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前24圣)-08
(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
831页。经文:【尔时心开,乃见东方,不动佛国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发光,洞彻无碍。】【心开:乃本觉真心开显。东方属震,为群动之首,乃见动中有不动佛,即阿閦佛。梵语阿閦,此云不动。此乃于风性妄缘动中,亲见本觉不动之真体;即于不动佛会下,为法王子,乃能遍事十方诸佛,即如观世音,在弥陀会下,为法王子,而能游化诸国,遍事诸佛。身心发光者:既了妄身妄心,皆属妄缘,风力所转,亲见法身真心,乃是当人自性本具,内外洞彻,如净琉璃,映现诸法,此即得名所以。】
【辰四 结答所证圆通】经文:【佛问圆通,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传一妙心,斯为第一。】佛问圆通,我观察这个风力;无依就是空无自性,叫做无依,它只是名词不一样,风来无所从,去无所去,叫做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哇!原来直下无心便是道,喔!所有的都叫做妄,唯菩提心、三摩地是真,合十方佛,传一妙心,斯为第一。诸位!我现在也是,传的是十方佛,传一妙心。合十方佛,传一妙心,斯为第一。【此结答圆通。我以(因也)观察风力无依,即是无体,此了妄也;悟明本觉菩提真心,此悟真也。又观风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则风大无依,当体即空;则由妄缘风力所转,身心世界,岂不亦空?此句即前所云,诸妄销亡。悟菩提心,妄穷真显,】妄心穷尽了,真心就显,这一句话很重要!简单讲就是:那个妄,你有一点点放不下,真就显不出来。说:我差一点点一点点,真心就显不出来。就表示你的妄还是存在的。所以,除恶务尽,妄一定要穷,穷,穷尽这个穷。所以对这个妄心的放下,不能客气。在座诸位!你这一辈子,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次机会,那个佛到底是什么意境?很简单,就是彻底放下,再放下,又放下,叫做妄穷真显,给自己一次机会。
所以,修学佛道,最怕的就是模糊的空间:哎呀!师父!我觉得佛法很好,我还少许的东西还放不下。这个就不是佛法的究竟处,这个叫做结缘,这跟解脱没关系的。说真的放下,今天说放下,明天就绝对不着;现在放下,下一秒钟就绝对不着,是这种功夫。因此,对于无明烦恼这些习气,要下一点功夫,纵然习气难断,也不为碍。你说决定、坚决要放下,纵然你将来还有贪嗔痴的这些微细的习气;但是,你知道要克服、要断,那么,慢慢慢慢就恢复真心。所以,简单讲:为什么要学佛?就是恢复每一个人的圣心----圣人的真心,就是要学佛。而这个学佛是有方法的,方法不能错,那就是一定要有胜善知识。所以,方法不能错,方法错了,你达不到解脱的目的,愈走就愈束缚!所以,这个妄穷真显,答案就告诉我们:对妄不能客气,一定要斩草除根!
底下,【即前所云,不真何待?】前面都讲过了,不真就是妄。【从此得入三摩地,合十方诸佛,】所以十方诸佛,就是这一颗菩提心,入三摩地。十方诸佛跟众生,结合点在哪里?结合点就是在这边:悟菩提心,入三摩地,那么,你的心就跟佛结合。你要没有发菩提心,不悟菩提心、入三摩地,那你的心跟佛不一样的,每天只自私为自己。从此得入三摩地,合十方诸佛,【所传微妙心印:如第二卷,显见不分科中,文殊代问,佛告文殊,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见”就是能见,“缘”就是外在,能见的见分,与外在的相分;见缘就是相分。见分跟相分,并所想相,包括你内心里面所想的,如虚空华,因为都是依他起性。见、能见,依他起,见缘依他起、想相依他起,如虚空华。
