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11-28 06:15
点击
822
次
第三篇 三学增上
壹 何谓“三学增上”
三学是指戒、定、慧,是佛教的实践纲领,是学佛者所必修的课目。《翻译名义集》说:“防非止恶为戒,息虑静缘为定,破恶证真为慧。”此三学又称“三无漏学”,“漏”就是烦恼和非究竟的意思。因为戒定慧三学可以断除一切烦恼而获得究竟的妙智,所以又称为“三无漏学”。
此外,诸经论中每提及此三学,多冠以“增上”二字,称为增上戒、增上心(即定学)、增上慧,此“增上”有殊胜的意味,因为学此三法可达无上涅槃,功德殊胜,所以又称“三增上学”,或“三胜学”。
贰 三学的内容
一、戒学
(一)“戒”的意义
戒,梵语尸罗,或波罗提木叉,意指行为、习惯、道德、虔敬。《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尸罗,此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四分律》卷三十五说:“波罗提木叉者,戒也。自摄持威仪、住处、行根、面首、集众善法,三昧成就。”这是说戒是善法的初基,善法的依住处,一切定慧等功德,都由持戒而成就。
依广义而言,戒通善恶,凡是善恶习惯都可以称为戒,例如好习惯称为善戒(又作善律仪),坏习惯称为恶戒(又作恶律仪),然一般是指净戒、善戒,特别是指佛教徒的戒规,有防非止恶的功用。
据《菩提资粮论》卷一载,尸罗有习近、本性、清凉、安稳、安静、寂灭、端严、净洁、头首、赞叹等十义。其中,自“清凉”以下是净戒的再转释。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依处,也是实践佛道的基础;止恶行善,是戒的总相,守戒是实践修道的表现。
唐代道宣律师在《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中,以戒法、戒体、戒行及戒相四点,说明“戒”的要义:
1.戒法:是佛陀制定的法规,作为行者的规范,此禁戒的法规,如不杀、盗、淫、妄等。
2.戒体:是受戒法时,在行者身心上所发得而领纳在心中的法体,有防非止恶的功能。
3.戒行:发得戒体后,护持身、口、意三业不犯过失的如法行为。
4.戒相:戒行表现在外,其美德光显威仪,可为人轨范,让人生起敬信之心的相状。
其中,戒体最为重要,它是受戒者在三宝前发誓持戒时,心里所产生的一种转变,能在将来策励止恶修善的力量,甚至在梦中也能发挥功用,不毁禁戒。所以在领受戒法时,必须秉持一颗至诚恳切的心,将“戒体”纳入自身,才能达到受戒的效果。
经典中常以各种譬喻来说明“戒”的重要性,略举数则如下:
1.戒如良师:学校的老师教导学生世间的知识,戒律的老师则引导我们如何使三业清净,延续我们的法身慧命。因此,佛陀在《遗教经》中说:“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
2.戒如轨道:走路时,如果依街道指标,就不会走入岔路;汽车行驶,如果人人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发生车祸。戒律有防非止恶的功能,遵守戒律的轨则去做,就不会起惑造业,承受苦果。
3.戒如城池:古代国家设有城墙和护城河,以防止敌国的侵略;现代各国之间,也讲究国防的建设,以保卫人民的安全。戒就像围墙城池、国防建设一样,能巩固我们的慧命道业,不被五欲六尘的盗贼所侵犯。佛陀在临入灭时,一再告诫弟子们:“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之住处。”唯有受持净戒,才能使慧命长固久安。
4.戒如水囊:在外旅游的人,备有水囊才能解除干渴。人生旅途也会有许多烦忧热恼,唯有依靠戒的清凉甘露,才能够消除热恼,洗涤尘垢,所以“戒”含有清凉的意义。
5.戒如明灯:在黑夜大海中飘泊的船只,靠著灯塔的照射,得以安全靠岸;夜归的人,藉著路灯的照明,得以平安回家。学佛修道也必须藉著戒的明灯,照破无明烦恼,使迅速找回清净的自性,到达解脱的彼岸。
6.戒如璎珞:世俗的人以项炼首饰来装扮自己,学佛修行的人,以守持净戒来庄严自己的德行。戒行清净的人,好比戴上了道德的璎珞宝冠,人身自然庄严。
(二)“戒”的类别
从戒的各种分类,可以略知持戒的内容与方法:
1.通戒与别戒:通戒指“七佛通戒偈”,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佛出世之初,因为佛弟子清净,所以不须别制禁戒,因此以一偈涵摄诸戒。后来由于僧团庞大,龙蛇混杂,不得不在枝末上别别安立戒条,称为别戒,也就是为僧团七众所各别制定的戒律。
