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前24圣)-13
(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请翻开《楞严经义贯》1104页,倒数第四行。【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犹如弹指:】这一段是接上一个礼拜没有讲完的,摩诃迦叶的法尘圆通章。因为于灭尽定中,这个灭尽定又叫做灭受想定,或者是称为九次第定。简单讲:要了生死,心中就一定要有定,不是散乱心,散乱心只能做凡夫,学佛用散乱心、修行用散乱心,那就只能结结善缘,跟了生死没关系。因为于灭尽定中,心心所法灭尽、心就是八识心王,心所就是五十一心所,这《百法明门论》讲过了。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法灭尽、寂止,六用不行(六识不起现行),六用不行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些识心的作用就不起现行,心住无漏圣道,无漏就是完全没有烦恼的圣道。故离于无常,以无“无常”,故(所以)时间对他来讲也是静止的;其实不是静止,根本就不存在。我们讲:无尽的时间、无尽的空间,那是因为我们在人的这个角度,有妄心、妄识来设立的、定位出来的,时间、空间本来就是幻,幻就没有实体,所以,讲时间静止的,是方便说,没有所谓静跟动。或者更确切地说,因为超离了无常法,所以在此定中他便“超越了时间”,能化无量劫有如一刹那。
诸位!这个一刹那就是我们一念,当下一念。那么,现在就晓得,譬如说无量劫,譬如说一百亿劫跟一秒钟,诸位!在我们悟道的人的心来讲,它只是一个数目字而已,所以,能够化无量劫为一,一为无量劫,因为他已经超越了这个时空、超越了数量,所以,无量劫就在一刹那之念,一念就是无量劫。反之,亦可化一刹那为无量劫;例如世尊于般涅盘之前,一日一夜竟能开演一部《大般涅盘经》,所以《大般涅槃经》这一部经,就是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就是在《大般涅槃经》里面讲的。也就是这种神力,因为一日一夜,演讲了《大般涅槃经》;《大般涅槃经》很大的,篇幅很大的。即是这种神力,称为“久暂无碍门”。
1105页。【头陀】:义为抖擞,指抖擞精神,精进作意,我们修行人要振奋起精神,表示精进的意思,舍离一切世间贪着,依十二法而行,故所以又称为十二头陀,那么这个头陀,我们都知道,它叫做苦行,十二种苦行,义为“头陀十二行”。或者“头陀十二行”之内容为:
一、住阿兰若(离于愦闹)。住阿兰若,佛有很明、清楚的规定,阿兰若就是距离市区大概三公里到四公里左右,这个叫做阿兰若。住得太远、太深山了,你没办法化缘,你吃的、住的、衣服,食、衣、住,你要靠信徒,离得太远,也很不容易度到众生。所以,住阿兰若。那么用我们文殊讲堂来讲的话,就是养德禅寺它的这个距离就很好,南投的养德禅寺。那么,再来就是我们内门乡,内门乡下来,那边也独立的,也算是阿兰若,阿兰若;我讲的是那个地点。那么花莲的佛兴寺也是阿兰若;但是,就是有一点远,距离花莲市区比较远;但是,如果是下来那个村庄,那也是叫做阿兰若。那我们讲堂就不叫做阿兰若了,这讲堂叫做城市弘法利生、方便的地方。
在座诸位!如果我今天那个法会开在瑞穗;我们瑞穗有一个精舍,花莲那个瑞穗,产乳牛的那个地方。来这样做、来法会,那么,就没办法这么多人了;今天来讲《楞严经》然后在那边讲。或者是说:我今天把这个《楞严经》移到阿里山上,那你每个礼拜要跑,哪有办法?所以,在山上有个好处,就是寂静处;但是,有一个坏处,就是度不了众生,众生要来很辛苦,尤其以前也没有游览车。所以,住这个阿兰若,叫做离于愦闹,离于愦闹,离于愦闹。但是这个重点,还是要看修行人的心态,大悟的人、修行人,心无所不寂静,你住哪里,其实对他来讲,他心都是归于寂静,重要还是心态的问题。
二、常行乞食(虽修远离行,亦须令众生有供养、修福的机会)。所以,那么这个文殊讲堂,就变成让众生修福的机会,因为它距离众生就比较近一点,很方便。所以现在佛在世这种形态,已经不适合我们今天的生活。
三、次第乞。次第乞又叫做(如法乞、或者无分别乞无分别心乞食)。这个,因为前面常行乞食已经不存在了,这个次第乞就更不存在。这个次第乞,佛有制戒律,就是化缘七家,七家,就从这里开始,碰到了,一二三四五六七,走了七家,你今天要是钵一点饭菜、供养品都没有,你就必需停止。简单讲就是你今天必需饿着肚子回去,空钵,托钵空钵回去。到七家,第七家就不能再下去了,这会困扰众生,困扰。那么回到你这个兰若的时候,如果其他的法师,有化缘到更多的东西,那么,他就会分你。像泰国的比丘拿那个钵那么大,不是拿来饮食的,那个钵那么大是做什么?他们都是包一团一团的,你看那个影片就知道,有水果啦、饭团啦,都用那个钵很大,不是用那个钵来吃饭的。回去如果说有的有、有的没有,他可以分的,这个佛制的戒律,可以分给其他的比丘吃。
