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知识问答
佛学心语
楞严经讲解150:一切众生都是心影现出来的,皆是自心中物,还有什么好分别的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5-15 15:19 点击 663 次


点击链接同步视频讲解:https://mp.weixin.qq.com/s/bBvUsdockXLQQg5qyK6GHw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楞严经  十番显见 44


(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因为一切外物皆是自己的心所变现的,实非外法,然众生以无明覆盖,而迷自心所变现之万境为外物,并执此等境界为心外实有,不了唯心所现。所以,证悟佛果就是内、外平等的,没有内跟没有外,你只要迷己的内心,而认外物为实在的,如果你迷惑了这个缘起的四大,误认为自己,误认为有一个实在的我相、外在的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假相,那就坏了!


    [失于本心]:本来内外一切境界,皆是本识如梦所现,现因计境为心外之物,心外实有,于是本来是一心,无有内外之如幻万法,就法尔变成有内外之区隔;内外之区隔一成,于是乎广大无量之本心,便被拘囿(yòu)于渺小、极有限之五蕴身中,因而无碍无量之本心于焉丧失其力用,是故非失似失。[为物所转]:[转],操纵,影响、驱使。因为迷失了本心,所以便为自心所现的外物操纵,实是喧宾夺主。[故于是中,观大观小]:[是中],一切自心所现之万物中。[观大观小],看到有大、有小,亦即分别其大小,乃至高、下、美、丑等,善恶、是非。[大小]为总称一切分别。此即是言,既然一切法皆是自藏识所现,自己的阿赖耶识所现。即皆是自心中物,还有什么好分别的呢?愚者更于其中分别大小、美丑、妍媸(chī丑),而生好恶、爱憎,正如经中所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若能转物,则同如来]:第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你不被物转,这个就是禅宗讲的:但莫污染,别无圣解。只要你不被万物所污染,意思就是:什么现在你心中的相,你都能如如不动,若能转物,则同如来,那么,就跟佛一样了。[转],回转。若能回转一切自心所现之物,还为己体;意思就是:自己心体所影现的。亦即还归其本来面目,亦即见诸法实相。诸法实相者,一切万法皆为自心所现,外法实不可得,因为皆是阿赖耶的见相二分所变现故。若能如是回转观照,则其智觉同于如来。


    [不动道场]:[不动],即不生不灭。[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毛端],毛发的尖端,为正报之最小者。[十方国土],为依报之最大者。菩萨证得圆通自在以后,一切无碍,甚至可以把十方世界的诸佛国土,放在他的一个毛端里面,而不觉得迫促。诸位!他这个解释是从《华严经》的思想,这是佛的事事无碍法界的功夫;但是,一般所能理解的,这一毛其实就是一念之间的般若智慧,这样来会通,会通到理,你才有办法去理解。十方世界的国土,把它放在一毛端,而不觉得迫促,你讲这个,一切众生没有办法理解这个事事无碍法界的。你只要说:一毛端,无量诸佛国土,在一念的般若智慧里面显现出来,这个可以理解的;华严的事事无碍法界,一般人没办法了解。这表示华严思想[依正无碍]及[广狭无碍]。[广]就是广大;[狭]就是狭小。因为一切依正、广狭,本即自心所现,今菩萨证此实相,虽说是现大神通,其实只是还它诸法一个本来面目(本性)而已。


    义贯:佛言:[一切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即[迷己]心所变现之境,以[为]是心外实有之[物],不了唯心,所以,不了唯心,你只要了解唯心,注意你的起心动念,要自己生死,你就继续起无明;不生死,无明就放下。因而[失于本心],进而[为]自心所现[物所转,故于是]本心[中]物,妄自[观大、观小]起妄分别。一切修行人[若能]回[转]一切自心现[物]还为己体,还为己体就是自他不二的意思,禅无内外,自他不二,就见性了!一切众生都是心影现出来的,所以,要对待一切众生慈悲,不是故意要慈悲,而是本体本来就是平等,没有资格妄自尊大,认为自己比别人尊贵,别人就是下贱。


