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链接同步视频讲解:https://mp.w
楞严经 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 19
(在此感恩辛苦为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3称)
68页,经文:【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毘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说:那个时候,就是入城乞食的时候,因为他不分贵贱,次第乞食,来到了淫室,也就是卖淫的地方,我们中国话叫做妓女户。遭大幻术,这个“摩登伽”是母亲的名字,“摩登伽女”,中间如果加一个“之”,就更清楚了!摩登伽是母亲,之女就是她的女儿。这个摩登伽之女儿,以娑毘迦罗先梵天咒,这个是外道的咒语。摄入淫席,也就是摩登伽女的房间、寝室,
讲义原文:【尔时即入城乞食时。因阿难欲学菩萨,等心乞食;次即次第循乞,经历淫女之室,遭遇大幻术。幻术者:寻常变化物像,虚幻咒术,今则迷惑于人,令人失性,被其咒力所摄,不觉随从而已。彼之幻咒,能移日月堕地,能咒梵天使下,知非其余幻术可比,故以大称。摩登伽:依《戒因缘经》,翻小家种,亦云下贱种,是其母名。女名钵吉蹄,此云本性,谓虽堕淫女,本性不失,今云摩登伽女者,依母彰名也。】
法师讲解:【尔时即入城乞食时。因阿难欲学菩萨,等心乞食;】也就是平等心来乞这个食物。【次即次第循乞,】不分贵贱,都给大家种福田的机会;但是,因为功夫不到,碰到了恶的因缘;但是,也是好的因缘。【经历淫女之室,遭遇大幻术。】被下咒。【幻术者:寻常变化物像,虚幻咒术,】台湾尤其多!台湾这个道教的,或者是拜鬼神教的,这个符咒特别多!虚幻的咒术。【今则迷惑于人,令人失性,】就是失去定力,原来有的定性失去了!【被其咒力所摄,不觉随从而已。】没有办法抗拒。
【彼之幻咒,能移日月堕地,能咒梵天使下,知非其余幻术可比,】表示这个咒语,外道的咒很厉害的!【故以大称。】还不是一般普通的咒,这个是大幻术,表示威力很强!【摩登伽:依《戒因缘经》,】翻译成中文叫做小家种,(【翻小家种,】)【亦云下贱种,】因为是卖淫的,母亲是卖淫的,【是其母名。女名钵吉蹄,此云本性,】中国话叫做本性,【谓虽堕淫女,本性不失,今云摩登伽女者,】这个起教的因缘,我们还要感谢她,没有她爱上阿难,就没有这一部《楞严经》可听了,没有这个因缘;反正大家都是演戏的嘛!摩登伽女者,依母亲的名字来命的。【依母彰名也。】就是用母亲的名字,印度都是这样子,不是用父亲的名字,就是用母亲的名字。
讲义原文:【以娑毗迦罗三句:以用也;娑毗迦罗,此云黄发,亦云金头,以发黄如金故,苦行外道名。其咒称先梵天者:伪云,过去先梵天所授也。金头外道,传与摩登伽,其女因见阿难,具佛二十种相好,色白如银,心生爱染,因过去五百世,与阿难为夫妇,爱习未忘,一见则喜,故白其母,愿得为夫。母告以阿难从佛出家,舍离爱欲,莫作是念,女求其母,当满所愿,母不得已,乃咒巾覆食,瞩女送与阿难。而阿难心意恍惚,被其邪咒所摄,便至其家,身入淫席,即摩登伽女之寝席也。】
法师讲解:【以娑毘迦罗三句:以用也;娑毘迦罗,】中国话叫做黄发外道,【此云黄发,】【亦云金头,】金色的头,【以发黄如金故,苦行外道名。】这个苦行有种种的苦行,这个苦行太多了,都是吃苦,而且那个苦都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无益的苦行当远离。【其咒称先梵天者:伪云,】“伪”就是不是实在的、骗人的。【过去先梵天所授也。金头外道,传与摩登伽,】就是她的母亲。摩登伽的女儿,
【其女因见阿难,具佛二十种相好,色白如银,心生爱染,因过去五百世,与阿难为夫妇,】这个摩登伽女跟阿难,做了五百世的夫妻。因为【爱习未忘,】以前因为夫妻一场,还五百世呢!看到了,又碰上了因缘,【一见则喜,】爱习未忘。【故白其母,】跟她母亲说:【愿得为夫。】希望得到阿难,来作为她的夫婿。【母告以阿难从佛出家,舍离爱欲,莫作是念,女求其母,当满所愿,】这也算很无理取闹,讲不通,没办法!【母不得已,乃咒巾覆食,】咒巾覆食就是这样子,(师父拿一杯与一毛巾)譬如说:他们要供养,就拿这个(装在杯子里的)食物出来倒,念一念,念一念的时候,念这个外道的咒,(用毛巾)把食物盖起来,然后要供养的时候,翻起(毛巾)来再倒下去,可是这个食物已经下咒了,就是这样子。好!底下,乃咒巾覆食,【嘱女送与阿难。】也就是说,希望能够跟阿难在一起。