四、叫做一座食。这个一座食,这戒律,比丘戒是有的,不可以数数食,一座食就是坐下来就必需吃饱,你离开这个位置,就是表示你吃饱。那我们现在没办法了,现在我们的碗就是一点点。对不对?吃了一碗不够再盛,再起来,再去装二碗、再去装三碗;这个佛的戒律是不行的,就是坐下来就一定要吃饱,不能一次又一次的起来……。可是,这个在佛教来讲,违背佛陀的一座食。所以,这个一座食,就要看时空了,看时间、空间了,道场是怎么样子,看那个道风是怎么样。那我们现在汉传的,就是大家坐在一起,或者是把你饭菜端好了,放着,差不多都是一座食。当然也有少数的道场,都是用碗吃的,用碗吃的。用碗吃的,用碗,因为居士都是八关斋戒,也都是用碗吃,用碗吃,他就坐在那边,不必起来,有这个行堂跑来跑去的,给他加菜、加饭,所以,算来也叫做一座食。也就是:一座食就是一坐下来,吃饱了才可以起来。为什么?怕你在饮食上产生分别心、贪心。底下,所以一座食,(或称一抟食,避免数取食,这个念数shuo 一次又一次的再去拿……一次又一次的再去拿,数数取食。或于食分别)就是有分别心。吃东西本来只是为治疗我们身心的饿病,那我们把饮食变成一种贪,又违背了世尊的教义。所以一切,连身命、财产都要布施了,哪为一个饮食而太伤身?太劳累了!所以把生活单纯化、简单化,营养要顾好,这样子的人,幸福快乐、解脱轻安就会到。世间人为了这个饮食,那你就知道,张罗啊,到处去张罗,对不对?陆、海、空统统吃光了,只是为了那个嘴巴而已,世间人造的恶业可不得了!
五、节量食。(即不过量食,即《瑜伽师地论》所说的“于食知量”,这对修禅定的人而言很重要)这对禅定的人来讲,修禅定的人来讲是很重要的。
六、日中一食。日中一食。那么,这个日中一食,我现在站在佛的角度,时空性不一样,佛在世大概可以这样,因为佛在世的时候,不用盖什么道场、不用什么奔波,那么,日中一食,树下一宿。那么,以现代的法师来讲,有的人很辛苦,自己盖一个茅蓬,请工人来要钱,自己来盖也很辛苦,那么,要日中一食,有时候胃受不了!所以师父比较主张中道的修行,这个日中一食要看个人,你的胃没有东西,久了它就会胃穿孔、胃酸过多,反而更糟糕!那么,你日中一食,这个在医生来讲的话,他不赞成!因为有个医生,他也是学过佛的,他看了以后,它这个不适合一般人修。他说:平常你饿了二十四个小时,都没吃东西,日中一食,饿的时候会吃了很多很多;吃了太多的时候,这个胃它会下垂,胃会下垂,因为很饿嘛!因为在晚餐又不能吃,明天早上也不能吃,所以,他观念里面就是:我要吃多一点……。。也不管这个胃有没有办法承受?所以你当吃饱的时候,胃下垂,久了以后,它收不回来。所以,这个日中一食,要不会控制饮食的话,就会变成胃下垂!所以医生站在医学上的角度,他也不赞成这样子的修持法。这是日中一食。
七、粪扫衣。(即取别人丢弃的衣服、洗净、缝补后,染色、再制成衣。)在座诸位!这个有时空性,佛在世的时候,当时候并没有什么法国的工业革命,工业并没有什么特殊,就完全要靠人。以前的这个印度,它所缝制的这个衣服,它不是像现在这个机器,绵绵密密的织,织布织得这么好,所以,都是用人工,用人工的话,就会很粗糙,很粗糙。而且在当时候,衣服是很宝贵的东西,因为拿不到这种东西,因此比丘只要能够有遮衣蔽体,遮这个蔽体就可以了。所以,当时候佛在世的时候,工业并不发达,农业也不发达,人们过的就是很辛苦、单纯的日子。所以,这个粪扫衣来讲,就是人家丢弃的,在那个时候来讲,也非常的难得。那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你穿这个粪扫衣,你们这个居士家里丢出来的东西,我叫做割截衣,把它割了一块一块,再把它缝补起来,披起来;如果我这样披起来,去外面走一趟,就很多人、居士就说:你回去跟你师父讲:看他要做几百件,我都做给他,不要披那一件出来,缝那一块一块的,好像在贴药膏!对不对?一个抹布这样一块一块……现在有个比丘,有比丘也是这样子,中部有一个比丘来,我看到他的袈裟,我也吓一跳!我说:你那个袈裟好好的,为什么把它剪掉,再把它补一块一块?他说:这个叫做割截衣,叫做粪扫衣。好好的袈裟!衣服也是!他故意把它缝一块补起来。我说:那本来就好好的,你为什么要把它补一块?他说:这个叫做粪扫衣。我说:这个叫做画蛇添足了。
