团体来修学。而忆佛念呢,只要你抓到一个窍门,经过善知识的教导,实际上这些善方便是可以让你很快的入手,甚至有的人可能几天、几个礼拜、几个月就可以了。不会因为你说:「我持名念佛这么好,叫我一下放弃它很可惜,等一下我学你这个又学不好,那我不是两头落空?」这一点请你放心!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你的忆念,如果你是忆佛好的话,你可以在行住坐卧当中都可以忆念起来,而且施设的方便是远比你所想像的来得胜妙。

    比如说,一般的人他很喜欢缘自己的身根,所谓的身根,就是缘自己的身体,可是他通常不会觉得。那一般的人他就会说:「既然我不觉得,你告诉我这个作什么呢?」可是我们可以利用它去攀缘自己的色身,乃至于攀缘外界的时候来施设一些方便。譬如说,我们就把它贴上一些标籤纸,那种很小很小细微的标籤纸,可是颜色很鲜明,用它来代表忆佛念,用它来代表忆佛念的结果,就使得他到处都知道提醒是要忆佛,乃至说他缘自己身根的时候走到外面去,就将自己的身体或是乃至于面容上、脸上贴上这标籤。因为这个人走出去的时候,他会想:「我脸上照照镜子,怎么长这样呢?可是这是一个功夫法门,我还是要练习。」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想:好吧,可是一走出去以后,他呢,不会再攀缘,因为他只能一直攀缘他的脸,他觉得他的脸丑丑的不好看,因为贴上标籤以后他也觉得自己蛮奇怪的。可是等他转念一想:「我现在就应该开始忆佛,现在正是念佛忆佛的大好时机,所以我就保持这个念。

    忆佛练久了以后它会很淡,可是并不是这样就消失了,你心会越来越自在,这时候你就有很笃定的想法,你想:「我平常也在做布施行,我平常也有持五戒或是持菩萨戒,菩萨戒持完以后对于我犯的一些过失我有忏悔,反正诸佛菩萨知道我不是有心要做任何的覆藏,这样其他的我也勉力在修习,做人也尽量不生气。」在这种情况下,他想:「我有没有机会上品来往生呢?」想想想,「我应该是可以!因为我醒来的时候,这念头虽然很淡,可是啊我没有完全掉,一下子我就可以抓牢它。既然忆佛是大势至菩萨所说的正确的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既然包含了忆佛的这个法门,我当然就是这样凭藉这样的信念,信、愿、行可以往生极乐净土,这样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了!」因此这行者这时候就会想:「这么好!那我现在接下来是不是还可以再增上?因为我如果不增上,以后到极乐世界我一样要修,极乐世界修的时间跟这边差太多了,因为那边修的时间一天等于这边一劫,假设我在那边要读一天书,等于我在这边读一大劫的书。然后这样情况下,我是应该选择这里娑婆世界来用功,还是要选择极乐世界来用功呢?」这样答案就不问自明了!所以他就想:「那我转进、增上,继续往前走,应该继续下来一步是什么?」接下来一步就会来到体究念佛。所以体究念佛,它有它的次第,如果说忆佛的功夫不好的话,他是没办法的。

