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知识问答
佛学心语
楞严讲解84:不了解唯心无境,总认为有一种境界要去追求,就一直染污清净心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4-21 10:43 点击 427 次


点击链接同步视频讲解   https://mp.weixin.qq.com/s/h4S5silcVNATsnaV4oZRtQ


楞严经 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 07


(在此感恩辛苦为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49页,【己二显本叹德】这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众,是何等人物呢?  经文:【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讲义原文:【此显大比丘过去之本。佛子住持,至越诸尘累止,乃据本叹德。众皆内秘大心即菩萨之行,外现声闻(闻声修道证果之阿罗汉之身)。无漏大阿罗汉之名,虽同常途,下十二句所叹之德,实异二乘。今叹千二百五十五人,位位皆是不漏落于生死,故曰无漏。漏有三漏:谓欲漏(欲界烦恼),有漏(上二界烦恼),无明漏(三界无明)也。有此三漏生死之因,必漏落于三界,而受生死之果,今下句是大阿罗汉,则第三漏当并指界外无明。】


    法师讲解:「漏」就是烦恼的别名,无漏就是破除了烦恼、破除了无明、破除了爱和见的大阿罗汉,所以,皆是无漏大阿罗汉。【此显大比丘过去之本。】【佛子住持,至越诸尘累止,】这是指经文,先翻过来50页,看黑字体的,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毘尼,弘范三届,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就是这几句。好!翻回来。说:此显大比丘过去之本,「本」就是久远劫以来叫做本。意思是:今生今世示现阿罗汉;但其实久远劫来,都是诸佛、都是大菩萨,来辅助释迦世尊弘扬正法的。此显大比丘过去之本,「佛子住持」这一句经文,一直到「越诸尘累」为止,【乃据本叹德。】根据他们无量劫来,还有今生今世的示现,赞叹他们的德行。


    【众皆内秘大心(即菩萨)之行(heng四声),】也可以念xing(第一声平声)。这个内在隐藏着大心,大心就是大菩萨的心,也就是菩萨之行。【外现声闻(闻声】这个「声」就是闻佛的音声,闻佛的四谛法门的音声,修苦集灭道,断烦恼。所以,【修道证果之阿罗汉)之身。】原来久远劫来发菩萨的心肠,但是,今生今世示现为释迦世尊的弟子,所以,在座诸位法师或者是居士,都有可能是菩萨再来的,只是示现。【无漏大阿罗汉之名,虽同常途,】「常途」就是一般的解释。【下十二句所叹之德,实异二乘。】


    把笔拿起来,十二句,50页:佛子住持,编号一;善超诸有,第二句;能于国土,第三句;成就威仪,第四句;从佛转轮,第五句;妙堪遗嘱,第六句;严净毘尼,第七句;弘范三届,第八句;应身无量,第九句;度脱众生,第十句;拔济未来,第十一;越诸尘累,第十二。


    翻回来,虽同常途,下十二句所叹之德,实异二乘:实在是不同于二乘人,因为二乘人没有这个功夫。【今叹千二百五十五人,位位皆是不漏落于生死,】诸位!不漏落于生死,很容易,也很困难,如果你直接了当,就是不贪、不瞋、不痴,就这么直接了当,就是这样,没有任何的习气。我们一般人很难去克服那种心理的困扰,譬如说:在《阿含经》里面有一段对话,有一个居士,他的内心非常惶恐,他的恐惧感一直没有办法克服,他说:世尊!当我到矿野林下无人之处,心生恐惧!世尊!当我独自一个人在黑暗处,我也一直恐惧,莫名其妙的恐惧,我一直没有办法克服这种心灵的恐惧感。我请问世尊:应当如何来正思惟?佛陀说:应当念佛、念法、念僧。念佛,也就是念大般若智慧,无量的慈悲喜舍心的佛陀,求佛加被,同时也开采自己的般若智慧,这个叫做念佛,能克服恐惧感。常常思惟:我是凡夫,我以佛为模样,以佛为榜样。这样渐渐的思惟,把标准拉高,愿意像佛陀一样,恐惧感会慢慢的消失。二、要念法,法是诸法毕竟空,来去、生灭、增减,皆是幻,如是观照诸法皆空,慢慢就会得到无恐惧感,没有挂碍。念僧,僧都是大慈悲、大德、无漏,所以要念僧,也是内心要和合,看到出家众的大威德力,念僧,能够克服这个恐惧感。


    所以,在《阿含经》有一段话很重要:有一次,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对各位弟子这么说:诸位弟子!我们应当敬佛、敬法、敬僧;若不敬佛、敬法、敬僧,则无圣戒;若无圣戒,则无圣果,圣果者: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统统叫做圣果。意思就是说:一个修行人他最基本的条件,要懂得礼敬三宝,要敬佛、敬法、敬僧;若不敬佛、敬法、敬僧,则无圣戒。圣戒就是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叫做圣戒。因为一个持戒的人,当然就是懂得礼敬三宝了。不得圣戒,则无圣果,意思就是说:这个人不敬三宝,那么,后面就没有圣戒;没有圣戒,心就没有佛、没有法、没有僧,他怎么会持佛的净戒呢?那么,就更不用说要证初果阿罗汉、二果、三果、四果,这个都不可能!所以,礼敬三宝,这个是修学佛道一个基本,他没有这个作前导,后面就什么都不要谈!因此,我们要了解,佛、法、僧是值得我们赞叹的。为什么呢?位位皆是不漏落于生死,【故曰无漏。】


