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知识问答
佛学心语
楞严经讲解155:修行,知见决定一切;处世,态度决定一切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5-21 22:20 点击 362 次


(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各位尊敬的法师、护法居士大德,今天是2009年5月15日,我们《楞严经》的课。我们整整休息了差不多有一年,最主要是因为去年四月份,师父去朝鲜,也就是南韩,回来就一直重感冒,一直咳嗽,整整咳嗽了三个月,这个不休息就不行。休息了三个月以后,就变成高血压,不晓得是遗传、感冒、或者是年迈老化引起高血压,高血压156-165,曾经一天最严重的时候,吃了二粒降压药,但是没有效,最高量到178,我想这样不行,还是要稍微休息一下,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师父当时候的观念就是说:七处征心、十番显见,我们讲到一个段落,我想,看得懂的人就能明心见性,修行自然有一个门路,因此就把这个《楞严经》暂时搁着,所以,不讲也没有心理压力,就好好的调差这个色身。


    后来我就寻找,找了这一些高血压的资讯,报章、杂志,到底这个问题出在哪里?喔!有种种的原因,高血压的原因不明,不过还是可以改善。因此我就把生活起居作息彻底的调换,也就是不睡午觉,晚上就早一点休息,早上就早一点起来,就运动。那么,去木屋的时候,就用这种方式,很早就去休息。因为不睡午觉,晚上就比较容易休息,就去后山爬山。以前,叫我去南投鱼池乡,木屋的后面、后山那森林步道去走,我都说:你们自己去走就好!现在都冲第一个。早上就去走一趟,到九点多的时候还不是很累,再走第二趟,就是运动、就是走;我就量血压,血压就降下来110-66,就降下来。以前吃一颗半、两颗的降压药没有办法,现在吃半颗的降压药,早上,确实有效。所以,今天早上量的血压是110-67,下午的血压119-70,到晚上量124-82,生活起居整个全部都改变,因此就把这个课调到七点来讲课。七点来讲课有个好处,也就是住在屏东或者是台南的人,乃至于说比较远的,台中或者是台北,如果他们要坐高铁回去,心里也比较没有压力。所以,我们现在的课程七点开始,最迟不能超过十点,最慢不超过十点,包括诵楞严咒等等,师父作一个彻底的改变。


    那么,这个到底能够支持多久?在台湾,中、西医一问,说高血压不会好的。我现在就是这样改变了生活,还有饭量减少,血糖109,我还算是满正常,你看我这个还算是很正常。正常了,大家就有福德因缘,我们就开课。《楞严经》这个课程,非常的难,非常的艰涩,又是文言文。诸位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你今天来听经闻法,是听佛陀讲经,不是听我讲经,观念要很正确,这一部《楞严经》是佛讲的,师父只是一个平凡的出家人,因为有一点学历,也肯用功,这三十多年来,也非常肯用功,因为我是一个很有志气的孩子,从以前读书都是这样子。


    这个《楞严经》,它难、深、艰涩,所以,要在这里勉励大家,我们来到这儿是听佛讲经,我只是看得懂,把它诠释一遍,这个观念你一定要弄清楚。我们已经错失了佛陀二千五百年前出世的那个因缘,佛出世,你还没有出世,你没有得度啊!对不对?二千五百年后,还不错,有一个法师在讲《楞严经》,你今生今世再错过的话,那就没因缘了!所以,你要记得我的话:佛法难的,你才要听;你讲的统统听得懂的,就统统懂了!听经闻法要听那个不懂的,他才会去突破,这个观念要很正确。来,只要听那个懂的,听不懂的就抱怨:不知道在讲什么?等一下又马上就回去了。那你不懂的还是不懂,就没有一种志气去突破那个困难。所以,你坐在这里听经闻法,自己要很有骨气、有志气,世间人面对残酷的现实的社会,你需要金钱、需要一个职业,你都这么的辛苦,何况你要成就证圣道、证佛果这么难的功夫,你能不精进、不用功,怎么行?