    在座诸位!一个真正修行人,看到那个弱势团体、残障的人,要更加的关怀、更加的慈悲,人家坐轮椅来了,我们要好好的帮助;如果有年纪大了,撑着拐杖来,我们要尽量的帮忙。所以,对于弱势团体、残障,我们更应该有一分关怀跟慈悲,因为那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所以,一切修行人[若能]回[转]一切自心现[物]还为己体,见其实相,复其本性,[则]其智觉便[同]于[如来],如是便速能证得[身心]皆[圆]满光[明],得法性生身,成就自受用身[不动]不坏[道场],自受无量清净法乐;更能起而作大神变,能[于]自身之[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种种自在无碍神变,利乐有情。


    诠论:这里两段经文,同是讲一心所现之力用,第一段为讲众生于一心所现,妄起分别之有限力用;诸位!你只要妄起分别,那么,你的能力就变成有限,束缚在意识的层面,第二段则讲佛及大菩萨返照万法为己心,返照万法为己心,有什么用?也就是说:你起贪心是多余的;你起嗔恨心是多余的;你起愚痴心是多余的,因为诸法本来没有,那都是你的心啊,你起这些贪、嗔、痴,其实都是心灵的负担,都是多余的,因为都是你的心,没有东西可以贪;没有东西可以嗔;也没有东西可以让你起愚痴啊!而成不思议无量的妙用。又,于第二段中,[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这便是宗门中所谓的[全体];所以,有一个没有开悟的人;你看禅宗多伟大!有一个在参学,来问:怎么样能够明心见性?这大悟的祖师告诉他:待你一口吞尽千江水,我就告诉你什么叫做见性。一口能吞尽千江水,就表示一念之间具足万法,我就告诉你什么叫做明心见性。而[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圆土],便是所谓的[起用]。又,[全体]为成自受用身,[起用]即成他受用身。


    又,这里的[转物],更精确来讲,即是唯识所说的[得二转依],亦即转舍阿赖耶识中的烦恼种子为[大涅槃],转就是转识成智;舍就是舍掉一切烦恼跟所知障。以及转阿赖耶识中的所知障种子,而得清净[菩提]妙果,是为[二转依果];简单讲,若得二转依果,即是转第八识的二染污习气种子,而为大涅槃、无上菩提两种妙果——是为[转物]之深义。[转]字就是修行的关键,你要懂得转识成智,转染污为清净。所以,印光大师讲:什么是修行?断习气就算是修行,这个单刀直入就告诉你了,烦恼的习气愈来愈少;染污的习气愈来愈少;清净的种子愈来愈多,慈悲喜舍的这个心性愈来愈多,这个就是懂得转了,转烦恼,转所知,变成大涅槃,变成大菩提,这个就是二转依果。


    第8.显示见性不分。这个见性不分,就是能所平等的意思,能见以及所见都是心,它是平等的,我们没有办法从物象当中剖析见性;我们的见性也不能离开物象。意思就是:能见、所见都是自体分。简单讲:见分跟相分来自于自体分,是平等不二的。


    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现在我前;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别有实;彼见无别分辨我身。若实我心,令我今见,见性实我,而身非我。何殊如来先所难言:‘物能见我’。惟垂大慈,开发未悟。] 这一段是阿难把见性认为是现在前面,反过来可以看到自己的身心,就是阿难误认为:见性在眼前,那么,见性在眼前,反过来可以看到我的身心;那么,佛陀说见性是真,我们身心复是何物?这一段就是阿难对佛没有究竟的理解跟体悟。