在座诸位法师!现在你只要淡泊名利,远离城市,或者是你心安住在,安那般那法,或者是止观,那么,对这一些相的东西,你就放下;不要奇装异服,不要奇装异服。对不对?你奇装异服,反而搞得大家……变成异类,异类。所以你不要在衣服上一直大作文章;但是,也不要奇装异服,变成让人家看起来很奇怪!对不对?明明这个衣服就是很单纯的东西。所以,我们了解,佛在世跟我们现在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看到的是时空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今天的工业非常的发达。信徒的经济还可以,他怎么忍心看师父的衣服,破了又补、补了又破……怎么忍心看师父这样子的呢?对不对?所以出家人没有这样,只有你这样,也觉得很奇怪啊!所以,这个就是头上安头,画蛇添足。所以,衣服的这个区块,就顺着现在的时空性的改变,让大家看起来不碍眼、不奇装异服,觉得你是佛门中的异类,好像标榜你吃了很多的苦行,这样不好,我觉得这样非常不好!
八、但三衣。三衣就是五衣、七衣、九衣。那么,这个在出家众来讲,在座诸位!汉传跟佛在世,袈裟用法是不太一样,虽然都是福田衣是一样。诸位!披北传的,披北传的这个袈裟,是不能一起睡觉的,也不能当枕头用的。可是,佛在世,像我们披我们……。像师父披这个袈裟,如果我很累,我回到寮房,我很累的时候,我直接就可以躺下来睡觉,不犯佛戒。或者是我有袈裟、大衣,另外一个袈裟,也是这个,我可以拿来卧着当作枕头,立刻就可以睡觉,立刻就可以休息。可是,汉传的不行,汉传的,你那个五衣、七衣,都是这里扣子扣起来的,五衣、七衣、九衣,那个不能当作是类似被子来盖,不行的!所以如果说:我今天来讲的话;这是假设说啦!我到山区去,比较高一点的海拔,一千多公尺,那一天刚好衣服带得不够,很冷,那没有关系,把袈裟拿出来,披上袈裟,晚上睡觉,这个躺下来就可以睡觉,这是南传的袈裟,直接就可以休息,北传不行,北传不行!所以,在家居士,好像有的人是第一次听到:哇!这还第一次听到!所以,这个要没有人讲,你们怎么会知道?是不是?所以,听经闻法,就知道有它的历史、渊源、文化,佛制的戒律,当时的时空性不一样。听经闻法,这个就是经典外面的话,题外话,这个会丰富我们的知识。所以因此,你要把听经闻法列为最重要的功课,就是这个道理。
九、冢间坐。这个冢间坐,在台湾,大乘佛法修这个的人不多,不多。冢间坐就是去坟墓旁边坐。
十、叫做树下坐。树下一宿。
十一、叫做露地坐。露地坐就是没有什么遮风避雨的,表示很辛苦了!
十二、叫做但坐不卧。但坐不卧,这个就表示修苦行的人只能坐,只能坐,只能坐,不能卧,不能卧下来。这个目前没有几个有这种能耐。
1106页。头陀虽有十二项,但简言之,即是在“衣、食、住”等日常生活方面(前八项)极其刻苦,再加精进修定(最后四项)。又,世尊于成道前亦曾修头陀行;后来世尊正法眼藏的传人(大迦叶尊者),“碰巧”也是头陀行者,这可说是暗示了:道虽在心悟,但要荷担如来家业的人,须要能够极其刻苦精进,不着世染。师父就讲一句话:世间人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出家众一剃度出家,没有勇气、没有骨气,那么这个法师可以说是白来一趟了,白白的出家!因为不能吃苦,没有骨气、也没什么勇气,对不对?一天到晚就吃信徒、信施的供养,在心,也不精进,在行,也不能吃苦,那么可以说是白白的出家了,很可惜!这要成道其实就不容易。不管是世出世间法,你要想大成就,没有一个不吃苦的。在座诸位!经不起吃苦的人,就不可能有大成就。当然不是百分之百,每一个都是这种根器。这点对于我们末法行人,应有所启示才对。
【法因为上】:“法”,就是指法尘。“因”,就是本修因。以证法尘外面五尘落谢的影子叫做法尘。法尘本空为本修因,为什么本空呢?因为它是依他起的,心是因境而有的,所以,心生而种种法生。此为最上之法法、法门。
【义贯】:“摩诃迦叶及”其眷属“紫金光比丘尼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于往劫,于此”娑婆世“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灯”佛,“我得”以“亲近、闻法”而照着“修学”。我于“佛灭度后,供养”佛“舍利”并于佛前“燃灯续明”不绝,并且又“以紫金光”之漆“涂佛形像,自尔”时“以来,世世生生,身常”有“圆满”之“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是“我”的“眷属”;我们多劫以来,常“同时发心”供养佛及出家修道。“我”以理智“观世间”之“六尘”念念迁“变”刹那“坏”灭,无常迅速,其体空寂,故我“唯以”合于法性当体“空寂”之法而“修于灭尽”定,寂灭心心所法生灭之相,入不生灭;以不生不灭故“身心乃能度百千劫”之长时,“犹如”一“弹指”顷。“我以”诸法无自性“空”之理智而观“法”尘,照破法尘生灭之相,入不生灭,诸根识之结使皆尽,“结使”就是烦恼,你的心打结,那就表示你的烦恼还存在。而“成阿罗汉”道。“世尊”曾“说我”于佛弟子中“头陀”之行“为最”上,以微“妙”离于生灭有无之“法”性现前而“开”悟“明”觉,“销灭诸漏”,成无漏道。今“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即以照破“法”尘生灭妄相之本修“因”是“为”最“上”之法。