    世间法随便一个,象昨天报纸登的,现在读到硕士,二万八挤破头,二万八,没工作啊!找不到工作,只想一口饭吃就是很难!世间要混一口饭吃,都是这样子很辛苦的,何况说我们今天想要契入无上的正等正觉,能不用功?能不勇敢?能够不精进?能够堕落?稍微听到困难的听不懂,打退堂鼓,这个人没什么志气,最好不要来!要有志气、要有骨气,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我们是佛,我们愈是听不懂,我们愈应当勉励自己才对,这样才是正确的观念。


    从现在起,我们每个礼拜上四天课,一个月要当作两个月来用,现在没有办法顾虑到你们能不能来听经的立场,因为实在太多人一直打电话在催这个第六套。中国大陆有的人打电话说:听说慧律法师第六套已经出来了!我都还没讲,怎么可能出来了?我讲都没有讲,说第六套已经出来了,这很奇怪的一个风声。十月份又要做水陆大法会,十一月份师父又要去香港讲最上乘论——僧璨大师的《信心铭》。所以,我们所能讲的这个课程,时间变成很有限,这一年来我亏欠大家很多,因为休息了一年,不过特别庆幸的就是师父的血压调回来了,很多人看到师父都很高兴。因此我们现在,只要我的身体健康的一天,我们就互相勉励,不退转,就是这样一直讲,没办法,耽搁了大家一年的时间,师父需要跟大家勉励:我们共同迈向菩提之道,不怕吃苦。有因缘听到《楞严经》,诸位请多珍惜,不要放弃,一定要给自己机会,勇往直前。


    《楞严经讲义》310页。[二剖妄出真(分三)]  [卯初述迷请示 ] [二佛慈许宣] [三分别开示今初]  这个妄,就是带有少分妄的见精,出真就是如来藏性。带有少分妄的我们称为见精;纯一无妄,我们叫做如来藏。所以,剖妄出真,他告诉你:这些什么是妄,放下那个妄,真心就出来。这个妄心跟真心如果弄不清楚,修行不能成就。 经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


    [此述]这一段是在讲述[其迷闷]。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会迷闷?[谓世尊为我等辈;于显见超情科中,宣说因缘及与自然],因缘是二乘人、权教菩萨所说的;自然就是外道所主张的;可是,真正的如来藏性是超越外道的自然,以及二乘、权教菩萨的因缘法。[二者俱非之义],二者就是非因缘、非自然,究竟的如来藏性,是超越外道的自然,和二乘人、权教菩萨所主张的因缘法。[更加重重迭拂],[迭]就是再一次,[拂]就是除惑,就像我们拂去这个尘垢,所以,重重迭拂,就是再一次的除去我们的迷惑。[是我已闻];前面都已经讲了。


    [而诸(助语词)和合相与不和合,是我未闻],和合,和合相就是因缘;不和合就是自然,只是文字不同,意思一样。和合相就是因缘和合相,外道讲不和合相,那就是讲自然。是我未闻,[心中犹未开通。心犹未开一句,别指],就是特别指前面所说的[和合与不和合,因先未闻],因为以前没有闻,[故心]智[未开],我们讲:智慧,智慧,智是体,慧是用,严格讲起来,智跟慧是不一样的,慧是一般我们所讲的作用;智就是一般我们想的体,所以,智比慧要更深。故心智未开,[欲望佛说],当然希望佛继续说法。但是,在这个时候,[并无要佛重拂],在这里,在这个时候,并没有说希望佛再一次的破除[因缘自然之意]。因为前面已经讲过了,[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者]:见见非见有两种解释:第一个[见]就是当动词;第二个[见]就当名词。第一个[见]就是能见到;第二个[见]就是见精,能见到那个见精,这个时候犹非真见,非真见。见见非见的意思就是:前面非因缘、非自然已经听不懂了,现在更听到佛开示的见见非见,更糟糕、更听不懂!所以,第一种解释就是:能见到那个见精,这个时候犹非真见;另外一种解释是:当真见见到了妄见,真见不堕于妄见,这两个角度诠释,都可以解释见见非见的意思。


    [因未闻和合不和合之义],因为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因缘、非因缘、非自然、就是非和合、非不和合。[已是迷闷,而今更闻,见见非见,此理不明,重增一重迷闷,急于求示]。我把经文贯串起来,让大家更了解意思。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二乘人及权教菩萨,所宣说的因缘,以及外道所主张的自然,诸和合相的因缘相,与外道所主张的不和合相的自然相,那个时候心仍然未开;这个未开是指和合、不和合,就是还没有彻底了解和合和不和合,未开是指两个角度。那个时候心犹对和合的因缘相、不和合的自然相,意思是没开通。现在佛更进一步的讲:见见非见,就更深一步的讲,能见到见精,那个时候犹非真见;更弄不懂,重增迷闷。