    注释:[今此妙性现在我前]:你啊可能!曲解了佛意!蕅益大师《楞严文句》云:[阿难自从屈指飞光验见之处,已从分别心中变现出一种昭昭灵灵、凝然不动光景,顿在目前,唤作见性。]且因在目前,所以好象与身心是分开的两个个体。这可说是一种禅病;参禅者于此须留意焉。[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现在我前面的那个,就是我的真心;那么,反过头来,我这个身心是变成什么东西呢?若这个在我面前(亦即在我身外)的见性,必定是我的真性,那么我现今在与佛对答的这个身心,又是何物呢?阿难在前面是疑[见性]与[物]混杂在一起;现在则疑[见性]与[身心]分开、各有其体。[而今身心分别有实]:我现在这个身心,能分别而且有实在之功能。[彼见无别分辨我身]:然而那在我面前的见性,却毫无分别之功能以分辨我的身。这个是阿难自己体会的。[若实我心,令我今见]:如果那实在是我的真心的话,为何反而令我现今能见到它,而它却不能见我,这岂不是颠倒?


    义贯:[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定是[我]的本[妙]之[性],而[今]我觉得[此妙性]正[现在我]的眼[前],而与我身分别为二。变成二个个体了,现在我前的见性是见性;身心是身心,把它分开来二个个体。若这个现在我身外的[见]性[必]定是[我]的[真]性的话,则[我]现[今]在与佛问答的这个[身心],就反而不是我了;此身心既不是我,[复是何物?]这不是很奇怪吗?(这是第一点令我疑惑的);然[而]现[今]这[身心]既能[分别]且[有实]体;相反的,[彼]在我面前之[见]性反而并[无]分[别]的能力以[分辨我]此[身]心,所以它好象又不是我的见性,(这是第二点令我疑惑的)。[若]彼[实]为[我]的真[心]的话,为何反而[令我]现[今]能[见]到它,而它却不能见到我,这岂不是颠倒吗?(这是第三点令我疑惑的)。又,为何那不能分别且不能见的[见性]是真[实]之[我,而]此能分别之[身]心反成为[非我]?非我就是:不是我。如是则[何殊](何异)于[如来先]前[所]斥[难]于我之[言:‘物能见我’]。(这是第四点令我困惑的)。[惟]愿如来[垂]赐[大慈,开]示启[发]我等[未悟]之人。


     诠论:阿难由于闻前佛开示[见性有体],于是他在此,便依他的分别心去想象有一个灵明之体,这个就是最严重的,就是把见性观念化,这个是很可怕的!把见性实体化,把实在的内证功夫,变成一种微细的妄想心,变成一种观念,不是一种实证。所以,便依他的分别心,去想像一个灵明之体,而这个灵明之体又在他的前面,则在他面前(他不能再想象这灵明之体是在他身中,因他屡次被破斥执心在身内),且他对这灵明之体,不只是想象,更进而似有所见,仿佛确有此物现在其前;既有此见,阿难便把它当作真是他的见性,而不知实在是自心所幻,犹如阳焰、海市蜃楼、并无实性,然而渴鹿执以为实。参禅之士,常以业习力故,由自心所幻现,因而若有所见、若有所闻、若有所觉,尽皆如是。


    师父一再跟你强调:就是佛菩萨现前,你都要如如不动,知道就好;感受就好;领解、领悟就好,不要夸大其辞;不要着相变成魔相。所以,见佛、见光、闻香,知道就好了。以前我就有看过印光大师的思想,还好读大学的时候就看到这个。我以前从这个宿舍要去,因为在大学里面,它有办同学的吃素的地方,开了四桌。然后那时候就知道要很精进的念佛,就边走边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很虔诚的,每天念佛。走过那个田园,因为我们抄捷径,要去吃午餐或是晚餐,只有我一个人,走到一半就闻到四周围都是香的,那个香气是很重的,比一般的烧香还香,那就:阿弥陀佛……因为我有看过印光大师的思想,所以,不会被这个境界所影响。又在大学的体育课的时候,在那个大操场,跑四百米,操场,还有篮球场,那时候也是很认真的在念佛,就在这个篮球场,他们在打篮球;我一辈子最不喜欢打篮球,篮板球抢不到,人家抢到,也不会给我;说实在话的,因为我从来不打篮球,打一打,运球。。。同学都笑我,一看就知道没打过篮球!表现得那么纯真,你看!人家一看就知道,因为也没兴趣!我身高又这么[高]!所以,每次上体育课,就在那边念佛。我们老师也习惯了,念佛念到一半,哇!又闻到那个香味。这是第二次喔,还不是第一次。有一次在宿舍,我们十一点就要关灯,到十点四十五的时候,就念佛,在十一点关灯的时候,别人有没有闻到,我不知道,我自己有闻到,又是一阵一阵,一直很香很香的味道又出来,也没有人点香啊,那种香也不是香水的香,根本就是世间没有的,像莲花的香一样的清香,你不会形容!但是,因为看过印光大师的思想,知道这个不能执着,继续精进,继续念佛,就是这样。所以,那个应该说:感应太多太多次了,还好我们有正法的思想,我们也不受影响,继续用功;证明极乐世界是实实在在的,确实存在的,感应是不可思议的,不是凡夫用凡夫的心要去推测佛的境界的,没办法的!所以,我们正知正见很重要的,有的人修得一点点感应,便夸大其辞了,这个就不好!所以,要降伏自我,不要被这个业力所转。