【诠论】:“灭定尽”:《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说:这一段,初学佛法看起来很吃力,老参看起来有点艰涩,有点艰涩,所以我叫你注意听,你稍微做一下笔记。“云何灭尽定?”什么叫做灭尽定呢?谓已离无所有处,无所有处就是无色界第三定,空无边处、无所有处,还有一个非想非非想处。就是无色界的第三定;那么,四空定我们都讲过了。谓已离无所有处贪,未离上贪,上贪就是非想非非想处,四空定的最高,还没有离开对上一界的贪,非想非非想处的贪,或复已离,或者是有的已经离了。由于止息想“想”就是想心所,因为受跟想心所,所有心所最强烈的,就是感受还有妄想。由止息想心所,作意为先故。诸心,就是心王;心所就是诸八识以及五十一心所,唯灭静、唯不转,是名灭尽定。此定唯能灭静转识,这“转识”的前面加:“前七”转识,灭静前七转识,意思就是不包括第八意识。但是,不能灭静第八阿赖耶识。”
今试简释此段论文如下:“云何灭尽定?谓已离无所有处贪”:谓行者入于无色界的第三定(无所有处定),然后离于对此定的贪着。“未离上贪”:“上贪”指对第四定的贪,因第四定是在第三定之上,故名为“上”,第四定称为“非想非非想定”。此句言:但是尚未离于对上地,对上一界(界限的界)对上界地,“非想非非想处天”的“贪”。“或复已离”:或者已离于对“非想非非想处天”的贪,亦可以。“由止息想作意为先故”:“想”,就是指想心所。此谓,以止息一切心行中的“想心所”,以这样的“作意”当作先导:作意就是说刻意,下定决心就一定要把妄想停止;很可惜,这个不是佛讲的这个妙智。有的人,外道是无想定;但是,阿罗汉是灭尽定,不一样的。亦即(也就是),须先起此“止息想心所”之(的)作意,方能起修此灭尽定。这个就是在前面的先下一点功夫,如果你只有把想心所灭了;但是,外道入无想定,就变成没有想,失去了佛的涅槃妙智,那么,就变成外道;有佛的涅槃妙智,那么就是佛道。
“诸心心所唯灭静、唯不转,是名灭尽定”:诸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只有灭静,唯不转。简单讲:识心分别就不再分别,识心的执着也不再执着了,没有执着、没有分别,那种状态是名灭尽定。“静”是止息,“不转”是不起现行。此句言:等修到了一切心法(也就是指前六识以及第七识),前六识通常叫做分别意识,第七意识叫做执着意识,我法二执,叫做第七意识。那么,前六识以及第七意识,以及全部的心所有法都寂灭静止了、不再起现行,此定心便称为“灭尽定”。1109页。“此定唯能灭静转识,不能灭静阿赖耶识”:简单讲:阿赖耶识就很微细了。“转识”指前七识,又称七转识,以前面七识是由第八识所转生,故(所以)称为“七转识”。“阿赖耶”,即(也就是)藏识,亦即(也就是)第八识,阿赖耶有“我、爱、执、藏”之四种义;以一切众生执此为“我”,所以,我们认为有“我”,是因为有阿赖耶识,因为第七意识执着第八意识阿赖耶的见分,误为我。有贪“爱”此识,此识能“执持”有情之身根令不坏散,因为你晚上睡觉的时候,前六识不起现行,晚上睡觉的时候,有时候会作一点梦,有时候不会作一点梦,但是,身体并不会死掉;身体之所以不死,是因为第八意识还没有离开。
所以此识能执持有情的身根,令不坏散。及至于命尽之时;又,此识能积“藏”有情所造的一切业,善业、恶业、无记业、净业、染业、世业、世间业、出世间的业,统统放进去,令不散失,所以在座诸位今天的修行,绝对是功不唐捐,因为由第八意识完全概括承受。故(所以)此识为有情一切业力及习气贮藏之所;一切有情之堕生死,以及能否证涅盘菩提,皆由此识中所积存之染净业习之所感、所牵引、所推动。《瑜伽师地论》此句之义谓:灭尽定只能寂灭静止前七识,但并不能寂灭静止第八识,要寂灭静止第八识,这个要相当相当的,第八地、第九地菩萨、第十地菩萨的功夫。也就是说,灭尽定并不能灭八识中的习气。因此二乘之圣人虽能入灭尽定,但也不能以彼定力灭习气,故所以他们只能得有馀依涅盘,有余依涅槃就是还有这个色身。而不能得无馀依涅盘;后面还有少许未断。若要得无馀依涅盘,则必须能灭八识习气才行,但这只有以佛及大菩萨的金刚喻定,或首楞伽摩三昧才能作到。故(所以)《楞伽经》说:“一切烦恼习灭,我称为涅盘。”此处“烦恼”是指前七识及诸心所,“习”是指第八识中之习气。“涅盘”指无上大涅盘,亦即(也就是)无馀依涅盘。