2.止持戒和作持戒:护持所受的戒体,停止恶业的造作,称为止持戒;策励修习善业的行为,就是作持戒。七佛通戒偈中的“诸恶莫作”属于止持戒,是消极的作为,“众善奉行”则属作持戒,是积极的行持。
3.性戒和遮戒:佛陀针对本质上是罪恶的行为所立的戒,称为性戒;如果本质并非是罪恶的,然而容易产生讥嫌,或诱发其他本质上是罪恶的行为,则称为遮戒。例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行为,无论佛教是否制戒,国家是否订法,本质上为天理所不容,是社会所公认的罪行,佛陀为之制戒,属于性戒;饮酒本身不是罪恶,但是,饮酒容易令人失去理智,转而犯下杀、盗、淫、妄等恶行,佛陀为之制戒,属于遮戒。从性、遮这两种戒,可以看出佛陀制戒所考虑的层面是十分圆满的。
4.声闻戒和菩萨戒:声闻戒指声闻乘所受持的戒律,如四分律、十诵律等。菩萨戒指大乘佛教所受持的戒律。菩萨戒的内容是三聚净戒,如《璎珞本业经》所说的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断一切恶,摄善法戒积集一切善,饶益有情戒摄受一切众生。声闻戒与菩萨戒的差别在那里呢?《分别经论》卷二说:声闻戒,重视形式,动则越仪,有如膝上花,动则解散;菩萨戒,重视心行,不拘外轨,有如头插花,行止不动。
5.在家戒和出家戒:佛门里的七众弟子──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所受的戒律不同,略述如下:
(1)在家戒:如优婆塞(upsaka近事男)、优婆夷(upsik近事女)等信持的五戒、八戒,称为在家戒。亲近承事三宝的在家男女,于皈依三宝后,首应受持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受持五戒后的在家男女,可随分随力,进一步受持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在一昼夜间守持出家的八条净戒,因为只受持一日,所以与出家戒尽形寿受持不同。八戒是在五戒以外,加上:不著香花蔓(不香油涂身)、不观听歌舞、不坐卧高广大床三戒,及不非时食一斋,并将五戒中的不邪淫戒改为不淫戒。
(2)出家戒:依品类不同,又可分为下列三种:
a.沙弥戒与沙弥尼戒:出家要先受沙弥与沙弥尼戒,进一步才受具足大戒。沙弥、沙弥尼受持十戒,即八关斋戒加上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戒。
b.式叉摩那戒:沙弥尼在受比丘尼戒前,必须先修学六法,二年期间内戒行清净,无有毁犯,才能受持比丘尼具足大戒。这一段期间就称为式叉摩那,所修的六法为不杀畜生、不偷三钱、不摩触、不小妄语、不饮酒和不非时食等六种戒法。
c.具足戒:凡沙弥受持十戒清净,或沙弥尼增受六法无犯,年龄已达二十岁以上,可进受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由于与其他在家出家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
具足戒的条文很多,若依其原因及罪性,大致可分成七项:
A、波罗夷:梵语prjika,意译断头、极恶、无余、不共住等义。在僧团里,如果有人犯下嗔心杀人、不予而取、贪婪奸淫和妄言证果等四重禁戒其中的一条,就是犯了波罗夷罪,必须逐出僧团,不能共住。
B、僧残:梵语samghvsesa,意思是犯了很严重的戒,犹如风烛残年,濒临死亡的人,必须向僧众忏悔,以全残命。在律典中,共有十三条僧残法,如蓄意毁谤、破和合僧等,都属于僧残罪。
C、不定:指犯戒有无轻重尚不明确,须视当时情况来作判断,也就是所谓的嫌疑罪。有二条戒规属于不定法。
D、波逸提:梵语pyattika,意译堕、令堕、能烧热、应对治、应忏悔。波逸提有舍堕与单堕两种,意思是说,凡是犯了此罪而不忏悔,将堕入恶趣,因此称为“堕”。
a舍堕:必须尽舍所犯的财物于僧前,藉以舍去相续的贪心及洗清罪恶。舍堕下共有三十条戒,大都与日常衣物用具有关,例如把多余的衣物收藏起来,不肯转送给他人,超过十天以上不用,就是犯了舍堕法。
b单堕:是指只要向他人忏悔,就可以得到清净的堕罪。单堕共有九十条戒法,例如使用离间语属两舌语戒,言行不符属小妄语戒。
E、波罗提提舍尼:梵语pratideanya,意译为向彼悔、显示、说罪,是向对方忏悔就可以除灭的罪。共有四项戒属于提舍尼,例如佛世时,不自己入城托钵的比丘就是犯了提舍尼戒。