【而阿难心意恍惚,】“恍惚”就是没有办法控制,她把这个食物供养阿难,阿难就中了这个咒,说:你把这个食物送给阿难!阿难接受了这个食物,心意就恍惚。【被其邪咒所摄,便至其家,身入淫席,即摩登伽女之寝席也。】经文:【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讲义原文:【此戒体垂危。淫躬(身也)抚摩者:乃指钵吉蹄,淫心炽盛,欲焰飞扬,将己身迫近阿难,抚之,摩之,阿难则如痴似醉,心虽明了,力不自由。将毁戒体者:戒体即受戒时,登坛白羯磨竟,所得妙善无漏色法,即是无作戒体。羯磨师第一番白已云:‘此是第一番羯磨已成,十方妙善戒法,由心业力,悉皆震动。’次云:‘此是第二番羯磨已成,十方妙善戒法,于虚空中,如云如盖,覆汝顶上。’三云:‘此是第三番羯磨已成,十方妙善戒法,从汝顶门,流入身心,充满正报。’是为戒体。】
法师讲解:【此戒体垂危。淫躬(身也)抚摩者:乃指钵吉蹄,淫心炽盛,】为什么讲淫心炽盛呢?这个“炽”是火在烧。底下说:【欲焰飞扬,】这个“焰”也是火在烧。所以,淫欲它属火,我们常常讲:欲火焚身,欲火焚身,也就是说:无量亿劫来,我们因为有淫欲,所以有轮回。而这个无量劫来非理性的行为,挡不住!因此,我们有生死轮回,只要有碰到这个因缘,就像火在烧一样,所以叫做欲焰飞扬。【将己身迫近阿难,抚之,摩之,阿难则如痴似醉,心虽明了,力不自由。】
【将毁戒体者:戒体即受戒时,登坛白羯磨竟,】登坛就是一定要经过三师七尊证证明,叫做登坛。所以,一个没登坛的,是不如法的比丘,在咱们中国跟台湾是这样子的。在泰国就不是这样子了,泰国他们就跟我们有一点差别,不是像我们中国这种方式了。底下,【所得妙善无漏色法,即是无作戒体。】什么叫做无作?无作就是无为法,清净自性本自无所作,本来就有善的体性,所以叫做无作戒体。所谓无作戒体就是说:你引发了,它自然可以保护我们的戒体、我们的体性避免去犯戒。
【羯磨师第一番白已云:】第一番羯磨讲完了,就说:【“此是第一番羯磨已成,十方妙善戒法,由心业力,悉皆震动。”】这是受三坛大戒的时候,戒师都是这样念。说:十方妙善戒法,其实就是我们的如来藏性、本来的面目,十方就是我们的心性,本来就是遍十方,每一个人都具足有妙善,只是迷了,没有人启发。从哪开始呢?也就是从心,由心这个业力,悉皆震动,万法唯心所造,恶还是由心;善还是由心。【次云:“此是第二番羯磨已成,十方妙善戒法,于虚空中,如云如盖,覆汝顶上。”】盖住你的顶上。【三云:“此是第三番羯磨已成,十方妙善戒法,从汝顶门,流入身心,充满正报。”是为戒体。】
好!把笔放下来,看这里:比丘有戒体,我们三皈依也要观想,叫做纳受戒体;受五戒也要纳受戒体;包括八关斋戒,也要纳受戒体。因此,不是只有比丘;但是,一般人受戒,都是迷迷糊糊的!所以,当我们皈依的时候,说:我弟子某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要这样念的时候,念第一遍的时候,其实就是要观想。观想什么?第一次要观想大地震动,全部都被破坏,其实,这个就是表法的,也就是诸恶破坏,就是去恶的意思,这是表法的,去恶当然就是善了。今天这个讲的,跟大家都是息息相关的,你今天你作为一个佛的弟子,有皈依过,不一定得到这个戒体的,因为没有人如理、如法、如戒律的教导大家如法的观想。所以,念第一遍的时候,要观想山崩地裂,你知道?山崩地裂,地裂开来,山摧毁,树全部破坏,石头全部碎掉,观想!为什么?表示凡所有相,都是虚妄,彻底的摧毁这个相。
第二个步骤,念第二遍的时候,所有的裂缝,山崩地裂的裂缝,要冒出白色的烟,念第一遍的时候,山崩地裂,同时要观想这个白色的烟,而这个烟,像云的有,又好像没有,同时带有金光明色;这是广化律师讲给我听的。然后上升,一直上升,而上升汇集到,集中在我们的顶部。所以,观想我们的顶部是整片吉祥的云,云层;而且这个云像金色的,又像白色的,放出万道的万丈的光芒照射我们。这是念第二遍的时候。第一遍是破恶,第二遍就是修善了,妙善,这吉祥的宝盖,像云一层一层的,凝聚在我们的头顶上,这个对出家、在家都很重要的!然后,念第三遍的时候,这个金光明色的云要下降,一直下降。。。下降到了顶部,诸位!到顶部的时候,灌下去的时候,如果你观想得集中,马上会感觉到像甘露灌顶一样,马上感觉到清凉,同时一直下降......把全身都观空,观空,这个记得!到脚底的时候,不能流出去;到脚底流出去,就纳受不了戒体,到脚底的时候,就观想停止。简单讲就是:全身都充满着金光明色的,又是金色,又是白色的,里面全部都是透明的,从毛细孔,八万四千个毛细孔,全部都放光,有的人在这个时候就见佛;有的人在这个时候就完全清凉,这个太多人感应了!