所以重点,释迦牟尼佛一辈子讲的重点,就是: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缘起的东西,它就是空无自性,一切法无我。所以,佛法里面它不能推论,佛法里面不能说:由A推论到B,由B推论到C,那个是属于逻辑方面的,它是形而上的学问、哲学上的学问,也是不能求证的,你有你的人生哲学,我有我的人生哲学,佛法,dharma是不同于philosophy,不同于哲学的。那么,佛法A推论到B,B推论到C,这世间的逻辑学可以这样推论的;如果是佛法,A,自性本空,A就是非A,A不存在,你怎么推论啊?A不存在,那是语言、那是文字、那是观念啊!对不对?一加一等于二,那叫做观念;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一个丈夫加一个老婆,当然是一个家庭,一加一还是一啊!对不对?一个师父加三百个信徒,在听《楞严经》,它还是一个文殊讲堂啊,它哪有两个?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些统统叫做观念。
所以,世间的学问不究竟,因为没有看到真相,一非一,A非A,所以我们全部都死在语言、文字、数量的观念里面,都是死在这里面。我们的行为举止、观念,没有办法跳脱这些假相的东西,颜色、青黄赤白、长短方圆;本性不是啊,本性不是青黄赤白;本性也没有长短方圆;本性也不是一二三四;本性也不是ABCD;本性里面没有文字;本性里面没有观念;本性里面没有符号,你怎么去推论它?你怎么去讨论它?万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所以,这个科学家、哲学家、一切学家,只要没有证量,你用尽一切的生命去讨论佛,没有意义,因为你根本就不认识佛,这唯证相应,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除非你有证量,否则你根本就不认识佛!这个佛法这么的好,清凉药,甘露的解药。所有的烦恼就是毒,如果把烦恼当作毒,那么,世尊的正法就是甘露的解药。
佛法很简单,我问你:你家的人会不会死?有一天会不会死?会!那再问一下:你有一天会不会死?会!诸位!你看看,这答案就出来了,你明明知道你会死,那么,佛讲的就是真理,就是不净、苦、空、无常、无我,佛讲的当体就是真如,一点都没有欺骗你!所以,世间人都爱假相,只有佛讲真相,真相就是:世间的的真相就是无常相、不净相、苦相、空相,缘起法、生灭法、生生灭灭法。你看,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当相即道,见处即真,不离本处,即得菩提。你看,没有一句是讲谎话,都是讲真话!是不是?【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即诸佛所传妙心。琉璃光,因观风大证此,故曰斯为第一。】
【卯五 空藏空大 分五 辰初 陈白自身所证 二 详明色空无碍 三 依正摄入圆融 四 总由观空神力 五 结答所证圆通今初】经文:【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与如来,定光佛所,得无边身。】你在拜梁皇宝忏的时候,得无边身,就是指虚空藏菩萨。对不对?你拜过无边身吗?对不对?梁皇宝忏,你们不是一直在拜无边身吗?这个无边身就是虚空藏菩萨!
讲义原文:【清凉云:混虚空为体性,故名虚空藏,以虚空为身,又名无边身,因虚空无边故。藏字之义,如《宗镜》云:大集会中,虚空藏来时,纯现虚空相,谓阿难言:我以自身证知,是故如所证知,能如是说,何以故?我身即是虚空,以虚空证知一切法,为虚空印所印。尔时五百声闻,各以所著,郁多罗僧,奉虚空藏,一时同声说如是言。智法藏中,不堕其外。所奉之衣,即便不现,诸声闻问:衣何至耶?虚空藏言:入我藏中。又此菩萨,以虚空为库藏,雨十方无量阿僧祗世界,所有宝物,衣服饮食故。偈云:虚空藏菩萨,得虚空库藏,充足诸有情,此藏无穷尽,因是名为虚空藏;即从座起,顶礼白佛。】【我与如来:指释迦如来,定光佛即然灯佛。《大论》云:太子生时,身光如灯,后发心出家,直至成佛,故名然灯。是释迦如来,第二僧祗,授记本师。虚空藏与释迦,但同事然灯,得无边身,乃菩萨自述所证,非与释迦同得也。】
