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佛学心语 >> 知识问答
佛学心语
楞严讲解96:不该你得到的多出来,超过你本身背景时空的欲望,你的灾难就会到来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4-27 11:51 点击 489 次


点击链接同步视频讲解:https://mp.weixin.qq.com/s/0KzbeyXA26LovgockbYcew




楞严经 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31


(在此感恩辛苦为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诸位翻开《讲义》93页,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3称)


    93页,中间,【寅四所执七处咸非(分七)】也就是阿难所执着的七个地方都不对,不是真心。【卯初执心在身内】【二执心在身外】【三执心潜眼根】【四执心分明暗】【五执心则随有】【六执心在中间】【七执心乃无着】执心乃无着,就是执着说心乃无着,一般没有证悟的,都会说:我无所着!这个不是证量,打破无明的那个无所住,而是意识心随口说说而已,不是证量讲出来的话。事实上,他们对平常心的认识度,还是限于意识型态而已,不是真正的了悟佛的平常心。【(卯初分二)】【辰初阿难引十生同计在内二如来以不见身中为破  今初】


    底下,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这一段的意思是:阿难对佛这么说:世尊!一切世间,这不只是说,我阿难这样执着心在身内;一切世间,十种异生,把它归类十类的众生,都会把这个识心认为是在身内。这是阿难现在因为还没有破执,所以就很肯定的说。反过来讲:就算你如来有青莲华眼;青莲华眼就是清净修广,状若青莲,叫做青莲华眼,也在佛面啊!阿难的意思就是说:佛陀!您为什么要问我?连您的眼睛都在您的佛面啊!这么肯定的问佛。


    翻过来,94页,【此执心在身内。一闻征诘,】“征诘”就是问答,就是一问,阿难就要答了。【便白佛言:先称呼佛为世尊,】底下就是叙述执着,(【下叙执,】)到底他是站在哪一个立场?【则引十生同计,】也就是我阿难不必负责任。【(自己不负责任。)】十类的众生都是这样,认为心在身体内。【一切世间,三界内六凡世间也。十种(类也)异生,】就是十类。【于十二类众生中,除去空散销沉之无色,与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无想,】在《楞严经》里面,把山河大地认为也是众生的一部分,也就是无想,也就是众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的无想,在《楞严经》的思想里面,有一点点不太一样。【此二种无心目之可言。其余十类,业报形体,各各差异,故曰异生。】同将识得心,大家都认为,能认识的这一颗心,叫做识得心,【同将识得心在身内;】大家都一致认为,能认识的这颗心,就是在里面,在身内。就算看如来,【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阿难的意思就是:毋庸置疑了,佛您为什么要这样问呢?【佛之眼目,清净修(长也)广状若青莲,故以称焉。】


    经文:【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说:我阿难观此浮根,这个浮根,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肉眼,这个肉眼就是四尘,四尘有颜色、香、还有味道、还有可以接触,就是感受,所构成的,所以叫做浮根四尘。我现在观我们这个肉眼,就是在我们的面上啊!眼睛在我们的脸上,那么,这一颗认识的心,一定在身体内啰,实居身内。所以,这个阿难就用非常坚定的语气,肯定说他的见解是正确的,他的语气就是这样子:实居身内,就表示他很肯定,不只是我阿难,十类的众生都是这样子的。


    【浮根:即浮尘眼根,】俗称肉眼。【乃色、香、味、触四尘所成,非清净四大,所成之胜义根。】这个胜义根类似神经系统;但不是神经系统,它是比神经系统更微细。胜义,也就是胜义根类似神经系统,又不是神经系统,比神经系统更微细的。要了解这个胜义根,【胜义非天眼、圣眼,则不能见故。】或者是佛眼、也就是因为它太微细了。【阿难云: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与佛无异;如是识得我心,实居色身之内,与十类众生,亦无有异。】没有什么差别,大家都是,眼睛、这个肉眼在脸上。


    【《正脉》云:“只此一计,】就这样执着心在内,心在身内。【一切众生,所以囚系胎狱,桎梏肉身,】这个桎梏肉身,它的本意是说:系脚的刑具,也就是手铐脚镣;在这里是指束缚的意思,因为一切众生,都执着心在身内,而且这种执着是坚固难破,所以,会为了这个色身忙碌;会为了这个色身贪欲;会为了这个假相的色身瞋恨。因此,思想、观念、欲望,捆集在这个色身,又跟着业力继续去转世投胎。所以,只此一计,一切众生,所以囚系胎狱,桎梏肉身,