像我们有一次,在这个鱼池乡办皈依,师父亲自主持,办这个皈依,然后,叫他们这样观想,如理、如法、如律、如佛所说的观想,办皈依。结果没多久就写信来,说:他得到很大的感应,他看到了护法,很高的护法,同时觉得全身都是清凉。然后,他后面赞叹一句说:我觉得师父您很有修行!他这样一个很平凡的......他受过大学毕业,他也不打妄语,他说:我是受过大学的教育,我绝对不打妄语!我觉得说我一个平凡的,我不祈求什么;可是,却得到这么大的感应!他就是非常专注的,连皈依都这么大的感应!所以,佛法不怕恶人,怕什么?怕虔诚的人,那个很虔诚的,佛就最怕这个,很恭敬的、很虔诚的求佛加被,就得到感应了!今天台中传真,说这个金光明沙跟往生被,得到大感应!说:他的堂哥得这个肝病很久了,然后,堂哥也没什么善根,后来往生以后,为他撒这个金光明沙,盖这个往生被,助念了经过几个钟头以后,掀开来看,全家人都吓一跳,全家人都没学佛,怎么样?那个脸全部都是微笑的,比他在世的时候还好看!一辈子都没有信佛,但是,就这样碰到金光明沙、三张咒轮跟往生被而已,就有这么大的感应!这佛法就是怕你没有信心,没信心就没办法了;有信心就不得了!
那么,第三次灌顶下来的时候,全身放光,毛孔放出这个光芒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表示去恶从善,身心是不二的,所有的外相,其实是由内心里面影出来的。因为戒律学是由相入性,知道吗?而禅宗是直捣黄龙,就是明心见性,直接了当就见性!因此,我们可以说:对禅的心法不懂,念佛没有兴趣。因此,我们要了解,“禅”,它是整个佛法的灵魂,为什么?我这一次到台湾大学要上课,就是要讲这个字,“禅”是整个佛教的灵魂,禅,我们可以讲打禅七、禅堂、参禅、禅坐、禅修,到底有几个人了解这个禅呢?“禅”最重要的定义是什么?“禅”是梵文,不是中文,叫做禅那,有的人念禅那nuo(第二声),所以,简单一个“禅”字。“禅”的最简单的定义是什么?就是佛心,佛的心就是禅。“禅那”是二个字,中国话好简,就把它简称一个字,这个字有很深的定义,这个字的定义是什么?也就是充满智慧的定,当我们有了禅的这个心,我们的心有免疫系统,无论你碰到多大的困难,你都不至于像世间人。你的心有免疫系统,你的生命会过得很超越,你有了禅,你才能够真正的享受生命。
所以,这一次到台湾大学去上课,十月五日,因为大学生他就是喜欢要有一个很明确的题目,你去跟他讲念佛,他没看到啊,他怎么相信极乐世界呢?你要跟他讲天台空、假、中,他听不懂啊!你要一个很强而有力的摄受他。所以,我就命这个题目:什么是禅?禅是什么?众生要的东西,不要讲得很玄,今天众生都是喜欢很显眼的东西,你对她讲佛法,她没兴趣;但是,你刚跟她讲说:我这里,LV包包一个四万打二折,剩下八千!就会从这里排到民权路,民权路排到二圣、排到三多路,就会排整排,要来买包包!说:师父要讲禅!一个都没有!为什么?看不到啊、摸不到!所以,你看这大学生,他不希望宗教带进去学校,我也要告诉他:我今天来台大上课,不是要叫你信佛的,是要叫你认识自己的,因为禅就是佛心,每一个人的心。大家都要去垦丁春天呐喊,谁要来台大晨曦社秋天的禅坐的呢?没有的!所以,要赞叹这些小朋友!请最有名的大学教授去演讲,佛学社请最有名的大学教授去演讲,十五个、二十个,最多最多五十个,这五十个就不是普通人有办法的,掌握五十个而已,就没办法掌控,你看佛学的演讲有多困难!
讲义原文: 【交光云:即护戒心。此将毁戒体句,作二义释之:一、乃钵吉蹄,将欲毁阿难之戒体,以遂其欲;二、幸阿难已证初果,有道共戒力,身虽近,而心不动,乃将毁而未毁,犹得保全戒体。然当此势迫情危,遂默祷世尊大慈,宁不救我!世尊他心悉知,故有下文,斋毕即归,说咒救脱也。三阿难示堕竟。】
法师讲解:底下,【交光云:】就是交光法师《楞严正脉》。【即护戒心。此将毁戒体句,作二义释之:】【一、乃钵吉蹄,】就是摩登伽女。【将欲毁阿难之戒体,以遂其欲;【二、幸阿难已证初果,有道共戒力,】什么叫做道共戒?道共戒跟定共戒要一起讨论,先讲定共戒,定共戒是三乘的圣人发色界定,我们三界不是有欲界、色界、无色界吗?发色界的定,自然防非止恶,就是说:三乘的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圣人发色界的定,也就是有这个色界的定力,色界的定力就是抛开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统统放下,自自然然能够防非止恶,这是定共戒。道共戒就更深,定共戒站在定的角度发色界定;道共戒更深,发无漏慧,也就是三乘的圣者发无漏慧,无漏慧道,也就是无漏道,自契废恶修善之律仪,自契,契就是契约的契,自然契合废恶修善的律仪,很自然的!再讲一遍:定共戒是三乘的圣者发色界定,自得防非止恶;道共戒是三乘的圣者发无漏慧之道,自契废恶修善之律仪。
好!这样子讲还是体会不出来,我再举一个例子,让诸位更清楚!譬如说:我们有皈依的佛弟子,有正确的因果观念,那么,我们佛弟子有因果的观念的时候,碰到了种种的恶境,自自然然的,就会产生强大的因果观念;这个能做、这个不能做!定共戒、道共戒就是这样子,他们更进一层,一般三皈的佛弟子,有因果的观念,自然能够戒恶修善;定共戒更进一层,是发色界的定;而道共戒是发无漏慧,所以更高!所以,第二,幸阿难已证得初果,有道共戒,道共戒很简单,几个字就可以很清楚,就是共依无漏道,“共戒”就是共同依靠;“道”就是指无漏道。所以,“道共戒”如果把它翻过来,叫做共依无漏道,那就对了!