    【漏有三漏:】谓欲漏、有漏、无明漏。【谓欲漏(欲界烦恼),】其实,放眼看过去,尤其在我们这个末法的众生,打开电视、报章杂志,都是财色名食睡。在这里要附带说明的,《阿含经》只有讲正法跟像法,末法是后人推测出来的,佛经最多只有讲到像法。也就是说:佛灭度以后一千年,叫做正法;佛灭度以后一千年到二千年,叫做像法。在《阿含经》有一段对话,说:世尊!什么是法?正法欲灭的时候,什么是正法会灭亡的时刻到了?世尊回答,说:如果有人,有比丘依附于自己的上人,同时不顺从上人,也不供养上人,上人所说的法也听不进去,也忤逆自己的上人;同时也不离开他的上人。就是说:要依附,捣蛋、破坏,然后也不离开,此是法末时,这个就是法要灭亡的时刻到了!所以,诸比丘应当和合,不可以做破法的罪人。我们自己不修行没关系,我们退出来,让整个僧团和合。所以,这个欲漏,其实在目前就更多;讲到正法、像法、末法,其实,经典没有讲到末法,末法是后人推测出来的,因为《阿含经》只有讲正法和像法。


    那么,这个欲漏,也就是欲界的烦恼,这个欲界就是有男女的欲望,还有卡在种种的知见的欲望、财的欲望、男女的欲望、名的欲望、饮食的欲望、睡觉,种种的欲望。所以,财、色、名、食、睡,这个欲界的烦恼特别的重,特别的难断!【有漏(上二界烦恼),】也就是四禅、四空,上二界的烦恼。【无明漏】遍三界,统统叫做无明,所以叫做三界无明。这个无明当然也通界外无明;这个无明分界内的无明,还有界外的无明,叫做三界内的无明,还有三界外的无明,三界内的无明叫做见思惑;三界外的无明叫做尘沙惑和根本无明。所以,我们要了解,【(三界无明)也。】叫做无明漏,也是最可怕的,就是没有智慧,没有智慧,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自己做错了事情,自己不知道;自己无知,自己也不知道。【有此三漏生死之因,必漏落于三界,而受生死之果,】所以,这个是很可怕的!【今下句是大阿罗汉,则第三漏当并指界外无明。】也就是说:无明包括界内无明,还有界外无明,这个无明有三种:一、叫做见思无明;二、叫做尘沙无明;三、叫做根本无明,根本无明又叫做生相无明,动念就是无明,叫做生相。所以,「界外」后面加二个字更清楚:叫做「微细」无明。所以,则第三漏当并指界外微细无明。


    讲义原文:【正脉云:‘二乘无漏,方超三有(即三界);菩萨无漏,更越三空。’大阿罗汉,是前大比丘之果,亦含三义:曰应供、杀贼、无生。既曰大阿罗汉,三义亦与小乘不同,小乘应供,止于天上人间,大阿罗汉,则通世出世间;小乘杀贼,只断见思烦恼(界内烦恼)之贼,大阿罗汉则界外无明亦得分断;小乘无生,但出界内分段生死,大阿罹汉,则变易生死亦将垂尽。又小乘取证偏真,沈空滞寂,不肯回小向大,名定性阿罗汉,今大阿罗汉,迹虽同于二乘,本实在是菩萨,内秘外现,助扬佛道,故叹德皆约本叹。】


    法师讲解:《楞严正脉》这么说:(【正脉云:】)【「二乘无漏,方超三有】三有【(即三界);】为什么称为「有」呢?「有」,很简单,有无明、有烦恼、有生死、有爱、有见;知见的见,有贪、有瞋、有痴、有嫉妒、有烦恼、有攻击、有伤害、贪染,叫做有,动念,统统叫做有,所以叫做三有。所以,这个「有」就是有生死、有烦恼、有无明、有贪、有瞋、有痴,这个叫做有。【菩萨无漏,】无漏的。【更越三空。」】也就是我空、法空、空空。【大阿罗汉,是前大比丘之果,】所以,修行证得大阿罗汉,我们常常讲:阿罗汉,阿罗汉,是什么意思呢?【亦含三义:】【一、曰应供、】【二、【杀贼、】「贼」就是烦恼的别名。【三、无生。】就是一切法毕竟空,所谓生,只是因缘生;灭,只是因缘灭。所以,因缘生者,其实不生,因为当体即空;因缘灭者,其实不灭,也是虚幻的缘灭,不是有一种东西真正的灭。


    【既曰大阿罗汉,三义亦与小乘不同,小乘应供,止于天上人间,大阿罗汉,则通世出世间;】出世就是超三界了,世就是三界内;出世就是三界外。【小乘杀贼,只断见思烦恼(界内烦恼)之贼,大阿罗汉则界外无明亦得分断;】「亦得」就是也能够;「分断」就是渐渐的断尽生死。【小乘无生,但出界内分段生死,】分段的意思就是一段一段,像我们人投胎,活了八十岁又死亡,这一个段落;下辈子出生一匹马,从小马养到大马、到老马,就变成死马,又一个段落,这中间的过程很辛苦、很累,叫做一段一段,叫做分段生死。【大阿罗汉,则变易生死亦将垂尽。】什么叫做变易生死?变易生死就是对分段生死来说的,分段生死就是苦不堪言,人一投胎就有生老病死。这个变易生死不一样,这个变易生死完全是心境的转变,也就是外表好好的,譬如说:你的果报,在净土里面很庄严,但是,因为你破无明、断烦恼的......譬如说: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九品莲花为父母,这个就是变易生死,没有生死,但是,境界会转变。