又,《成唯识论》说:“灭尽定者,谓有无学,或有学圣,已伏或离无所有贪,上贪不定。由止息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恒行染污心心所灭,立灭尽名。令身安故,故亦名定。由偏厌受想,亦名灭彼定。”所以这个《成唯识论》看起来就很艰涩,一般初学,这完全看不懂,因为文字“太简单”了!那么现在师父就把它加几句话,你就完全看得懂。灭,灭尽定者,前面要加二个字,就是:能入,能入灭尽定者,能入灭尽定者;底下再加二个字:“必需”谓有,这“有”停一下;“无学”,在旁边写个:四果圣人,就是阿罗汉果。必需要有阿罗汉四果的无学圣人,才有办法。或者是有学圣,有学圣,有学就是三果阿那含,还是利根的,利根的阿那含果。或有学圣,有学就是三果的圣人。简单讲:要能入灭尽定的,必需有二种人:一、四果的阿罗汉,无学的圣人;还有三果阿那含,有学利根的圣人,简单讲就是要这样,这种功夫。已伏,或者是离无所有定,“无所有”,底下就加一个:“定”的贪,离无所有。那么,上贪不定,“上贪”的旁边写:非想非非想处,“上”就是非想非非想处。那么,对于非想非非想处,上贪不定,不定就是:有的离此贪,有的还没有离非想非非想处的贪。简单讲:或者是对四空天的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定,有的已经离贪,有的还不一定会离贪,就是这二个角度说。
说:由止息想,由止息,“想”的底下加二个字:止息想“心所”。由止息想心所,就是说这一些功夫高的、证果的,统统是没有妄想,妄想灭尽了。诸位!人到无求品自高,我们对这个境有所求,妄想就会不断;我们对这个身,执五蕴身,一直执,那么,这个妄想就会不断,那么,就会生活在是非、善恶、得失的观念,能所不断,想心所就不断。那么你想要把这个想心所放下,就知道心空境也空,境空心也空,回归到不二法门,平等的心性,才有办法把这个想、妄想心所灭尽、止息。作意为先,作意来……。中间加三个字:作意“来修行”为先。作意的意思就是:你一定要下定决心:我一定要灭掉这个妄想!用现在来讲就是说:发智慧心、坚定的心,一定要灭掉这个妄想。这个妄想包括了习气喔,粗糙的习气,微细的习气没办法,粗糙的习气。所以,任何一个修行人,要了生死都要下定决心,从今以后,妄想心所不让它起来,由止息想心所,没有能所,想心所就自然慢慢的停止。作意来修行为先,就是要下定决心,叫做作意,刻意如此做:我就是要把想心所灭掉!作意来修行为先。令不恒行、恒行,把笔拿起来,不恒行就是指第六意识,恒行染污就是指第七意识。什么叫做不恒行?就是第六意识,对境方生,这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分别心,要对境方生起这个刹那之间的分别意识心。所以令不恒行就是第六意识;或者是恒行染污,第七意识,心王跟心所统统灭。
再解释一下:不恒行就是说:第六意识有时候对境,晚上睡觉的时候,第六意识不起现行,他就躺下来,所以,第六意识又休息了。明天早上睡醒,眼睛揉一揉,一看:喔!今天星期几。开始又来了,又分别心来了:哪一个人欠我会钱,我不去收不行!心里又开始一直来了:我早上要吃什么水果,去菜市场,赶快!又来了,去买什么菜啊,对不对?我的小孩、我的姑娘有没有吃饭?开始又来了,这第六意识就开始一直作用了。碰到不愉快的,第七意识就坚固的执着:是别人不对,我才是对的!就是恒行染污。所以这个不恒行就是有时候对境、有时候不对境,晚上睡觉,哪一个人还在对境呢?所以六识的分别心就不恒行了,不是永远起现行。可是,第七意识不一样,包括你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只蚊子叮到的时候,手就来了,啪!所以那个对这个色身的我执还有法执,是从来没有停止过的,连作梦都还在执着。恒行染污心心所灭,就是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灭。所以,证阿罗汉果不简单,意思就是说:能入灭尽定,第六意识不起现行,第七意识的粗的、染的也不起现行,了不起!立灭尽定名。令身安故,故亦名定,令身安,为什么?在座诸位!一个人的内心妄想不断,家里不会有幸福的,你的身不会安的。身是受这个心灵的驱动,这个心灵的分别心,一直在驱动你这个色身;你这个执着的心,一直驱动你这个色身,分别心不断、妄想心不断、执着五蕴身的心不断、法执的心不断,你如何安身立命?你怎么会有安详的心呢?