【清凉云:混虚空为体性,故名虚空藏,以虚空为身,又名无边身】菩萨,【因虚空无边故。藏字之义,如《宗镜》云:大集会中,虚空藏来时,纯现虚空相,谓阿难言:我以自身证知,是故如所证知,】我现在这个虚空身,就是我所证的境界。说:我以自身,自身就是虚空身,证知,是故如所证知,你看,现虚空身,无相。【能如是说,何以故?我身即是虚空,以虚空证知一切法,为虚空印所印。】印一切所印。【尔时五百声闻,各以所着,郁多罗僧,】郁多罗僧就是七衣、入众衣。【奉虚空藏,一时同声说如是言。智法藏中,】智,一切法藏当中,智法藏中,就是一切智、一切法含藏当中,都含在藏里面,叫做虚空藏。不堕虚空之外,【不堕其外。】就是不堕虚空外。所以一切智;智法藏中,不堕其外的意思就是说:一切智和一切法,都含藏在其中,绝不会堕到虚空之外。那么,虚空就是绝对,虚空就是包容。诸位!你就学这个就不得了了,心如虚空,用虚空的心,过活你现象界的每一分、每一秒,你就是佛。【所奉之衣,即便不现,诸声闻问:衣何至耶?】咦?衣到哪里去了?至就是:衣跑到哪里去了?【虚空藏言:入我藏中。又此菩萨,以虚空为库藏,雨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宝物,衣服饮食故。偈云:虚空藏菩萨,得虚空库藏,充足诸有情,此藏无穷尽,因是名为虚空藏;即从座起,顶礼白佛。】【我与如来:指释迦如来,定光佛即然灯佛。《大论》云:太子生时,身光如灯,后发心出家,直至成佛,故名然灯。是释迦如来,第二僧祇,授记本师。虚空藏与释迦,但同事然灯,得无边身,乃菩萨自述所证,非与释迦同得也。】
【辰二 详明色空无碍】经文:【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菩萨既以空性为身,应以空慧为手;四大宝珠:即照空四大之智珠,菩萨已得虚空身,则内四大之我已空,若外四大之法不空,则身相不纯,大用不遍;】不遍就不普及、不普遍。【故复以空智,照明十方微尘数佛刹,所有外四大,一一化成虚空;此空非断灭空,乃空诸妄相,】空诸妄相什么意思?空诸妄相就是没有相,当体都是空无自性。乃空诸妄相,诸位!空无自性,是学佛里面最难体会的!就是你看一个人,那个人他空无自性;你看一棵树,树它空无自性;你看一座山,它空无自性,山就土啊、石头啊、树木花草堆积起来,水啊,一座山,它空无自性。这一句就回归到如来的知见,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诸位!若见诸相空无自性的非相,当体即空,即见如来,就看到真如。外面所有看,不见一物,名为见道,日月星辰空,山河大地空,鸟兽虫鱼空,因为都是空无自性。对不对?好!那在座诸位!你告诉我,现在用一句就可以解决,我问你:这个宇宙当中,哪一法不空?这个宇宙当中,哪一法不是因缘生的缘起法?哪一法不是?那么,我们在难过什么?所以,在座诸位!再念一遍:相是留不住的,假相是留不住的,是带不走的,何必苦苦追求呢?这就告诉你:诸法它空无自性,你所拥有的东西,它一定会消失。对不对?所以,乃空诸妄相,【妄尽真纯,以真空妙智,智光所融,一一化成真空妙理;为此得体,证法身德。】
经文:【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自心:即自己本觉真心。现出大圆镜智:此智是佛转第八识所成。】诸位!那个“转”字就是体悟的意思,不是有东西去把它转。这个“转”字,你不容易去理解,我们一般人就说:转识成智,转识,但是那个“转”字,只有这样子方便说,但是其实没有东西可以转动,八识本身生灭,体性本空,了悟第八意识的微细识,是浮现在我们如来藏性的表层,或者是深层,尽是生灭,统统放下,当体即空,生灭当体即空,就是转。所以,这个“转”的意思,此智是转第八识所成的,就是大圆镜智;是方便说,诸位!无可转,没有能转,即没有能所了,哪有能转?所以,在座诸位!佛法里面有很多的善巧方便,如果不会归到究竟,那么就是会搞不清楚!
【因虚空藏,分证如来三德秘藏,故能现此智,且能于此总智,更现十种别智;十种微妙宝光,即十智,如《华严》三世智,乃至无边诸佛智。智光流灌十方,尽虚空边际:则空中所有世界,无一不在智光所照之中,色空无碍。或以一智,而现十智,照彻十法界,穷尽真空妙有,此属现相,全事即理,而成理事无碍法界,证般若德。】
835页。【辰三 依正摄入圆融】经文:【诸幢王刹,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诸刹就叫无量三千大千世界的意思,叫做诸幢。无量三千大千世界的宝,怎么样?宝王刹,叫做诸幢王刹,诸幢王刹就是无量三千大千世界。这些外境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同虚空,不相妨碍,事事无碍。【此摄刹入身,及下分身入刹,依正互相摄入,圆融自在,乃事事无碍法界,不思议业用。诸幢王刹:即无量香水海中,诸浮幢王刹,乃依报广大之境,摄入我正报身中,身同虚空,彼此不相妨碍,此广狭自在无碍门。】广陿,这个“陿”跟耳朵那个“陕”是一样的,陕窄,陿就是陕的本字。此广陿自在无碍门,“陿”就是窄。我们《华严经》十玄门也讲过了;师父讲过《华严经》,讲了大概有四十片的录音带,大概,后来因缘不具足就暂停。