    所以,我们在极乐世界的莲花境界,听经闻法,般若智慧愈来愈大,定力愈来愈深,莲花就愈大,所以,就是这样子。因此,你在这儿修学佛道,好好的听经闻法,到极乐世界,境界会更高,莲花会更大,你功不唐捐。是不是?所以,因此,唯心境界的提升,每一个念头的转变叫做变易......直接了当讲:就是智慧提升叫做变易,智慧一直提升......到最后,如如,万法一如,那么,连变易生死也没有,则变易生死亦将垂尽。所以,分段生死是有这个色身,一段一段,生老病死的苦;变易生死则是完全境界上的转变。


    【又小乘取证偏真,】「真」就是空,但破我空,叫做偏真,他一直修,诸法皆空,但是,只有破这个我执,所以叫做偏真,叫做【沉空滞寂,】沉就是沉迷在空性,哎呀!很安详,诸法皆空。滞寂,哎呀!这是寂灭的境界,停滞在那个境界,不肯回小向大,因为大乘要度众生啊,他自己悟得了这个真理,他没有度众生的心,【不肯回小向大,】不肯回小向大,就没有办法得大果,大菩提果。所以,【名定性阿罗汉,】定性阿罗汉就是难以改变了,固定的形式了,他就是这样子的根性,改变不了他,叫做定性,定性,定性阿罗汉就是难以改变。【今大阿罗汉,】不一样,【迹虽同于二乘,】这个「迹」跟「本」是出自《法华经》,「本」是指久远劫来;「迹」是指外形示现,看起来,也就是今生今世示现,现声闻身。所以,「迹」是对「本」讲的,简单讲,「本」就是久远劫;「迹」就是今生今世,今生今世就是这样示现的。所以,今生今世示现,虽同于二乘人,【本实在是菩萨,内秘外现,】内隐藏着菩萨行,外现声闻身。【助扬佛道,故叹德皆约本叹。】也就是要赞叹这些大阿罗汉,都是根据他久远劫来赞叹的。


    翻过来,50页,经文:【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


    讲义原文:   【此下十二句,叹实德迥异二乘,显然菩萨作略;此四句叹自利之德体。佛子,非指罗侯罗,乃指内秘外现,堪称佛子。即《法华经》所云:‘从佛口生,从法化生(故有子义),得佛法分,堪绍佛种’者。住持有二释:一、住法王家,持秘密藏;二、住首楞严三昧,持如实行修证,不变随缘,示入生死,不同定性;随缘不变,不染尘劳,不同凡夫。下三句即称性作用。善超者:不同二乘,断尽见思,灰身泯智,超出三界,不敢复入,如此虽超非善。今大阿罗汉,不舍尘劳,而作佛事,即诸有而超诸有(即三界二十五有),不为诸有生缘所缚,来去自由,谓之善超。能于国土(土应读度字音),成就威仪者,承上善超故能,非同寻常小圣,入灭尽定,形如稿木,心似死灰,尚无运用之能,那有威仪之事?今显住楞严大定,从体起用,故能于同居国土,尘劳之内,三业无亏,六尘不染,有威可畏,有仪可象,所谓即定而动,即动而定。此叹定德也。】


    法师讲解:【此下十二句,叹实德迥异二乘,】实德,意思就是说:这些大阿罗汉不是小人物,是有非常高的德行,完全不同于一般的二乘人,只求自己解脱。所以,【显然菩萨作略;】「作略」就是没有讲出来,语意可以看出来他是菩萨,只是「菩萨」二个字没有讲出来,所以,这个叫做作略。【此四句叹自利之德体。】


    【佛子,非指罗睺罗,乃指内秘外现,】内秘,诸位做一下注解,内秘菩萨乘,外现声闻身,这样就更清楚了!内在里面隐藏着菩萨的修行,外现声闻身,【堪称佛子。】这样子才够资格称为佛子。所以,称为佛子并不容易!【即《法华经》所云:「从佛口生,】为什么从佛口生呢?因为弘法利生要借重佛的口,所以,从佛口生,从佛口所演变,讲经出来的正法,叫做【从法化生(故有子义),】所以,我们为什么称为佛弟子,佛弟子?我们今天所听经闻法,全是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堪绍】「绍」就是继承,「绍」就是继续。【佛种」者。】「佛种」就是法身慧命。所以,为什么一直强调:要给众生信心,要给众生希望,不要断众生的法身慧命?就是绍隆佛种。


    【住持有二释:】【一、住法王家,】二、住首楞严三昧。什么叫做住法王家呢?也就是【持秘密藏;】这秘密藏就是通达如来的心性,叫做秘密藏,了悟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叫做秘密藏。如果一个人用意识心修行,则不住法王家,是住二乘人的家,意识心没有办法达到究竟的菩提;要舍识用根,才能通达如来的秘密藏,也就是如来的如来藏性。【二、住首楞严三昧,持如实行修证,不变随缘,示入生死,不同定性;】这个「不变」把它改成几个字,更能显现它的正法意义:不变,就是如如不动的心性,能随种种的因缘,这样子更清楚!所以,不变随缘,是古人方便说;但是,真实义是在显示不生不灭如来藏性。所以,不变如果变成说:如如不动的心性,能随种种的因缘,示现入于生死,为什么示入生死呢?因为大用之体不变,大用之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但是,可以示现在生死的因缘当中,来救众生。《华严经》讲:释迦牟尼佛已经八千往返娑婆世界,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来我们娑婆世界已经示现八千次了,我们还在这里醉生梦死,还没出三界!所以,这个不变随缘,示入生死,不同定性,「定性」后面加二个字,就是:声闻,不同于定性声闻,没有办法示入生死,他怕生死,能自利就不错了。所以,得少为足,没有办法契入大般涅磐。


