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知识问答
佛学心语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十二划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6-09 06:35 点击 577 次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十二划

  
  超外道见、无色见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一第五章之二
  
  外道修行的最高境界,只能到达无色四定处。空处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名为四定处,即是无色四空天。超外道见、无色见,指背舍四空天,入如来自觉地,即是自觉圣智境界。
  
  超九地相,得法云地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一第八章
  
  修习菩萨行,按照达到的不同境界分为十个阶位,称为菩萨十地。这十个阶位是:一、欢喜地,欢喜发大心,立大愿修学无上佛道;二、无垢地,持戒清净,离一切污垢;三、发光地,当两眼微闭时,或是在黑夜里,会见到眼前出现光明景象,这是心光显现;四、焰慧地,心光明亮,智慧增盛;五、难胜地,修习世间法的人难以达到的境界;六、现前地,显现不思议变的种种奇妙景象,面对如此景象,善观察而不妄作分别;七、远行地,远离一切世间、出世间法的缚缠,离一切相,不住相生心,住于无相行;八、不动地,得无生法忍,即使身处狂风恶浪,也能心不动摇;九、善慧地,说法无碍,得自在力;十、法云地,入自觉圣智境界,显现常不思议殊胜景象。
  
  斯陀含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一相无相分第九
  
  斯陀含是梵文音译,意译一往来。往来,意思是未彻底脱离欲界烦恼,还会在欲界天和色界天中反复。须陀洹要经多次反复,斯陀含只须经一次反复,便可不退转,所以名为一往来。
  
  雄鸡后鸣之时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二十第五十六章之一
  
  前三阴尽时,比喻作雄鸡初鸣,预示将见曙光。到行阴尽,比喻作雄鸡后鸣,曙光初现。
  
  最上乘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比喻最高超的修行法。
  
  智识相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三第五章之二
  
  说智说识,是相对的。以声闻圆觉的眼光看,世间智不是智,而是识;以佛菩萨的眼光看,世间智和出世间智都不是智,而是识。
  
  筏喻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正信稀有分第六
  
  如来说法,随人们不同的根基,顺众生希望心,一步步把凡夫引入小乘,再从小乘引入大乘,在不同层次说的法,都未说到实处。《楞伽经》说:“诸修多罗悉随众生希望心故,为分别说显示其义,而非真实在于言说。如鹿渴想,诳惑群鹿,鹿于彼相计着水性,而彼无水。如是一切修多罗所说诸法,为令愚夫发欢喜故。非实圣智在于言说,是故当依于义,莫着言说。”修多罗,即经典。佛所说法,像是给修行人过河的筏。想达到无上大涅槃,要过一道又一道,过无数道的河。过了一道河,如果背着筏赶路便是天下的大傻瓜了。心取法相,住而不离,不正是背着筏赶路的傻瓜吗?
  
  唐僧宗泐、如[王*巳]注解:言筏喻者,论云:如欲渡川先应取筏,至彼岸已舍之而去。又智论引筏喻经云:汝等若解我筏喻法,是时善法宜应弃舍,况不善法!斯乃无所得之要术,俾不凝滞于物矣。
  
  释提桓因
  
  于禅宗七经出处:维摩诘经法供养品第十三第五十章
  
  即天帝释。
  
  释子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机缘品第七之六
  
  佛教出家人都跟释迦牟尼姓释迦,称释子。
  
  释迦文佛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付嘱品第十之六
  
  七佛名号,出自《长阿含经》。释迦文佛即释迦牟尼(公元前565—486年),出家前是古印度北部释迦族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29岁出家修道,35岁悟道说法,创立佛教,80岁灭度。佛的原意是觉悟,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人们称释迦牟尼为佛,被称为佛的人,即是大彻大悟、先觉先知的伟大的圣人,牟尼也是人们对最受尊敬的至仁至德至寂的人的尊称。
  
  释迦牟尼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牟尼,意为仁、忍、寂,有大仁,能大忍,能至寂,所以世人尊称成道后的悉达多为释迦牟尼。
  
