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教教育 >> 教理文章
佛教教育
杨仁山先生之净土观探析(二)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04-18 08:17 点击 752 次

 

2.净土于今世最为当机

  或可用“法无高下,当机者妙”一语来概括杨仁山先生对佛教各宗之关系的理解:“法无高下”说明了各宗之间的平等性;“当机者妙”则说明了净土宗的殊胜与独特性。在《学佛浅说》中,杨仁山先生将学佛者依根器不同而分为三类:一是利根上智之士,这类学人可以“直下断知解,彻见本源性地,体用全彰,不涉修证,生死涅槃平等一如”,但具备这种根器者“唐宋时有之,近世罕见矣”。二是具备相当理论和文化基础,有能力广泛阅读、理解大乘佛典并由此证入的中智之士,此类学人当“从解门入,先读《大乘起信论》,再阅《楞严》、《圆觉》、《楞伽》、《维摩》等经,渐及《金刚》、《法华》、《华严》、《涅槃》诸部,以至《瑜伽》、《智度》等论,然后依解起行。行起解绝,证入一真法界”,但“仍须回向净土,面觐弥陀,方能永断生死,成无上道。此乃由约而博、由博而约之法也”。三是文化基础有限,无力广阅佛典而依信解行证之次第修行的下智之士,这在学佛者中当居大多数。此类学人当“用普度法门,专信阿弥陀佛接引神力,发愿往生,随己堪能,或读净土经论,或阅浅近书籍,否则单持弥陀名号,一心专念,亦得往生净土”。也就是说,既然当下断惑证真、彻见本心的利根上智之士已属罕见,那么对于今世的学佛者来说,其修行均不能离开净土法门;只不过中智之士可以在广阅佛典、信解行证的基础上修学净土,将往生净土作为最终之归趣,而无力于此的下智之士则当专修净土法门而已。如此说来,净土法门于今世最为当机,这是毫无疑义的。接下来杨仁山回答了“何不概用普度法门(按指念佛法门),令人省力”的问题:“凡夫习气最重。若令专念佛名,日久疲懈,心随境转,往往走入歧途而不自觉。故以深妙经论消去妄情,策励志气,勇锐直前,方免中途退堕也。”也就是说,净土法门以称念弥陀圣号为正行,看似简单,但对于大多数学人而言,能够长期保持正见,不疲不厌,不生退心,执持名号而一门深入,则殊非易事。而以坚持学习大乘经论为助益,则能解决上述问题。这样,不仅“以净土为归”是依大乘经论而修学者防止退堕、一生成办的保障,而且学习大乘经论也成为专修净土者树立正见、防止中途退堕或误入歧途的保障。学习大乘经论与笃行净土法门二者,在他看来是相辅相成、彼此融摄、相互统一的。

  对于净土法门之殊胜与当机,杨仁山先生也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文学之士,往往轻净土而崇性理,鄙人初学佛时,亦有此见。自阅《弥陀疏钞》后,始知净土深妙,从前偏见,消灭无馀。”知识分子学佛,起初往往好高骛远,以高谈性理为尚;及至不断深入,反而注重实际,明自身根器及当世学人之所机宜,遂脚踏实地而勤学笃行,这可以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规律。基于上述认识,杨仁山先生多次对当时高谈性理而轻视净土的现象展开了批评:“若夫利根之士,高谈性理,轻视莲邦,是皆未达空有圆融之旨,弃大海而认涓滴者也。当知一真法界,迥绝思议。以言其体,则纤尘不立;以言其用,则万有齐彰。娑婆既唯心所现,极乐岂外乎唯心?是故上品者圆证无生法忍,以其解第一义也。即中下之流,信心坚固,愿行纯笃,但得往生,径登不退,无始轮回,一朝永断,岂不截然大丈夫哉!” “若如近时杜撰禅和,稍得一知半解,便谓超佛越祖,世谛不除而除真谛,俗见不扫而扫法见,将一代时教尽行抹却……若未至初住,总不能断生死流,唯有净土橫超一门,是至捷至妙之法也。不然,虽透末后牢关,稍有业识未净,亦不免于轮转耳。一如胞胎,前功尽失,再出头来,未知何日矣。”“尝观古来参禅之徒,既透末后牢关,而转世退失者,往往有之。今时禅侣,未开正眼,辄以宗师自命,扫除经教,轻蔑净土,其不损善根而招恶果者几希。……修道之士,未证无生法忍,轮回终不能脱。惟有净土橫超一门,是出火宅之捷径。”这些学人自诩为上根利智之士,或稍得一知半解便谓超佛越祖,或以宗师自命,专务谈玄说妙而轻视净土,殊不知已然误入歧途,而这恰恰是所修学法门与自身根器不相应的表现。之所以出现这些弊端,其重要原因是学人之见地不真,未达空有圆融之旨而执空排有,将自心自性与西方净土打为两截。但实际上正如杨仁山先生所分析的,娑婆与净土无非唯心所现。杨仁山先生进而指出纯靠自力参究而得解脱之难:虽已透末后牢关(实则达此境界者已为凤毛麟角),稍有业识未净,仍不免轮回退转。此正与永明延寿所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之意略同。杨仁山先生的上述剖解从学人解脱生死之实际出发,本着对学人之慧命负责的态度,可谓披肝沥胆,痛切至极。而他针对上述偏误和弊端所开出的“药方”正是净土法门:以归心净土为学人一生成办、现世解脱的津梁与保障。他十分恳切地呼吁:“伏愿世间修佛乘者,毋于净土便生轻慢,须信念佛一门,乃我佛世尊别开方便,普度群生之法。傥不知其义旨深微,但能谛信奉行,自有开悟之期。知其义者,正好一心回向,万行圆修,转五浊为莲邦,证弥陀于自性,是则予之所厚望焉!”


·~ 未完待续 ·~

《河北学刊》杂志社研究员:何石彬

来源:中国佛教协会官网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杨仁山先生之净土观探析(二)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