    【随缘不变,】随种种的因缘,「不变」就改成而心性如如不动,也就是随种种因缘,但是,but,而心性如如不动。【不染尘劳,】禅宗有一句话:但莫染污,别无圣解。只要你看一切相,知道那个是缘起缘灭的、如梦幻泡影的、不实在的境界。所有的众生,都误认为有一个实在的外境让你追求;而佛陀悟到万法唯心,没有境界的,这个境界都是生灭无常,境界都是缘起缘灭的、空无自性、不实在的,你所谓染污,是因为不了解万法唯心,所以,你以为有一种境界可以追求,就染污了清净心。所以,一切众生,都把这个色身跟天地万物切割开来:我是我,外境是外境。而佛陀悟到:我们这个色身,其实是四大,也可以讲是七大所构成的;外面的境界,还是离不开地水火风空见识,所构成的。所以,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我们今天所影现出来的依报,其实是我们自己心所影现出来的,你有多少福报,就享受多少的福报;没有福报,追求来的就会是一种灾难。因为我们不了解唯心无境,我们总认为有一种境界,所以,拼了老命要去追求,就一直染污、一直重复,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所以,不染尘劳,那就【不同凡夫。】因为凡夫染欲太重了,染欲太重!


    就举个例子吧,我看到了这个Discovery频道,或者国家地理频道,它演了这个美国监狱,女监狱,进去女监狱里面的,都是贩卖枪支、贩卖毒品,再来就是斗殴、吸毒,被抓进去。那典狱长讲,说:十个吸毒犯放出去,有五个会回来,因为没有办法克制那个毒品,完全没有办法!那毒瘾一发作的时候,叫做万虫钻洞,痛苦不堪,没有办法承受的痛!典狱长说:我们很怜愍她,可是,她们造成社会的动荡,也应该负责,但是,我们在对她们要求,为她们所做的负责,就是抓来关啊;但是,没有办法,改变不了那个毒品。抓进去的时候,她们毒瘾发作,像疯子一样,他把她关在一个铁笼里面,美国的女囚犯,发作的时候一直叫,那个铁笼一点点而已,大概二个......我的手掌这样打开来,还不到二个,一点点,全部像关狗一样的,她就一直在里面发作、发疯,关起来,不给你毒品。有的人抓去关以前就怀孕,基于人道,一样把她接生。但是,在里面关的这女囚犯,没有监护权,一生出来,她抱着女儿一直哭,我看了这一幕,很辛酸,她知道说:我吸毒,需要付出去的代价,这是我应该得的果报!她很认命,但是,刚出生的女儿实在很不舍,那个监狱的人,法院、法官就判:她的祖父祖母或者是外祖父、外祖母都有监护权,看谁要这个孩子?她这个女囚犯就是不能有监护权,她抱着那个女儿痛哭。典狱长派警察要去抱她的女儿的时候,她抱着女儿一直哭......没有办法,她吸毒啊!还好那个小baby还满健康的,这一点是满安慰的,可是,就是没有监护权。母女要分开来那种切割,那个很辛苦的!所以,不要讲财色名食睡,就一个母子之情、母女之情,都没有办法,没有办法!


    所以,那时候我已经学佛了,我回台北的时候,高中的同学来找我,他念台大的,我见到他就说:喔!老同学!你难得,好久我们都没有见面!那时候已经大四了。我说:那你最近有什么烦恼吗?他说:唉!我没有学佛,我木讷,生性木讷,没有办法,这个女朋友交了二、三年了,也不会讲话!我就跟他讲:佛教讲的不染尘劳,你应该放下!他说:没有办法啦!因为我头脑特别好,他就问说:我们交了二、三年了,我不像你准备要出家,我是做在家。他也不是居士,佛法也不通。我就说:你念台大,头脑那么好!他说:我就木讷,不会表达啊!我说:这么简单不会表达?为什么不会表达呢?我对佛都很会讲话呢!对佛,我很会讲话(师双手合十);对女朋友,太简单了!我说:那你们交往几年?他说:三年!三年,出去有没有牵牵手啊?他说:很少!我都静静的。我说:你们在做什么?他说:你教我几句,看我应该怎么讲?你是诸葛孔明嘛!我说:这个简单!去的时候,你就告诉她,晚上再见面,碰到她,第一句话就告诉她:(未完)