F、突吉罗:梵语duta,意译恶作、小过、轻垢、失意、应当学。有关威仪方面的一百条戒法都属于突吉罗戒,是轻微的戒法,在戒本中将它纳入众学法内,是应当在大众中再努力学习的意思。故意违犯此戒者,须向上座比丘忏悔;非故意违犯此戒者,自行忏悔即可。例如衣装不整,行止有失威仪等都属于突吉罗。
G、灭诤:七条有关息灭诤论的戒律。例如当面对质、忆念陈述都属于灭诤的法则。
从具足戒种类的完备,可以看出佛教僧团极具有现代民主法治的精神。
《杂阿含经》卷三十七中,佛陀对于“戒”有一番积极的解释:“我当为说自通之法,谛听!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谓圣弟子作如是学,我作是念:若有欲杀我者,我所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杀彼?作是觉已,受不杀生,不乐杀生,如上说。我若不喜人盗于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盗他?是故持不盗戒,不乐于盗,如上说。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妇?是故受持不他淫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语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他人离我亲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离他亲友?是故不行两舌。我尚不喜人加粗言,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起骂辱?是故于他不行恶口,如上说。我尚不喜人作绮语,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作绮语?是故于他不行绮饰,如上说。如是七种,名为圣戒。”
《四分律》卷一、《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一、《五分律》卷一、《十诵律》卷一中,曾举出佛陀制戒的十种意义:
1.使僧团大众能和合相处。
2.藉和合清净的僧团风范来摄受僧众。
3.以戒法来调伏个性顽劣的众生。
4.使有罪者忏悔后,内心得到清净快乐。
5.使修行梵行者能安住在佛法上,进德修业。
6.使未生信心的人生起信心。
7.使已生起信心的弟子更加坚定学佛的信心。
8.使僧众言行有所规范而断除现在的烦恼。
9.使僧众断除烦恼后,进而产生定力,断除未来烦恼。
10.使正法得以长存,佛法得以久住世间。
可见持戒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为他人著想,而自愿受持的“自通之法”,也是使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研读佛教的律典,可以发现无论是简单的在家五戒,或出家数百条戒律,都是慈悲心与菩萨道的具体表现。因此,我们在守持戒律时,应把握戒的基本精神,才不会拘泥于戒条的形式,而能与时俱进,发挥安顿身心、净化社会的功能。
二、定学
(一)“定”的意义
定,梵语samdhi,音译三昧、三摩地。能令心专注,远离散乱浮沉,而达到平等安详的精神状态就是定,也称为禅定。
禅定能产生一种力量,使我们不易为外境所转,而显发真如自性,长养法身慧命,所以又有“定根”、“定力”之称。
因为禅定有如此大的功效,自古以来成为各大宗派共行的修持法门。佛陀时代,修习禅定早已普及当时印度的宗教界。佛教传到中国以后,中国的禅宗祖师们,将印度注重瞑思的风格,融入生活中,达到动静一如的定境,开展出中国独特的务实禅风,对于中国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后来传到了日本,也蔚为风尚,历久不衰。现代科技文明极端发达的欧美各国,纷纷回过头来,学习东方的禅定工夫,找寻心灵上的禅悦法喜。可见“禅定”是任何时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唐时圭峰宗密禅师曾将禅分为五类:
1.凡夫禅:无哲学或宗教内容,纯粹为治病或增进个人身心健康,或磨炼定力。因不再作深一层修持,不明生死之理,仍不免三界六道轮回。