    【乃至三途苦形,自执妄认,受无量苦,展转不能自脱者,皆由此计,以为障之深根也。”】障之深根就是:这个障碍是最大的!一切众生执着,这个色身就是我,认为心就在身体内,因此,拼了老命,要追求五欲六尘;而时间到,必须把他的生命、身体交出来,因为他要面对死亡。而我们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个色身是假相,你所有的执着,都没有任何的意义;所有的痛苦,来自一颗执着的心;一切的痛苦,来自于无知,正因为我们没有学佛,没有正确的了解,虚妄的心,执着虚妄的境界,产生虚妄的意识型态、观念,而且加上执着,牢不可破,因此,我们的轮回就没有办法停止。


    所以,佛法刚好跟世间相反,世间认为有我,佛陀说无我;世间认为有可享乐,而佛陀说:所有的乐,都是生灭败坏之相,不实在的东西。因此,我们最严重、最痛苦的,就是执着,妄认为这个色身就是自己。所以,为了这个色身吃;为了这个色身住、行;为了这个色身买名牌,什么都为了这个色身,而这个色身却不听话!为什么?它会老啊;它会病、它会死,你作不了主的!我们一切的痛苦,来自于无知,就是这样子,就是没有智慧。这个没有智慧,诸位!是很可怕的,我们说:知识是力量;智慧是更大的力量,世间人没有钱很痛苦;但是,佛陀认为:没有智慧更可怕!


    举一个例子来讲,一千五百年前,南美洲有一个种族,他们认为现在的太阳是第五个太阳,以前的太阳是方形的;这个太阳是方形的,已经消失了四个太阳,这个太阳是第五个。所以,他们每天都认为太阳随时随地会消失,因为他们没有天文学的观念,完全没有!因此,他们那个祭司;也就是类似巫师,祭祀的巫师,就认为:我们要取得太阳神的喜悦,必须用人类的心脏来祭祀!结果时间一到,就用活活的人,没有打麻醉药的,用大理石磨成的匕首,不是铁做的,把它刺进心脏,把他整个心脏挖出来,血淋淋的,然后,就是祭拜这个神,他们认为,这样太阳才不会消失。然后,被选上的,就认为很荣耀:我能够让太阳不消失,我的功德很大,为人类牺牲,没什么关系,来吧!就把双手摊开,而且他们是很勇敢来接受这样子的祭典,也就是活生生的把这个心脏挖出来,挖的人是祭司;被挖的人是被称为英雄,总共挖了二万颗的心脏,二万颗!他们每天都生活在世界末日的恐怖的心态当中,他们认为这个太阳就要消失了;如果不继续供养这个太阳神,不继续杀人、用人的这个心脏的热血,是没有办法跟神沟通的!一千五百年前,天文学它并不发达,所以,制造了很多的神话,也牺牲了很多的人!


    其实,在人类文明没有开化以前,还有陪葬的,像皇帝死了,有爱妃,统统要跟着陪葬,中国也有啊,历史也有啊!对不对?所以,大家就把皇帝的生命照顾好,皇帝在生病的时候,旁边的人,那些婢女就胆战心惊的,为什么?要一并的埋葬下去啊,统统要死啊,一并的埋葬!我们知道这个是很不合理的;也很不理性的;也很野蛮的行为;但是,无奈,就是出生在那一个年代。埃及还有用儿童的!所以,有时候,在这个木乃伊的旁边,发现很多儿童的头骨,完全就是跟这个人陪葬下去!


    因此,我们今天听起来,觉得这个很震撼、很不可思议、很野蛮;但是在某一个时间跟空间的架构上,他们没有争论的空间,他们没有人权;他们只有传统,只有莫名其妙的勇气,只有无知,那一股荣耀,鼓舞着你迈向死亡,你觉得它很荣耀;而且死得完全不值得,不值得!因此,智慧就是力量;知识也是一种力量,在没有大悟以前,知识跟智慧打成两段;大悟以后,所有的知识,都变成智慧的工具,它是不二的。因此,我们生长在这个时代,讲文明,我们更进一步的,能够认识到正法,这个是何等的幸运!