【身虽近,而心不动,乃将毁而未毁,犹得保全戒体。然当此势迫情危,遂默祷世尊大慈,寗不救我!】这个“寗”跟那个“宁”一样的,怎能不救我阿难呢?【世尊他心悉知,】世尊有他心通。【故有下文,斋毕即归,说咒救脱也。】斋毕就是用斋结束,一般佛都会说法;但是,这一次例外,斋毕马上回来,就是有重大事情要发生!说咒救脱,这个非常明显的,楞严咒是过午以后佛才宣说的。所以,因此,说楞严咒只有早上念,是不对的,这个是没有依据的!经典,楞严咒是过午以后才念的,说咒救脱。【三阿难示堕竟。】底下叫做【丁四如求垂救(分二)戊初速归说咒二遣往救脱今初】
经文:【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讲义原文:【如来知彼:彼指阿难,佛心真知,无所不知,知阿难为淫术所加。淫术:指邪咒为导淫之术。既被咒力所加,无力敌苦,故望佛垂救。佛常仪斋毕,皆为说法,今日速归,必有因缘,故王臣等,俱来随佛,愿闻大法心要之义。】
法师讲解:【如来知彼:彼指阿难,佛心真知,无所不知,知阿难为淫术所加。淫术:指邪咒为导淫之术。既被咒力所加,无力敌苦,故望佛垂救。】【佛常仪斋毕,皆为说法,今日速归,必有因缘,故王臣等,俱来随佛,愿闻大法心要之义。】“常”就是每次固定的仪则,每次都这样子,叫做常仪斋毕。
经文:【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於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诸位!看喔!这是顶部放光喔!(师父示意头顶部)【光中出生千叶宝莲,】从光中化出千叶的宝莲,而这个莲花上还有化佛,【有佛化身,】释迦牟尼佛的顶放光,放光结莲花,莲花上再坐佛,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诸位!这个有什么呢?有因果的关系,佛陀,释迦牟尼佛是已经证果的圣者,放光结这个莲花,叫做果中有因,知道吗?这个莲花上又化佛,表示什么?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中有果,表示都不离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连一个放光,结跏趺坐,宣说神咒,都有很深的含义。
讲义原文:【於时:即佛归众随,阿难戒体将毁未毁之时。顶即肉髻顶相,表如来藏性,本觉理体;光明表始觉智用;光具百宝,表慈悲德用,有求必应,可以摄受群品;光具无畏,表威势力用,无恶不摧,可以折服众邪;从顶放光,表从体起用:依本觉理体,而起始觉智用也。光中出生千叶宝莲(表因行):表蹑解起行,谓依始觉智,而修大乘行也。】
法师讲解:【於时:即佛归众随,阿难戒体将毁未毁之时。】【顶即肉髻顶相,表如来藏性,本觉理体;】【光明表始觉智用;光具百宝,表慈悲德用,有求必应,可以摄受群品;】因此,我们的般若智慧就是要能用,禅是什么?就是佛的心;(未完)
楞严经 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20
(在此感恩辛苦为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禅是什么?就是佛的心;就是大般若智慧,能起慈悲喜舍的妙用。所以,学佛的人,记住!要学佛陀的慈悲,无论如何,你要宽恕众生,要用大慈悲心、大喜舍心,面对一切的困难、逆境。
【光具无畏,表威势力用,无恶不摧,可以折服众邪;】【从顶放光,表从体起用;】从体起用就是依体起用,用不离体,体用一如。【依本觉理体,而起始觉智用也。】为什么本觉理呢?如果加“无生”,就更清楚了,一切法本自无生。本觉的无生的理体,因为这个体是不可得;但是,它有般若的用。你说佛性是什么?佛性无形无相,大般若心就是了。所以,佛性就是:要拿,你拿不出来,看不到、摸不到;可是要用,般若的智慧就用得出来,因为它是无形相的东西。所以,依本觉的理体,而起始觉的智用。【光中出生千叶宝莲(表因行):表蹑解起行,谓依始觉智,而修大乘行也。】
讲义原文:【有佛化身,结跏跌坐,宣说神咒:上乃放光生莲,此则化佛说咒。戒环禅师云:‘无为心佛,无上心法是也。’佛居佛顶,乃尊中之尊,所说神咒,即密中之密。佛顶,表诸佛极果;莲华,表如来密因;今华从顶出,显因心不离果觉;佛在华中,显果觉不离因心。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能成究竟觉佛。跏趺坐,乃叠足而坐,具详止观。本经共有五次放光,此第一次从顶,表依理起智;第二次从面门,表诸智将开;第三次从卍字,表因心显见;第四次从诸佛顶,表一多无碍;第五次从五体,表耳根圆通,总摄诸根。初速归说咒竟。】
法师讲解:【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上乃放光生莲,此则化佛说咒。】所以,这个咒,还不是释迦牟尼佛本身讲的,是化佛所宣说的。【戒环禅师云:“无为心佛,无上心法是也。”佛居佛顶,乃尊中之尊,所说神咒,即密中之密。】你可以知道,佩带那个咒轮、楞严咒有多大的威力!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戴那个咒轮,有这么大的威力和感应?就是依从如来、世尊教导的,或佩带、或持诵,都有无量的护法保护着。佛居佛顶,乃尊中之尊,【佛顶,表诸佛极果;莲花,表如来密因;今华从顶出,显因心不离果觉;佛在华中,显果觉不离因心。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诸位!这个要画双红线,免得你执理废事,就是要好好修行;就是要守住因果,千万不要开口闭口都讲空,而一天到晚都是造恶业,身口意都不清净!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这个不是很清楚了吗?慢慢要把习气修掉,不能空谈理论。【能成究竟觉佛。】【跏趺坐,乃叠足而坐,】乃是叠足而坐。【具详止观。】【本经】就是《楞严经》。【共有五次放光,此第一次从顶,表依理起智;第二次从面门,表诸智将开;第三次从卍字,表因心显见;】很有次第的,你看,顶、脸、卍字,卍字放光,表示因心显见。【第四次从诸佛顶,表一多无碍;】为什么一多无碍?一多无碍就是事事无碍,一是毕竟空,多还是毕竟空,当然是一多无碍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多无碍就是事事无碍。【第五次从五体,】头、双手、双足放光。