经文:【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作佛事,得大随顺。】【此以正报入依报。身能善入者:以一身而入一国,或多身而入多国,皆不得称为善入;今能善入者,以一身而分无量身,同时遍入微尘国,广作无边佛事。得大随顺:即大自在。此乃起用,证解脱德。】
【辰四 总由观空神力】经文:【此大神力,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于同发明,得无生忍。】这一段就一定要解释了,说:此大神力,为什么产生大神力?因为他色跟空无碍了,依报、正报完全摄入了。所以,此大神力,由我谛观,我深入的观照,四大无依,四大就是虚妄,四大是妄生的,虚妄而生,无依就是没有体性的。如果用我们今天来讲,就是我们这个色身,我们这个色身只是化学元素,没有一个叫做真正的人,哪有一个真正的人?碳、氢、氧、钙,或者是钾、钠离子,种种离子,由分子、离子来构成的。所以这个,好好的看看这个色身,这个色身其实是一座工厂,人体就是一座工厂,人体就是一座能量的工厂,一直产生。所以,人身体就一直氧化,那么,氧化得太快了就会老!所以,我们常常讲:要抗氧化,要抗氧化,对不对?我们现在的食物,都是有机啦、抗氧化的;但是,有时候愈吃愈老。
底下就说:妄想生灭,什么叫妄想生灭呢?就是妄生,其实就是实不生;妄灭,其实也没有灭。诸位!这一句有一个很重要的,生灭既然是妄,就不是真实,就没有真实的生,没有真实的灭,这一句你体会得出来吗?生灭既然是妄,简单讲:这个生灭就不是真实的,没有真正的生,没有真正的灭。简讲讲:就我妈妈来讲,我妈妈生这个师父,我妈妈,一千年前没有林吴朗饲,她现在也不存在这个世间。由我阿公、阿嬷生她,林吴朗饲她只是缘起,妈妈只是缘起,爸爸只是缘起;那么,我们儒家要尽孝道,我们也尽了孝道,该做的我们全部都做了。对不对?最后这几年,送她去这个加护病房,不下十次到二十次,我们该做的统统做了。对不对?
所以,在座诸位!当他了悟了生命究竟之处的时候,就是:生命只是一种责任,该完成的责任你要完成。生命是一种觉醒,不能再迷糊下去了!诸位!世间人没学佛,迷惑颠倒,情有可原,因为他们认为那个就是他们的生命。所以,你看那个电视,还没有选举以前,哇!那个打开,每一台都是在政论节目,每一台都是在讲政论。所以,台湾每四年的选举,选举是台湾人的麻醉药,选举就是台湾人的麻醉药,每四年麻醉一次、震动一次,再来就平息;再每四年,再震动一次、再平息,就是这样子。所以选举就是台湾的麻醉药。但是,如果我们学佛的人,哪一个当总统,妄生;哪一个当总统,离开了,妄灭,就是这样子,妄生妄灭,跟我们也没什么关系,生活还是得自食其力,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要吃、要用还是自己要努力。所以,妄想生灭,妄生妄灭,所以,妄生实不生。
所以,在座诸位!“妄想生灭”,在这里旁边要写十个字:妄生实不生,妄灭实不灭。你要写这十个字,就知道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的道理是什么。妄想生灭,虚空无二,就是这个四大跟虚空本来就是无二。那么,一切佛国,当然也是四大所构成的,一切佛国本同,就是虚空。所以,于同发明,就是虚空是无相的,无相,发明,就像虚空一样,叫做于同发明,“同”就是内外四大皆同虚空性。诸位,“同”这个“同”字要写八个字,于同发明,就是:内外四大,皆同虚空性,这个叫做“同”字的用意,这一个字就是关键。于同,因为空无自性,都是虚空性,都是不可得,于这个不可得的共通性——空性、虚空性,而发明,而得证无生。在这个就要讲一(句),如果你还没有办法体会如来藏性,记得!心如虚空,你记得!胸量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胸量,所以,要注重胸量,我们一个众生,会喜欢跟一个胸量大的人相处。对不对?所以,胸量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记得!这一句、这一段讲虚空性,我们就把它扩大,记得!把你的胸量扩大到像虚空一样,无所不包容,那么,佛道就会成就。