    经文[伏愿弘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  伏愿弘慈,[弘]就是大,大慈;[施]就是赐与;大慧目就是奢摩他微密观照,我们《楞严经》前面讲的:奢摩他、三摩、禅那,加起来就是首楞严大定。大慧目,一个人慧目未开,没有办法醒的。现在的修行人,不听经、不闻法,关起门来就拼。有一个法师,关起门来就拼了:念阿弥陀佛,每天诵《弥陀经》,他不听经的,他认为自己这样很有修行。有一天来参访师父,他说:请慧律大和尚为我开示。我说:从哪来?他说:南部的山区来,也许在六龟,也许在屏东,他不讲我们也不方便问。我说:怎么修行呢?他说:我每天诵《弥陀经》、念佛。我说:你从不听经吗?他说听了有老法师开示,说这样子就可以了。我说:好!你每天都诵《弥陀经》,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曰极乐,是不是?他说:对,经典是这么记载。你告诉我:西方在哪里?你讲啊,你要去,你总要知道地方啊!他说:太阳落下的那个西方。我说:那太阳落下的地方,台湾看,是太阳落下,美国看,是太阳升起来。他一下子楞住了!我说:你再找找看,你每天都念那个,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接引导师,西方到底在哪里?这个就是不听经、不闻法的结果。


     继续猜!我说:你那个西方是指须弥山,因为日月绕须弥而转,是指须弥山的西边吗?还是指太阳落下的西边?如果说太阳落下的西边,春、夏、秋、冬,稍微有天文的知识都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每个季节日落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地球、太阳自转、公转,你告诉我:西在哪里?他说:呃,西边……可能是娑婆世界的西边,因为释迦牟尼佛管一佛土娑婆世界。我说:娑婆世界包括什么?他说:娑婆世界就是娑婆世界,一佛国土。我说:好!那就银河系吧,太阳系带着九个行星走,就银河系啰,银河系再扩大就是超星群系了,银河系仍然绕着宇宙一个中心点,两亿年转一圈,包括整个太阳系都在移动,你说娑婆世界的西方到底在哪里?这下子回答不出来了。我说:你不听经、不闻法,念了二十年《弥陀经》,你每天念,西方在哪里你都不知道,你要怎么去啊?就讲不出来啊,你不听经、不闻法,就是这样子啊!


    所以,佛陀说:西方不可以作西方解,东方不能作东方解,东方、南方、西方、北方都在心性,在《金刚经》里面讲:无有定法,如来所说,方位本是人的定位。你八大宗派没有会归佛的心性,拉左边就会跑到左边,拉右边就会失去左边,讲东方净土,东方净土是什么?讲西方净土,西方净土不了解。他就说:大和尚,请你开示。法师就说:您问的我都没办法回答。我说:西方在心中,在我们的心性中,佛陀东、南、西、北,统统在心性当中,如果你一定要把它定位;他说:慧律法师!那西方就不存在了?我说:那是表法的。好!我现在问你,你给我回答: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极乐世界是生灭法,还是不生不灭法?你讲!如果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那你去做什么?他怎么能够一个早上供养十万亿佛土,即以食时,还到本国?物质世界你坐飞机也没办法啊!他说:也对!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清净心的世界。对不对?对!那我请问你:西方极乐世界是生灭法,还是不生不灭法?如果它是生灭法,你去做什么?因为它万法都是败坏之相啊!我说:如果西方极乐世界是不生不灭法,只有虚空就是不生不灭,表法的,真空法性如虚空,不生不灭,空没有来去、生灭、增减,又何必求生?这里面是不是有很深的道理?你才真正懂得净土法门?他说:你今天问的,我统统没办法回答!我说:是嘛!我就告诉你佛法不是这么简单的,要不然为什么要大善知识呢?