【表耳根圆通,总摄诸根。】你只要从耳根的闻性去参,你耳朵听到人家赞叹的音声,如如不动;人家毁谤的声音,也是心如如不动,用这样的心。其实,跟你眼睛见一切相,有相、无相;恶相、善相,如如不动的心,是同一体的。所以,叫你从耳根圆通下手,也就是说:你不要去听世间的是非恩怨,要听就听阿弥陀佛......听佛号,用如如不动的心起念,所有的念都是阿弥陀佛;每一念的阿弥陀佛,都是如如不动的心性。其实,无量寿、无量光,就是我们的如来藏性,为什么要讲无量呢?因为我们如来藏性、我们的佛性,超越一切时空,超越,当然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啊!无量光,就是比喻空间无量;无量寿就是表示寿命无量,那当然就是时空无量了,时间、空间都无量,就是我们的本性,阿弥陀佛其实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性,就事相来讲,阿弥陀佛先成佛;就理上来讲,我们的心跟阿弥陀佛是一体的,我们的心性就是无量寿、无量光。所以,这个念佛法门为什么这么殊胜?就是用佛陀的果地觉,作为我们的因地心,我们自己能够提升自己的正念,又单刀、又直入、又方便、又善巧、又是究竟!为什么?阿弥陀佛就是有大悲愿力要救众生啊!我们从本性来念他,他又从本性来救我们,心心相印。所以,自古以来,祖师大德都劝人家要念佛,我也是不例外!【初速归说咒竟。】底下【戊二遣往救脱】
经文:【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敕”就是命令,佛命令文殊师利菩萨,将咒往护,把佛所宣说的咒,去那边诵咒,把阿难救回来,这恶咒就消灭了!提奖阿难,及摩登伽,这稍微要注意一下,这个“提”是针对阿难讲的;这个“奖”是针对摩登伽女讲的,提奖阿难,及摩登伽,这样念就更清楚!为什么?这个“提”就是牵引、拖着走,提就是把阿难拖着走,有一点牵引着走、拉着走。阿难因为中了这个毒咒,恍神,没有办法作主了,文殊师利菩萨就牵引着走,叫做提。这个“奖”就是劝,劝这个摩登伽女,说:哎呀!这个痴爱,你这个痴爱不悟,贪着这个男女的淫欲,这是生死的根本!“奖”就是劝劝她。所以,一个是用牵引的,属于行动;一个是用语言奖励、劝劝她,一个是动手,一个是动口。归来佛所。
讲义原文:【敕者敕令,人王法王,俱可称敕。佛为能敕人,文殊是所敕人,咒虽佛说,必假僧传。必敕文殊者,以阿难为邪术所魇,非大智莫能醒;登伽为痴爱所缚,非大智莫能解故。将咒往护者:文殊将佛所说神咒,持往登伽家中,救护阿难,以及登伽;神咒一至,恶咒消灭,如汤销冰,如日破暗,究竟邪不敌正,阿难如从梦觉,登伽欲焰顿息,提携奖劝,二人归来佛所。提对阿难,似醉初醒,精神未复,故须提携;奖对登伽,如痴不悟,未肯放归,故须奖劝。登伽见佛,承佛开导,顿证三果,亦机熟藉缘成益也。】
法师讲解:【敕者敕令,】人间的王叫【人王】【法王,】就是佛了。【俱可称敕。佛为能敕人,文殊是所敕人,咒虽佛说,必假僧传。】佛所说,僧所传。【必敕文殊者,以阿难为邪术所魇,】这个“魇”就像我们作恶梦,被魍魉所压迫,知道;但是,醒不过来,每一个人都有这种经验。诸位!尤其你到国外去旅行的时候,特别的多,真的!所以,你记住!到国外去,要带师父加持过的什么?往生被。往生被,其实应该讲叫做陀罗尼被,其实是活人也可以盖;但是,很多人都误会。我觉得“陀罗尼被”比较契合,因为活人或往生都可以盖。你要讲:“往生被”,那就活人不能盖了!所以,譬如说:你在国外,晚上有来捉弄你,很简单,把往生被摊开来,先盖棉被,再盖这个往生被在棉被的上面。要不然,你盖往生被在底下,往生被柔软,柔软的时候,它会滑动。所以,棉被盖第一层,再盖上往生被,绝对没问题!说:师父!那我如果觉得还是有人在压我呢?那就是你有病,你一定生重病、重感冒,那绝对不是鬼在压你,就是说重感冒,头昏眼花,咒轮、往生被都护着你了,不会有问题的!所以,以阿难为邪咒所魇,
【非大智莫能醒;登伽为痴爱所缚,非大智莫能解故。】【将咒往护者:文殊将佛所说神咒,持往登伽家中,救护阿难,以及登伽;神咒一至,恶咒消灭,如汤销冰,】“汤”就是热汤,这个洒下去,热汤洒下去,冰融化了!【如日破暗,究竟邪不敌正,阿难如从梦觉,】从这个恶梦觉醒。
【登伽欲焰顿息,】欲焰顿息。在这个地方,为什么用“焰”?因为欲望难以控制,世尊在《佛遗教三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佛遗教经》、《佛说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三者合而为《佛遗教三经》)讲说:人生有二十难(佛言:“天下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判命不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离欲难,见好不求难,有势不临难,被辱不嗔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不轻未学难,除灭我慢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随化度人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佛说四十二章经》第十章),其中就讲到忍色离欲难,就是一般的凡夫众生要忍这个女色;男女,男对女,女对男,这统统叫做色,忍色离欲难!这是列为人生二十难,就是非常困难突破的!因此,一个佛弟子能够把它看得很淡,就相当不错了,有进步,再一点点,毕竟在家居士都有家庭嘛!
