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佛缘人生
佛学心语
龙泉学堂 苦乐人生 第8天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02-28 21:57 点击 753 次


第2讲  不被六根蒙蔽-1




      各位法师、各位同学,今天我们要来谈一下佛法。


      一、“华严”境界,众生在佛慈悲摄护下学习佛四智。


      大家在念诵《华严经》,《华严经》在佛教里面名为经中之王:“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华严经》有三种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三种。就八十华严来讲,它一共有七处九会,三十九品八十卷,所谓“七处九会、三十九品八十卷、四万五千个偈”。“七处”是哪七处呢?——人间有三处,天上有四处。“人间三处”:菩提场、祇树给孤独园、普光明殿;“天上四处”: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他化自在天。佛在菩提场一共讲了六品,在祇树给孤独园讲了一品,在普光明殿讲了十八品,忉利天讲了六品,夜摩天讲四品,兜率天讲三品,他化自在天讲一品……一共是三十九品。释迦牟尼佛讲《华严经》的时候是在七个地方讲——就是刚才谈到的那七个地方,然后谈了九会。


      我们今天来学习这部《华严经》,非常地殊胜:寺庙里面早晨、晚上,我们敲钟、敲云板的时候都要念:“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会上佛菩萨”——念一个字敲一声,念一个字敲一声……由此可见它殊胜。那为什么我们敲钟、敲云板的时候都要念“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会上佛菩萨”呢?菩萨、佛的境界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对众生来讲——“无缘、同体”;对佛菩萨来讲——“大慈、大悲”。那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众生与众生之间,有些是有缘,有些没有缘;有些缘份比较深,有些缘份比较浅;有些缘份比较近,有些缘份比较远……就是说人有种种的差别——有远近、有亲疏、有内外、有上下、有高低、有智愚、有贫富……有种种的差别。


      那么,“同体”是什么意思呢?对众生来讲,关系比较紧密、比较近的,感受就比较深,感受到好像我们大家是一起的;反过来呢?就是说我们这些人感受以外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不是一体的,是异体。在《华严经》里边,它就是要说明这样子的一些问题。众生有种种的差别性,现象界的种种诸法的不同;对佛菩萨来讲,不一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就是说,佛大慈大悲心——“大慈”就是佛;“大悲”,菩萨、佛……“大慈大悲”就是佛菩萨的境界。佛菩萨的别名,还有大慈大悲。


      那么,所有的众生都是在佛菩萨智慧、福德、光明摄受下,……佛就犹如太阳一样,他是不分别的。太阳出来能够普照万物,是不是?所有的草木、所有的人与非人……一切都是在阳光的普照之下。但是这些草木、这些人不一样——他有种种的差别,这样也就是对阳光的感受不一样:太阳出来时候,有些地方、有些人,很容易就能够沐浴在佛的太阳光之下——就是佛一说法,我们很容易就能够领会、很容易就能够接收;那么有些有情、有些地方,就需要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等到中午,甚至等到下午、晚上,它才能够接收到阳光。那么为什么会有早有晚呢?就是因为你被遮掩了——被其它的东西遮盖了,所以接收不到阳光。太阳变化的时间——它在运行的过程当中,慢慢慢慢角度发生了变化,然后我们就能够接收到阳光……就是因缘具足了,还是能够接收得到。


     那这个比喻什么呢?我们人来接受佛法,人与人的关系,人同佛菩萨的关系,都要从“大慈大悲”这样的一个境界当中去学习——就是说,我们慢慢慢慢去培养、去增长慈悲心,才能够逐步逐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内心距离。因为每一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都能够得到成长,都能够有成就感。世间上面各行各业的人,在本行业方面都会有进步,都会很努力,都会有所作为,用佛教的话来讲——“成所作智”,他也有成就;每一个人都是很重要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平等性智”;我们要用智慧去观察:“自己何作何为”;要用智慧去观察:“众生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用智慧去观察:“我们如何调整”——“妙观察智”。通过“妙观察智”,认清一切有情的平等性,认清一切有情如何在各自的缘起点上,如何去用功,如何去改进,如何去努力,如何去成长……逐步逐步就能够达到“大圆镜智”。但是我们在“大圆镜智”的这个份上,有区别、有差别、不圆满,就需要去努力用功。



(文章转自龙泉学堂2018—02—11)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龙泉学堂 苦乐人生 第8天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