    可是他一发现要体究念佛,困难来了,他对于真心的体性统统不懂,然后这个自性弥陀、自心如来到底是什么,他也不清楚,所以他就要从善知识来修学般若波罗蜜。所谓的「闻思修证」,证就那一剎那,可是闻思修啊是要不断的多又多,要不断的多修习。所谓「习」,学习这个「习」,就是要「数数」,就是中文所说的一次又一次。这样才有办法把这个所累积下来,你才有办法不再将真心和妄心的体性搅和在一起,混杂不清。世间很多人对于真心和妄心分不清楚,所以说他有时候在读书,读经书的时候,把那些知见都搬进来,就像是这里一样,这里啊有摄影镜头,有椅子,有桌子,可是同样的有一些标籤,想这是摄影机、桌子、椅子,可是他只看的那个字,从来不晓得那一个标籤所指的就是面对他的镜头,然后也不知道那个标籤另外一张的正是他(身上呢)前面的这个桌子,也不知道另外一个标籤就是他坐的椅子。为什么?因为他从来没有去做分别,他这个分别,他只是用世间法来说。你说:「应该不会吧,谁会特别说世间法,在佛门中都是说这个出世间法。」那你就错了!许多的地方所说的法就是回到佛陀以前的,那说回到佛陀以前的是什么东西呢?以前的印度,有很多人他们就说「我们要放下」,所以年纪差不多大了以后,就要离开家庭,离开妻子,离开子女,然后带着一个钵四处云游,或是找一个修行的场所,因为他全部都放下了,他把那些财产都抛弃在后面,把眷属都离弃了,然后开始修行。所以他最后修修修修,也没办法得到真正的道果,乃至于说他很认真的把他的念头全部都去除,一念不生,可是这样的方式还是被如来所指斥,说这样的修行不究竟,都还是在外道。所以这外道是如来这样来宣说的,在如来之前可能没有人用过「外道」这两个字,这是中文所翻译的。

    这样情况下我们看:到底怎样才能够继续从上品下生再继续往上?就是要知解第一义谛。所以第一义在《观无量寿经》就说:你若是能够解——「解」的意思是什么?你信受、相信,产生决定信,所以不特别要说信的缘故是因为念佛人心地很淳厚,「解」它就是老老实实,我真的瞭解了才敢说我解,而且我真的信受了,我才敢说是解,所以这种叫作解信,信心能够成就。——在这种情况下,他如果能够将真心的体性都瞭解了,接下来,他就可以继续再往前走,而即使没有办法参究念佛能够成就的话,他至少有因缘可以上品中生。所以啊,诸佛说法都是为利益我们,千万不要说「我根器是狭小的,我不可能去知解这麽困难的事情。」

    以前,当阿难那时候他在《楞严经》会上,佛陀问他:你现在看我这个心,是不是真心?或是说哪一个是叫作真心啊?结果阿难就回答说:如来!我现在看你的心就是真心!结果如来就直接说:你是认贼作父!二千五百年后,现在的人的话,我们一样会看到,只不过从如来换成师父。「能看见师父这个心」当然就是二千五百年前「能看见如来这个心」,大家这个心就是人人知道的见闻觉知心,如来说:它从来不是真心!因此就有人说:「那当然应该是一念不生的。」这个见闻觉知心的见闻觉知的功能怎么可能是呢?你要把这见闻觉知的心这种分别性、约定性把它了别性,把它关闭才对,所以有人就像《论语》所说的「非礼勿听,非礼勿视」,把眼睛把它遮起来,然后呢把耳朵遮蔽起来,口遮蔽起来,把手脚绑起来,那说:「这样我都没有动念头,我就是真心。」可是世尊还是说:这样的一念不生不是。如果有人觉得「世尊您也太挑剔」的话,「我好不容易才练成这样,这一念不生不是很容易练的。」可是之前诸法、四禅八定中呢,你如果一直走,一直走,最后没有念头叫无想定,那还是外道法。所以真正没有念头的并不是佛法,意识觉知心它本来就有见闻觉知,并不会因为没有见闻觉知就可以转变成真心,因为我们的自性弥陀祂从来没有变异过,祂从来就是一个样,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祂就是没有念头。如果说你在打坐的时候,因爲打坐能够弄到没有念头,那也是不错!可是,它毕竟跟我们所说的念佛——体究念佛、参究念佛以及实相念佛差很远,差远的过程是不可以用道里计的!因为从古到今,连六祖惠能大师都直接破斥说:哪有这样的心!六祖惠能说:「我的妄念」——六祖惠能不方便说,我们不能方便说他是「妄念」。他说:「我的『想』就是这样的长,我看到境界,就是一样起了诸所有想。」所以我们从这点要能够瞭解说:即使你将假的硬要变成真的,那还是没有契合!

   我们今天就先说到这里。

    阿弥陀佛!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念佛法门第56集:体究念佛概说(二)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