【提携奖劝,二人归来佛所。】“提携”就是牵着、牵引着走,二人归来佛所。【提对阿难,】是针对阿难讲的。【似醉初醒,精神未复,故须提携;】就是用手牵引。【奖对登伽,】针对摩登伽,【如痴不悟,未肯放归,故须奖劝。】恩爱、淫欲是生死的根本,不应当如此,何况阿难出家!【登伽见佛,承佛开导,顿证三果,】你看,佛陀当时在世,一个淫欲心这么重,一下子就证三果阿罗汉,生在佛世有多么的了不起!我告诉诸位:在座诸位比丘和护法居士,如果你们大家生长在佛世的时候,很快,出家就证四果阿罗汉;在家居士很快就证三果阿罗汉,很快!但是,我们偏偏生长在佛灭度以后,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但是,不错!还能碰到师父讲《楞严经》,还不错了,还有这个因缘!
今天你们看新闻报导,电影票本来一张二百五十块,今天打三折,一张电影票八十三块,排多远,你知道吗?好几公里,好几公里!众生喜欢的就是这个东西,看得到的,名牌、包包、电影、能吃、能用,他马上可以感受得到的,他要!他要追求这个;但是,这个能解决痛苦和烦恼吗?不行!所以,一个人没有佛的心、没有佛的思想、理念,他一辈子都不可能过幸福快乐的日子,一辈子都不可能!因为他每天都在求啊,他希望求出一个什么东西;万法本来就空,他不知道万法本来就空,不离本处,即得菩提。就是空啊!
所以,每一个人都要认识自己,要懂得什么是禅?佛的心就是每一个人的心性,所以,你一定要认识自己。那么好的金刚智慧,你为什么不用?要让它一直起无明、一直起烦恼呢?当你一直起无明、一直起烦恼的时候,我教你二种办法:第一、赶快去照镜子,那种“赤耙耙”公司出来的,凶巴巴的,看了:我原来是长这样子!照照镜子一下。第二个最好的办法,就是好朋友、夫妻,赶快拿那个V8摄影机,他在发大怒的时候,用V8摄影起来,等他心平静的时候,放给他看:你看看,你看看!看了以后,我告诉你:你还没有放,他就阻止你了:啊!不要放!马上就阻止你!为什么?他惭愧自己啊!
所以,我告诉你,修行这种东西,它是真枪实弹的,你道理懂是一回事情,当你开始要降伏你的习气的时候,因为你从小......所有的众生都这样子,台湾的条件这么好,从小爸爸、妈妈就是宠爱这个孩子,就宠,宠惯了,大家都顺他......你考一百分,我买什么;你考第一名,我买什么,统统顺你......他一下子要来学佛,现在人家不顺他,他一下子没办法适应这种习惯,因为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兄弟姊妹都顺他啊;同学也顺他啊!现在一下子刚好反过来,要断这个习气,他会觉得倍加的辛苦!所以,经过了创伤、痛苦的孩子,反而好,因为他容易成长,他给自己机会解脱。从小到大,大家都顺他,有时候,反而害了自己,因为他的成长的过程当中、修行的过程当中,他会很痛苦:为什么大家都不顺从我?人家就讲:我为什么要顺从你?你是凭什么?然后,他这个心性里面,没有办法发挥这个慈悲妙用,他就会一直起嗔恨心,虽然道理知道;可是,因为不顺遂的时候,他就会一直动念......至少有微波,就像微波炉那种震动......说:某某居士!请不要生气!哪有?没有啊!我没生气!他还能够控制一下;世间人,杀人啊!
所以,懂得禅法有什么好处?也就是说:严重的不幸的事情,就不会发生,至少,至少!如果你认识你的本性,为什么你的烦恼要让它发挥呢?为什么我们的般若智慧不拿出来用?为什么我们一直发挥我们的无知?我们一直认为我们在爱对方、在呵护对方、照顾对方,却是让对方痛苦呢?为什么?所以,有了禅,就有回旋的空间,就是说:将心比心,立场会互相交换。有了禅,他就容易自我检讨,因为他有回旋的空间。所以,一个人的个性会堵死自己,就像车开进去死角,没办法回旋;我们有了禅的思想,我们不敢去伤害众生,将来我们有什么错误,就有时间、空间来检讨自己。你今天把对方逼死到墙角,做了缺德的事情,有一天,换我们犯错的时候,你没有退步的空间,你会很惨!把所有的善缘全部都断掉,就是我们这一副可怕的德性!