    底下,【此执心在内,为本计;】本计就是:一切的执着为依据。【其余六处,但是因佛一时破夺,】因为佛一直问,所以,阿难答不出来,被逼到墙脚,就随便答。说:【迫成转计耳。】“迫成”就是被佛所逼迫,佛是大觉悟的圣人,他所讲的话是圆融的、是智慧的、是本性流露出来的;而阿难示现为凡夫,不是跳到这个陷阱,就是一定跳到另外一个陷阱。所以,执着了七个地方,怎么讲都不对!所以,迫成转计耳,是不得已转执着他处,叫做迫成转计耳。【初阿难引十生同计在内竟。】十类生都执着我们心在身内。底下,【辰二如来以不见身中为破(分五)】【巳初擧例辩定二仍存原文三即例反难四就例攻破五正与结破】


    95页经文:【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说:佛告阿难,长辈对晚辈叫做告;晚辈对长辈叫做白,阿难白佛,佛告阿难,中文的用字很巧妙,也很得体。说:汝今现坐如来讲堂,你现在坐在如来的讲堂,往外看,观祇陀林,今何所在?就是在哪边呢?阿难回答说:世尊!此大重阁;因为有好几层,这个叫做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在给孤独园里面。今祇陀林,现在看祇陀林,实在堂外,确实是在这个如来讲堂的外边。【此段以上文,当机执心在内,乃引十生同计,自以为是,佛不直破其非,且就现前所见能见中,】所见就是境;能见就是心跟眼,好好的问一问。【一一擧问阿难,令其据事直答,】据事直答,事就是现前看到的一切境界。【不知所以。】


    【文有三番问答,第一番:自佛告阿难下,至实在堂外,】此例就是举这个例子,【此例定内外之境也;】定就是我们所讲的一个界限,定位在什么地方,我们常常讲:卫星定位,含义就是说:把它界定在某一个讨论的范围。从佛告阿难底下,至实在堂外,这一段,是定内跟外的境界,讲堂内,还有讲堂外。【第二番:自阿难汝今堂中下,至方瞩林园,此例】是定什么?【定先后之见也;】就是先看到什么?后看到什么?这个“见”就是看到,你到底是先看到什么?【第三番:自阿难汝瞩下,】这一段,【至得远瞩见,此例定见外之由也。】见外就是看到外边的理由是什么?【佛以能例之法既定,然后依例反难,】依例反难就是:依阿难所知的例子,反过来问难他。这个“难”,反难是指让他词穷,不是指阿难。然后,依阿难所自己知道的例子,反过来问阿难,让阿难自己回答,到最后,阿难词穷。【无从伸辩,始知如来说法之巧。】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密例心在身内,应同乎此。】你现在坐如来讲堂,暗示这个例子,就是心就像在身体内一样,应当跟这个例子是相同的。【观祇陀林,今何所在?祇陀太子,所施之树林,分明在堂外,故意施问者,】故意这么问,做这个问答,【佛有深意存焉!】有深层的意义存在。【要阿难自己说定,】“定”就是清楚,这个“定”不是三昧。阿难!你自己要说清楚、讲明白,确定了。【至施破时,无所逃遁。】施破,“破”底下加二个字:妄心。到佛陀破他的妄心的时候,阿难就回答不出来,叫做无所逃遁。


    【故阿难乃答世尊云: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层檐重叠,曰重阁;;】也就是屋檐,一层一层,总共有七层,一层一层上去。当然,屋檐从上面看下来,好像一层一层重叠。所以叫做重阁。【红尘不到,曰清净;世尊说法之处,标名为讲堂。】【在给孤园者:园是给孤独长者,布金所买,故以命名。给孤独,是须达多长者之善名,以长者财富无量,乐善好施,生平周给孤(幼而无父)】我们常常讲:孤儿院,孤儿院,孤儿就是没有父母亲。【独(老而无子)之人,】我们常常讲:独居老人,独居老人,在台湾也很多。独,给孤独之人,【故人以给孤独称之。】【堂在园中,密例身在室中,】暗示的、隐藏的例子,就是如同身在室内。【今祇陀林实在堂外,密例一切诸法,皆在身外,此就所见分内外也。】里面是讲堂内,外边是祇陀林。