看看我们四周围的人,大多是心胸狭小,为了一点小事情,就会吵到不可开交,那个你就要怜愍他、要可怜他、要同情他。所以,学佛就学一个胸量大,不见他人的过失,就见自己的过失,然后每天学习包容、学习宽恕。这个在外面争得你死我活的现实的生意场上,也许行不通;但是,你在生活的私下,你可以过得很快活!因为佛讲的这些真理,有时候在某些时空,焦虑的众生、人我是非的众生,或者是现实商业的战场上,商场如战场啊,商场如战场啊,有时候你讲这个佛法,在商场上是用不着的,用不着的;但是你可以过自己快乐的日子。
【此大神力:即指色空无碍,依正摄入。由我下:出神力之来由,由我观空所致,我则谛观四大,本非心外实有,唯心所现,无体可得;无依、即无体也。乃随妄想以生灭,念起则非有似有,念息则当体即空,故曰虚空无二。四大既同虚空,无有差别,佛国亦以四大为能成,故佛国亦自本空;同、即空也,以虚空为同故。于同发明,得无生忍者:即于空性,发明藏性,】所以,你想要开发藏性,你必需要证得空性;当你证得空性的时候,一切执着就是彻底放下,一切分别心彻底放下,一切颠倒见彻底放下,知、见、法、相,不立一知,不立一见,不立一法,不立一相,放下到彻底,空性就显。你给自己一个机会,你明天的生活就是奇迹,没有一种东西会干扰你的。而你千成不要去干扰别人的私生活,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拥有自己的隐私,不要去探听别人有什么神秘的事情;不必去探听别人有什么可贵的事情,或者有什么个人的隐私,这个不关我们的事情。了解了佛法,他那种生活的品质就会完全不同!乃随妄想以生灭,念起则非有似有,念息则当体即空,所以,虚空不二。四大既同虚空,无有差别,佛国也是以四大而能成,所以,佛国也是自本空;同就是空,以虚空为同。于同发明,得无生忍者,就是空性发明藏性,【悟明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空性生即无生,诸大亦然,自不见有少法生灭之相,故曰得无生忍。】既然无有少法生灭之相可得,在这旁边写着:这个就是第一义谛大空。自不见有少法生灭,见一切相都是真如。简单讲就是第一义大空,证空即见真如,而空要空到底,叫做第一义大空。所以,不见有少法生灭之相,不见有少法生灭,简单讲:见到的唯是真如,不生不灭的真如。【前所发大自在用,皆此忍之力也。】
【辰五 结答所证圆通】经文:【佛问圆通,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妙力圆明,斯为第一。】【此结答圆通。我因修空观,观察虚空无边,观成得定,入三摩地。妙力圆明者:即前色空无碍,依正互融,十方圆明,得大自在,以斯空观,最为第一。】最后一个。
【卯六 弥勒识大 分四 辰初 陈白上古佛世 二 教修唯心识定 三 中古定成得记 四 结答所证圆通 今初】经文:【弥勒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心重世名,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贪着名利;好游族姓,就是喜欢跟这个高贵的人攀缘。对不对?现在的出家人,也有一些是这个,他的发心出家,我们不能理解,他就是很喜欢跟这些高官显赫、显要来攀缘,来互相赠赠毛笔啊怎么样子,互相赠送这个、赠送那个,叫做搞好关系,搞好关系。弥勒佛、弥勒菩萨以前也是这样子。
【弥勒,梵语具云梅怛利曳,此云慈氏,姓也,名阿逸多,此云无能胜,今称慈氏,由得慈心三昧故,慈无能胜。起座顶礼白佛: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所以诸位!你就知道,什么都是微尘劫,修行,什么都是微尘劫,动不动就不是今生今世,统统叫做微尘劫,无量佛啦、微尘劫啦,都是这样,就知道这佛道是很长远的!【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此佛以三智立名。我从彼佛,而得出家;此但出世俗之家,心重世间名闻(去声)利养,名与利相因,】诸位!名利是修行人的刀剑,会斩断你的头,你一定要远离!你只要用一个观念;我是要把名利揽在自身变成恶业?还是要放下名利,变成善业?出家人!你自己冷静看看。师父就很清楚:我要把身上的金钱留下来,变成恶业带走?还是要赶快把它舍掉,变成善业而带走?当然要带善业而走。所以,金钱既不能留下,也不要留太多给徒弟,够吃够用,单金够用就好,其他一律舍,为佛、为法、为众生。所以,我一直跟麦老师讲:正法今天不做,明天就会后悔!正法今天不做,明天就一定会后悔。我们要做佛陀的真弟子,不可以做为佛教的败家子,佛教正法不可以毁坏、败坏在我们这一代,我们有这个责任,承先启后的责任,来弘扬正法。