楞严经 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 08


(在此感恩辛苦为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我说:这个简单!去的时候,你就告诉她,晚上再见面,碰到她,第一句话就告诉她:当我第一次看到你的时候,我就注定今生今世要照顾你!会不会?他说:啊!这样会不会太肉麻?我说:哄一哄嘛!你不是叫我教你吗?我是决定要出家的,但是,我头脑比你好,教你去讲一讲。结果就去了,去了回来很高兴;但是,也不太高兴。我说:奇怪!你这个表情很难形容,一下高兴,一下子又矛盾。你有没有讲啊?他说:我女朋友很高兴!那你为什么现在心情不好?她(指他女朋友)说:是哪一个高人指点你?我说:你怎么回答?他说:我(对女朋友)说:不是高人,是矮人!(众笑)我说:喔!我这么好意,你这样重色轻友,你出卖我!他说:不要讲这么多啦,再来我们要见面,那怎么办?我说:你都没有台词喔?不会呢!不晓得要讲什么呢?我说:见面就告诉她,说:纵然这个是一个陷阱,我也很乐意跳下去!他说:喔!纵然这是一种痛苦,我也乐意承担;就是火坑,我也勇往直前!他说:这么长啊?你不是叫我要给你台词吗?你就是要懂一些台词!喔!这太长了,背不起来!我说:背不起来,我写给你!纵然怎么样......(师拟为同学写“台词”)去了很高兴,就回来了,这一次成功了,她(指女朋友)说:一定又是那个矮人讲的,你的程度讲不出这种话!(众笑)他说:好厉害喔!喂!林同学!看看能不能不要用讲话的?我说:那你们平常出去走一走,去做什么呢?他说:就去看看电影啊,有时候去水果店吃吃果汁;不过,那个是有钱的时候,我爸爸、妈妈没有给我很多钱!我说:没有钱,你怎么办?我们都是买二瓶汽水,那种拉环的,啵!二瓶。我说:这很简单,这一次不用讲话,我教你,你把那个拉环;晚上去买二瓶拉环的时候,拉起来的时候,啵!告诉她;把她的手指牵起来,那个拉环套上去,告诉她说:将来如果我有钱,我买一个相同这么大的钻戒送给你!他说:喔!这样不会太大吗?(众又笑)我说:就哄一哄嘛,我也不可能买这么大颗的给女朋友,更何况是你?就哄一哄嘛!你说不要讲话,这个是最好了!对不对?后来真的结婚了,造业啊!(众大笑)真的结婚了,哄上了!


    这个叫做尘劳,尘劳。但是,我们修行人,如果你出家,那就好好修行;如果你是在家居士,我们也尽量的,懂得离一切相,即名诸佛的道理。所以,不染尘劳,以目前今天这个世间来讲,我认为很难!要像在座诸位居士坐在这边儿,已经很了不起了!不去KTV、MTV;不去唱歌、跳舞、春天呐喊;不在家看电视,跑来这里听经闻法,你们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那个统统是尘劳啊!


    【下三句即称性作用。】称性就是依本体起作用。【善超者:不同二乘,断尽见思,灰身泯智,】灰身泯智就是把这个色身灭掉,不做利他之事。所谓灰身泯智,也就是舍掉这个果报身,没有这个果报身,当然就没智慧了。意思就是:「泯智」就是智慧不作用,不起作用的智慧,本来可以起智慧的作用,来救度众生;可是,他不干,一直想:我要超出三界,世间太苦了!【超出三界,不敢复入,如此虽超非善。】如此虽然超这个三界,但是,不善。【今大阿罗汉,不舍尘劳,而作佛事,即诸有而超诸有(即三界二十五有),】


    (《楞严经表解》)  诸位!翻开《表解》第一四页,三界诸有,下边,三界诸有,如果讲三有,就是欲有、色有、无色有。如果讲九有,就是五趣杂居地,这是欲界;色界有四有: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这是色界四有;无色有:就是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简称非非想处,这个无色界有四有。所以,欲界是一,色界有四,无色界有四,加起来,一、四、四就是九,也就是九有。如果讲到二十五有,就更细的分了,欲界就分四洲,也就是: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南赡部洲、北俱卢洲,就是四个地方;四恶趣: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欲天,那么,就是我们上去的六欲界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兜率陀天等等,这个六欲天,后边会讲到。这个加起来,四加四加六,也就是四洲、四恶趣,然后,六欲天,四、四、六就是十四,也就是十四有。色界——离生喜乐地——分为梵天——就是一有;再来就是四有: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四有;在舍念清净地又分——无想天,还有五那含天,五那含就是五阿那含,称为二有。所以,色界变成一加四加二,就是七;无色有称为四有。所以,二十五有,就是欲界十四有,色界七有,无色界四有,加起来二十五有。


    好,翻回来(《讲义》),至少我们有一个概念。今大阿罗汉,不舍尘劳,而作佛事,即诸有而超诸有(即三界二十五有),【不为诸有生缘所缚,】生缘就是因缘生种种的诸缘,我们就是不知道众相本空的道理,缘生的东西,我们误为是实在的,所以,拼了老命造业,造作烦恼,所以,就一直束缚住。当我们落实到真正的修行,我们虽然知道种种的道理,但是,我们那个无明冲动力,仍然是难调难伏,我们没有办法来去自由,没有办法!所以,这个越诸有,超越诸有很不容易的!不为诸有生缘所缚,【来去自由,谓之善超。】


    【能于国土(土应读度字音),成就威仪者,承上善超故能,非同寻常小圣,】一般,小圣就是二乘人,【入灭尽定,形如槁木,】槁木就是草木枯干,枯干,枯了,或者是干了,叫做槁木,也可以叫做禾谷的干茎,禾谷就是五谷,禾谷的干茎叫做槁木。这个槁木死灰是比喻没有生气,语出《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所以是出自于《庄子.齐物论》。形如槁木,也就是没有生气,入灭尽定,起不了作用。【心似死灰,尚无运用之能,那有威仪之事?】