    经文:【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说:阿难!你现在在这个如来讲堂中,先看到什么呢?说:世尊!我在如来讲堂中,首先看到的是如来;再接下来才看到大众;如是再往外看,才看到外面都是一片森林,方瞩林园,有定次第的,先后。说:【堂中先何所见,】也是佛陀明知故问,(【亦明知故问,】)【令其自说。】说:【先见如来,次观大众,】比喻深含隐此这个例,叫做【密例】有很深的含义。例如就像什么?例:就像。就像【心在身内,】心,譬如说:阿难,如果你站在讲堂内,一定会先看到如来。再看到外面的林园。如果你的心是在身内,【应先见心肝脾胃,】这个是指例如像如来一样,阿难你在讲堂内,就一定先看到如来;如果你的心在身体内,就一定会先看到心肝脾胃。接下来,【次见爪生发长,】指甲生长,头发也长了,长长了!【筋转脉摇。如是由内及外,方瞩林园,密例心在身中,】“中”就是内。密例心如果在身内,【应最后,方见身外,】“方”就是才见到身体外边。


    【此就能见分先后也。】此就能看到的东西,分先看到以及后看到,在讲堂,一定先看讲堂内啊!就像我们讲堂外面有树木,一定先看到师父;再来看到外面的树木。是不是?所以,阿难在讲堂内,就像心;如来就像心肝脾胃、五脏六腑一样。所以,阿难在讲堂,第一个看到的就是如来;再来就是看到林,外面、窗户外面的森林。我们身体,心在身体内,那一定是看到这个心肝脾胃,这心肝脾胃,就是例如佛站在他的前面,阿难比喻就是一般众生执着的心在身内,阿难比喻作心,佛陀就是五脏六腑。底下,经文: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阿难!你看到了外边的林园,因何有见?是为什么你能够看得到呢?说:世尊!看得到的原因是:这个大讲堂;“户”就是大门,都开的了;牖,就是连窗户都开,门也开、窗户也开,开豁,“豁”就是通。所以,我在讲堂内,当然可以看得很遥远了,因为有窗户,还有门嘛!


    【此定外见,因何而见,亦明知故问也。】阿难【答以门户牕牖开通,故得瞻(视也)见,】所以看得到。“瞻”就是视。【密例六根,窍穴通达,】“窍”就是孔,我们常常讲:七孔流血,窍穴通达,【故得见外。】【初擧例辩定竟。】举这个例子来论辩,告诉你见,就是先后、内外,先有一个定位,先辩清楚,把它安排清楚,让阿难无所逃遁。


    底下接着这一段,【巳二仍存原文】说:【本科科名,因此段之文,现在流通本皆安置此处,以致上下文,被此段横隔于中,文意不得贯为一气,细究此段之文,是如来告示阿难,佛定总名。因阿难虽求佛定,不知佛定不共之名,乃以平日所闻,三定共名,加一妙字以拣之。】佛一听,【佛闻悉,即示以佛定不共之名,】佛定是首楞严大定。【亦理所固然,应在阿难求示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大众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未完)


楞严经 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32


(在此感恩辛苦为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亦理所固然,应在阿难求示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大众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之下。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所以,这个翻译成三摩地,或者三摩提,才是正翻;我们现在翻译成三昧,那是讹音,后来,大家用习惯了,就讲:三昧,三昧,事实上,三昧这个翻译是错的,正确的音是三摩地,而不是三昧,是后来人对梵音的翻译不是很正确;那也叫习惯了,习惯了就好。所以,附带,大家还是须要了解的,我们平常讲的:三昧,三昧,事实上,这个是讹音,讹音就是错误的音;正确的音是三摩地,或者是三摩提。虽然事小,但是,对一个法师或佛弟子,对梵音和中文的音还是要小心,还是要了解的。【已将此段,移置于前,为使前文,问答相应,本文不致隔碍,今仍存原文于此,以便后贤参考。】所以,【二仍存原文竟。】


     诸位翻开80页,圆瑛法师就是把这一段调到80页来,这样知道圆瑛法师的用意了吧!这二段是不是一模一样呢?对!一样!也就是翻译的经文当中,把它横隔在这中间,那么,圆瑛法师觉得不妥,就把它调到前面去,它整段的意思就是这样子。好,翻回来,97页,【巳三即例反难】倒数第三行,经文:【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师父先简单解释一下,说,佛告诉阿难:就像你所讲的:身体在讲堂内,大门和窗户都是开通的、打开的,所以,你能够看到远方的林园。不晓得有没有一类的众生,难道有一类的众生,是否亦有众生,在这个讲堂内,而没看到如来,却先看到讲堂外边的林和泉呢?阿难答言:世尊!在堂,在讲堂内却看不到如来,却看到外边的林园和泉水,无有是处,这怎么可能呢?