所以,诸位!你这一辈子想要过快乐、安详的心,必需要建立在智慧,还有安详、知足,你才有办法建立幸福。所以,世间人所谓的幸福,是拥有很多的财产叫做幸福,其实是错的。或者是拥有儿女都很有成就了,儿女很有成就了;就像大陆有一个人,四个孩子有三个上北大,这个就算是很有面子了,世间人:哎呀!不得了了!给足了面子了;不过,这个在佛法来讲的话,也是生灭法的,很快就会消失的!是不是?这个世间人讲:不得了了,北大等同状元呗!那么四个里面有三个上北大,就是家里有三个状元,爸爸、妈妈当然就是满足得不得了了;不过这在佛法来讲,也是生灭的东西。由偏厌受想,亦名灭彼定,那个“彼”就是受跟想,受跟想,受跟想。好!亦名灭受想定。那么整句师父把它贯串起来,那你就知道整句是在讲些什么意思。
1110页,说:能入灭尽定者,必需要有四果阿罗汉的无学圣人,或者是三果阿那含,有学的利根的圣人,或者是已伏,或者是离无所有定贪;还有对非想非非想处,有的贪,有的还没有办法完全离开对非想非非想处定的贪。由于止息了妄想的想心所,来作意、来修行,一定要灭掉这个妄想心所为先,令第六意识把它分别心灭掉,还有恒行染污的第七意识的心王还有心所把它灭掉,所以,才立这个灭尽定的名。简单讲:要得到这个灭尽定的功夫,还真不容易!分别心跟执着心全部放,才有办法得到令身安故。所以身安,要建立在智慧还有安详,不是建立在外面的,儿女啊、财产、房地产,那个东西是生灭的东西;要建立在般若,这个人一辈子才会有幸福。
令身安故,故亦名定。由偏厌受想,因为人的一生,受是时时刻刻,想是时时刻刻的,最强烈的心所法就是受跟想,这最难逃脱的就是受跟想。譬如说你听到一点音乐:哎呀!这个音乐太美了!你吃到这个山珍海味:哎呀!这个山珍海味太美了!这个味的觉受太强了!或者睡到一张床铺,对不对?哎呀!这个晚上太好睡了!这个觉受太强了。还有这个妄想,对明天有种种的期盼;对儿女的期盼;对我的生意有所期盼;对未来有种种的期盼。或者是执着现在的现况,或者是一直回想过去,这个想就贯通过去妄想、现在妄想、还有未来的妄想,所以,它很难断,很难断!亦名灭受想彼定。好!那么这样整句贯串起来,就知道要得到灭尽定、阿罗汉果实在难,不容易!当然,上根利智的,那一下子就入了!
“灭尽定者,谓有无学,或有学圣”:谓能入此定者,唯有圣人,在声闻中,须是四果之“无学”圣人,若是“有学”,则必须是三果阿难含以上,至于初果及二果圣人则尚无能修入灭尽定,以初果二果仍须来欲界受生,故仍有“异生性”,异生性就是变异性,不定性叫做异生性,没有办法决定性。因此不堪能修此定——此为依窥基法师之《成唯识论述记》所说。那么,由这一段你就知道,《成唯识论》有多难!你单单看这个黑色体的,没有师父解释,你真的看得懂吗?我不相信!还常常说:师父!您怎么不讲《成唯识论》?阿弥陀佛!你看这一段,你就完全看不懂了!