    【今显住楞严大定,从体起用,故能于同居国土,尘劳之内,三业无亏,六尘不染,】所谓三业无亏是什么?什么是佛?也就是戒、定、慧具足;也就是身、口、意完全清净,叫做三业无亏。六尘不染,就是一点烦恼都不会。所以,大家应当降伏自我。【有威可畏,】「畏」就是敬服。【有仪可象,】这个「象」就是效法,模仿;「仪」就是仪表。有威仪看得到,可以效法的,因此叫做有威可畏,有威可以敬服,就是很有威德,又很有威仪。因此,我们出家众,或者是居士,都要时时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身口意、自己的言谈,千万不要伤害众生。【所谓即定而动,即动而定。】定就是体,动就是用,其实就是即体而用,即用而体,体用一如。因此,住楞严大定,就是明心见性的定,二六时中,没有一个时刻不在定。


    所以,禅宗有一句话,说:若人明心见性,诃佛骂祖亦是功德!就是:你是一个大悟的人,诃佛骂祖;诃佛,譬如说劈佛像,拿下去烧;当然我们凡夫不能做这种事,这个是比喻。说:大彻大悟、大悟之人,诃佛骂祖亦是功德;不悟之人,礼佛、拜佛亦是罪恶。何以故?起心动念故,看你是动什么念?看你是在动什么念头的?为什么大悟之人诃佛骂祖亦是功德?因为他明心见性,他的心跟佛一样了,诃佛骂祖只是显现一个表相,让你降伏众生方便的,他的心跟佛是一样的。所以,你看大悟的人在生气,你不要以为他在生气,他的内心是没有恨的,他为了降伏众生,不得不做这种举动,没有办法,因为面对的是凡夫,境界不够,他只有用这种方式呵叱他,叫诃佛骂祖,对不对?也是功德。不悟之人,在佛前礼佛、拜佛,都是妄想,亦是罪过。有的人讲说:师父!那这样讲,我们干脆就不要拜佛了,因为拜佛的时候,妄想很多了!不!这是禅宗给人家勉励的一句话,知道吗?他是勉励人家,意思就是说:你要注意你的起心动念,不是叫你不要拜佛。你说:哎呀!我妄想很多,不要拜佛!那不更糟糕吗?因此,自古以来,都把明心见性列位头等重要的任务,因为那是树的根啊!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如果不了解佛心,修法无益,因为没有办法回归不生不灭的心性,所以,看你站在哪一个角度在讲的?


    底下,所谓即定而动,即动而定,【此叹定德也。】 


    经文:【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毘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把笔拿起来,从佛转轮,妙堪遗嘱,这个是赞叹慧德,智慧的慧;严净毘尼,弘范三界,这是赞叹戒德,持戒的戒;应身无量,度脱众生,这是赞叹慈德,慈悲的慈,慈德,慈者与乐,悲者拔苦;拔济未来,越诸尘累,这是赞叹悲德。


    讲义原文:【此八句,叹利他之德用。从佛转轮者:非徒随从佛之左右,执持巾瓶,乃是依从佛之轨辙,助转法錀也。法以轮称者,谓轮有摧碾之功,喻佛法能摧碾众生粗细烦恼;又轮有运载之义,喻佛法能运载众生,速出昏衢,直登觉地。妙堪遗嘱者:以智慧深妙,能代转法錀,助扬佛化,故堪受如来遗命,嘱累宏法利生事业,非若趣寂声闻,智悲并劣,如世老人,不堪遗嘱:此叹慧德也。】


    法师讲解:51页,【此八句,叹利他之德用。从佛转轮者:非徒随从佛之左右,】徒就是:不只是在佛佗的左右而已,在佛佗的左右,【执持巾瓶,乃是依从佛之轨辙(彻音),】这个也念辙zhe(第二声折音),「辙」就是车轮辗过的痕迹,这个「辗」就是左边一个车,右边一个发展的展、展览的展,叫做辗过。为什么师父要这样子讲呢?因为我们上人说:在南普陀佛学院,说:当你弘法利生,讲经说法,就要把底下当作小学生来教,所以,包括字都要讲得很清楚!诸位!不相信,我们叫你写:辗过,车轮碾过的痕迹,我告诉你:一百个人里面,至少有三十个人写不出来,真的喔!所以,要稍微解释一下,车轮碾过的痕迹。是依从佛的轨辙、轨则,【助转法轮也。法以轮称者,】法为什么用轮子来称呼呢?法轮、法轮呢?【谓轮有摧碾之功,】这个「碾」就是压、磨,碾过、压下去、压,磨就是达磨的磨,一个麻,底下再一个石头的石。压磨,这个「压」一定要有一个土部,厌离的厌,底下加一个土,压磨之功,也就是轮有摧碾之功。【喻佛法能摧碾众生粗细烦恼;】我们今生今世没有学佛啊,诸位!我们会很惨!单单我们这个个性,就很难改变过来!