    底下,翻过来98页,【此佛告阿难,前五句,是引前文,身在讲堂,】就像心在身内,(【例心在身内;】)【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例由五根通达而知外境。中四句故问亦有众生在堂,例心在身内;不见如来,见堂外者,例心在内,竟不知内,】内面,讲堂内。【而独知外也。】心在内,竟不知内,却独知外,有这样的道理吗?【后阿难答言下四句,阿难于能例法知谬,以在堂不见堂中如来,】如来显现在他前面,应当先看到如来啊;你心如果在身内,应当先看到心肝脾胃肾啊!【独见堂外林泉,决无此理,故曰无有是处。】既然阿难你这样答:无有是处,佛陀就回答说:经文:【阿难,汝亦如是。】你就是这样的人。【此一句,如来即例反难。谓汝阿难所计,】“计”就是执着。你阿难所执着的、计着的,【心在身内,竟不知内,而能见外者,亦如众生在堂,不见如来,见堂外者,无以异也。】没什么两样啊!


    【三即例反难竟。】众生在堂,不见如来,就像在座诸位,你今天来听经闻法,看到了师父,说:哎呀!我在讲堂内,没看到师父,先看到外面的树木。有这个道理吗?没有的!是不是?一定先看到师父嘛!阿难在讲堂内,一定先看到如来嘛!如果心在身内,是一定见到身体里面的东西嘛!这个就是佛陀了不起的地方,你自己说,然后,告诉你矛盾的地方,让你无所逃遁。


    底下,【巳四就例攻破】经文:【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师父先解释一下,说:心是万物之灵,汝之心灵,你这个心灵,是一切能够明了,因为是有作用啊,一切明了。如果你说:你现前所明了的这一颗心,所能认识外境的这一颗心;而认为这颗心,能认识外境的这一颗心,能推测的、了知的、明了的,确实没有错的,认为实在是在身体内。


    尔时,那么,那个时候,既然心在身体内;任何时间叫做尔时,那么,你任何时间,先合了知内身,先合,首先是应该先认识你身体内的东西才对啊!因为阿难认为心在身内嘛!所以,你既然把心认为是在身体内,尔时,那个时候,任何的时间,先合了知内身,那么,就应当先知道身体内的东西。颇有众生,难道有一类的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呢?难道有众生有这种能力,先看到身体中的五脏六腑,然后观外物,所以知道,心在身内,是见即非。看底下,【心灵者:心为万物之灵,又心有灵知之用,凡心在之处,一切皆能分明了知也。若汝现前,所以能明了心,】能认识的这一颗心,【实实是在身内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之腑脏。】五脏六腑了。【颇有:犹言可有,此乃诘难;谓世间可有此一类众生,】有能力【先见身中腑脏,后观外物万象耶?】一般众生怎么看得到内部呢?所以,着心在内是不对的!


    好!99页,经文:【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这个文言文字句很简单,但是,就是看不来,师父先简单解释一下:纵不能见心、肝、脾、胃,好!就算你没有能力,没有办法看到身体内部的心、肝、脾、胃;因为有的人认为说:因为离心太近了,看不到心、肝、脾、胃。就像眼睛的睫毛、还有眉毛,因为离眼睛太近了,所以,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眼睫毛,也看不到自己的眉毛。也许有的人会认为:因为身体的里面那一颗心,因为距离太近了,就像眼睛离这个眼睫毛还有眉毛太近了,所以,看不到!


    纵然不能看到内部的心、肝、脾、胃,那么,外部的呢?外边的爪生,外面应该见得到吧?就是指甲在生长,你也是看不到啊,没有觉察啊!头发在长,头发一天一天的,一天一天的生长,你也没有觉察,你的眼睛也没觉察到啊!筋转。好!再讲到皮肤内的,外部看得到的,是爪生、发长,这是外边都见得到的。好!我们讲皮肤上面这一层,筋在转动,皮肤内的筋在转动;皮肤内的脉在摇动,这你应该明白了吧?诚合明了,这个你应该看得到吧?如何不知,为什么连这个也不知道呢?必不内知,你必定不能内知,你连这个心在身内,都没有办法了解心、肝、脾、胃;连在外边的爪生、发长、筋转、脉摇,本来你应该知道,而你现在根本都不知道。必不内知就是:必定不能了解里面,连里面最近的都看不到;或者不近不远的皮肤,筋脉转动,你都看不到,云何知外?怎么能够知道外边的万象呢?佛陀的意思就是说:连最近的心、肝、脾、胃,(就是佛)都不知,何能知外?怎么能够看到讲堂外的祇陀林?阿难!你在讲堂内,连最近的如来都看不到,怎么能说先看到讲堂外的林泉?是不是?这样讲是不对的!