“已伏或离无所有贪”:若行者已经伏了,或能离于对“无所有处天”的贪着。诸位!那个“天”就是定的意思,无所有处天,简单讲:就是对无所有处天之定的贪着放下了。“上贪不定”:比这个无所有处天还要更高,那么就是非想非非想处了。所以,上贪不定,但对上界“非想非非想处天”的贪则不一定,谓或者是已离此贪,或者尚未离,二者皆可。“由止息想,作意为先”:先由止息心行的“想心所”,这样的“作意”来起修。
所以,在座诸位!修行就是四个字,一定要“下定决心”!
1111页。“令不恒行、恒行染污心心所灭”:令“不恒起现行”的前六识,及“恒起现行”(一直不断在起现行)的第七识(染污末那识)等之心王及心所都寂灭了。简单讲:不恒起现行就是前六识;恒起现行,(一直不断在起现行),还有第七意识(染污末那识)等之心王以及心所都寂灭了。因为前六识须对境方生,故不是“恒起现行”:而第七末那识则不论是现前有境或无境,一直都是恒起现行的,故(所以)第七识称为“恒行之染污识”。“立灭尽名”:所以施设这个定为“灭尽”之名。“令身安故,故亦名定”:因为此定能令五蕴身得安稳,故亦称为“定”。
“由偏厌受想,亦名灭彼定”:“彼”就是指受受心所与想想心所。由于受想二心所,诸位!心所的意思就是等同大臣。八识称为心王,八识称为心王,五十一称为心所。用比喻来讲,心,八识就像王,国王出去,大臣一定跟在旁边;就像师父出去,侍者一定会跟在旁边,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心所简单讲:就是陪伴在旁边的,类似陪伴在师父旁边的侍者;也可以说是陪伴在国王旁边的大臣。所以,这个是同时存在的,心王、心所。于诸有情之扰动最为深远,可说是有情生死之根源;因为一切有情之所以会于生死而不厌,即是贪着三界之种种“受”:诸位!你在这里要记住一句话:贪是三界轮回的根本。你记住师父这一句话。谁有办法做到对任何一件事情统统不贪,能够知足、淡泊的过日子,这个人要了生死就易如反掌了!衣服,简单,剩下的钱,布施。以前有一个姑娘,很了不起!她二十几岁,父亲留了一笔财产;再来,她本身也很会念书,台大毕业的。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她的财产已经超过几亿了!她很有福报,刚好来拜访师父,她说:师父!我修行要从哪修行?我跟她讲:先断贪。她听到这个,从此以后,她不买名牌,统统放,把钱统统去帮助弱势团体、护持正法;再经过没多久来,我看她面相整个变了,不简单,讲一句话就懂得回头了由贪受故,不舍生死。
所以,在座诸位!富贵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家里很有钱,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有两种:家里很有钱的,第一个,好就是说他要做布施,哇!那这个走对路了,他这一辈子用这个钱来做功德,那不得了了!对不对?没有钱的人,想做功德没办法,看到人家法会护持佛、法、僧三宝,他很羡慕,他身上没钱,他很苦恼,没钱,不能去偷、去抢啊,他要做功德,没钱,没办法,眼睁睁的看人家在做。但是,也不坏:要是他家里很有钱,不学佛,那就麻烦大了!为什么?有钱,他会造业啊!对不对?家里有钱有势,嗓子大,嗓子会很大了:好!我这个儿子做周岁!只是一个儿子做周岁喔,办了六百桌,请免费的;当然,这里讲的是不吃素的。这六百桌,杀,所杀的众生,都是这个小孩子、儿子,一岁的儿子,还有父母亲要承受,因为他发动的。所以这个,不学佛,他就认为这个是很不得了的,在这个乡里里面是很有面子的;但是,这个有钱人造的业就很恐怖了,一声令下,办六百桌,那这些动物要用多少?还不吃素呢!又,一切有情心想不绝,以有种种想,故有种种法,乃至种种众生。故此经云:“一切众生皆由想生。”,乃至无想天之“无想”,仍是属于一种“想”,无想还是想。所以,在座诸位!无想天,答案讲:就是没有佛的妙智。