所以,诸位要好好的学佛,要下功夫,釜底抽薪,用佛的心,宽恕、交换立场,彼此之间,能够体谅,活在一种和谐的世间里面,和谐。所以,什么是禅?就是宁静的大海,每一个人本来具足的宁静的大海,外面波涛汹涌,或者是滔天巨浪,对一个大悟的人来讲,他根本就没有这回事!为什么?诸法本来就空,那是众生的心才会起起伏伏,佛的心哪有这样子?因此,我们要了解,看你悟不悟?承佛开导,顿证三果,【亦机熟借缘成益也。】
讲义原文: 【经云:‘淫怒痴性,即戒定慧性,’以登伽之事证之,即可断疑。善性恶性,喻如真金,真金本非善恶,能随善恶之缘。譬如两人,一以真金铸一佛像,一以真金铸一淫女,此善恶之分也。设有善友,劝彼铸淫女者曰:‘汝以贵重之真金,铸此淫女之相,令人动欲念,造罪业,何不以真金,铸成佛相,令人生敬心,求福报。’其人闻言悔悟,即依其教,不必更换真金,别具炉韝,即得铸成佛像;淫怒痴人,不必更换其性,即可修成戒定慧,三无漏学,亦复如是。非但善恶之正因同,即善恶之缘、了二因,未尝不同,只在善用而已。登伽一转淫机,顿证三果,圣凡立判,即其验矣!本科发起序竟,并上证信序,初序分竟。】
法师讲解:底下,你看看,这是《维摩诘经》里面讲的,【经云:“淫怒痴性,即戒定慧性,”】这个为什么?“即”就是等同,诸位!这一句可是非常重要,这个叫做不二法门。你看这个人淫欲心很重;但是,我告诉你:有一天,他学佛突然大悟,他会发现:淫性本空啊,男女再怎么恩爱,他就是一堆骨头啊!他恍然大悟的时候,哇!也没有什么啊?顿觉清凉!所以,大悟的人,他就看什么都一样,你什么境界现前,他眼睛看、耳朵听,他都知道这个是虚幻的东西。儒家的功夫是这样: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佛教的功夫,超越了儒家的思想,远远超过!为什么?佛教讲: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哇!佛教的功夫吓死人了!六尘不恶,还同正觉,你看这个祖师大悟的人,没有什么,六尘哪里有不好?淫,是你心起淫;怒,是你心起怒;痴,是你心起无明念头,当下空,就是戒、定、慧,它是不二的,多么了不起的功夫啊!如果我们功夫不够,就按部就班来啰!【以登伽之事证之,即可断疑。】
【善性恶性,喻如真金,真金本非善恶,能随善恶之缘。譬如两人,一以真金铸一佛像,】打造成、铸造成一个佛像。【一以真金铸一淫女,此善恶之分也。设有善友,劝彼铸淫女者曰:“汝以贵重之真金,铸此淫女之相,令人动欲念,造罪业,】不好!【何不以真金,铸成佛相,令人生敬心,求福报。”】所以,【其人闻言悔悟,即依其教,不必更换真金,】因为那个淫女熔化就是真金。【别具炉鞴,】这个炉鞴,“炉”就是盛火的器具;“鞴”就是风箱、抽气机等所用的活塞。有一个名词叫做鞲鞴,这个念鞲gou(第一声)。这个鞲鞴,就是以前风箱中,供推送以鼓风助燃之皮块。譬如说:鞲鞴好,鼓起风来就大。所以,就是风箱、抽气机等所用的活塞。不必更换真金,或者是另外准备了炉,或者是鞴。以前的科学没这么发达,我们现在全部都是用科学处理了!