2.外道禅:对佛教界来讲,凡非佛法的法门,都称外道。是指其心外求法而言。这种禅已具有哲学或宗教的内容。因其修持之目的,或为求生天,或为求神通,甚而为求特殊技艺。修这种禅,即使上生天界,也是在三界六道轮回之内,所以称为外道禅。
3.小乘禅:乘是车辆的意思,小乘即是小车辆。能自己乘骑,而不能运载他人。这种禅已具佛法内容,高过凡夫、外道。其所证为“无心定”境界,妄念不生,烦恼已歇。因其只为个人解脱轮回,不发心度众,故名小乘禅。
4.大乘禅:深具佛法的内涵,已见性悟道,了解世间之妄见,并证入绝对无分别的实相,是内在佛性的体现。有奉献身心,济度众生的愿力。
5.最上乘禅:乃禅定中之极致,十方三世诸佛之所证,绝对生命的表现,且溶于最纯净的生活方式中。
(二)修定的方法
修习禅定可以从打坐开始著手。打坐经验久了,不管林下水边,岩洞冢间,乃至闹市街衢,都能够安然入定。但是初学的人,最好选择在室内,远离嘈杂的地方,比较能够收到效果。在室内,灯光不可太亮,以免刺眼;也不可太暗,以防昏睡。最好能摆设佛像,燃香供佛,以摄心提念。坐禅的位置,应避免在直接通风、日烈、高显处,以免引起感冒伤风,或其他病症。
除了环境以外,也要注重饮食、衣著等问题。饭后一个小时之内不要打坐,因为此时血液集中在肠胃,既不合乎生理卫生,也容易造成昏沉。肚子饥饿也不宜打坐,最好是七、八分饱。衣著方面以宽松、舒适、柔软为要,以免妨碍血液循环。睡眠要充足,以免昏沉入睡,浪费宝贵时间。
上述的预备事项齐全以后,就可以开始打坐了。禅坐的方法,不外调身、调息、调心三项,略为说明如下:
1.调身──毗卢遮那佛七支坐法
(1)盘腿:有双盘和单盘两种。单盘就是把左腿放在右腿上,或把右腿放在左腿上,佛教称为半跏趺坐。双盘就是将两腿都盘起来,佛教称为全跏趺坐,即先将左脚放在右腿上,再将右脚放在左腿上,名吉祥坐;或先将右脚放在左腿上,再将左脚放在右腿上,名降魔坐,亦名金刚坐。如果无法双盘或单盘,两腿交叉架住,散盘也可以。只是盘起腿来,能够集中思想,统一心意,比较能进入禅定的境界。
(2)结印:腿盘好了,双手要结印。先将右手仰放在肚脐下,左手置于右手上,(或相反),两个拇指轻轻相拄,两手臂自然紧贴腋下,这种结印方式称为“法界定印”,可以使气血通畅。
(3)直脊:盘坐时,背脊自然挺直,如算盘珠子的叠竖。若身体衰弱或有病者,最初不能挺直,且听其自然,练习日久,自能渐渐竖直。但要注意,虽不是过俯,也不可过仰,是自然之直。
(4)平胸:两肩稍微张开,使其平整适度,无歪斜现象。
(5)收颈:头须正直,颈项靠紧衣领,前颚略向下压住两条大动脉,保持从侧面看去,耳朵和肩膀成一直线,鼻柱与肚脐也在一条线上的姿势,可使五脏六腑功能运作良好。
(6)抵腭:收敛下巴,嘴巴轻闭,舌尖轻轻抵住门牙上龈的唾腺,以促进消化。
(7)敛目:将眼光收起来,初学者眼睛最好微睁,注视座前两、三尺的地方,以免昏睡。
此外尚须注意事项有:
(1)安座:上座之前,先将座处调整安稳,使坐久之后,无不适之感。
(2)松带:手表、眼镜、腰带等一切束缚身体的物件,一律松开,使身体松弛,且不妨碍血液循环。
(3)垫臀:无论初习或老修,肾部都须垫物,以松软为佳,厚薄随人而异,以能坐得四平八稳,不阻塞气脉即可。若是双盘,垫物可薄;若是单盘,垫物须厚。双盘而垫过厚,则上身不稳;单盘而垫过薄,则双腿容易酸麻。
(4)裹膝:气候冷时,要包裹膝盖,使其暖和,不可使风寒侵入,若风寒侵入,必得风湿症。即使气候热时,亦须注意。
(5)吐气:口吐浊气,先自鼻子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口放出,不可粗急,缓缓安静而吐,且作观想,想身中浊气随之而出。这样口吐鼻纳,重复再三。若身息调和,一次亦可。
(6)摇身:将身左右摇动几次,然后端直,无倾斜之患。或者身体前倾,使尻部突出,再缓缓将上身树直。
(7)微笑:使面部神经松弛,慈容可掬,心情即自然放松,若面部表情生硬枯槁,变成冷峻,内心亦随之僵硬。
(8)勿有所靠:上身或背部不可倚靠他物,若背部靠物,使气脉不能上行,反向心脏前进,严重者,易致吐血。
2.调息:也就是调节呼吸,使呼吸由粗重急喘到细微均匀,才能使心意集中。息即呼吸,有四种相:
(1)风相:鼻中呼吸有声。守风则散。
(2)喘相:呼吸虽然无声,但出入结滞不通。守喘则结。
(3)气相:息虽无声,亦不结滞,但出入不细。守气则劳。
(4)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精神安稳,心情愉悦。守息则定风。
喘气三种相,都是息未调和,而特意用心去调和,反而成为过患,不能达到坐禅静定之效。
举要言之,呼吸任其自然,不加控制。但平心泯念,而安住于寂然之境,久而久之,自能气沈丹田,脉解心开。