    好!整句师父再重复一遍,因为这个文言文太省略了。说:纵然你没有能力,看到内部的心、肝、脾、胃,那么,外边指爪,指甲生、头发长,这是外面见得到的。好!再说皮肤下的筋在转动;皮肤下的脉在摇动,这你应该明了了吧?为什么你连这个也不知道呢?那么,必定不能内知,你阿难连这个最近;或者不远不近的内外皮肤,统统不知道,云何知外?那怎么能够知道外边呢?


    底下说:【此段纵夺兼施】。【上二句是纵,】“纵”就是先让你一步,纵就是:或许你会认为怎么样,先退一步说,所以叫做纵。【谓心、肝、脾、胃,皆身内之物,应当有见,或因相处太近,】“相处”就是距离,处得太近,心跟这个心、肝、脾、胃、肾太近了!【而不能见,】就像眼睛;还自己找个理由,就像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眉毛和睫毛,(【如眼不见眉睫,】)【其说似乎近情,】“近情”就是近乎人情,这样讲好像说得通。【故纵许不见。】


    【纵后便夺,】“夺”就是不允许,暂时佛陀允许你这样讲,后来就绝对夺回来:这观念是错的!【故云纵不能见心、肝、脾、胃,而爪之生,发之长,筋之转,脉之摇,皆在内与心稍疎者,】“疎”就是稍微远一点,【汝心诚合明了,如何亦不知耶?】为什么也不知道呢?【此夺也。】【下二句指谬,必定不能内知,心、肝、脾、胃,又不能内知,爪生、发长、筋转、脉摇,云何反能知外耶?】连里面最近的都看不到,为什么会看到外边呢?【四就例攻破竟。】【巳五正与结破】


    经文:【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讲义:【是不能知内之故,应当知道,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是住在身内,不知其内,断无是处;】绝对不可能!【亦如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岂有是处耶?此一处,乃阿难本计,】依这个根本开出来的叫做本计,一切的执着,都从着内开展出来的。“本”就像树木的根,因为这一切众生,都执着心在身体内。【下之六处,皆属被迫转计。】是阿难被逼得没办法。皆属被迫转计,没有办法,说不出所以然,只好一直找!【初执心在身内竟。】所以,我们就感谢阿难了,为什么?如果佛陀这一段一破,阿难忽然大悟,然后,《楞严经》就stop,就停了!还好他老人家,阿难尊者还好听不懂;要听得懂,阿弥陀佛!《楞严经》就结束了,100页,OK!停!所以,因为听不懂,所以就转计,才开始一直找......


    好!诸位!把这本收起来,翻开《义贯》119页,如果文言文有一点艰涩、困难度,那么,看一下白话也不错;程度好的就当作是复习。119页,中间经文:【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尔时”:就是那个时候。“舒金色臂”:“舒”,就是张开。“金色臂”,如来三十二大人相之一为“身黄金色,如紫磨金”(在《中阿含经》卷第十一:《三十二相经》第二——《大正藏》卷一,四九三页--四九四页)。所以佛身金色,为佛世尊在大小乘经典中,皆如是金口亲说,并非神话,或今世学者所谓“神格化”。为佛弟子,于佛亲言,应一心谛受,不应依于凡夫六根境界以判圣人境界,而妄生疑、不信。


    “三摩提”:又译为三摩地,中国古代又省译为“三昧”,而“三昧”一词虽是简便,却是错误的,实是讹化。三摩地义为等持,“等”为定慧均等,又称为等引或等至,为一切禅定修行最高成就的总名,也就是于一切禅定修习成就的时候,便得三摩地,但由于所修的法门不同,而有种种不同的三摩地(三昧),譬如说念佛三摩地、法华三摩地,般舟三昧、一行三昧、如幻三昧。什么叫做如幻?就观一切法如幻,即得实相。为什么?缘起如幻,整部大藏经就是讲这四个字:缘起如幻。再讲更深一层的,也就是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真的;再讲直接了当的,这个世间没有一种东西、没有一法,世出世法都一样,没有一法值得我们执着,值得我们这样伤心、痛苦、哭泣、烦恼;没有一种东西,值得让你起无明。


