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昨)
第五篇 四禅八定
壹 四禅八定的意义
三增上学中,戒增上学有一定的学习次第,就在家众而言,须依五戒、十善戒、菩萨戒的次第而修;就出家众而言,则须按照沙弥(尼)戒、具足戒等次第受持,不能躐等。定增上学也不例外,也有“四禅八定”的次第可资遵循。
什么是四禅八定呢?四禅,是色界天的四种禅定境界。色界天的四禅境界与无色界天的四无色定境界,合称为八定。所以,八定其实包括了四禅。
四与八的法数之所以并举,是因为色界与无色界是相对的,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如果以色界和无色界相对于欲界的“散”心,则色界和无色界都称为“定”。
此外,四禅也称为四静虑。静,是寂静,也就是定;虑,是审虑,也就是慧。以寂静的定,生审虑的慧,叫做静虑,也就是定慧的意思。然而,定慧不仅限于色界定,也通于无色界定,只是色界的禅定是定慧均等,而无色界的禅定相很细微,而且是定多慧少,所以为区别起见,对色界定给予禅及静虑的名称。
贰 四禅的内容
一、初禅
1.心理活动状态:有寻有伺。寻,指寻求推度;伺,指伺察思维。寻与伺的差别,在于前者是比较粗杂的精神作用,后者是比较深细的精神作用。《阿毗达磨法蕴足论》以扣钟及鸟飞作比喻,说明二者的差别相状:扣钟时,先发粗重的声响,然后细声随之鸣起,粗声好比寻,细声好比伺。鸟儿飞翔,先鼓动双翼,再踊身向前,鼓翼好比寻,踊身好比伺。初禅虽然已经离去欲界的恶不善法,但是还保有寻、伺的心理活动。
2.主观感受:离生喜乐。喜,是对于所得的利益感到欢喜;乐,指轻安的精神作用。离生喜乐,是指修到初禅境界时,已脱离欲界的恶不善法,此时觉得呼吸气息经由全身毛孔出入自如,因而生起轻利安适的喜乐感受。
二、二禅
1.心理活动状态:内等净。即断除寻、伺的分别心理,形成信根,称为内等净。
2.主观感受:定生喜乐。是指由此禅定所生起的喜乐。
在达到初禅境界以后,渐渐对初禅境界感到不满足,所以便摄心在禅定上,而泯除了伺、寻的作用。这时,甚深禅悦油然生起,心灵朗然洞彻,如同从暗室中走出,见到日月的光明一般,称为二禅。
三、三禅
1.心理活动状态:行舍、正念、正知。住于非苦非乐的“行舍”境地,以正念、正知继续修习。
2.主观感受:离喜妙乐。是指离去寻伺喜,唯存乐的心理状态。
在达到二禅以后,喜心涌动,使得禅定不固,所以开始摄心谛观,喜心因而断除,于是泯然入定,绵绵的妙乐从心中流出,遍满全身,可说是“世间第一乐事”,称为三禅。
四、四禅
1.心理活动状态:舍清净、念清净。舍三禅妙乐,令心清净,因此称为舍清净;又唯念修道的功德,所以称为念清净。
2.主观感受:非苦非乐受。是指寻伺喜乐都已断除的境界。
在达到三禅以后,又觉得三禅之乐令心不清净,遂生厌离想,因此更加精进不懈,终于进入四禅。这时出入息断,绝诸妄想,正念坚固,心灵空明寂静,有如明镜离垢,净水无波般湛然而照,万事万物都显现无遗。
参 四无色定的内容
一、空无边处定
1.心理活动状态:离色心缘虚空,与无色相应。灭三种色:可见有对色、不可见有对色和不可见无对色。
2.主观感受:与空相应,心中明净,不苦不乐受更加增长。
达到四禅的境界后,身心仍受色法的系缚,不能自在,于是加紧功力,观察己身有如罗縠,内外通彻,由于一心念空,所以在深定中只见虚空无边,而没有一切色相。这时,心中明净,无碍自在,好像飞鸟破笼而出一样,在虚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称为空无边处定。
二、识无边处定
1.心理活动状态:舍空缘识。
2.主观感受:与识相应,安稳清寂,心识明利。
达到空处定以后,识心遍缘虚空,因为虚空无边,所以识心分散太广,使得定心开始动摇,于是舍弃过去向外缘取虚空,而开始向内以心识为观察的对象,念念不舍。渐渐与识相应后,在深定中不见余事,只见过去、现在、未来诸识显现,与定相应而不分散。这时,心中的清净寂静,无法用言语形容,称为识无边处。
三、无所有处定
1.心理活动状态:舍空与识等内外二境,而缘无所有处。