    不讲别人,就讲我自己,我今生今世要是没有学佛、听经闻法,不来出家,我这种个性也会很惨!再来,没有智慧,就不知道怎么过日子了。每天就是打妄想,像我昨天看那个旅游频道,介绍这个杜拜的帆船饭店,哇!帆船饭店!他十年前拍的,喔!那个豪华......真是称为七星级,像棕榈岛这样子,人工的,喔!好大好大!然后,帆船饭店一直建起来,里面比皇宫还豪华,我看到那个摄影出来的帆船饭店,很惊人!连吃饭都要对位子,旁边一个鱼缸,好大,那个鱼看他;然后,进去的时候,那个大理石实在是没办法形容,那一种从上面看,一格一格的,像万花筒一样的,七星级的,这个都不会引起我注意;住一个晚上多少钱呢?最少,一千块美金!最烂的房间,一千块美金就是台币三万二千块,如果我住八个小时,进去、回来八个小时,花三万二千,也就是一个小时四千块,一个小时三千六百秒,六十乘以六十,三千六百,答答(形容秒针走动的声音)!一块钱(就过去了)......蹲个厕所五分钟,六十乘以五,三百!我的天啊!这样晚上怎么睡得着呢?得了一种病,叫做富贵焦虑症,后期,这种饭店怎么睡得着?这个不贵,说那里面最高贵的,一个晚上有上百万的、有五十万的,都是什么?都是那些影星啦,大牌的,像麦克杰克森,或者总统,还派保镖,去的时候到那边,劳斯莱斯就开车来接!我一边看:唉!我不出家也是差不多这样,每天就想去帆船饭店住一个晚上、住一宿,它的感觉怎么样?看,就是一片大海啊!


    所以说:没有学佛是真的很辛苦的!学佛以后发现:这个色身迟早要死的啊!是不是?所以,我喜欢看这个旅游频道,就是说去巴西、去澳大利亚、去意大利,看看他们的生活,还有看那个电视里面,「世界第一等」,全世界都跑遍了,喔!原来如此!差不多啦,几乎都这样子。所以,粗烦恼、细烦恼,我们会不断的,没有办法间断的。【又轮有运载之义,】从这边生死的烦恼,运载到解脱的彼岸。【喻佛法能运载众生,速出昏衢,】这个「衢」就是叉路,【直登觉地。】


    【妙堪遗嘱者:以智慧深妙,能代转法轮,助扬佛化,故堪受如来遗命,嘱累宏法利生事业,非若】就是不像,【趣寂声闻,】一心只想趣寂之声闻人,非若趣寂声闻,就是不像一心只想趣于寂灭的声闻人,【智悲并劣,如世老人,不堪遗嘱:此叹慧德也。】因此,我们要发菩提心,要把正法传出去,不能说我们自己听到正法,我们就把它起私心,不告诉别人,不可以的!有钱出钱,有力的出力,我们一定要作为佛陀法身慧命的推广的摇篮。因此大家发大心,还有《愣严经》,也感谢大家发大心,我们已经在大家的发大心当中流通出去,很多人都收到了这个法宝,感动莫名,有打电话来、e-mail来、写信来,都来感谢!


    讲义原文:【严净毗尼者:毗尼戒律之总名,此云善治。严以治身口,净以治心意,严谓严紧,非但大戒当持,即小戒亦不得犯,如一星之火,能燎须弥之山;净谓清净,不仅诸恶能断,若有能断之心未忘,不足称净,必须断性亦无,方为净心,此则于事戒则严,于道戒则净也。又严则止诸恶,即摄律仪戒;净则作众善,即摄善法戒。弘范三界者:弘大也,范乃师范。涅槃经云:‘戒是汝等大师。’又持戒清净,自行化他,能为三界人天之大师,即饶益有情戒。三聚无亏,三学具足:此叹戒德也。】


    法师讲解:【严净毘尼者:毘尼戒律之总名,此云善治。】也就是善于对治,叫做善治,善于对治恶业。【严以治身口,净以治心意,】身口意严紧,【严谓严紧,非但大戒当持,即小戒亦不得犯,如一星之火,能燎须弥之山;】「燎」就是烧。诸位!要持这个戒很不容易的,严以治身口,身三、口四的恶业;净以治心意,要有般若的智慧。严谓之严紧,非但大戒当持,就是小戒也不得犯,如一星之火,能燎须弥之山。【净谓清净,不仅诸恶能断,若有能断之心未忘,】认为:我还是持戒,我是持戒人!那么,【不足称净,】因此,《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也是告诉我们:能持所持毕竟空寂,是名持戒之人。所以,【必须断性亦无,】也不能着一个:我在持戒。【方为净心,此则于事戒则严,于道戒则净也。】道戒就是心戒,说道本无形,般若心即是,也就是说:我们要有大智慧,道戒则净。


    【又严则止诸恶,即摄律仪戒;净则作众善,即摄善法戒。】摄律仪戒,编号A;摄善法戒,编号B。摄律仪就是自利,净则作众善、摄律仪戒,也就是利他、自利统统具足。其实,摄律仪、摄善法,二个就是自利,还利他,譬如说:我不杀生,当然就等于救众生嘛!所以,它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打成两段。诸位!这个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持戒还得看时间、空间,我问你一个问题,看看你有没有智慧回答?诸位要冷静,我现在问,湖南现在闹鼠患,出动了二十亿只,我看新闻报导的,有二十亿只,假设说。那么,最近这个地方下大雨,这个二十亿只的老鼠会传开来,他们都用毒饵、毒药毒死老鼠。诸位!这个事情如果发生在你家,你家开门或者是厨房,全部都是老鼠,你杀还是不杀?不杀,会传染病;要杀,犯佛戒,诸位!你怎么办?杀,犯佛戒了。我的意思就是说:某些时间、空间所发生的事情,真的很困难;说:依佛的戒律是不能杀;但是,碰到这样子的时候,你怎么办?杀或者是不杀?真的很困难!