    为什么?本来无一物;这是站在体的角度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一句是佛陀站在一切法性空、不可得的角度说。站在缘起的角度说:虽然存在,可是,是生灭,刹那生灭,是无常;站在缘起的角度说,缘生即成,缘灭即离,缘生就是无生;缘灭也没有灭,因为本来无生,现在不需要灭。为什么?缘生当体即空,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为什么凡所有相,都是虚妄?因为凡所有相,都是因缘生,因缘生的东西,刹那生就会刹那灭。简单讲:如果你也认识这个世间,万法都是败坏之相,而这个世间,不值得一法让你苦恼、烦恼、执着,简单讲:什么事情都放得下,为什么?缘起如幻嘛!


    所以,我们要了解佛的用意,如果一个学佛的人,仍然因为这个世间的琐碎的人情世故,而一直在困扰的,他还不能讲修行。譬如说:人家误会你,你一直想要解释给别人听,那么,就是要看时间、空间的因缘,有因缘才解释,没有因缘,你愈解释就愈糟糕;愈抹就愈黑;愈搅就愈痛、愈烦恼、愈困扰!因此,我们要了解,如幻三昧是什么意思?这一句听得懂,你所有的般若智慧都打开,你就找到了修行的关键,叫做如幻,如幻三摩地,弹指超无学。你体悟了如幻,有什么好处呢?就像你进去黑暗的房间,找到了开关。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我们:生命是一种假相;生命是一种妄想,所有的幻想,都必须面对残酷的觉醒,你要觉醒,一定要摆脱这些习气,对一个修行人来讲,它是很残忍的;但是,对见性的人来讲,它是很慈悲的。一般人都顺着习气走。


    所以,所有的梦想,都有黑暗的一面。为什么?世间所有的好,它一定有痛处。譬如说:你欺诳人家的财产,欺骗人家,简单讲:不应该你得到的,超过你本身的背景时空的欲望,多出来的,记得!你的灾难就会到,而且很快!全世界的人都不知道,你自己知道!所以,修行,他是要对自己的良心跟因果负责的,而不是说做表相,让人家看一下看一下:你的内心世界是什么?你动什么念头? 所以,这个三昧、三摩地,就是通达了如幻,一切法它就不实在的。而本经中佛所开示的,就是“大佛顶首楞严三昧”,也就是佛定,或者是首楞严大定。 “大佛顶首楞严王”:以此三昧为依于佛顶,力用无上,为诸定之最上者,所以称为王。又此定为依于如来本修密因(也就是如来藏性),如来藏性就是不生不灭的本性,叫做如来藏性,每一个人都具足的。


    涅磐是整个佛教的中心思想,诸位!讲经说法,讲讲几个感应的故事,可以激发人家,没有错;但是,这个是生灭的。讲讲几个因果关系、几个故事,可以激发人的道心,是很好;但是,如果没有把他引入究竟的第一义谛,实相究竟第一义谛,这个人无量亿劫来的法身慧命,没有根深蒂固的种下去,他不了解究竟的实相是什么?究竟的第一义谛是什么?有的功夫到了,今生今世就可以成就,不必等到什么下辈子,今生今世就能证果、就能解脱,因为你有正知、有正见、有正念、有正观、有正确的思惟。


    因此,我们听经闻法,要听那个究竟义、实相义、究竟一实相义。那怎么看呢?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就是说:你这个色身,一定会变成一堆骨灰,直接了当,单刀直入。简单讲:美女、帅哥,一定会化作灰烬,一个都没有任何例外,叫:一等是学,直需无学,没有任何东西好讨论的,我们这个色身,一定会败坏,所有的追求都会毁灭的,一个都跑不掉!这样就停!休息,歇即是菩提。但是,当你开始要修行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是在学佛;你会发现:我在学猴!你在学猴,猴子蹦蹦跳......对不对?就是这样子啊!一个世间的爱跟恨,都很难放下的;而佛陀说:你所爱的人,那个对象,其实他不存在的;你所恨的对象,也不存在的;可是,爱恨交织会毁掉一个人。因此,那一首歌就是这样写的了,“背叛”那一首歌就是这样写。所以,如果我们爱到疯狂的时候,会变成一种很严重的后果的,会使人盲目的勇敢、疯狂的勇敢,看起来很勇敢!为什么?就无明在作用啊!为了女朋友,是不是?可以杀人;得罪了他女朋友,叫一堆兄弟打!这个世间就这样子。