    说东方,不要作东方解;说西方,也不要作西方解,这个都是相,都是表法的。他说:那东方药师佛呢?我们先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东方表示什么?那你认为东方是药师琉璃光世界,东方是什么?东方是表法的,太阳起来的时候,那个位置是东方,表示心迎向阳光的人能够消灾,诸恶莫作,心灵迎向阳光;众善奉行,第二道阳光;自净其意,全部见到阳光,一个人心迎向阳光,就不会得忧郁、嫉妒、贪瞋痴,所以,佛法回归到最后,仍然是清净自性的东西。我说:法师!你出家几年?他说:我出家将近三十年,可是,到山上住了二十年。好!我就冲着你这一点,我说:法师,请问佛法从哪里来?他说:佛法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我说:错!你不有听过,释迦牟尼佛从来没有讲过一句吗?若说佛有说法,即是谤佛,这个佛法怎么是释迦牟尼佛讲的呢?错!他说:跟大和尚讲两句还真难!我说:不难!你再想想看,佛法从哪里来?你再想想看,佛法从哪里来?他说:不是佛讲,那到底是谁讲的呢?我说:错!佛法是从佛的清净的心性流露出来的,所以,万法要回归到佛的清净自性,才叫做正法。一下子那个法师恍然大悟!我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法师,我才跟你讲这样几分钟,哇!还比我二十年来的修行得到更多!所以,我就勉励大家:你既不听经、不闻法,你死在自己的角度里面,自己完全不知道,要不然要大善知识做什么?回去以后就很乖了,我所讲的法,每一片都看,一片都不放过;法师讲的好!开始认同师父。我说:这个就是听经闻法的重要,就是修行需要有大善知识的指引。


    好!讲到这个叫做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觉心就是本觉之真心,明净就是本明之真净,本觉之真心,本明之真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上述迷,此请示。弘者大也,施者赐也。伏愿如来,发大慈心,赐我大慧。此大慧目,即奢摩他,微密观照,称正因之理],[称]就是合于。这个奢摩他翻译成中文叫做定中有慧。即奢摩他,微密观照,称正因佛性之理,合于正因佛性之理。正因佛性就是指如来藏性,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叫做正因佛性之理。[所起了因]佛性[之慧]是用;换句话说:依体起用,体是正因佛性,用是了因佛性,依体起用,摄用归体,体用不二。[开示我等觉心,令得明净。觉心即本觉真心,亦即根中见性]。为什么讲见性呢?在这儿用眼睛来作代表,眼睛叫做见性;如果说耳朵叫做闻性;如果鼻子叫做嗅性;如果是舌头叫做尝性;如果是身体叫做触性;如果是意根叫做识性。


    为什么加一个性?就是会归平等的心性,见性、闻性、嗅性性等等,同一性,元于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我们六根其实是一性,回归到一个真性,六根其实是同一个体性,叫做元于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所以,也就是根中见性,[二妄未除],二妄就是真、妄。我们先看经文: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二颠倒就是真心跟妄心互相颠倒,叫做真妄颠倒。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二妄未除,[迷闷未释,则迷云闷雾,重重笼罩,觉天心地],什么叫觉天心地?就是本觉如天之心地,[不得明净],我们都有佛性,可是,用不出来,一个人没有禅的三昧的功夫,虽然知道我们有涅槃妙性,就看得到,吃不到。就像一个人,眼前放着一颗很好吃的水果,可是,你没有禅三昧的功夫,你吃不到!众生就是这样,虽然每一个人都有清净的妙明真性;可是,有不出来,虽然有,不会运用,就象眼前一颗很甜的水果,你看得到,吃不到!


    现在所有的佛弟子,都知道每一个人都是佛;可是,没有禅三昧的功夫,没有用,发挥不出来。[故求开示]。说:觉天心地,不得明净,所以求开示。[使迷闷释],如果这个迷闷释怀了,除掉了,如释冰消了。[见妄除],这个见妄,分同分妄见,还有别业妄见,这个是见妄。同分妄见、别见妄见,我们还是看经文: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别业妄见就是个人的业感缘起,个人的业;众生同分妄见,就是日月星辰,大伙都看得到,大家都认同,后面会讲到。见妄除,[则觉心即得明净矣!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者:作是请示语已,悲伤流泪,心有感伤,伤已沉迷不悟;顶礼则求释迷闷,故凝神静虑],[凝]就是集中,[承受佛圣之法旨。初述迷请示竟]。因此诸位要集中精神,要有勇气、骨气,要好好的听经闻法,不得缺席,也不能缺席!