2.主观感受:安稳寂静,不见诸法。
达到识处定以后,因为心所缘的过去、现在、未来诸识无量无边,能破坏定力,三世心也是和合假有,并非真实,所以,舍去识处,而系心于无所有处,精进不懈。在深定中,心内空无所依,诸想不起,安稳寂静,称为无所有处定。
四、非想非非想处定
1.心理活动状态:破识无边处的有想境界及无所有处的无想境界。
2.主观感受:不见有无,恬然清净。
达到无所有处定以后,心中如痴如醉,如眠如暗,因为还有无明覆盖,所以无所觉了,无所爱乐。于是一心专精,于非有处非无处,念念不舍,终于出现真实定,一切有无相貌都荡然不存,心中清净无为。在三界的定相里,以此定的境界最高,称为非想非非想处定。
肆 结语
禅定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法门,通于各宗各派。四禅八定是世间定,是禅定的基础,佛陀在成道和涅槃时,也曾依这些禅定功夫作为助缘,所以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由四禅八定的内容可以得知:每一项的禅定成就都是对于前一项的境界感到不满足,而再加功用行,精进修持所达成。“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事贵在有恒,譬如烧火煮水,如果不能不断添柴,水就无法烧开。学佛修道也是如此,如果得少为足,就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尤有甚者,如四禅比丘因证四禅而生慢心,堕入地狱,岂不可惜!
《杂阿含经》卷十七中,佛陀告诉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四禅正受时,出入息止息;空入处正受时,色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处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止息;想受灭正受时,想受止息,是名渐次诸想止息。”接著又说更殊胜的止息,“于贪欲心不乐、解脱,恚、痴心不乐、解脱,是名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可见即使证到第八定,还不是究竟止息之处,还需要更进一步努力精进,观人空法空,才能彻底去除心垢,达到解脱。
第六篇 五停心观
壹 五停心观的定义
五停心观指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念佛观、数息观等五种停止、息灭心中烦恼魔障所修的观想方法,又称为五观、五念、五停心、五度观门、五度门。大乘佛法以成佛为目标,因此以念佛观代替界分别观,五种观法合起来又称为五门禅。就声闻法而言,五停心观是进入圣贤位前所必须修行的初阶法门;就大乘佛教而言,五停心观是修习禅波罗蜜前所不可缺少的方便法门。所以,五停心观在修行上的次第而言,处于基础门槛的地位,学佛者不可不知。这五停心观,主要是为对治五种烦恼,如:
不净观──对治贪欲
慈悲观──对治嗔恚
缘起观──对治愚痴
念佛观──对治我执
数息观──对治散乱
贰 五停心观的内容
一、不净观
不净观是指观想自他肉体的肮脏、龌龊,以对治贪欲烦恼的观法。《法华经-譬喻品》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众生因为贪爱,在我、我所有上产生执著爱染,生起种种痛苦,所以学佛修道,想要获得圆满幸福的人生,首先必须止息心中的贪欲。
诸经中以不净观对治多贪众生的方法很多,可归纳为下列几点:
1.以观自身污秽,对治己贪:为了这付臭皮囊,我们往往用尽各种方法去妆扮宝贝它。下列五种观法,是用来减少我们对于自己身体的过份贪爱。
(1)种子不净:肉身是由因缘和合而成,内有烦恼业因的不净种子,外有父精母血的不净种子。
(2)住处不净:在母胎中,十月不净。
(3)自体不净:观想自己的身体是由四大不净所成,依《大明三藏法数》卷四十八说:人的身体与体内各有十二种不净物。