  善恶无记三性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五第十四章
  
  世间一切法,分为善法、恶法,无记三类。非善非不善的法属于无记。到了无生佛地,观一切法性都是无记。
  
  善男子 善女人
  
  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善现起请分第二
  
  发心向佛的人,称为善男子、善女人。
  
  善知方便无所有觉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二第八章之一
  
  能正确了解所有方便法门所显示的境界,都是虚妄无实的幻觉,如同《金刚经》说的:“凡所有相,即是虚妄”。把所有幻相都看成无所有。
  
  普贤菩萨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普贤如何即幻离幻
  
  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是普行妙德的化身。
  
  普贤如来国土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二第五章之一
  
  普贤如来是善德的化身,普贤如来国土是善德之邦。在那里,人人行善,道德高尚。
  
  普眼菩萨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普眼如何是正方便
  
  圆觉法门观身心无体。世间、出世间,自身、他身,根识、尘境,一切清净。观行成就,顿见如来境界,是谓普眼。普见诸法清净,是大智普眼;普见众生成佛,是大悲普眼。此是悲智双运的普慧眼的化身。
  
  普觉菩萨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普觉如何寻师择法
  
  本末、粗细、浅深,普皆圆觉,称为普觉菩萨。诸修行者,前述诸过已离,四相又除。然于用意行心,仍余作止任灭之病,觉犹未普。于是,普觉菩萨替众生请问世尊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
  
  道眼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二第四章之三
  
  道眼的眼,不是肉眼,也不是开天目的那个天眼,而是心眼,是智慧。道眼是以菩提心观察事物的智慧。
  
  道信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付嘱品第十之六
  
  (公元580—651年)河南信阳人,俗家姓司马,从僧灿得衣法,先于吉州传法,后至湖北蕲州黄梅建立道场。传衣法与弘忍。
  
  禅
  
  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四第八章
  
  禅,泛指一切禅定。出世间上上禅,无所谓入禅出禅,认为空心死坐是禅病。妄想悉灭便是禅,心地无乱自性定。
  
  禅定
  
  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妙行品第五之二
  
  禅定是相当玄妙的法门,所以这一品标题“妙行”。不是修行达到较高层次的人,是难以理解其中奥妙的。有些人我像须弥山那么高的人,不做实践,却又对此横加议论,都不足为怪。最可怜有些修道之人,只因一念之差,误入歧途,空心死坐,不识自性,直至老死,还不知佛在何方。
  
  遍满法界
  
  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普眼如何是正方便
  
  佛经所说“法界”一词,要随语境分别理解。法者,其实无量。百法明门所说百法,是为了阐述诸法唯识而施设的一百种基本概念。界者,指对施设的名词规定的内涵范畴。对最根本的心意识,《阿含经》只施舍六心界,即眼识、耳、鼻、舌、身、意识。《舍利弗毗坛》施设七心界,在前六界加上意界。大乘唯识学在加阿赖耶识成为八识心王。阐述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施设地、水、火、风四大种是四界,加上空大种是五界,再加上识大种成为六界,再加上见大种成为七界。在读印度,早在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前就已经有了六根、六尘、六识为十八界之说。这些都是法界。后来的论师又有一真法界、真如法界之说。一真法界、真如法界是相对于妄识法界而建立的。一切有为的世间法都属于妄识法界,一切无为的出世间法都属于真如法界。妄识法界与真如法界都是人们内心世界的产物。此外,还有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法界,即是《楞伽经》所水的“无论如来出世不出世,法界常住”的本住法界。凡夫只能认识本住法界的表象,所以都是妄识法界。圣者才能认识本住法界的实相,圣者认识到的本住法界的实相,就是真如法界。
  

  遍满法界,就是无一遗漏、全部包含所有的法界。以眼根为例,人的眼根本来就有能见所有事物的功能,所以说眼根遍满法界,耳、鼻、舌、身、意根,亦复如是。六尘、四大,乃至人们总持的一切法门都遍满法界。


(文章转自中国佛教网之般若文海)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十二划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