    由自心所幻现的,因而若有所见、若有所闻、若有所觉,尽皆如是。若有此等境界,须知实是自心现幻,莫执以为实,更切忌以为己有所证。就是不能着相,不能着感应,千万不行!此事极关重要。若能如是觉知、信解,修行即离诸过,离诸过不困难,你只要离一切相,色、声、香、味、触、法,不会出问题的。复次,阿难虽见自心幻相,但仍不敢遽然完全肯定那就是他的见精,亦即,不敢猝然自以为自己真的[见性]了,真的亲见自己的本性,这是由于他的善根力故,觉得自己仍有疑惑,因此没有造成[未证说证]的大过。诸位!末法时期,台语讲得最好:敢的人拿去吃!就是很多都犯过这个大妄语戒,自己说自己是观世音、文殊师利菩萨再来的,未证言证,他自己有通天的本领,是什么几地菩萨;诸位!你碰到这个啊,你千万不要被蛊惑、迷惑,你看到这个,未证也说证,自己就算很大的功夫,就像佛告诉我们的:是菩萨再来的,都怕人家知道了,哪有一直这样子宣扬?一直这样子广告的?没有人这样子的!所以,在这里要勉励诸位,出家、在家,千万不能未证说证,夸大其辞,造大妄语业,这个是无间地狱的! 在此他就提出自己的疑惑,求佛决疑。附及,末世禅者,很多象阿难这样见到些许多自心现的境界,便决然肯定,并向他人宣说他已[见性]或[开悟]了。阿难在此即为末世众生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读者善思念之。诸位!你只要如如不动,一切不着,就没事!你只要记住这一句话:一切不着就没事;着就有事!


    经文:[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祗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陈是种种相: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树纤毫,大小虽殊,但可有形,无不指着。若必其见现在汝前,汝应以手确实指陈何者是见?阿难,当知若空是见,既已成见,何者是空?若物是见,既已是见,何者为物?汝可微细披剥万象,析出精、明、净、妙、见元,指陈示我,同彼诸物,分明无惑。]


    注释:[既有方所,非无指示]:既然有一定的方向与所在,即非无可指陈表示的;亦即,就应该指得出来它确实存在哪个位置。[草树纤毫]:花草树木,乃至纤细的毫末。[汝可微细披剥万象]:[披],分也,开也,就是剖析的意思。你可以把这万物之象细细地披开、分析。诸位!《心经》里面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有没有不同的含义?是有的!色不异空,就是把物质的现象界(就是色法),用分析的角度,你把它分析、剖析,你会发现:咦?慢慢的剖析,它竟然是空,这是叫做次第性的,用析空观来慢慢的让你了解,[同彼诸物,分明无惑]:就如同你能指陈其他那些物体一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无丝毫疑惑之处;如指着说:这就是树,那就是池,一点没有什么可迟疑之处。