所以,正法你今天不做,明天就一定会后悔。因此,刚好师父有这个因缘,也有一点福报,无量无边的众生,这样一直的支持师父,我就把收来的钱一直拼命的;前面都加三个字:“拼命的”一直布施!为什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用就好,就是这样子。所以,师父的理念;所以,一般人,一般人、法师,会把那么多的几十亿的钱拿来盖道场,为了自己的徒弟啊,怎么样,那我不一样,反正每一个法师的优点,我们都尊重、都随喜、都赞叹。可是,师父不一样,我要把这几十亿,储存下来的钱,印了无量无边的法宝,变成众生的法身慧命。乃至一片光盘,乃至一本书,乃至一个偈颂,这一辈子,在任何一个时间、空间,远处的、偏僻的、没有人到的地方,也看到了佛陀的正法的法宝,乃至一句诀、一句偈颂,师父都心甘情愿!所以,我不把钱放在盖这个道场,一直用那么多的金钱,所以,师父集中火力。每一个法师都有他的特点、都有他的优点,我们尊重、赞叹,也随喜。而师父的观念就是说:人一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地球再转二圈儿;这个地球再转二圈儿;就要走了!转一圈一年啊,再多转几圈,几年后就要走了,留一点给后代景仰的地方,留一点给后代怀念的地方,师父就是这种观念。我们不能做为佛陀的败家子,我们要做为佛陀的孝子,振兴正法的好的佛弟子,真正的佛弟子!所以,我们一定要……出家众;在家众,那你是各人的因缘;出家众一定要放下名闻利养,这统统要放掉!名与利相因,【则身为利役,】“役”就是所驱使,为了那个利所驱使。【好奔走于贵族,】为什么?贵族他才有钱,经济才好!对不对?【交游乎大姓,有名利可图,】“图”就是求。
【故曰好游族姓。《法华经》云:“贪着于名利,求名利无厌,好游族姓家,弃舍所习诵”是也。】那么你就会忘记你的身分是什么,你的身分是什么。我都这样严格的禁止,告诉徒弟们:不要跟在家居士一直攀缘,有钱的、没钱的一视(同仁),用平等心对待。尤其女众,你不要一直打电话给她,不要一直联络啊怎么样子,过我们清净的生活。所以,我就跟比丘讲:女色这一关你看得破,修行成功了一半,修行成功一半!我们讲: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这一句话就勉励比丘:女色你这一关看得破,你的修行成功一半!再来,你远离这个名跟利,那就没有一个不会成就的,要往生极乐世界,易如反掌,易如反掌!为什么?因为最困扰人的,就是感情跟欲望,这个无量劫来的习气。再来,又抛掉名跟利,那你还有什么会让你困扰的地方、晚上睡不着的地方?就不会有这种情形了!对不对?跟诸位法师、在家居士,互相勉励一下!
我们明天还要再上一天,那么下个礼拜,星期六是十九号,我们再上一天。有人问说:为什么师父不要把那个八关斋戒的日子,全部改成讲《楞严经》?这样比较快!诸位!文殊讲堂是利益上、中、下三根器的,如果说我们把课程全部改成《楞严经》,那么这些喜欢听经闻法的人很受用,觉得非常好;但是,这些老菩萨、年岁很大的人;你来看看我们这里八关斋戒,来看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一片白茫茫,头发都是白的,很少说有几个年轻人要来打八关斋戒,如果打八关斋戒,五十岁那个人,那就算是很年轻!因为我很注意的,八关斋戒好好的看……都是老菩萨居多,都是sunset夕阳西沉的时候了,真的!全部都是老的。所以说:我们文殊讲堂为了利益三根普被的众生,所以师父不敢把所有的课程变成那么艰涩的。像《楞严经》讲完,再来就讲《楞伽经》,《楞伽经》比《楞严经》更深,《楞严经》是阿难跟佛对话,《楞严经》是阿难跟佛对话,《楞伽经》是大慧菩萨,十地菩萨跟佛在对话啊,那是完全不一样的境界,一个是初果,一个是十地菩萨,那你就知道,《楞伽经》有多么的深、多么的难!