a.身体:有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等十二种不净物。
b.体内:有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脏、熟脏、赤痰、白痰等十二种不净物。
(4)外相不净:有发、毛、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等十二种不净物。
(5)究竟不净:死亡后弃置冢间坏烂,永久不净。
2.以观他身污秽,对治淫贪:观想他身不净,而止息对于他人的淫欲贪爱。《俱舍论》及《瑜伽师地论》将这种贪爱分为下列四种:
(1)显色贪:显色,指青、黄、赤、白等色。显色贪,是见到对方朱唇皓齿、皮肤白晰、脸颊红润等颜色而生起的贪爱。
(2)形色贪:形色,指长、短、方、圆、高、下等色。形色贪,是见到对方高大英俊、千娇百媚等形色而生起的贪爱。
(3)妙触贪:由于对方体态柔软轻盈、肌肤光泽细滑等感触而生起的贪著。
(4)供奉贪:由于对方的趋承服事等,生起贪著,又名承事贪。对治淫欲贪爱的方法,不外观想死尸的膨胀、青瘀、脓烂、坏散、血涂、虫聚、仅余白骨、火烧成灰、鸟兽啖食等相。当我们想到对方也是如此,就能伏灭心中的淫欲贪爱。
3.观世间一切不净,而息止对于一切五尘境界、资生之物等所起的贪爱。又可细分为下列诸项:
(1)以苦恼不净与下劣不净对治与境相应而起的贪爱:苦恼不净,观想我们的苦恼是心与境相触而产生的感受。下劣不净,观想三界中,欲界是最下劣鄙秽者。观想这两种不净,可以止息由心与境相应而生起的贪爱。
(2)以观待不净对治与色相应而起的贪爱:观待不净,由观想较高的境界来对治于较低的境界,例如观想无色界种种殊胜,就不会对色界诸法产生贪爱;观想涅槃寂静,就不会对诸天享乐产生贪爱。以这种对待的观法,就能对治由心与色相应而生起的贪爱。
(3)以烦恼不净与速坏不净对治萨迦耶贪:烦恼不净,观想三界充满烦恼,有如火宅。速坏不净,观想万法由四大五蕴而成,所以无常无我。这两种观法能破除执著我、我所而起的贪爱。
二、慈悲观
慈悲观又作慈心观、慈愍观,是多嗔众生观想由予乐拔苦而得到的真正快乐,以对治嗔恚的观法。
1.以生缘慈来止息违理嗔:有些人常常无端发怒,恼害众生,这种嗔相称为违理嗔恚或邪嗔。对治之道,应先取至亲的人得到快乐的样子作为观想对象,然后再慢慢扩及怨憎的人,乃至一切众生。
2.以法缘慈来止息顺理嗔:在我们被他人恼害的时候,或因自己行善持戒,而对于作恶犯戒的人,往往生起嗔心,这种嗔相称为顺理嗔恚。对治之道,应该观想众生都是五蕴和合而成的假有法,因此无一众生可得,既然如此,又那里有持戒毁犯、善恶是非等事呢?所以应该本著慈心爱念,把自己的禅悦法喜,与对方一齐分享。这样一来,一切是非善恶之心不起,嗔心自然就能消除。
3.以无缘慈来止息诤论嗔:有些人以为自己所得的法才是对的,别人所说所行都是错的,因此与人诤论时,见他人有违己意,就产生嗔心,是名诤论嗔。对治之道,应修无缘慈,泯除分别妄想,于一切法,不忆不念,因此打从心里就没有计执诤论,又那里来的嗔恚呢?所以,就能等视一切众生,以无缘大慈覆护一切众生。
三、缘起观
缘起观又作因缘观,是观想十二缘起,以对治愚痴的观法。观察“痴”这个字,可以了解痴是表示知见上有了毛病,因此,愚痴是指迷于真理所产生的邪见惑障。可从下列三种缘起观来对治:
1.以观三世十二因缘,对治断常痴:有些人认为我及诸法是断灭或常住,如此念念不断,叫作断常痴。对治之道,应观三世十二因缘法中,属于过去和未来的因缘各有二支,属于现在的因缘有八支,因此三世相因,不常不断。
2.以观果报十二因缘,对治计有无痴:有些人妄起分别,认为我与诸法是实有或实无,并且于此生起执著,是为有无痴。对治之道,应观果报十二因缘,观想我人从无明到老死,由因缘所生,没有自性,所以不能说是有,也不能说是无。了解非空非有的实相,就能破空有二观。
3.以观一念十二因缘,对治世性痴:有些人见细微之性能生万法,因而计执有四大五蕴和假名众生及世界,如此念念相续,以世智辩聪能问能说,起贡高之心,诤竞是非,与真实之道渐行渐远,乃至思惟剖析刹那分别的心理,这种执计世间的痴相,称为世性痴。对治之道,应深观一念之中具足十二因缘,得知宇宙万相一多相入相即,非一非异,以此破除相待假有的妄取相。