    好,在座诸位!你这样讲还不够亲切,譬如说:你们乡下有一块田地,种了很多水果,结果快采收的时候,来一堆惹人厌的猴子,哇!那个猕猴来的时候,一批,就把水果全部都摘下来,破坏农作物、破坏水果。诸位!你是以慈悲心让它吃,供养那一些猴子、猕猴,反正它也是众生啰!可是,那一些水果是你很辛苦种的,你这一季是靠这些水果,全家都是靠这些水果而过活的,你的儿子、女儿的注册费,统统在这水果里面喔!那你怎么办?你针对这些猴子怎么办?真的!因为猕猴是台湾列为保育类动物,我们去爬那个柴山还是寿山,柴山,喔!很多的猴子,那报纸登的,说:山下的龙泉寺拜水果......像我们这个水果,猴子一来,什么香蕉、苹果、水蜜桃,一颗都不剩!一颗咬,一颗放在这边,猴子很聪明的,一颗还放这边,然后,走起路来,还一跳一跳的,吃了半颗就丢掉......佛桌上去拉大便,也不管佛是什么!现在请问你了:如果我们文殊讲堂大殿里,来了一群猕猴,你是要跟它灌顶、洒大悲咒水?还是要赶它走呢?还是要水果让它糟蹋呢?因此,我们要了解,持戒站在自己的角度很容易说:可以的;但是站在某一种时间、空间的角度,很难!是不是?很难!该怎么做,不是我讲了算,你们自己做决定。是不是?所以,持佛的净戒,自己持很容易;但是,你碰到那一种特殊状况的时候,却很困难做决定!


    【弘范三界者:弘大也,范乃师范。】【涅磐经云:「戒是汝等大师。」又持戒清净,自行化他,能为三界人天之大师,即饶益有情戒。】编号C。其实,这三个是一体三面的,摄律仪戒,也就是防止造恶;摄善法戒就是利益做善;饶益有情就是三学具足。也就是三聚无亏,包括利他,饶益就是利益众生,因为是自行化他,不但持戒清净,又自行化他,能为三界人天之大师,也就是饶益有情,饶益就是宽恕的意思。所以,师父曾经讲,仇恨跟宽恕,你一定要选择宽恕,宽恕可以带我们去天堂;宽恕可以带这个佛弟子去极乐净土;仇恨只会堕入三恶道,千万不要恨众生。


    《阿含经》有一段,说演艺人员向佛请示,就是唱歌、跳舞,这个叫做演艺人员;杂耍,搞一些特技,来娱乐于大家。他依附于外道,外道告诉他,说:做为演艺人员的人,下辈子可以生天堂,因为你取悦于一切众生,让众生快乐,那么,你自己就会上天堂!因此,这些演艺人员都很卖力的表演。可是,其中一个比较有智慧,就去问佛陀,说:我先去问一下世尊,说看看做这个演艺人员,是不是外道所讲的,唱歌、跳舞取悦于人,下辈子,死了以后,可以投胎到天堂做天人,我去问一下佛陀。他就来到祇园精舍,跟佛陀下跪顶礼,顶礼世尊以后,旁边一边坐,说:世尊,我听某某大师;也就是外道的,说我们演艺人员,唱歌、跳舞取悦于人,死后可以生天,因为让众生高兴嘛!佛陀,您的教化是如何?我们愿意听听世尊您的看法。


    世尊说:譬如有一个人,被绳子捆住,他(佛)说:于汝意云何?能解脱吗?他说:不行!世尊说:每隔一段时间,拿一些水,这一条绳子再把它浇湿,让它更湿,湿就更怎么样?不容易怎么样?不容易断,愈湿就愈不容易断,知道吗?绳子愈干燥的时候,愈容易断。知不知道?每隔一段时间,就把这个绳子淋湿,每隔一段时间,就把这一条绳子又淋湿,它会捆得愈来愈紧。世尊说:生天要有正念,要行十善,不是靠唱歌、跳舞取悦别人,就可以生天的,那是只会让众生愈迷茫。众生本来就是无明啊,再贪着于五欲六尘的外境,唱歌、跳舞取悦于众生,是不能上天堂的。上天堂有上天堂的因,要有正念,要无贪、无瞋、无痴,要修十善,这才是上天堂的因。这个演艺人员恍然大悟:喔!世尊说的才对!唱歌、跳舞,只能让世间人愈捆绑愈紧而已,愈贪着于五欲六尘,是不得解脱的!讲得太好了!世尊实在是很会比喻,一条绳子捆起来,一直浇水,这绳子就不会干燥,就会愈来愈紧......捆死了!意思就是:众生愈来愈贪着五欲六尘,摆脱不了的!所以,【三聚无亏,三学具足:此叹戒德也。】


    讲义原文:【应身无量,度脱众生四句,正明上之三学,不唯自度,实欲普度众生。以众生机多类广,其数无量,若欲度脱,应机示现之身,亦当无量。如观音菩萨,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随类现身,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应以何法得度,即说何法,普度众生,同出爱河,诞登彼岸;即大菩萨,普现色身三味,一身不分而普现,万机咸应以无遗,无作妙力,自在成就。此叹慈德也。】


    法师讲解:好!51页,倒数第三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四句,正明上之三学,不唯自度,】不只是自度。【实欲普度众生。(未完)





(文章转自  梵音视频  2019-06-02)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楞严讲解84:不了解唯心无境,总认为有一种境界要去追求,就一直染污清净心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