3.调心:我们的心念有如野马奔驰,猿猴跳跃,不易控制,如果不能调御心念,即使坐破蒲团也没有意义。数出入息、观想诸佛相好或法界光明、念佛、持咒、参话头等,都是制心一处的方法。《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以“九种心住”说明从最初摄心到成就正定的九个阶段,即:
(1)内住:最初系缚其心,使心住于内,不外散乱。
(2)等住:最初所系缚的心,其性粗动,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所以次即于此所缘境界,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挫令微细,遍摄令住。
(3)安住:若此心虽复如是内住、等住,但是仍然还会有失念,于外散乱的时候,因此一旦心一外散,立即觉察,摄心还住于所缘中。
(4)近住:此时已能做到不起妄念,心念不向外散失。因为妄念将起,就能预先觉知,先为制伏,不令此心远住于外,所以称为近住。
(5)调顺:深知定的功德,了知色、声、香、味、触相及贪、嗔、痴、男、女等十相是使心散乱的过患,因此于彼诸相,调伏其心,不令流散。
(6)寂静:了知种种欲恚害等诸恶寻思及贪欲盖等诸随烦恼,能令心扰动,所以于诸恶寻思及随烦恼止息其心,不令流散。
(7)最极寂静:由于失念的缘故,如前所说的各种不正寻思及随烦恼暂现行时,随所生起,能不忍受,立即除遣断灭。
(8)专注一趣: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于三摩地相续而住。
(9)等持:由于数修数习,数多修习,功夫纯熟,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无散乱转。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三上以系缘止,即以系心五处为缘,令心不散。所谓“系缘止”是系缚住攀缘的妄心于一处,使此妄心止息,而进入静止之境。
(1)系心顶上:因心昏沉多睡,所以将心息向上系。但若系之过久,则令人气浮,乍如风病,或似得通欲飞,不可常用。
(2)系心发际:此处发黑肉白,容易系住。或可产生白骨观。但若系之过久,则眼睛喜欢向上瞻,或见到黄赤等色,如花如云,种种相貌,令人情想颠倒,也不可常用。
(3)系心鼻柱:鼻是风门,觉知出息入息,念念不住,易悟无常之理,且易心静,能发禅定。
(4)系心脐间:脐是气海,亦名中宫。系心在脐,可使血液下降,能除众病,或时内见三十六物,发特胜等禅定。女众则不宜多系此处,易得血崩之患。
(5)系心地轮:此在最下(座处地下),血气随心之缘系而下降,则四大调和,亦能发不净观。
这五法中以鼻柱、脐间(丹田)、地轮为最稳当,但应认识机宜,若身觉得上浮,则应系缘于下,若觉得沉重时,则应系缘于上。总之,修习者于修习过程中,须细加体会,如有过患,应知对治之法。
上座坐禅之时,是由粗至细,由动入静;下座之时,是由细至粗,由动出静,上座下座都不可粗犷、卒暴,尤其下座,应该轻轻动身,安详而起,徐徐而行。若不如此,由于坐禅当中,心息寂静而住,气脉微细而行,如今下座过于顿促,令细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头痛,四肢僵硬,如得风劳一般,于下一坐中,会感到烦躁不安。
所以下座时,须注意一些事项:
1.放心异缘:坐禅已毕,欲下座时,应先舒放其心,转换所缘,即全心专注于下座的动作。
2.开口放气:继而开口吐出浊气,观想气从百脉随意而散。
3.摇动上身:然后微微起动身体,再轻轻摇动肩、膊及手、头、颈。
4.次动二足:上身动过后,再动二足,使其完全柔软不僵硬。
5.摩诸毛孔:以双手搓热,分别遍摩全身各部分的毛孔。
6.手掩两眼:摩手令暖,轻拭两眼,觉得舒适后,将手放下,然后张开眼睛。
7.热歇方出:坐禅时往往气血流通,全身温暖,热度增高,有时出汗,须待身热稍退,出汗稍敛,方可随意行动。
打坐并不是为了求神通、灵异,它只是修定的一种方便法门,最重要的还是要将禅定的工夫落实在生活上,而非走旁门左道。六祖惠能大师曾说:“何名坐禅?外于一切善境,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又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所以,中国禅宗以搬柴运水、出坡作务来修习禅定,藉事练心,找回自己本来的面目。因为“明心见性”才是禅定的最终目标。
三、慧学
(一)“慧”的意义