    义贯:[佛告阿难:今汝所言],你的[见]性正现[在汝]面[前,是义非]是真[实。若]此见精[实]在[汝]面[前],且[汝实]在可以亲眼[见]到[者,则此见精]必定有个方所,此见精[既有]一定[方]向与[所]在,即[非无]可[指]陈表[示]者。[且]我[今与汝]皆[坐]于[祗陀林]中,于此可[遍观]树[林]河[渠,及与殿堂],乃至[上至日月,前对恒河]皆可一览无余。


    [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便可以[举手]分明地[指陈]出[是]诸[种种]物[相],如:[阴]凉[者是]树[林,明]亮[者是日],侷(jú)[碍者是]墙[壁],开壑[通]达[者是]虚[空,如是乃至]花[草树]木及[纤]细之[毫]未,其体之[大小虽]各[殊]别,[但可](只要)[有形]体者,[无不]能一一[指]陈[着]实。同样的,[若必]定[其见]精显[现在汝]目[前,汝应]能[以手确实指陈]出来,究竟[何者是]你的[见]精?[阿难,当知]在我们当前的一切物象之中,[若]无形、无体的虚[空是]你的[见]精,虚空[既已成]为你的[见]精了,那么,[何者]还可说[是]虚[空]呢?我们现前便不应再有虚空了,然而我们现前确实是有虚空存在,因此说这虚空是你的见精,便不能成立。既然无形无体的虚空不能是你的见精,那么再假设,[若]有形有体的其他任何一[物是]你的[见]精,彼物[既已是]你的[见]精了,则[何者]仍[为]彼[物]?彼物应不再存在了。(然而我们现见彼物实仍存在,没有变成别的什么东西,因此说某物是你的见精,是不能成立的。)万一你若说你的见精是深藏在万象或某物之中,那么,[汝]便[可微细]地[披]分[剥]析[万]物之[象],而从其中分[析出]你那[精]纯、光[明]、清[净]、玄[妙]之[见元](见精),来[指陈]以[示]于[我],正如[同]你能指陈[彼诸物]体一样,清楚[分明]而[无]丝毫疑[惑]之处。


    经文:[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世尊,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佛言:如是,如是。] 这一段在告诉你:在万象当中,你绝对剖不出见精的,就是离物另外有一个见性。所以,这一段叫做显示见性不分,物象当下就是见性;见性当下就是物,不离物,也不即物;不是物,但是,不离物。佛言:如是,如是!


    注释:[指皆是物,无是见者]:手所能指得到的,都是无情物,并无我所说的见精。这个就是[物中无见精],或[即物无见精]。在物象当中要剖析见性,是没办法的![如佛所说]:即上文佛说:[汝可微细披剥万象,析出精明、净妙见元,指陈示我。乃至菩萨,亦不能……]:[乃至],超略之词。义即:即使是罗汉、辟支佛,乃至菩萨,也无法从万象当中披剥出精见,我们的见性。


    义贯:[阿难言:我今于此]大[重阁讲堂,远洎](至)[恒河,上]则能[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手所能[指]得到的[皆是]无情[物],而[无]一样[是]我所说的[见]精[者](指不出来,就是物无见)。在物体的当下,要剖析出那个见性,叫做即物无见。[世尊],其次,正[如佛]方才[所说],我可微细披剥万象,把其中的见精分析出来,并指给世尊看,这点我实在做不到,意思是:指不出来。何[况我]仍是[有漏]的[初学声闻]之人,怎么有这样的神通能耐。莫说初学声闻,即使是得道的阿罗汉、辟支佛,[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象前剖]析[出精]纯之[见]性,没办法的!令之[离]于[一切物]而[别有]能见之[自性](离物也找不到见性)。[佛]印可[言:如是。如是。] 就是(如你所说,即物无见性可得,离物亦无见性可得。)


    经文:[佛复告阿难:如汝所言,无有见精离一切物别有自性;则汝所指是物之中无是见者。今复告汝:汝与如来坐祗陀林,更观林苑,乃至日月种种象殊,必无见精受汝所指,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阿难言:我实遍见此祗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何以故?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若树即见,复云何树?如是乃至,若空非见,云何见空?若空即见,复云何空?我又思惟:是万象中,微细发明,无非见者。佛言:如是,如是。]