诸位!把笔放下,看这里,现在讲到无想天,这个一般人很难去理解,什么叫做无想天?我现在用比喻的,看看你能不能理解跟体会这个无想的意义是什么、定义是什么?诸位!在靠近北极的时候,有一种鱼,鱼,它的生命力非常强,到春天冰解冻了,在夏天的时候,溪水潺潺,它就活过来,就活过来,就活过来。到了秋天,它的活动力就慢慢慢的不那么活跃;到冬天下大雪的时候,这一只鱼就缩在泥土里面,泥土上面覆盖了很厚的几尺的冰、冰层;可是,这一只鱼并没有死,这一只鱼并没有死喔,它这一只鱼生命力非常强,可以在过寒冬的时候,经历了风霜、雪雨、冰冻,在一个像冰库里面,它还是活着,大地都是下大雪,那一只鱼还活着。等到明年的时候,春天,又慢慢慢慢的解冻,温度慢慢的上升,这个冰慢慢的解冻,到夏天的时候,这一只鱼又活过来!好!我用这个比喻,你注意听喔,无想定就是这样子,无想定进去,连真如都给它冰冻起来,就是虽然他心中,对粗糙的这些妄想没有了;但是,它是外道法,不是佛的打破执着的、打破无明的那一种智慧法,那种定是暂时的。简单讲:就是我妄想不起,但是,真如呢?也冰冻起来。就是无想定一定下来,心里不想;可是,真如呢?发挥不了作用。就像这一只鱼,下雪下雪……。暂时冰冻起来;可是,这一只鱼还没有死。这一只鱼还没有死,表示什么?烦恼还没死,三界的贪嗔痴微细的还没有死,所以明年的春天它又活过来了!无想定,他的定力一消失,就继续六道轮回!这样的比喻听得懂吗?这样就听得懂了。无想定就是叫做修行人的大陷阱,就是无想定,入这个无想定,就失去佛陀的般若妙智。
所以什么都不想,那不叫做……。我什么都不想了,我什么都不想了。那个是嘴巴说一说,内心有时候真的不想了;外道,因为他不是修佛定,楞伽大定、楞严大定,不是本性的定,所以,只是把它压下去,暂时心定一下。入这个定在三界来讲,已经很了不起了;可是,在修学佛道来讲,这个却没办法,这是个大陷阱!就像什么,你知道吗?我再举一个例子,就像我叫你:你去台北帮我办一件事情,你去台北帮我办一件事情。然后你车子开……。开到桃园的时候,接近台北的时候,怎么样?哇!桃园刚好有办那个兰花展,大花园,结果你车子开到桃园了,上桃园以后,哇!那个花园很漂亮很漂亮,然后就不想去台北了,差一步,就被这个美好的境界所迷惑了!那有没有完成任务?没有!佛的用意是叫我们跳出三界;那么,以外道的修行,这个无想定就非常高了,就像碰到了美丽的花园,贪着那种寂静的定,坏了,坏了,不能出三界了!
所以修行,记得!不要左顾右盼,直接就往极乐世界冲!今天你不管你在这个世间拥有什么,孝子、贤孙、房地产,你的爱人多好、你的先生、老公、老婆,是多么的好、多么的英俊年轻,或者是多么有干劲,官当得多大,你统统知道,这个是虚幻的、短暂的,放下,内心一意的念佛,不左看、不右看,然后,所有的钱统统能舍,那我告诉你:那没有一个不往生极乐世界的!所以,修学佛道只有四个字:下定决心,你肯不肯而已?有没有这个下定决心?那没有话讲,师父!我发菩提心,我下定决心!那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你一定会成就的!但是,一定要记得听经闻法。底下,仍是属于一种“想”,是为“无想之想”,仍是有为、有漏,故圣人不修无想定。《俱舍论》卷五说:诸入无想定的异生,异生就是不正见而生,叫做异生。诸入无想定的异生,就是不正见,走错路的意思,走错路的意思,所以,诸入无想定的异生。
底下,“彼执无想是真解脱”把这个无想定,当作是阿罗汉的真解脱,真是糟糕,走错路了!(计执“无想处”是真涅盘),完了!这个还是三界内的,把它认为是三界外的,搞错了!又说:“故得此定必不能入正性离生”走错路的人,入这个无想定,就没有办法入……。先讲“正性”,佛的正性就是圣性,没有办法成圣;“离”就是断,“生”就是一切烦恼。简单讲就是:这个无想定,走错路的人,入于无想定,就没有办法入于佛的正性圣道,来断一切的烦恼。生就是一切的烦恼,包括微细的烦恼,他没办法。(“正性离生”即(就是)入见道圣流,断“见所断烦恼”之生。同时断“见所断烦恼”。见所断烦恼就是说:还存着一个:我要把三界的烦恼断尽了。连这个一念都不行,叫做见,我见到了我所断的烦恼,那就是着的意思;连这个着都要断,着一个我断烦恼,断,见所断烦恼就是:同时要断掉着一个断烦恼的能的心,统统要断。此即言,若人入定,此此“无想定”,即不能入圣流、证圣道,永远与圣道无缘,以其邪见计非涅盘为涅盘故。)走错路了!“以诸圣者于无想定,如见深坑,不乐入故。”在这里要画双红线,双红线。为什么?你内心里面常常想:我都没有妄想了,我都没有妄想了。那个还是想。除非你是心性出来的无念,佛教讲无念,不讲无想。“以诸圣者于无想定,如见深坑,不乐入故。”所以一个人坐在那边、客厅发呆,发呆:我什么都不想了,我很知足了。记得!那个还是想,那个叫做笨笨呆呆的。(因为诸圣人见“无想定”有如一个大陷阱,所以不喜欢入此定)(未完)
(文章转自 正见录 2019-11-12)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楞严经讲解262:记住修行不要左顾右盼,要直接就往极乐世界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