    [卯二佛慈许宣] 经文[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   这个大陀罗尼就是大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所以,我们为什么持咒、念楞严咒力道这么大?陀罗尼就是大总持,所以,我们那个翻译成[往生被],其实还不够圆满,应当说是[陀罗尼被],称[陀罗尼被]才不会很恐怖。所以,有一次工作人员不太懂,人家信徒来的时候,还初学佛法,然后她碰到他就一直鼓吹:喂!菩萨,菩萨!买一件往生被啦,很好喔!他说:我都还没死,叫我买往生被!呸呸呸!众生又很忌讳这个东西。所以,以后流通往生被要讲:请一件往生被,等同一部大藏经,可以水灾解难,镇宅,不一定是往生可以盖,在家也是很吉祥的!介绍往生被,要介绍的很好听;一定要介绍成死人才盖的,大家看到那一件就怕!所以,有的人很忌讳死亡这种东西。


    大陀罗尼就是大总持,诸三摩提就是一切三摩提,后面有所说的二十五圣圆通法门,就是三摩提。妙修行路,妙修行路有五十五进位,后面会讲到。妙修行就是从耳根叫做妙耳修行路,娑婆世界清净在音闻,由耳根修行,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此经家叙佛,将示妙悟妙修,令得圆证。以当机闻说见见非见,重增迷闷,故于尔时佛生怜愍。怜其智劣],就是没有智慧,[愍其未悟,既然未开圆解,不能遽起妙修]。[遽],突然,未开圆解,你怎么修?这一句话是不是就像师父刚刚讲的那个比丘?一下子就去躲在山上,弄了二十年,我问他[西方]两个字,回答不出来!听经闻法重不重要?它是最重要的!修行,知见决定一切;处世,态度决定一切。


    没有大开圆解,你从哪里修呢?讲空失去有,讲有失去空;讲中道,也不晓得中道到底是什么;讲般若,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般若,谁不会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谁不会念?真正的般若,不会,文字上到是会念一些,但是,真正心性上的般若,因为没开悟,不知道!不能遽起妙修。[曰将欲敷演者:是尚未敷扬演说,但先悬叙于此也。大陀罗尼,此云大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有多字陀罗尼(如楞严咒,尊胜咒等)]。这个我们都教过了。[少字陀罗尼(如六字大明王咒)],唵嘛呢叭弥吽。[一字陀罗尼(如唵字,吽字),无字陀罗尼之别],这无字陀罗尼就是众生本具足的如来藏性,无字,在我们的心性当中,就是没有语言、文字的,叫做无字陀罗尼。


    [圭峯禅师疏《圆觉经》,不取多字、一字]陀罗尼,[但取无字],无[即净圆觉心]。清净圆满的真觉之真心。[今亦取无字,即如来密因之理,约因],就因来说,[即众生所具,圆湛不生灭之见性。总持诸法,即《起信论》所云:‘心为大总相法门’。非特近具根中,实则远该万法;约果,即首楞严王大定,总持百千三昧;约因果同时,即自性天然本定,是名妙莲华,即三如来藏],三如来藏就是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先把名词背一下,以后慢慢的了解,一下子了解没办法。[圆融无碍之理,为大总持也。诸三摩提,乃蹑解所起自利之行],[蹑]就是依,依解所起自利之行。[即二十五圣圆通法门。妙修行路:乃依行所历之位,即五十五位],我们在楞严经大纲有简单的提过了,五十五位,后面也会讲到,在这里不浪费时间。[真菩提路;乃双蹑定慧],双蹑定慧就是定慧均等。[所修两利之行]。两利就是自利、利他。[此则通指信、解、修证诸文]。[修]就是行,信、解、行、证。


    [《正脉》云:‘诸三摩提],[诸]就是种种,三摩提就是三昧的意思,种种的三摩提[总目],总名称离不开[二十五圆通];包括已尽,后面二十五位圣人,都是证圣果的圣人,起来讲自己悟道的过程分享给大众。[妙修行路,密指耳门],我们娑婆世界,清净在音闻,返闻闻自性。[意言诸圆通中,妙耳门也。以此二句,解]释[上]面[陀罗尼,显修门中,耳根圆通,即大总持也]。耳根功德,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用耳根来修行是最快!所以,我常常鼓励大家,回去放佛号让它薰习,买一台念佛机,好好的念佛,薰习,好好的听,虽然还没有到见性;但是,他这个耳朵一薰习就成为种子,金刚种子。现在[不依旧注,平派定慧止观等]。平均分配定慧止观,止就是定,观就是慧。


    [按后阿难请入华屋],请入华屋就是要知道有门路的意思,佛陀所讲的法就象华屋,可是,要有门啊,要得其门而入啊;不得其门而入,你怎么入佛的如来藏性呢?[即有得陀罗尼,入佛知见之语]。有得陀罗尼就是具足总持,[有得]就是具足,按后面阿难请佛开示要入门路,阿难一听就具足了总持,入佛知见之语。[及佛许云:‘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又云:‘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语意全合,足征此处],[征]就是证明,[是预指后之修门也]。