    这个[何者非见]更是重要,哪一个不是你的见性?刚刚从物中要剖析见性,剖析不出来;现在佛反过头来:哪里不是你的见性?意思:处处都是你的见性。这一段换另外一个角度。就是没有一样不是见性。


    义贯:[佛复告阿难:如汝所言],一点也不错:[无有见精,离]于[一切物]象而[别](就是另外)[有自性]。换句话说:(离物无见性);这里就告诉我们:能见、所见是一不是二。然[则汝所指]之[是]诸[物之中]亦[无是见]性[者],就是(即物也无见性)。我[今复告汝]:现在[汝与如来]都[坐]在[祗陀林]的讲堂中,你今[更观]此[林苑,乃至]上及[日月],你可看到这[种种]物[象]皆各[殊]别,而你已说过,此诸物象中[必]定[无]有[见精]可[受汝所指]陈得出来,也就是(物中见性是不可得的);那么,[汝又]再进一步[发]挥阐[明]一下,[此诸物]象[中],到底[何者非]是你的[见]性?


    [阿难言:我实]在已[遍见此祗陀林],但却[不知是]万象之[中,何者]确定[非]我之[见]性。[何以故]?为什么呢?(这以下是阿难的真[参]了!)[若树]决定[非]是我的[见]性所及,(树中没有我的见性),那你怎么可以看到树呢?二者既无交集,[云何]我能[见树]?树里没有见性,你如何看到树呢?(因此说树中决定没有我的见性——物中无见——是不成立的。)反之,[若树即]是我的[见]性,与我的见性合一、不二,[复云何]具有[树]之形象,而非我身之形相?(因此说树即是我的见性——物中有见——也是不对的。)


    [如是乃至,若]虚[空非]我之[见]性所及(虚空中无见),则[云何]我能[见]虚[空]?虚空里面没有见性,你怎么能见到虚空呢?又[若]虚[空即]是我之[见]性,[复云何]具虚[空]之相,而非我之相?如果虚空就是我的见性,那我们为什么可以看到虚空?可见虚空不是我们的见性;虚空当中如果没有我们的见性,那你又如何可以见到虚空?所以,即也不对,离也不对;离也对,即也对,佛法就是这么不可思议了!于是[我又]进一步如是[思惟]:于[是]诸[万象中],若[微细]加以开[发]显[明],则[无]一物而[非]我之[见]性[者](万象皆见,能见所见泯同为一。)


    诸位!不能被文字所迷惑,这个[一]是绝对,它不是一二三四的一,这里一定要弄清楚!诸位!佛法讲:已过量超数量,好!诸位!把笔放下来,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观念:如果,这是泥土,我们把这个泥土切一切,捏一捏,一团、二团、三团,用世间人的观念就是可以数的: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小时候,在田埂里面挖出来那种泥土,这个就是世间人的观念。说:一加一等于多少?二。是不是?世间人所共识的,一加一等于二,现在开始来了,这个泥团,和第二个泥团加在一起,搅和在一起,重新雕塑,一加一等于多少?一,一加一等于一。你告诉世间人,一加一等于一,他会说你是疯子!我告诉你:数目是一种观念。知道吗?一加一加一……加到一百五十团,把所有的泥土统统加在一起,还是什么?那当然是一啊!一是观念、二是观念、三是观念、四是观念,所有的数目字都是观念。这个泥土的一本身并不可得。