【即得铸成佛像;淫怒痴人,不必更换其性,即可修成戒定慧,三无漏学,亦复如是。】所以,佛法不怕你有缺点,就怕你走不进佛门,这一条路跨不进来,佛法跟语言无关;禅跟语言无关;跟文字无关;跟学历无关;但是,跟什么有关呢?跟宿世的善根有关。换句话说:要跨进佛门这一步,要很有善根的人,才有办法!很有善根,他就会很冷静的念:我学佛!所以,他有因果的观念。因此,无关于语言、文字和学历,但是,最大的关系,就是这个人有没有善根?这个人没有善根,他连坐在底下,他就是不要!我读大一的时候就学佛,我跟旁边的同学说:某某同学!你为什么不跟我去听演讲?因为大一,freshman,新鲜人。他就说:你们成佛去吧,我就是喜欢轮回!他就这样子了,没有根啊!可是,师父一听到佛法,就专注、就倾心听演讲,就知道,这一门是我一辈子要走的路线,这个讲得太有道理了!所以,要有善根,就像诸位一样,要有善根,你才坐得下来。
【非但善恶之正因同,即善恶之缘、了二因,未尝不同,】非但善恶之正因,如果加“佛性”就更清楚,正因佛性相同。也就是善恶之缘因佛性,还有个了因佛性,三因佛性((名数)涅槃经所说:一、正因佛性,离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故名正因佛性。二、了因佛性,照了真如之理之智慧也,依之成就般若之果德,故名了因佛性。三、缘因佛性,缘助了因,开发正因之一切善根功德也。依之成就解脱之德,故名缘因佛性。
金光明玄义曰:‘云何三佛性?佛名为觉,性名不改,不改即是非常非无常,如土内金藏,天魔外道不能坏,名正因佛性。了因佛性者,觉智非常非无常,智与理相应,如人能知金藏,此智不可破坏,名了因佛性。缘因佛性者,一切非常非无常功德善根资助觉智开显正性,如耘除草秽掘出金藏,名缘因佛性。’同记上曰:‘正谓中正,了谓照了,缘谓助缘。缘资了,了显正,正起胜缘。亦是正发于了,了导于缘,缘严于正。正起胜缘,相由既然非横义也,一心顿具非纵义也,此妙因能克妙果,俱名因者其义在玆。’此三佛性,又为空假中之三谛。了因为空谛,缘因为假谛,正因为中谛也。辅行二曰:‘三千即空性了因也,三千即假性缘因也,三千即中性正因也。’ FROM:丁福保佛学大词典),这讲过了,未尝不同。
【只在善用而已。登伽一转淫机,顿证三果,圣凡立判,即其验矣!】这样就可以检验了,这些事实摆在眼前了,不怕你恶性重大,就怕你没碰到正法、没有碰到大善知识;碰到了大善知识,像佛,很快就调伏我们,我们本来的每一个人的佛性,就会立刻显露出来,喔!原来我们也是佛,也是未来的佛!【本科发起序竟,并上证信序,初序分竟。】所以,这个证信序,就是让大家相信,《楞严经》是佛说的!然后,发起序就是阿难为发起的因缘。
底下,【乙二正宗分(分二)】这个正宗分,分二个大段,【丙初正修具示成佛妙定】怎么样能够成佛?他的定是什么?【二助道别详护定要法(丙初分三)】你只要记住四个字,正宗分就记住了,就是“正修”,还有“助道”,你要记住这四个字。正宗分的大纲就是正修,奢摩他、三摩、禅那,奢摩他就是妙悟;三摩就是妙修;禅那就是妙证,你只要记住这三个最大的纲领,一个是叫你悟;一个是叫你修;再来,最后就是证。妙悟、妙修、妙证,整个正修三个大段就完整了!你只要记住:奢摩他、三摩、禅那;妙悟、妙修、妙证,正宗分就不会离开正题,90%都掌握住了!第二是:助道别详护定的要法,也就是说:修定,你一定要有外层的保护,看应该怎么样来帮助这个定,修定,助道别详护定要法。记住了这二大纲领:一个是正修,一个是助道,正助双修,就必定成道!
73页,【丁初阿难请定二如来答定三当机获益(丁初分二)戊初悔闻请定二会众愿闻今初】 经文:【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讲义原文:【此去至流通分以前诸文,皆属正宗分,乃一经真正宗要之义,即正说楞严性定宗旨。结名以前为正修,结名以后为助道。此则阿难悔多闻之无功,请成佛之大定。归来见佛,顶礼者:谢垂救之恩;悲泣者,伤循乞之失。恨无始来:恨即悔恨,无始来,言时之久也。一向多闻句,谓一味偏向多闻,不勤定力,未曾从闻、思、修,故所以未全道力,不敌邪咒,道力即定力也。此一‘恨’字,正是阿难,返迷归悟,改过自新之心。儒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今有此一恨,正可改偏闻之辙,而趣正修之路矣。
殷勤启请:诚恳请求也。十方如来为极证人;所成菩提,是极证果。梵语菩提,此云觉道,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所成三菩提之道:一、真性菩提,此以理为道;二、实智菩提,此以智慧为道;三、方便菩提,此以应机施教为道。真性菩提者。即真如自性,真如是理,此理、为自心本觉之佛性,又即一真平等之性,生佛不二,众生迷此,诸佛证此,证极此理,法身显现,即法身德。实智菩提者:真实之智,穷彻一心本源,称真如理,所证之根本智,成自受用报身,此智照理,理无不彻,又名理智,亦名实智;以真实智,照本觉理,即般若德。
方便菩提者:权巧方便,自觉已圆,然后觉他,从根本智,起后得智,现他受用报身,为大机说法,又应各种机,现应化身,成就度生,各种事业;又名事智,亦名权智;种种示现,自在无碍,即解脱德。佛证三德,具三身、成就三菩提也。阿难既恨小乘无力敌魔,思修最上一乘之法,此即发回小向大之心,故有此请。】
法师讲解:【此去】就是这一段,【至流通分以前诸文,皆属正宗分,乃一经真正宗要之义,即正说楞严性定宗旨。】性定就是:这个定是天然的,每一个人都具足的,你一定要用这个定修行,才不会走冤枉路,一直重复。见性了,念佛也行;持咒也行;拜佛也行;乃至下厨房帮忙煮饭也行;做工作人员也行;朝山也行;你见性了,无处不是平等法性,做什么事情都有味道!不见性,念起佛来如同嚼蜡,像咬蜡烛一样没味道;拜佛久了,烦;诵经没办法专,因为本性的定没有开采出来。所以,这个明心见性,是列为修行最重大的第一步,“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你看看!禅宗一句就能点醒我们,明心见性有多么的重要!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你学了就是生灭的东西,都在那边转、绕圆圈,在那边转......就是转不出来啊!法会也多、朝山、佛教的活动,可是,转......转不出来!(未完)
(文章转自 梵音视频 2019-06-08)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楞严讲解90: 佛法跟语言、文字、学历无关;但跟宿世的善根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