所以,那些老菩萨来,《楞严经》都听不懂了,那《楞伽经》就更不用讲了,太难了!所以,我们不敢把它改成全部都是《楞严经》和《楞伽经》。所以,我跟法无师讲:你安排课程,不要考虑我的,只要没有跟八关斋戒冲突的,星期六、星期天就由师父来讲:有跟法会怎么样冲突的,师父就暂停,就讲星期六就好,就是这样子。所以,不能说我们一直讲,把星期六、星期天,统统安排成《楞严经》、《楞伽经》,那么你讲了一年、二年以后,我们这里的老菩萨就全跑光了,都跑去其他道场打八关斋戒了!“听说慧律法师那边没在办了,都讲那么深的,我们怎么听得懂?”对不对?问他:你为什么喜欢来这里?“你们这边的八关斋戒不收钱啊,多好啊!”我们这里的八关斋戒不收钱的。好!明天再上一天、下个礼拜再上一天。
底下,837页。【辰二 教修唯心识定】经文:【尔时世尊,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入三摩地。历劫以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灭无有。】那么,这个文字都很简单。翻过来,838页。【尔时世尊,观机授教,因我重世名,心驰散故,教我修唯心识定,】就是说没有外境,唯心识定,前面一句叫做遮无外境,这一句话你要好好的了解。遮就是甘蔗的蔗,除掉那个草字头。遮无外境,“遮”就是遮止,完全不是外境的问题,是你心识的问题。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讲,是心的问题,不是外境的问题,用现在的语言就是这样讲。你所有的起心跟动念,这个就是问题所在,跟境没有关系。这个就是到最后,修行,所有的法回归,就是你生灭的识心,在这个地方要下功夫。了解识心分别,刹那生刹那灭,不可得,那么,所有的执着、分别,没有任何的意义,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教我修唯心识定,【观察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通达一切外境,无非心识之所变现,】因为有见分跟相分,它来自于自体分,所以,无非是心识之所变现。在唯识学里面来讲,所有的外在的境,还是心所变现出来的相。无非心识之所变现【如梦如幻,无一真实。】这个世间没有东西是真实的。
【因修此定,心不驰散,而不外求,得入三摩地。此唯心识定成,自日月灯明佛起,历劫以来,以此三昧,奉事恒沙诸佛。】诸位!佛经一看起来,统统是恒河沙数,无量佛、经过无量亿劫、经过恒沙佛,没有说今天、明天的,一讲就是几劫、无量劫!所以,在座诸位!你就知道说,法身慧命是生生世世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唯识定深,观“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哎呀!人间这个富贵,就像花间里面的露,那个露就是靠近地面的水蒸气,晚上附着在这个草木等等,很容易散热的物体上、上面,因为遇到冷,而凝结成了好像真珠一样的水滴,这个叫做露。露,太阳一出来,这个露就消失了。世上功名水上沤,沤就是水面上的白泡泡,啵啵,一爆,就没有了,在座!你可以看到这些历来的王公贵臣、历来的大企业家,这些现在变成历史的名词了,这个就是世上的功名水上沤。我们能够透视历史,历史就是一面借镜,所以,不必去追求,汲汲营营的追求这些名跟利的问题,这不能解脱!【但修内观,无复外求,故求世名心,歇灭无有。】所以因此,你想修行吗?记得!歇灭无有,就是你一定要放下名、利、色三关。
【辰三 中古定成得记】经文:【至然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然灯佛乃释迦如来,第二僧祇授记本师。出现世时,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前虽得三昧,未臻妙圆,不能称为无上,然积行虽经多劫,入理在一刹那,如瓜熟蒂落,】瓜熟悉蒂落就是比喻,这个条件或时机成熟的时候,事情自然就会成功,问题也会迎刃、顺利的解决。那么,这个蒂跟花,或者是这个果、瓜果,跟这个枝茎相连的部分,这个蒂就是花、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叫做蒂。那么,这台湾是水果的王国,是不是?台湾是水果的王国,大家都知道;但是,没有亲自去看,就不晓得长在哪里,不晓得长在哪里。小朋友不知道,凤梨没看过,以为凤梨长在树上,真的!所以,这个不是乡下的人,有时候会搞错了!就像你们也以为这个……我们现在喝的这个茶叶,我们台湾那个茶叶,你看,矮的这个灌木,是不是?矮的这个灌木,是不是?矮的这个灌木,矮的,你看收成这个茶叶的时候,一叶一叶的;你要去看看那个普洱茶,一棵树的!喔!你以为这个普洱茶是像这个这样,不是矮的,那是很高的。这个茶叶又跟你想像得不一样,我们如果没有碰到这个,还真的不知道,真的不知道。那么,就以这个红茶来讲的话,像这个鱼池乡的红茶,阿萨姆红茶,哇!很有名的!对不对?后来这个红茶,经过了日本统治的时候,经过一直研发,这下红茶一直配,一直配种……到现在有几十种红茶!那一天我看了电视节目才知道;喔!这个红茶不简单,有几十种红茶!而且他们在品尝这个红茶的时候,要泡,一定要限定几秒钟,然后试这个红茶的时候,不是说拿起来就……那不是这样的。试这个红茶的时候,先闻一下,然后,嗍!不能吞进去喔,经过几秒钟,吐出来。试茶的人不能喝茶,这还是第一次听到,没有人讲不知道,哇!试这个茶还不能喝茶,闻一下,嗍!含起来,把这个红苶含起来,再经过几秒钟,然后再把笔拿起来评判分数,分数,分数。我们去鱼池乡的时候,人家送给我,那个红茶多少万?红茶一盒,三万,比赛茶冠军!卢医师说:我喝不起这个,给上人您喝。做上人就是有这个好处,一喝:哇!怎么这么习惯呢?这实在是太好喝了,不是听到那个钱的数目,哇!这个红茶实在是好喝,好到实在不晓是怎么跟它形容,怎么会有这么好喝的红茶呢?是不是?他说只有很少的几斤,你们赶快做上人,做上人就是有这个好处。