    有的人说:我的神识是一个。你的神识是一吗?神识可以讲一二三四五六七吗?诸位!你们小时候有没有生过蛔虫?我小时候因为住的那个台北猪屠口,卫生还不是怎么好,吃下去那个有蛔虫的,所以,我小时候肚子里有蛔虫。别怕别怕,现在没有了,那个是小时候!我现在问了:你说我现在是一个生命吗?还是二个、是三个、是四个?我这里面如果有十条蛔虫,那十条蛔虫会蠕动,我是一条生命,那里面是十条蛔虫,你说生命总共多少条?包括我本身,是不是十一条?如果你要这样讨论的话,好!再来,我的细胞,如果把我所有身上的细胞,它细胞本身也有新陈代谢,你知道吗?那么,一个细胞当作是一个生命,你想想看,我这个色身叫做多少生命啊?是不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可以讲的、可以讨论的?识是妄,本来就不能讨论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所以,我们要了解,人死后,如果变成无量的臭虫;有的人这样写:如果臭虫死一半的话,灵魂就失去一半了!诸位!这个是方便说可以,方便度众生是可以的,譬如说:一个人死后,变成一万只蚊子,那么,是不是我这一条灵魂,变成一万条灵魂呢?没有灵魂,你蚊子怎么活啊?所以,识是妄,不可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记得!识是妄,当体即空,不可以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所以,你讲是一条生命,那是方便说。诸位!你全身有多少的虫啊?如果按照你这样讲的话,到哪里都犯戒啊。


    你今天你重感冒,你得到滤过性病毒,感冒有病毒,你也不能打针啊!打针以后要杀死什么?要杀死细菌呢!你也不能吃药,吃药也会杀死细菌呢!你也不能呼吸,空气当中有没有细菌?当然有,因为我们鼻孔有黏膜啊!有扁桃腺啊!你扁桃腺为什么会发炎?它就是先锋部队嘛,抗拒病毒所产生的。所以,如果扁桃腺割掉的话,脑袋烧坏了都不知道!好!现在就有问题了,那你呼吸也杀众生啊;你打针也杀众生啊;你吃饭也杀众生啊!佛陀告诉我们:这样论断就会很复杂,所以,佛陀定一个:不是用天眼的角度,只要肉眼看不到的,不算杀生。喔!那就ok了!所以,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有比丘往生以后,全身都长虫,因为死了以后变成蛆,你知道吗?变成虫了。那些比丘僧团里面,没有一个人敢放火去烧这个比丘的尸体,没有人敢啊!大家都在那边犹豫的时候,实在不知道怎么办,这个尸体烂了、又臭了、又长虫了,他就搁在那个地方,大家都不敢火化,怕犯杀生戒。这个事情就去请示佛陀,佛陀就开示说:寄生者随人身而生,随人死而死。意思:随这个色身,它才有办法存活;随这个色身毁灭了,这个寄生虫统统没有了,佛陀说:烧即可以!这比丘,佛陀讲可以烧,才放火烧这个比丘的尸体,因为它是寄生虫。所以,这个不杀生,不是什么都不行,要看状况、情形、情况。所以,在这里就更加的分析给你听。


    有一个女众很天才,她也很敢问,我也直接回答,她说:请问师父!我用那个避孕的,这样也算杀精虫了?用避孕的算杀精虫嘛!你看,问到多么的微细啊?你看,当法师多不简单啊,连这个问题都要回答!我吃这个避孕的,这样算不算杀生啊?我跟她讲:不算!这佛讲的,眼睛看不到,因为那个精虫,如果没有放大镜、显微镜来看,是看不到的,就是说一点非常微细的,我们上生物课的时候,有个头,一个尾巴。所以,一个小学生问,说:师父,师父!人从哪里来?我说:人从变化而来的。他说:怎么可能?我说:弟弟!你没有听过精虫吗?他说:喔!有有有!跟小学生讲那么多干什么?直接回答比较快!所以,我们要了解佛陀的戒律,重视它的精神,还有重视它的事相是没有错;但是,超过人力的范围的,微细到眼睛看不到的,那就不算杀生了,这是佛经的律学上讲的。


    [佛]印证[言:如是,如是]。一切诸法无是见性,无非见性,不可思议。所以,万象皆见,能见所见泯同为一。现在师父已经讲过这个[一]的观念,一是幻,是没有实体可得,是概念,你要超越它,你要超越这个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的观念,那么,所有的观念、语言、数字,都是善巧方便而已。


