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佛缘人生
佛学心语
龙泉学堂 苦乐人生 第34天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8-03-26 13:05 点击 656 次


第5讲
生命整体性的意义-7


     六、如理观心破我执,从心开显华藏境。


     佛法本来是非常活泼的,也是非常自在、快乐的。佛法是真理,真理就能够驱除谬误,就能够让我们越来越勇敢,越来越有智慧,越来越有能力去克服种种的困难和问题。那我们有的这种能力,是善法的能力,是内心极其调柔,极其慈悲,极其善良;而不是常常像社会上面有些人的暴躁、残忍、绝望、悲伤等等那种的能力,那种是负面的情绪。负面情绪的能力,有时候是很强的。这些负面情绪的能力,就是烦恼。要把这些负面情绪的东西去掉,然后才能够逐步逐步让佛法的阳光、让佛法的力量越来越显示出来。


      我们学佛法的时候,通过佛法来对治内在的无明烦恼的时候,同时也会显示出我们内心的缺陷、问题和迷茫。当一个人了解到自己内心有这么多问题、迷惑、缺陷的时候,恰恰就是认识自心的时候。有了这些问题之后,下一步怎么办就很重要了。我们是表现出得过且过的态度、不负责任的态度、不抱希望的态度、自暴自弃的态度、玩世不恭的态度,还是要抱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勇猛精进、依法行持、发菩提心的态度:这是不一样的。我们常常认识到内心有问题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很差劲,自己学了这么久还如此,那干脆不想去学了。实际上我们心情好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不是真正在用功。我们只有在认识烦恼、看到烦恼的时候,去对治的时候,去闻法的时候,去发决定信解、决定义的时候,决定自己要用功的时候,然后你真正有一点一点去用功的时候,那才能够算数。


      有时候,我们可能发了大心,发了菩提心,这种菩提心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法。为众生就不是为自己;为佛法就不是为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想法跟佛法,概念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护持三宝也好,在做事也好,要用功也好,我们总是希望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照自己的办法去做,总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佛法。那我们自己的想法能不能同佛法划等号呢?这是很难讲的事情。但是总之,在日常生活当中,随时随处总是希望符合自己的想法,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就不对路,就有问题,那这个是不对的。所以我们为众生、为佛法,而不是为自己,为自己的想法。我们自己的想法是非常狭隘、零碎、不系统的,甚至都是盲点,生命的盲点。就是说,我们会认为这种是对的,最后恰恰就执着在这一点上,这一点就成了我们自己的执着,很坚强的内在执着,就过不去了。


      所以我们应该要有一种更加积极坦然有智慧的态度,去审视自己的人生以及未来的一切。我们整个人生的过程是整体性的过程。我们内心的活动、内心的世界,如果非常的丰富、完整,我们外在才能够开显出广大的事业来。如果我们内心里边只有极其单调的几句佛法的概念,想去度众生、建立教法、承担如来家业,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内充外显,内在没有东西,外在的身语就反映不出来,肯定不能反映。人家跟我们谈话,我们谈不来;人家的建议,我们不能接受;人家的意见正确与否,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去办一件事情,办不通;我们要做的事情,做不出来,很难的。人家要到庙里边来学佛法,我们不要说能够度化他,你要说服他,都不是那么简单的,让他觉得你讲得有道理,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有这些,只有把自己放在整个人生的整体性当中去考虑,才能够彼此的心灵相通。因为放在整个人生的整体性当中去考虑,那每个人的心都是一样的,心心相印,心心都能够相通,法尔如是。


      如实了知自心,如实了知自心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样我们的能力就一直在培养。我们的这个能力得到了,同时其他人的能力也会得到我们的帮助,受到我们的启发,同时也在增长。这也就是《华严经》里面所谈到的诸法相即的道理:“诸法相即自在”,就是很简单的事情,都能够说明很深奥的佛法,这就是华严的一种境界。《华严经》所告诉我们的种种境界,都是重重无尽的,都能够让我们用华严的重重无尽的、诸法相即的思想、观念去认识一切,去认识器世间、有情世间和正觉世间。



(文章转自龙泉学堂 2018-03-07)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龙泉学堂 苦乐人生 第34天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