所以,单单一个红茶,你看,这学问就这么大!因此我们要了解,所有的事相,有因缘要去学习,要去学习。因此,所有的事都是理,所有的理都是事,不是知识就是变成智慧;我们要把知识变成智慧,那么有智慧的人,不妨碍有知识,这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不能说读书不好,读书不好,你怎么去解读?如果我今天我像师妈这样子,对不对?师妈也开悟,我也开悟,师妈没读书的时候,你叫她怎么讲这个?她文字上她没办法!是不是?当然你是请我讲经了,怎么会请师妈讲经?我们二个如果都是开悟的,假设说啦,开悟的,文字上她没办法。那有的人说:六祖也是不认识字啊!我说:那个是谦虚啦,那个是谦虚啦!底下,积行虽经多劫,入理则一刹那,如瓜熟蒂落,【一刹那间,顿悟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全识全性,全性全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曰妙,】所以为什么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七大即如来藏性,同遍法界,为什么?悟到诸法唯是一心、唯是真如的时候,全部都是妙。妙真如性曰妙,【圆满周遍曰圆,此即由相宗之权,而入圆教之实。】
经文:【乃至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尤其是唯识学;佛法,你想做一个法师,在座诸位法师!你想做一个法师,唯识学不懂,你就很难把经典讲得很好!因为那个唯识学讲的特别的重要,因为唯识学它是很多的名相,禅的话,它没名相,如果你要用实证的,那就没有什么话讲了,最高境界。如果你用禅宗的,那么,你要善巧接引众生,可能没办法!为什么?不落入语言、不落入文字,没有任何善巧方便。那么如果你想做一个弘法的法师,记得!唯识学一定要精通。唯识学;《唯识简介》,《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八识规矩颂》,再来就《成唯识论》,窥基大师(译)《成唯识论》《大乘起信论》、《百法明门论》、《摄大乘论》,这个你都要精通,才有办法把经典讲得很好,这个是属于弘法的方面。那么经典,如果这些唯识学没有贯通的时候,因为你突不破,这个相的名言你突不破,然后你在讲经的时候,变成被束缚在某一些名相你知道;可是,再深入的名相没办法,《成唯识论》一打开,没有一句看得懂的,全部都是古文,全部都是艰涩得不得了,就是这样子。不相信你晚上有空打开《成唯识论》,你看不懂的!法师如果想要成就,你要弘法利生,这个唯识你一定要通,唯识不通,没办法当法师的!底下,乃至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
【上科成定得体,此科称体起用。此现国土,为所依处,后现如来为教化主;所现如来国土有三:净秽有无,即对三土。】或法性土,【或法性土,法身所依,无净无秽,即常寂光土;】常寂光土就是理、理土,在理上来讲的,就是不生不灭,就是常寂光。【次现受用土,报身所依,有净无秽,即实报庄严土;】那么,这个佛几千丈高,不是我们这个地球的人,那个断无明的,才有办法居住在这个实报庄严土。所以,实报庄严土,就是破无明的法身大士所住的地方,叫做实报庄严土。【三现变化土,】第三就现这个变化土。【应身所依,有净有秽,即凡圣同居土。一一皆我识心,变化所现。既云所现,体本自空,既曰变化,相非实有,真空不碍妙有,故现国土;妙有不碍真空,故唯变现。】
经文:【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识故。识性流出,无量如来,今得授记,次补佛处。】解释一下:说:世尊!我了万法唯是心识所造,唯是心识所变现,更无外境。唯心识故,重点在讲什么?重点就是遮无外境,完全无关于外境的问题。意思就是:修行跟外境没有任何的关系,唯识心故。简单讲:如果你不受外境的影响,你就能了解唯心识定是什么。那么在这个经典里面有一种比喻,比喻就是说:一个入定的人,譬如说我们现在,民权路车水马龙的时个候,你晚上睡觉的时候,如果没有用隔音玻璃,那么你睡不着。如果是以证阿罗汉果来讲的话,五百辆车子同时这样穿梭,五百辆车子;以前都是用马车来比喻,这个是经典比喻的。阿罗汉的定力到什么程度?(未完)
(文章转自 正见录 2019-11-06)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衡阳竹林寺
本文链接地址:楞严经讲解257:生命只是一种责任,该完成的责任你要完成