四、念佛观
念佛观是念佛的应身、报身、法身,以对治恶业障的观法。我们过去身、口、意三业所造作的恶业,未来都会招感恶报,如果在未受报的中间,想要修德行善,因为善与恶违,恶业往往会在此时升起,障碍善道。解决之道,可从下列三种念佛观来对治:
1.以观应身佛相好光明,对治沉昏蔽塞障:在修行时,有些人容易惛沈闇睡,障碍修行。对治之道,应该在应身佛三十二相好中随取一相,或先取佛眉间白毫放光相,一心观想,再次第遍观其他诸相。
2.以观报身佛功德巍巍,对治恶念思惟障:有些人虽然不会惛沈闇睡,但是常常心生恶念,欲作十恶、四重、五逆、毁戒等事,无时暂停,是名恶念思惟障。对治之道,应该念报身佛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等圆照法界,常寂不动,普现色身利益,一切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因为心中常思佛陀殊胜善法,因而生起悔心,自惭形秽,就能灭除一切恶念。
3.以观法身佛空寂无为,对治境界逼迫障:有些人在修行时,虽然没有上述两项业障,但是却时时身感病痛,或在修定时,常见魔扰;在睡眠时,常梦恶相,使心中产生逼迫苦恼的感觉,是名境界逼迫障。对治之道,应念法身佛法性平等,不生不灭,空寂无为。既是无为,人、我二法缘起性空,别无作者、受者,又那里来的烦恼对境呢?
五、数息观
数息,梵语npna,华译安那般那,或阿那般那,略称安般。ana,原是遣来的意思,转指入息;apana,原是遣去的意思,转指出息。所以,数息观又称安那般那念,指以计算自己的出息、入息,对治散乱的寻伺,而令心念止持于一境。数息观有六种因相,即数、随、止、观、还、净,这六因具足,才算是圆满,因此又称为六妙门。
1.数:计算入息或出息的次数,以收摄心于一境中,使身心都能止息。数息的方法是从一到十,反复地数,不增不减,因为如果少于十,则易引起急促;如果多于十,又恐怕引起散乱。同时,还要远离三种过失:
(1)减数失:减少数目,以二息为一息,乃至以十息为九息的过失。
(2)增数失:增加数目,以一息为二息,乃至以九息为十息的过失。
(3)杂乱失:以入息为出息,或以出息为入息的过失。
在持息上,应该避免两种过失:
(1)忆念持息太紧,容易造成身分支节颤抖等过患。
(2)忆念持息太缓,容易引起身支懈怠,心中惛昧等过患。
调和的方法,是在正修观时,忆念上放宽身心,心息相依,不加强力,任运记数,则身心自然安稳明静。
2.随:久而久之,心定下来了,就不必再数出入息,只要心系于息,随著息风出入。
3.止:修息渐成,心自然就会止息动乱。
4.观:观出入息之所依身,为五蕴和合而有,破种种我执妄见。
5.还:收心还照,知能观的心非实,则我执自亡,无漏的方便智自然流露出来。
6.净:心无住著,泯然清净,真实无漏智因此而发,自然断惑证真。
参 结语
《心地观经》说:“心如画师,能画种种诸法故;心如僮仆,为诸烦恼所策役故;心如国王,起种种事得自在故;心如怨贼,能令自心受大苦故。”恶行因烦恼而起,烦恼由妄心所造,因此,学佛修行,就是要正本清源,以各种方法将虚妄的心识清除净尽。
然而,药之良窳,贵在应病予药;修行也是如此,种种法门,各有千秋,重在运用得当。当我们使用五停心观时,除了一一对治不同的心病以外,还需要懂得灵活运用,对多种病况应该采取兼治之法,病症改变时,必须改转另外一种方法治疗。例如贪爱和嗔恚都很重的人,应兼修不净与慈心二观,否则只用一种观法,仅能偏治一病,往往使得另一边的过失更加严重,徒劳无功。贪心重的人修习不净观成熟后,往往厌恶外境,因而生起嗔心,这时,就要转修慈心观,才能对症下药,否则,过犹不及,反而增加嗔病,就得不偿失了!
(连载完)《文章转自光明佛坛》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星云大师:《学佛的次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