    今天报导的新闻,昨天一个二十八岁的特种部队的,他才搬来那个公寓,他住在五楼,有一个小姐,年轻的少妇离婚,他看上眼了,情人节要约人家出来吃饭,被人家拒绝!人家也不甩他,他这个年轻人,又有吸毒、安非他命的习惯,吸强力胶的习惯;我也不知道强力胶为什么能吸?强力胶不是在黏壁纸的,为什么强力胶能吸?我就弄不清楚,还是不知道强力胶为什么能吸?到现在我都弄不清楚!Why?真的不知道!他有一天,他在五楼就吸了强力胶;后来,警察发现说是推诿之词,他就从五楼那个窗户、铁窗爬到四楼来,就怎么样?进去,那个少妇,她已经......人家有女儿了,然后就把她杀死了,又强奸了二次尸体。然后,用热水把她滚烫,要把她剖尸,截肢一块一块的。后来,发现截肢很麻烦,就把整袋拿去丢掉,现在抓到了!才一念之间,生死一瞬间;解脱、束缚,也在一念之间。


    所以,我们真的不敢想像,一个人没有学佛怎么办?没有正确的生命的观念,日子怎么过?后半辈子怎么办?往后的生生世世,无量亿劫的法身慧命怎么办?所以,这个讲经说法,又变成非常非常的重要,给众生一个正确的引导,当你性本来很冲动的时候;当你爱恨交织的时候,你学佛以后,就比较能够踩着煞车,比较踩得住;我不是说全部的佛弟子都有办法,至少他也不敢杀人啊!也许他财色名食睡,会某一种感染力很强;但是,还不至于像这么严重!


    不幸的事情,不学佛,随时随地,那爆发出来,它都随时随地,什么时候发生,不知道!什么叫无明?不定时炸弹就是无明,随时随地会炸,炸得自己粉身碎骨!我们这个无明,就是这样子,踩到了无明,就是踩到了地雷。所以,当你无明在发挥的时候,记得!你现在踩到地雷了,快炸毁你自己了。无明稍微收敛一下,贪瞋痴、脾气一直发,收敛一下......好好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慢慢的慢慢的降伏,最后就停止了!一直爆发的时候,你就是踩到地雷了,那个地雷就是无明的地雷。当你口无遮拦,攻击性很强的时候,你就是踩到地雷,就是无明的地雷一直爆炸!对不对?人家劝他:哎呀!某某居士啊,不要这样!他就说:你不知道啦!这又一颗更大的地雷!这个地雷一直炸......把自己的法身慧命炸得粉身碎骨!所以,真正了解佛法的人,是懂得节制的人,克制自己的。


    底下,故此三昧之行者,须先悟了本具之性,方得真修。所以,师父才一直告诉你:见性是很重要的!记得!一边念佛,一边听经闻法,体悟:喔!原来即心就是佛;原来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我们自己的心,我们自己的心,全部都放得下,烦恼放得下,全部的心,统统集中在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所以,禅净其实它是不二的,不可以分开的。所以,你听经闻法,经教愈强,你的念佛的功夫就愈厉害,因为你烦恼少啊,是不是?烦恼来了:哼!一下就......一念之间就OK了!是不是?以前晚上气得都发抖了、睡不着了!对不对?被你老公、被你老婆气得发抖了;现在,哼!好好睡,好好睡,是不是?修行就成功了!


    好!《义贯》121页,“具足万行”:因为此“首楞严王”,不但具足一切三昧,乃至具足诸波罗蜜,所以六度所摄之万行,具在其中。“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一门”,就是此首楞严金刚三昧门。“超出”,为超越出过九法界的二种生死(也就是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所谓分段生死,就是六道众生的生死;变易生死,是二乘以及菩萨,断惑出三界的生死,其实没有生死,只是境界的转变,叫做变易生死。我们将来到极乐世界去,也是这样子的,将来到极乐世界去的时候,花开见佛,当我们听闻了阿弥陀佛、诸大菩萨说法,我们增长了我们的般若智慧的时候,莲花的光、香、庄严,会愈来愈大、愈来愈强!(未完)





(文章转自  梵音视频  2019-06-12)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楞严讲解96:不该你得到的多出来,超过你本身背景时空的欲望,你的灾难就会到来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