慧,梵语praj,音译般若,指洞悉真理的智慧,以其境界甚深如海,非世俗萤火小智所能比拟,所以通常直译为“般若”。一般宗教多重视信仰或慈悲的层面,唯有佛教重视理性,追求智慧。佛教认为拥有般若智慧,才能分辨邪正真伪,断除烦恼;拥有般若智慧,才能自度度人,究竟解脱。大乘菩萨以般若智慧作为六度的上首,所以能悲智双运,济世利人。三世诸佛都是因为证得无漏智慧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经云:“般若为诸佛之母。”
(二)修三慧的方法
般若智慧是如此的重要,我们应该如何修习呢?佛教将修慧分成三个阶段:
1.闻所成慧:由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法;或阅读佛典,从文义中生起信解所得的智慧。
2.思所成慧:以闻慧为基础,对法义深入思惟、观察,深刻体会佛法妙谛。要成就思所成慧,应按照佛陀所说的“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来简择、审度,才能正确体会佛陀说法的究竟意义。
3.修所成慧:依据闻、思二慧理解佛法后,依照法义,精勤修持与定心相应的观慧,叫修所成慧。再由此有漏的闻思修慧,引发得到能所不二的般若实相慧,才能离烦恼而得解脱。
参 三学的重要性
有关三学的次第,《瑜伽师地论》卷廿八说:“何缘三学如是次第?先于尸罗善清净故,便无忧悔;无忧悔故,欢喜安乐;由有乐故,心得正定;心得定故,能如实知,能如实见;如实知见,故能起厌,厌故离染;由离染故,便得解脱;得解脱故,证无所作究竟涅槃。如是最初修习净戒,渐次进趣,后证无作究竟涅槃。”
由此可知,三学次第相倚,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趣入解脱,是吾人学佛不可缺少的资粮,所以,在诸经论中多处提及三学,历代祖师大德也大力提倡此法门。例如:
《杂阿含经》:“三学具足者,是比丘正行。增上戒心慧,三法勤精进,勇猛坚固城,常守护诸根。”
《大方等大集经》:“所谓戒定慧,无上陀罗尼,能令三业净,一切人所爱。”
《海慧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诸佛正法护持者,身语心业皆清净,戒定慧净亦复然,得解脱智善清净。”
道安法师:“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禅定,三者智慧。斯之三者,至道之由户,泥洹之关要。戒乃断三恶之干将也,禅乃绝分散之利器也,慧乃济药病之妙医也。”
鸠摩罗什法师:“持戒能折伏烦恼,令其势微;禅定能遮烦恼,如石山断流;智慧能灭烦恼,毕竟无余。”
将三学的重要性归纳如下,引发大家的信心
1.适合人类特性:经中说人有追求梵行、忍耐勇猛、累积智慧等三项特性,是其余六道所不及,戒、定、慧三学与这三种特性相通,是我们进趣佛道的最佳门径。
2.息灭贪嗔痴:贪嗔痴是众生的三种根本烦恼,众生因为它们的存在而妄想颠倒,造业轮回,所以又称为“三毒”。勤修三学,守持戒律,可以养成勤俭、喜舍、慈悲、布施的习惯,就能对治悭贪的毛病。“嗔”念起时,要用“定”来对治,修习禅定能使我们心虑澄净,遇到逆境,就不会生起嗔心。善于运用般若智慧观照,就可以转烦恼为菩提。所以勤修戒定慧是熄灭贪嗔痴的良方。
3.经律论所诠:约三藏而言,经藏诠释定学,律藏诠释戒学,论藏诠释慧学,所以,修习戒定慧三学,在思想和生活上能实践佛陀的教法。
4.涵摄八正道:八正道是四圣谛的主要内容,其中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学,正见、正思属于慧学,正念、正定属于定学,正精进通于戒、定、慧三学。所以,依三学而行,是趣向解脱的正道。
5.符合六度行:大乘菩萨道以六波罗蜜为正行,其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正是戒学的主要纲目,禅定归于定学,般若属于慧学。因此,三学是自他兼利,同登彼岸的舟船。
总之,三学的次第合乎现代教育方法,是福慧双修、行解并重的根本功夫,我们应该勤加修行,以悟入佛之知见,获得圆满幸福的人生。
第四篇 止观双修
壹 止观的定义
定慧二学在佛法上往往相应不离,《北本大般涅槃经》说:惟有定慧等持,才能得无相涅槃。在修习的方便上,佛教常以“止观”来代替“定慧”,因而有“止观双修”、“定慧等持”的说法。
止观是什么意思呢?止,梵语amatha,音译为奢摩他、舍摩他,又作止寂、等观,意为止息一切妄念,心归于专注一境的状态。观,梵语vipayan,音译为毗钵舍那、毗婆舍那,意为开启正智,正确观照诸法,而断灭诸结烦恼。