    诠论:在此段中,阿难由于佛之方便示导已渐渐开解了实法;见性非[即物而有],亦非[离物而有]。因为见性非[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就是缘起,六根、六尘、六识,统统是缘起,缘起就是如幻。是故不依于物之[即]、[离]而成[有跟无]。又,阿难最后所说:[是万象中微细发明,无非见者。]这已经快接近即妄即真,一真法界的境界。但阿难于此无上理趣并还没悟了,只是由于佛之加持与引导,而渐起如是胜解。


    经文:[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如来知其魂虑变慴,心生怜愍,安慰阿难及诸大众:诸善男子,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非末伽黎四种不死矫乱论议;汝谛思惟,无忝哀慕。]


    注释:[茫然不知是义终始]:[是义],即[物象之中无是见]及[物象之中无非见]。[终],此道理最终的归趣。[始],此道理最初始的由来。[一时惶悚,失其所守]:[惶],惊。[悚],惧。[所守],一向所信守者。一向所信守依据的道理都动摇了,不知所从,因而惶恐不安。因为都是用意识心。[魂虑变慴]:[魂],神识。[虑],心思。[变],惊动。[慴(shè慑)],惧。[无上法王]:[法王],即佛,以佛于法自在,故为法中之王;如世间之国王,于其国中自在,故称国王。[如所如说]:第一个[如],依据。第二个[如],真如。佛一切所说,都是依据其所自证的真如之理而说,故无妄说,无不实说。诸位!这个说法就有本。所以,有一句话你必须注意:若不悟道,说法无本,就是你不开悟,你的讲经说法没有依据,你只能依据前人所遗留下来的经典念一念;前人遗留下来的经典,万一注释错了,你也不知道,你说法无本啊!所以,大彻大悟对一个讲经说法的人来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你不悟,就是不知道佛的心是什么?故无妄说,无不实说。


    [不诳不妄]:[诳],欺骗。[妄],虚妄不实。妄语心是一种粗烦恼,这种烦恼连阿罗汉都已经断了,更何况是佛,是故佛一定是不会打妄语的。莫说佛不妄语,即使在家居士持五戒清净者,已能不妄语,更何况佛已于无量功德皆已成就,怎么还会妄语呢?其理甚明。故知佛语谛实,决定不虚。[四种不死]:末伽黎言:若依四种论,而一生不随便乱答人,死后便可生[不死天],其四种论为:[亦变亦恒、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如果有人问:万法为何?万法亦变亦恒、万法亦生亦灭、万法亦有亦无、万法亦增亦减。反正他一回答,就是模棱两可。其言皆两可,终无决定。他这个是没有见性了。其实此种议论即堕于[四句]中的[双亦],其病在于于理胡涂、不知分辨拣择,故模棱两可。这种议论很象古希腊的极端之怀疑论者,亦即诡辩学家,或不可知论者等之言论。[矫乱论议]:[矫],诈也。[乱],紊乱。谓矫诈混淆是非之论。[无忝哀慕]:[忝(tiǎn)]辱,辜负。[哀],指如来之哀愍。[慕],指你们的仰慕。此谓不要辜负了如来对你们的哀愍,以及你们对圣道的仰慕之情。


    义贯:[于是]与会之[大众]中尚[非]证[无学]地的有漏[者,闻佛此言],即心下,[茫然不知是义]理最[终]之归趣及最初[始]之由来,始终都没有办法理解佛心。因而[一时]都惊[惶悚]惧,而顿[失其]一向[所]信[守]之理,因为以前都是用意识心,意识心被佛所呵叱,现在进不去也下不来,就哽在那边,不知怎么办。佛的心性未悟;可是,意识心又被呵叱:妄识非心无处、非真。莫知所从。(未完)















(文章转自  梵音视频  2019-08-09)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楞严经讲解150:一切众生都是心影现出来的,皆是自心中物,还有什么好分别的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