     经文[告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这个还是要劝劝大家,修行是真功夫,这一句佛就讲得很清楚,告诉阿难:你听经闻法,那只是记忆,如果没有回归心性,是没有用的!但益多闻,多闻是生灭意识心,还没有入佛的如来藏性的时候,用生灭的心,那个就是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对于如来藏性里面的,本自具足的定中的慧,没有微密观照,所以,心还是不能了悟。所以,你现在谛听,我当为汝分别开示。


    [此寄责多闻],[寄]就是含有,这个佛陀含有责备的意思,意思是说:只有听经闻法是不行的,要会归心性,要下真的功夫,是非来,能如如不动吗?善恶来,能如如不动吗?六根、六尘、六识于一切境界当中能如如不动吗?要考验自己。[未开真智]。你多闻,却没有开真心之智,[真智]就是真心之智。[告阿难言:‘汝虽有强记之力,但增益多闻而已。于奢摩他,自性本定之真理。所起微密观照,朗然照体之真智,心中犹未了悟,是则真智未开,不能遽示妙修],诸位,真智未开,不能遽示妙修是很重要的次第,这个就是先解后行,如果连听经闻法都没有,诸位!你修行不来的!佛法不是拼就有的,佛法要真智现前,才能起妙修行路,这个在在处处都告诉你听经闻法的重要、大善知识的重要。诸位!不要自负,不是关起门来,诵了一、二本经,念几句佛,就叫做修行,这可不是这样子的!


    [必先开圆解,为当务之急也]。什么叫圆觉?圆觉自性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人人本具的圆满清净自性,你都不了悟、不了解,你怎么修行?这是当务之急。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四个字:开佛的[正见],开佛的[智慧],这个特重要![又微密观照,即称真理,所起之真智,开解照了,自性本定],不假外缘,佛所有的法是增上缘,你自己要有骨气,直下承担,你自性就是佛!自性本定,[非同识心分别觉观,粗浮显露],识心,统是识心就是生灭,识心表示生灭心,就这么简单!有增有减就是识心,无增无减就是识性,而识心跟识性是不二,迷的时候叫做识心;悟的时候叫做识性,它本不二。这个识心跟识性,对一个初学佛法实在是困难!非同识心分别觉观,粗浮显露,[故曰:‘微密’。乃是离妄绝相],这个特重要!离妄,只要是生灭、有增减的、无常的、缘起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在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依靠的!包括你的老公、老婆、你的房地产、你的美貌、你的家庭,它随时随地都会毁灭,随时随地都会消失。


     离妄,[妄]就是生灭,绝相,为什么?相是缘起、是生灭,这个相包括色声香味触,包括色、空(虚空),色是有形相的,虚空是无形相的,所以,虚空是意识心所幻化出来的,离妄绝相,包括虚空相都不可着。[照体独立],为什么叫照体独立?十方三世一切佛就是告诉我们:我们的本性如来藏性,都是独立存在,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就是讲这个,我们的本性。独立的意思就是不受牵制,不随境转,什么你都动不了他,什么都不会迷茫。[今之见见非见,即微密观照也]。现在的见见非见,就是微密观照,好好的了悟那一颗真心。


    [阿难但知见性是真],阿难只就眼前来说,知道见性是真,阿难只知道说这个眼根的见性是真的;但是,[而不知所以真];到底真在哪里?[复闻见性是妄],带有少分的妄叫做见精,这个名词你一定要弄清楚,复闻见性是妄,就是见精之见,含有少分的妄见,这个时候称为见精。所以,见性也可以讲真,也可以讲妄,还没有很彻底的厘清的时候,这见性有时候真,见性有时候妄。好!见性妄的时候就称为见精,带有少分妄的时候称为见精,纯一无杂叫做见性,其实它是一个,它是不二,如果见性迷了,它就是妄。所以,开悟的人,就是尘尘真,尘尘真,尘尘尽是本来人;相相佛,相相佛,相相皆是法身佛,无一法不是法身佛。复闻见性是妄,[而不知所以妄]。阿难但知见性是真,而不知所以为真,除掉那一些杂的妄见,就是真。(未完)




(文章转自  正见录  2019-08-14)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楞严经讲解155:修行,知见决定一切;处世,态度决定一切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