《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说:“为三事故,修奢摩他。何等为三?一者不放逸故,二者庄严大智故,三者得自在故。复次,为三事故,修毗婆舍那。何等为三?一者为观生死恶果报故,二者为欲增长善根故,三者为破一切诸烦恼故。”
《成实论》卷十五则进一步解释:“止名定,观名慧。一切善法从修生者,此二者皆摄,及在散心闻思等慧,亦此中摄,以此二事能办道法。所以者何?止能遮结,观能断灭。”
贰 止和观的关系
由此看来,止观二者虽然并举为一词,就相对而言,止的意义偏向消极的防遮性,观则具有积极的建设性,必须二者并修,才能达到定慧一如,断惑证真的效果。
以上是就修证的效果而言,就修学的次第来说,如果修止无功,修观也不会成就。因此,经论中说到止观、定慧,总是止与定在前,观与慧在后。《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说:“如拔坚木,先以手动,后则易出,菩萨定慧亦复如是,先以定动,后以智拔。”一语道破止观或定慧之间的关系。
从佛教的譬喻中,可以看出止和观的关联性与止观双修的重要性。《成实论》卷十五载:止如捉草,观如镰刈;止如扫地,观如除粪;止如揩垢,观如水洗;止如水浸,观如火熟;止如镕金,观如造器;止如平地,观如下种;止如明镜止水,观如影现万象;止如平立,观如发箭;止如服腻,观如投药;止如铠杖庄严,观如御阵坏贼等。
参 止观双修的种类由于止观双修对于修习佛法是如此重要,所以诸经论中所说的法门,与止观都有著密切的关系,例如:
一、三十七道品与止观
二、七净(七种净德)与止观
三、八大人觉与止观
四、一心二门与止观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与佛本具同一心性,只因无明妄动而呈现生住异灭、迷悟染净之相。《大乘起信论》为了说明心的这种性质,遂将含摄诸法的众生心,分为“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以显其体用,称为一心二门,并将止观配于二门如下:
此外,中国佛教各宗派也以止观为修行的要道。
1.华严宗的五教止观:杜顺大师在《华严五教止观》中,依观门的深浅差别,阐示不同的止观法门,而终归于华严三昧门,也就是一乘圆教的事事无碍法界观。
(1)法有我无门:这是小乘的界分别观。行者观诸法皆由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和合而成,以破除我执,然而仍执众缘为实,为法有我无门。
(2)生即无生门:这是大乘始教的人法二空观,分为无生观与无相观两种。
a.无生观:观诸法无自性,皆由名相所生,此生并非实有,所以说无生。
b.无相观:观一切法皆空,连“无自性”这个法也空去。
(3)事理圆融门:这是大乘终教基于《大乘起信论》的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的止观法门。心真如门属理,心生灭门属事,理事如真空妙有的圆融无碍,所以能止观双运,悲智互导,离执有执空之二失。
(4)语观双绝门:这是顿教的止观门。言说观行,乃至无说、无观皆是法,若能超越分别思惟、言和无言,直观诸法实相,就是证得解脱。
(5)华严三昧门:这是一乘圆教的止观法门。观宇宙诸法互相缘起,重重无尽,同时顿现,一多相容,大小互入,一即万法,万法即一,融通周遍,不相妨碍。
2.天台宗的圆顿止观:是天台宗三种止观中的一种,以“四种三昧”和“十乘观法”为主要内容,是智者大师晚年在华顶开悟后所讲,最为圆满殊胜。
(1)四种三昧:三昧,梵语samdhi的音译。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是将心止于一处,不令散乱,保持安静的状态;达到这种状态就能生起正智慧而觉悟真理。藉著下述四种行法,可以正观实相,令心调直,称为三昧。
a.常坐三昧:依《文殊说般若经》、《文殊问般若经》所修的三昧,以九十日为一期,独居静室,结跏趺坐,舍除杂念,系缘法界,观一切法皆是佛法,专心称念一佛圣号。于期限内精进不懈,念念无间,则能破除业障,显发实相之理。因为仅修常坐一行,所以又称为一行三昧。
b.常行三昧:依《般舟三昧经》所修的三昧,所以又称为般舟三昧。以九十日为一期,在道场内,身常旋行绕佛,除了吃饭,余皆不可坐,口常诵阿弥陀佛圣号,意常念阿弥陀佛三十二相。如此精勤不懈,三昧成就时,能在定中见十方诸佛显现于前,所以又称佛立三昧。
c.半行半坐三昧:又可分为二种:
ㄅ、方等三昧:依《大方等陀罗尼经》所修的三昧,以七日为一期,在道场内诵持陀罗尼咒,旋行一百二十匝,一旋一匝,疾徐适中。旋咒已,却坐思惟,观实相之理,观毕复起旋咒,如此反覆实行。
ㄆ、法华三昧:依《法华经-妙音菩萨品》和〈妙庄严王本事品〉所修的三昧,以二十一日为一期,修行的方法包括礼拜、忏悔、绕佛、诵经、坐禅等。
d.非行非坐三昧:在《大般若经》称为“觉意三昧”,不拘期限,也不囿于行仪,在一切时中,一切事上,随意用观,念起即觉,意起即修三昧。
四种三昧中,前三种三昧属于实相的理观,有严格的方法施设,只有非行非坐三昧是事理双观的修行方法,而且没有行仪和日期上的规定限制,可尽形寿奉行,很适合现代忙碌的社会。
(2)十乘观法:是圆顿止观的十种正观法,如同车乘,能令行者从生死苦域趋于涅槃安乐之境,所以称为十乘观法。
a.观不思议境:观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一念,具足一切诸法,此观已超越思议分别,所以称为不思议境。
b.发真正菩提心:行者谛观不思议境未成功时,容易生起懈怠心,所以必须发起菩提心,立四弘誓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c.善巧安心止观:善巧运用止观法门,将心安住于法理之中。
d.破法遍:破除遍于一切诸法的执著心。
e.识通塞:又称为知得失。行者如果在破法遍中,仍然无法悟入无生之理时,就必须检讨得失,时时以契合实相观智为目的。
f.道品调适:又作修道品。行者虽知法门的通塞,却仍然无法进道时,就必须一一检讨三十七道品,选择其中适合自己资质能力者实行。
g.对治助开:又作助道对治。在实践时,如果遇到障道无法开启圆理时,必须藉助道来排开,例如以六度对治六蔽等。
h.知次住:行者易患“未得谓得”的通病,因而失去功德,所以了知自己修行的阶位是很重要的。
i.能安忍:指在顺逆境中,必须安忍不动,才能成就道业。
j.无法爱:又作离法爱。指破除对于非真正菩提的爱执,俾能契入中道,妙证无生法忍。
3.净土宗五念门中的作愿门与观察门:世亲菩萨的《净土论》指出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有五种修行法门,称为五念门,而昙鸾的《往生论》,将作愿门和观察门分别摄为止门和观门。
(1)作愿门:指心常作愿,如实修定,以止息散乱心,求生彼国,是为止门,其义有三:
a.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生彼国,此如来名号及国土名号能止息一切恶业。
b.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超越三界,若人生于彼国,自然止息身、口、意三恶业。
c.阿弥陀佛的正觉住持力,自然止息冀求声闻、辟支佛的心。
(2)观察门:以智慧正念观察三事,以观破昏暗的心,求生彼国,是为观门。
a.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严。
b.观察阿弥陀佛功德庄严。
c.观察彼诸菩萨功德庄严。
其他诸宗如法相宗的五重唯识观,三论宗的八不中道观,禅宗的打坐观心、提起疑情、参话头,乃至在日常生活中藉服务奉献来明心见性,密宗的身、口、意三密相应的修持等等,也都包含有止观的修行。
肆 结语
四禅八定只是世间有漏的禅定成就,学佛者还必须要深观诸法实相,获得般若智慧,才能趣向究竟解脱。在慧增上学中,闻慧与思慧都是在名言章句上做寻思深察而得的智慧;修慧并不只是依文言章句,而是更进一步与定心相应,在事项上深观法义所得的智慧,能断烦恼,得解脱。换句话说,惟有止观双运、定慧等持,才能引发无漏智慧,断惑证真。所以,诸经论对于止观法门皆多赞誉,例如《解深密经》:“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所有善法,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止)及毗钵舍那(观)之果。”说明了止观对于修行的重要性。《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二:“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止观不二,境智冥一。”进一步阐示惟有止观双修才能证得中道实相。
(文章转自光明佛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